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一、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 目标、知识目标、教学目标改革,决定教学方法的变革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是由知、情、意、行四种 要素共同组成,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思想品德的认识是指 个人对社会的思想道德现象、行为准则以及其执行意义的认 识,包括相关的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 这些观念去分析思想道德情境、对社会事件作出是非善恶的 判断。思想品德的情感是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思想 道德准则和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一般包括积极和消极的 情绪体验。思想品德的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解内心矛盾、克 服内外困难、控制和支配思想或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思想 品德的行为是个人在一定思想道德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所有 道德活动,是个人品德结构中客观的、外显的成分。思想品 德的教育就是按照学生发展的心理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锤炼其良好的思想品 德,最后导之以行。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 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由此看来,旧的 教材体系的教学目标是识记、理解、运用的梯级认知目标体 系,其实具有相当科学性。问题在于在执行落实教学目标的 过程人为简单化。于是,学习评价简单化为片面追求考试分 数的纸笔考试,教学内容简单化课本一字一句的讲解与背诵, 教学方法简单化为只剩下自上而下的填鸭式灌输。课程目标的落实就演变为识记、理解、运用某一个知识点以获得试卷 的高分,让老师和学生都忘记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本质。思想 品德高深的理论只有以抽象的内容呈现和做出笔试要求,影 响了青少年的理解,阻碍其情感的接纳认可,行为的引导存 在着学生低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课本知识的学习和青 少年人格和心理塑造处在分离状态,久而久之甚至出现了反 感拒绝状态。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一场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拉开帷幕。思想品德 教育的课程改革以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 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而横空出世。同时《思想品德课程标 准(实验稿)》要求: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成 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规律,不断丰富 学生的思想情感,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要开发和利 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教学的过程性、体验性,要在 学生亲身经历中,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得以整合。新 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还依赖于各个教育 环节的改革。笔者认为,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
我国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 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阅读 法;
二是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如参观法;
三是 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如练习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中并不是只充当被批判者和被遗弃者 的角色。创新并不只是粗暴地对传统的抛弃,而是在继承其 精华的基础上开拓。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 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而不是只要落实情感、态度、价值 观目标为首,无须顾及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所以思想品德 教学的传统方法侧重于第一类的使用,对于学科基本概念、 基本观点的掌握的效果都是在实践中经受得住考验的。思想 品德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于开发更多适合学生心 理阅读特点的生动形象的更多直接感受参与的教学方法。例 如漫画赏析法、活动法、发现法、体验法等等。下面,笔者 结合一年来的侧重体验法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实践,浅谈体 验法教学的心得体会。
二、解读体验式教学法 1.体验式教学法的三大特征 体验,是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对其对象及与之发 生的关系的独特情感理解和意义把握的身心活动,是实现感 悟世界与人生的一种过程与方式。此一理解中有这样几层含 义:体验源于人类自身的亲身经历与实践,并在心理层面上 将自己的感悟的对象融合为一而产生;
体验是一种在情感和 悟性思维引领下,通过身心整合的过程去实现的;
体验所追 求与获得的是对世界与人生状态、情趣、意义、价值等的感悟。因而体验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主体性和 亲历性。“在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主观 能动性的个体对对象产生认知和情感的取向总会在自己已 有的知识结构和符合自己的感情价值需求之上。如果个体的 主观能动性没有参与活动,学习就只停留在表面的记忆,无 法导之以行,无法进行创新。要想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 性,就必须充分联系自身亲身经历过的实际生活或其所见所 闻所能在其心底留有教深刻的实际,唤醒其潜在的能力。笔 者始终相信,课堂上给学生多一分信任,适当让学生放开手 脚,打开思考的大门,就会给予彼此多一分惊喜。二是情感 性与意义性。情感是催化剂,是促进其他因素转化的动力。
情感是学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当学生的情绪体验与所教的思 想观点相一致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形成强大的力量, 推动他们去相信和追求这种思想观点;
相反,如果学生缺少 这种体验或自己的体验与这一思想观点相矛盾时,他们就会 对这一思想观点表现出冷淡和反感。体验不是心潮澎湃的情 感泛滥,而是在情感的牵引在由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 导出意义价值的感悟。三是明确性与模糊性。它主张的情感 渗透投入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个体情感的体验会因个体不同 或其他因素导致与目的设定有差别甚至相违背。这就十分考 验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的精密程度和现场调节的能力 了。
2.体验教学法的类型及实践课例体验教学法按照实现形式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实践体验 法、情景模拟体验法、情景赏析体验法。
情景模拟体验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让 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心理体验以达到教学目的的方法。情景的 模拟可以包括学生知道情况下的角色扮演和学生未知情况 下的模拟。在设计《学会调控情绪》一课时,我采用了情景 模拟体验教学法,利用班级的实际情景设计一个谎言,让学 生进入一个消极的情绪并且表面上干扰了正常教学活动开 展,然后现场用三种方法调控学生情绪。例如有一个班级刚 好获得本月的卫生文明班,我就此制造了由于人为的分数统 计错误,班级的红旗将被摘下的谎言。同学们开始有点不知 所措,后来慢慢有人把愤怒转移到分数统计员身上,并有个 别情绪特别激动的学生扬言要找统计员理论。整个班级充满 无奈和愤怒的气氛。于是我使用注意转移法——播放一段幽 默搞笑的flash、合理发泄法——让学生大声表达此刻的心 情以及理智控制法——与统计员换位思考,现场调节他们的 情绪,慢慢给予疏导。当同学们渐渐冷静时,我的一节课其 实已经结束。然后我揭开谎言的谜底,在学生一片哇声中回 归基本知识点的表述要求,让学生回顾刚才的情景,并用课 本的政治术语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完整地落实以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新课程目标要求。这样的一节冒险课取得成功的原因首先是建立在我和同 学们之前建立起来的师生感情基础,因为撒谎毕竟对老师个 人形象有所影响,让人反感,而且要注意事后的补救工作, 向同学们说清楚设计的意图并且作出真诚的道歉,而且冒险 也仅限一次,狼来了的教训可要吸取。看着学生既惊喜兴奋 又有点无奈的眼神和表情,我知道,学生和我都在这节课上 收获了。
实践体验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进 课本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 践体验法包括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对象可以是校内学 生、老师本身,也可以是校外的一定种类的社会人员或专门 机构。在设计《追寻高雅生活》一课时,我在课前组织研究 性学习小组对班级同学的生活情趣以问卷和口头访谈形式 做了调查,然后对收集的生活情趣进行健康高尚、庸俗以及 介乎两者之间的归类,并以倡议书的形式整理出健康高尚生 活情趣的作用和庸俗情趣的害处,以及如何避免“玩物丧志” 由健康高尚情趣滑进庸俗的深渊,向同学们发出真挚的呼吁。
而四十分钟的课堂就是学生的成果展示。在整个实践探究过 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 高认识、体验情感、提升意义,而且大大拓展了课本的学习 宽度和深度,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辨别能力。实 践体验教学还包括组织学生外出参观,例如少管所等与社会生活接触的设计。
三、在实践中发现体验式教学法的意义和问题 首先,体验式教学法拓展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的深度和广 度。“情景与活动—→思考与体验—→情感、能力与知识 —→实践—→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学生 思想品德构建、形成和发展的路径。因此,体验式教学是在 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以高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 实践为最突出特点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是为了 简单地将课程的内容作为教条死记硬背,而是使得学生充分 在课堂上主动去探索社会生活实际以及自我成长过程中所 遇到的问题,使得所有学生无论是情感上还是意义上都有不 同程度的收获。
其次,体验式教学法开阔了教师的思维空间,颠覆了思 想品德课教师的刻板形象。这种教学法要求教师以更加积极 开放的思维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掘身边的各种资源,而且 重视教学情感的投入和适当表达,无疑会让教师的形象变得 更加温暖和亲切。
最后,体验式教学法提高课堂效率。在学生参与度高,师生情感融洽的和谐课堂中,由情感出发,发展到知识的掌 握,再到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是道德实践的初步实现,一 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正是由于在体验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重以学生的视 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中有价值、有 意义的事物、人物或有争议的话题和材料,并根据学生的认 知水平、特点及接受能力及学生已有经验,做出相应的这些 事物、人物、话题以思想品德教育意义的引导。于是,总在 实际操作中有种为实现赋予材料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而 设定了一个情景陷阱,让我的学生欢天喜地地或声情并茂地 掉进去,忽然害怕会无意中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特 视角。所以笔者认为,如何把握好情感体验和意义引导的度 则是体验式教学法的最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