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贯制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内涵衔接
五年一贯制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内涵衔接 五年一贯制高职,是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前两年 中职教育、后三年高职教育均由同一所高等职业学院实施一 贯制培养的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形式。五年一贯制 高职教育有着明显的优势,如中高职一体同校培养,目标、 课程一体化设计,教育资源利用充分,利于配置优化等。但 随着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实施,产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具体 表现为:五年一贯制在中职和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定位存在 误区,培养目标、职业能力培养规格不明确;课程设置和教 学内容重复或者脱节;
职业资格证书类型众多、层次衔接不 到位;
评价标准衔接不到位等。究其原因,是学校对人才培 养内涵的认识出现偏差,即对“职业能力”衔接的认识存在 误区。因此,必须加强五年一贯制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内涵 衔接研究,做好整体统筹规划,以真正发挥中高职一体化人 才培养的优势。
一、五年一贯制中高职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内涵衔接及 认识 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中、初级技能型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当前的中、高职 衔接的研究中,内容涉及教育体制、招生考试制度、培养目 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问题。业界普遍认为招生考试制 度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突破口,培养目标衔接是前提条 件,课程衔接是核心和落脚点,研究基本停留于工作管理层面,对人才培养内涵衔接的研究相对较少。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本质属 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 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合理确定中等和 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 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 面的延续与衔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 决定》也提出:“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 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 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 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明确指出中高职教育的内涵衔接, 即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课程体系及标准、教学实施及管理 等方面的全面衔接。综上所述,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人才培 养中职业能力培养的内涵衔接,是指在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 中,如何实现中高职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规格衔接,包括课程 体系、教学内容、具体实施办法等方面的衔接。
二、对“职业能力”内涵衔接认识存在的偏差 人才类型结构理论从宏观上将中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定 位为技能型或技术型,但是,由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在 实际工作中两者难以划分出清晰的界限。技能型、技术型人 才培养在等级上的衔接问题至今困扰各高职院校。因此,学 界转而以职业岗位与技术要求来划分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规格。职业教育就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内涵,搭建人才培养的 技术框架的。但实践中,对中职、高职职业能力的认识存在 着偏差,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职业能力内涵认识不到位。人才培养目标反映 的是劳动力市场不同层次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不同要求。
中职、高职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两个不同层级,对职业能力 培养的要求不同,使得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内容 等方面都存在层次和范畴的差别。
在实践中,不少院校简单地将“中职阶段职业能力+高 职阶段职业能力”作为五年一贯制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课 程设计采取“中职课程+高职课程”的办法。前两年要求达 到中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后三年要求达到高职职业能力培 养目标。课程设置做“加减法”,增缺补漏、删去重复的, 完成中高职“表面”衔接。
(二)职业能力定位模糊、规格错位。中职教育和高职 教育同属于职业教育,理论上讲,对职业能力培养的标准应 该是连贯性的,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培养要求也应该覆盖中职 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中、高职职业能力培养路径从纵向来 看是逐级递增、梯度增强,横向来看则有重叠,范畴也有宽 有窄。这是因为同一职业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岗位,不同层次 的岗位涉及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可能重叠,也可能不同。
规格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层次的工作岗位所具备的职业能力 的差异。在实践中,由于对职业岗位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对职 业层级的能力要求不明确,无法正确描绘职业能力的结构框 架,导致职业能力层次定位模糊、规格错位。反映在课程中 则表现为课程结构错位、教学内容的重复或缺失。反映在教 学中,则直接影响到教师在教授不同层次职业能力时无法有 效地判断、把握尺度,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割裂职业能力诸要素的内在联系。职业能力是个 复杂的综合体,其成长具有持续性、渐进性、梯度提升、螺 旋上升发展等特点,国家及行业认可的职业能力的鉴定和考 核存在等级、层次和界限。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各专 业的服务面向还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岗位指向,使得职业能力 呈现更加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在实践中,不少院校按照国家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要 求,将职业能力实施划块教学,模块化后再进行组合。割裂 了其构成诸要素的内在逻辑联系,教学内容渐进性和内在衔 接被打乱,导致课程设置衔接不顺畅等问题出现。
三、五年一贯制高职职业能力培养内涵衔接的有效路径 (一)以职业能力衔接为理念指导,做好五年一贯制中 高职教育的衔接工作。高职院校应该以职业能力的衔接为理 念指导,推进学制、招生考试制度等工作的改革。依照国家 职业资格等级结构及标准,兼顾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构建 内涵充分对接的五年一贯制高职职业能力培养框架,理顺教 学实施及管理等工作,真正实现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二)以职业能力衔接为核心,构建层次鲜明、一体化 的人才培养框架。做好职业能力的层次分析、描绘出职业能 力成长框架,是实现五年一贯制高职人才培养内涵衔接的基 础。高职院校在设计人才方案的时候,要明确职业能力基本 内涵、认证体系,以及相关行业职业能力要求等相关要素, 对中高职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分别达到何种层次要有清晰 的认识。正确认识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充分考虑职业能力诸 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把握职业能力渐进培养、梯度提 升、可持续发展等特点,才能设计科学的一体化培养框架, 以发挥五年一贯制高职人才培养的优势。
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五年一贯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 专业为例,按照“生手—熟手—能手—管理者”的职业能力 发展过程,设计的人才培养框架如图1所示。该培养框架体 现出学生职业能力渐进培养、梯度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学生的职业能力按照“简单专业能力—单项专业能力—综合 专业能力”逐渐推进的培养要求,通过五年的学习,由生手 循序渐进地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以职业能力衔接为核心,做好中高职教学内容及 标准的衔接。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构建 的关键依据,是五年一贯制高职课程设置、标准衔接的依据 和逻辑起点。在推进五年一贯制高职课程改革时,应以中、 高职阶段职业能力的全面衔接为目标,科学分解和量化职业 能力标准,由点及面,从不同层次和范畴,完成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对接。
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五年一贯制高职课程衔接体系设 计框架为例,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在制订五年一贯制高职人才 培养方案时注意对接最新职业标准、岗位规范,以职业能力 为标准接口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基本框架、有关规范性要求, 如图2所示。
具体来看,五年一贯制高职课程衔接体系以职业能力培 养为课程体系设计的逻辑起点,按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规格将 课程分为两个层级。再按照职业能力包含的诸要素,将课程 划分为知识衔接、能力衔接、资格衔接等三大方面。按照职 业能力渐进培养、梯度提升的特点,由“简单—深入—拓展 —综合发展”设计几个阶梯课程,梯度推进职业能力的培养。
如知识衔接体系由“知识基础—理论基础—拓展知识—综合 知识”等层级构成,使得学生从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学习到专 业理论学习,再到专项拓展培养,以满足职业岗位细分的现 状;
而综合知识则基于岗位细分、岗位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设置满足学生职业持续发展、继续教育的内容。能力衔接体 系则是考虑“生手—熟手—能手—管理者”的职业能力发展 过程,建构专业必备核心能力、专项发展能力、综合运用能 力几个层级。职业(岗位)资格衔接体系则考虑到学生职业 生涯成长由“初级—中级—高级—管理岗位”渐进发展的规 律。在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则体现了教学标准的中、 高职衔接,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从而实现中职、高职两个不同层级职业能力培养规格的一体化设计。这样,以职 业能力发展为线索,注重知行合一,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才 能真正落地。
同时,课程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规范教学核心 技能与技术标准的要求,加强对教师教学实施的指导,克服 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重叠、重复或者脱节。为保证教学质 量,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定期开展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剖析,并 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 计开始保证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的一致性,并通过适时收集 教学效果的反馈来督促教学实施的改进。
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 大,其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任重而道远,在 构筑中、高职教育“立交桥”时,只有把握好中高职职业能 力内涵的衔接,才能够解决五年一贯制高职培养规格、课程 体系、教学内容、具体实施办法等方面的问题,才能做到中、 高职两个层次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发挥出五年一贯制高职 的优势。
【参考文献】 [2]胡迎春.职业教育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10 [3]邵元君.中高职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4]虞凯.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有效路径探索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基金项目】柳州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职 业教育重点课题“柳州市‘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 培养试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15A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