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问题为本学习与服务学习在社工教育中的整合】

浅析问题为本学习与服务学习在社工教育中的整合

浅析问题为本学习与服务学习在社工教育中的整合 问题为本学习与服务学习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工作教育 理念,在具体操作方法上也有不同,但是两者又具备一定的 共性。在本科及研究生社工人才培养中合理的结合两者,能 够促进学习效能的提高和专业价值的内化,同时也能够提高 社区居民福祉。

摘 要:
问题为本研究 服务学习 社工教育 一、当前社会工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社会工作的实践环境是以几千年深厚的历史底 蕴和文化背景为基础同时又面临急剧转型的社会,由于我国 的行政管理体制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点,而社会工作专 业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专业理论、方法和技巧多来源于西方 国家,因此, 在课堂教学环节,学生无法把所学到的理论知 识有机地融入中国化文本,学习的主动性比较低,建构的知 识体系不够立体并且缺乏与实际社会环境的互动能力;
在课 后实践环节,学生没有合适的平台对所学理论、方法和技巧 加以运用,无法将课堂所学与我国的实际社会工作联系起来, 也无从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反思和批判,影响了知识 的内化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现实中又存在一些居民社会 服务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基于以上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中存 在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两方面的困境,结合近年来课题组成员 在教学和实践中的经验,提出采用问题为本学习与服务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期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有关问题为本学习法在社会工作教学中应用的研 究 问题为本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起源于加拿大与美国的医学教学,最初目的是解决医学院校 的学生不会把课堂所学应用到临床实践当中的问题。从1983 年起, PBL在澳洲、欧洲、北美的社会工作教育中得以采用。

此后,我国的香港、台湾社工院系也在部分硕士和学士课程 中采用PBL模式。PBL认为知识是学习者本人建构的而不是通 过外在代理者(如教师)获取的。问题为本学习通过改编自 真实生活或专业实务的案例的片段,鼓励学生汲取案例的有 关知识(比如案例发生的社会环境系统;
社会政策、社会福 利系统如何影响案主的行为和决策等)、鼓励学生思考和讨 论,而导师则提供有限的指导,鼓励学生合作、实现小组学 习。由于使用小组模式及同辈学习,小组成员互相支持,深 入互动,有利于学生发展团队合作的知识和经验,小组中的 他人能够为小组的成员提供替代强化资源和学习改变的“镜 子”,有利于学习者“主我”和“客我”的统一。

总体来看,国内外有关PBL在社工教育领域应用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社工教育中施行PBL 的合适性研究。主要观点有:PBL不是对传统教育方法的否 定,而是适合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更为尊重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对于合适性的论证和实 践已经发展的比较丰富,比如香港大学已经利用这种教学模 式为内地培养了许多社会工作硕士,其毕业后多数在内地的 社工系从教。其次,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体现在PBL模式 与现行的教育模式如何整合的问题。研究者发现,学生的教 育程度(硕士课程或学士课程)、学业表现、专业认同、导 师的个人风格都会影响PBL的施行。

以上方面的研究,都集中地体现在国外或港台社会工作 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而很少有文献探讨大陆社会工作理论教 学中应用PBL的问题,并且鲜见把PBL与实践教学中的服务学 习整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研究。

2、有关服务学习在社会工作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服务学习,就是将知识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使学生 通过使用课堂中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利用其在社会服务中 的经验促进学习。其目的是通过社会服务与课堂学习的相互 结合,促进学生的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并使其在参与服务 实践的过程中关注社会,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高 度的社会责任感。

服务学习属于经验学习的一种,通过实践经验进行学习 的理论和思想为服务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服务学习最早 在美国兴起,并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蓬勃发展。服务学习主要 包括:服务学习准备阶段,包括计划制定和相应的人员场所 准备;
服务学习实施阶段,即按照计划实施服务学习,并根据进展情况修正计划;
服务学习反思阶段。在我国,服务学习 在台湾、香港少数学校有过短期的实践,主要是为了提高学 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目前,我国社 工教育界将服务学习这种教育理念和方法用于专业教学的 还比较少,可以看到的是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等个别院校在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采用服务学习的方法。

三、PBL与服务学习的一致性与差异——整合的可能 PBL与服务学习在社会工作的话语情境里,即体现了某 些共同的取向,又体现了一定差异。

从共同性上来讲,首先,PBL以实际的社会工作案例及 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境形成理论教学的素材,以学生为主体、 以实际为导向,开展合作、建构学生的专业知识。而服务学 习的根本目的也是在于高度呼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取 向或实务性特征,因此从根本出发点上,谋求学生实务能力 的发展是两者共同的元话语;
其次,两者都重视经验反思性, 要求学生对所学习、服务的经验具有反思性或者对案例能够 通过自主学习,达到对案主问题、系统、文化进行反思;
最 后,两者都注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价值的内化过程,前 者通过对案例中案主的“同理”,对案主问题形成的社会因 素保持清醒及批判的意识,后者通过与案主的真实互动塑造 助人的价值取向。总之,两者都具有形成专业自我的功能, 具有整合的可能。

同时也应该看到,PBL与服务学习还是有一定差异的。PBL主要是在理论教学中,为了防止理论实际脱节,调动学 生积极性进行的学习方式,而服务学习则主要体现在实践教 学的环境中。两者发生作用的情境是不同的,对教师的要求、 对教学的组织都有很大的差异。应该说,两者在建构社工专 业学生专业知识、内化专业价值观方面的逻辑顺序是从理论 到实践的过程,是连续的、统一的两个阶段。应该有机的把 两者结合起来,共同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服务,创新社会工 作本科与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方法。

在社会工作教育体制内整合问题为本学习与服务学习, 可以更好地帮助社会工作学习者发展知识,使实务更有效。

社会工作的应用性与实务性趋向使问题为本学习与服务学 习整合在一起具有了可能。

四、问题为本学习与服务学习整合的具体方法 首先,基于社工专业的特点对于学生研究能力和实务能 力的要求,明确学生作为研究的主体对于其发展“专业自我” 及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有利作用。问题为本学习应该纳入本 科高年级和研究生层次的理论教学中。服务学习则在本科、 研究生阶段的并行实习中体现。

其次,在对社工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研究(在校社工学 生服务社会意识和能力的现状)及对社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 基础上,提出实践环节应用服务学习的具体方法。在此基础 上要考虑到学校的办学环境和层次,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 的区别,学生生源素质,前期理论教学的基础如何等等问题对实验教学环节的影响。同时,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校周围 的社会生态和居民实际服务需要,审慎选择服务介入领域。

最后,在服务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可供问 题为本学习的素材。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安主权益, 避免学生经验不足导致的服务单纯变成了经验素材和案例 的积累,而忽视了服务本身的质量。积累有关素材之后,经 过讨论形成案例,并行实习进行中及时进行督导;
并行实习 结束后,在理论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刻理解和掌 握问题发生的社会环境背景、制度因素影响有哪些,为何及 如何对案主发生影响。案例素材除了可以在学生完成并行实 习后的理论课堂深化研究学习外,还可以提供给下一届学习。

从而促进教学“从理论—实践—理论”的发展,在提高教学 质量的同时服务社区,促进居民福祉提升。

参考文献:
1.何式凝:《中国社会工作案例》,格致出版社,2008 年3月。

2.何雪松:《社会工作的认识论之争:实证主义对社 会建构主义》,《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第1期。

3.胡芳:《对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探讨》,《交通高教 研究》,2003年第6期。

4.Person,Veronica(ed.),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work context: experience at the Universityof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Administr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