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眼光_用《怀念红狐》练审美眼光

用《怀念红狐》练审美眼光

用《怀念红狐》练审美眼光 《怀念红狐》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第二专题“难 以忘怀的故事”中的一篇打星号的课文。按照《现代散文选 读教学参考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的 描述,这篇散文是“当代青年散文家刘志成的散文名篇”, 是“血水”的写作。“作品一经面世即被数十家报刊争相转 载,一时洛阳纸贵”,“评论界更是好评如潮”,称他是“大 境界、大手笔、大孤独、大景观、大气质、大性格、大生命” 的新锐散文家。对于《怀念红狐》的主题情感和价值取向, “参考书”这样描述:“作家并不囿于一已之悲,一已之痛, 而能在作品中对自然、人类、社会表现出一种发自肺腑的忧 患与终极关怀。”受“参考书”的影响,许多老师在教学时 主要进行的是情感教育。

我发现《怀念红狐》的情节和细节中虚假破绽过多,我 觉得,用质疑的眼光进行《怀念红狐》的阅读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审美眼光和文本细读能力。

一 对于《怀念红狐》,《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几乎 每一页均是“颂歌一片”。其实,对于一篇散文来说,配合教材使用的“参考”理 应本分、客观、理性,既给老师们提供正面的平静的教材解 读与分析,又要给老师提供非理性的、反面的不同声音,这 样,教师们在备课时才能真正地“参考”,才可以从不同声 音中看出“大是大非”来。

看到《怀念红狐》这个题目时,笔者不禁质疑:《怀念 红狐》真的就是值得广大师生顶礼膜拜的散文极品么?它真 的就像教材的编写者所言的那样“具有了一流作品的所有要 件”?——我不相信! 在设计教学时,我还是对“遇红狐”“挖红狐”“育红 狐”“还红狐”等细节产生了怀疑。应该说,刘先生的作品 曾获2003年度《草原》文学奖、内蒙古政府第八届索龙嘎奖、 内蒙古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图书奖、2005和2006年度《散 文选刊》中国散文排行榜等多项奖项,他创作的作品应该非 常严肃。而这篇散文又是被收入《中国西部散文百家》《内蒙古六十年散文选》《中华散文百人百篇》中的,也选入了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按理不应该被怀疑。

但“参考书”的编写者在对作家介绍时如此崇拜、如此 赞扬,非常肉麻。——人教版上,即便是现代著名的作家诸 如鲁迅、朱自清、汪曾祺等的作品的“作品介绍”也没有这 样“动情”过。

二 《怀念红狐》中的“红狐”,我们好像都不怎么见到过。

于是,我在百度图片上进行搜索。

我揉了揉睡眼,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一团红艳艳的火团 在眼前掠过,蹿上院墙,箭一样地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里。

而这“红狐”到底是什么样的“高大上”动物?百度上 没有“红狐”的动物词条,我改搜“狐狸”。结果如下—— 狐狸: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属于一般所说的狐 狸,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狐狸是民间对这一类动物 的通称,种类繁多,分北极狐、赤狐、银黑狐、沙狐等。狐狸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带,居住于树 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觅食,到天亮才回家。所以能捕食各 种老鼠、野兔、小鸟、鱼、蛙、蜥蜴、昆虫等,也食用一些 野果。因为它主要吃鼠,偶尔才袭击家禽,所以是一种益多 害少的动物…… 母狐一般在每年2-5月发情并交配,怀孕期大约为51-52 天,每胎可能产6-8个宝宝。刚出生时全身黑灰色,唯有鼻 尖为粉红色。它们刚出生时什么也看不见,要依靠母亲的保 护和喂养。1个月后,慢慢能站立,眼睛变大,长出浅棕色 的毛。2个月后,狐狸的外形基本呈现出来,站立、奔跑依 旧困难,毛色已经完全长齐。成年后,长出胡须,耳部变尖, 腿部修长,已能奔跑、捕食。

三 四 尽管《怀念红狐》在细节之处漏洞百出,但我仍然带领 学生阅读了这篇散文。在确定《怀念红狐》教学内容时,我 在考虑,是 “为了情感而教学”还是 “为了科学而教学”? 《怀念红狐》把所谓的情感放在编造的情节上来表达,无论 教学内容指向哪一点上,都显得非常尴尬。

李政道博士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 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和科学是不 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 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李政道博士论述的艺术和科学,是两个部门、两个领域。但当 科学与艺术统一在文学作品的叙事过程中,也应该是一枚硬 币的两面——彼此相关,密不可分。如果不是情节失真,《怀 念红狐》也应该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是“一枚硬币的两 面”。当它存在着大量的细节失实、情节虚假时,这“一枚 硬币” 的“另一面”已经“锈腐”了。无论是“为了情感 而教学”还是“为了科学而教学”,都让人心里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