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生工作与大学使命的联系
论高校学生工作与大学使命的联系 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导思想与大学的使命息息相关,因此 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大学使命的定位问题, 以及这种使命的嬗变给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变化。摘 要:
高校学生工作;
大学使命;
联系 一、国外对大学使命的定位 历史上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众说纷纭。中世纪大学把它们 的合法地位建立在满足职业、教会、政府的需要上,只是在 有限的意义上它才是为学习本身的概念而存在的,从这个角 度看,中世纪大学更像职业性学校。
19世纪英国的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提倡自由教育,反对在大学里进行狭隘的专业教育, 因为,“知识按其程度变得越来越特殊时,知识就越不能成 其为知识”。约翰亨利纽曼的大学使命观体现了英国大学传 统的精髓。随后,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始人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把大学看成是“社会的道德灵魂,是为了确保获 得最纯粹和最高形式的知识(WissenSChaf)”。可见,对 心智训练和人格修养方面的重视,是传统大学的共同追求, 但洪堡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即科学研究。
他认为:“大学的真正成绩应该在于它使学生有可能,或者 说它迫使学生在他一生当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不含任 何目的的科学,从而也就是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思想上的完善。”据此,他提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 研”相统一的原则,从而确立了大学的第二种使命,即发展 科学。由柏林大学的创立引发的德国大学改革,其成效不久 就体现出来,德国开始取代法国成为新的世界科学中心,德 国大学的模式几乎成了19世纪以后世界各国大学借鉴的对 象。例如,被称为美国大学真正开端的霍普金斯大学就是在 借鉴和改造德国大学模式的基础上创建和发展起来的。
然而,美国的实用主义精神又决定了它不会仅仅囿于这 种理性主义的办学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迫切需 求,大学的第三种使命,即社会服务的使命呼之欲出,其中 以范海斯创办的威斯康星大学所提出的“威斯康星理念”最 为著名。范海斯认为,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 项社会职能和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育、科研、服务 都应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大学要发展,必须把整个州作为 它的校园。“威斯康星理念”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 一场深刻的变革,大学牢固地确立了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 彰显了高等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从此,大学开始走出象牙塔, 与社会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
其实,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这三大使命是动态 的、发展的,当前大学文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新形 势下全面开创大学和教育改革创新局面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二、我国对大学使命的定位 我国近代意义的大学虽然比西方晚了几百年才出现,对大学使命的认识没有西方那么系统,但是却古已有之。正如 梅贻奇在《大学一解》中所指出的那样,“今日中国之大学 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 神又为一事。就制度而言,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形式相似 之组织;
就精神而言,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 可通者”。像儒家经典《礼记?大学》写道:“大学之道, 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的“穷理正心,修己 治人”等。中国近代大学的使命观是在结合了中国的民族文 化和教育传统,借鉴了西方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经 典阐释当属蔡元培的“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也”,“囊括 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不同的时期,大学的使命虽然有所 变化,但是其核心都体现了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的社会 本位思想。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关于我国大学的使命 的不同看法,如有学者提出大学具有保存知识、传授知识、 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增进知识、应用知识、社会批判与社 会监督的职能,但笔者认为究其根本,各种看法都没有离开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三种基本的使命,都是对 这三种使命不同程度的延伸解释,因此,我国大学的使命主 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只不过它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大学 使命所固有的含义,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注人了新的内涵。
(l)大学的终极使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大学的主 体是人,毋庸置疑,培养人才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尤其是在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然而培 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进行这种培养呢?随着高等教育向 大众化迈进,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明显,我们看到,在大学 里进行得如火如茶的改革大多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实 用的层面,即过于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而忽视 学生个性的发展,其结果,学生越来越成为“有用的工具”, 沦为“单向度的人”,而失去了作为人的本真含义。对此, 爱因斯坦早就提醒过我们:“专业教育可以使人成为有用的 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2这时自由教育 的传统就显得尤为可贵,即摈弃狭窄的专业训练,侧重于对 学生心灵的“训练”和“装备”,对学生品格、精神、气质 的塑造,“学生通过训练这些能力和官能进而发展精神力量, 而精神力量又能按照人的意志从一种学科迁移到另一种学 科,从一般的学习迁移到生活中的各种职业”。应当说,我 国大学的使命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既重视学生的身心 和谐、人格健全,又要使学生掌握生存、发展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与他们所受教育层次相 称的文化积淀与文化教养的人,一个具有与他们所在大学、 所学系科相应的知识与视野并获得必要的技能和能力训练 的人。一个在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向诸方 向协调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这应当是现代大学 矢志追求的目标。
(2)大学的科学研究使命:保持创新的源头。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所,正是大学的这种使命造就了大学的 象牙塔形象,具体表现为潜心学术,不畏权威,拒绝诱惑, 通过科学分析求证、严密的逻辑推演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 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然而, 大学不仅仅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沉酒于“高深学问”,大学 作为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成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 重要依托。这就使大学既要自觉地开展原创性的基础研究, 又要重视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用研究,形成产 学研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机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服务。
(3)大学的服务社会使命:社会发展的动力站。21世 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大学 通过知识的创造和应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 持,同时,作为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大学的社会服务 功能更多地体现为利用大学的超越眼光、发展眼光和批判精 神,为社会和谐发展领航。这是大学服务社会职能的升华和 发展,是更高一层的服务。对大学的这种精神服务使命,梅 贻琦曾说道:“古人谓一乡有一善士,则一乡化之,况学府 者应为四方善士之一大总汇乎?”这段话充分地体现了大学 对社会的精神渗透和表率作用。
大学的服务社会使命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随着大 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学越来越依赖于社会,大学 为了获得来自于政府、企业等多方面的支持,就必须面对文明社会众多领域的实际需求,积极、主动地为当前经济社会 发展服务,但需要指出的是,大学服务社会绝不是“服服帖 帖地奴隶般地全方位的服务”,即社会要我干什么,我就准 备干什么。弗兰克斯纳有句名言:“大学不是一个温度计, 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 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Want)而是社会所 需要的(Need)。”这就需要大学努力在象牙塔和社会之间 保持必要的张力,既不能超然物外,也不能迷失自我,“大 学之对社会保有一距离是有必需的,此一距离是维持一观照 反省的智慧之客观条件”。1那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 文章”这一兼及“高深学问”与“社会责任”的期许应当是 大学始终追求的理想境界。
以上从时代的高度诊释了大学的三种基本使命,这三种 基本使命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其中,培养人才是大学的 永恒使命,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两种使命是随着社会需求 的变化而渐次出现的,因此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随着社会 的发展,在这三种基本使命的基础上还会衍生出其他的使命, 高校应紧紧围绕大学使命的变化来确立学生工作的内容与 机制,这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出发点。
• • 参考文献:
[1] [英] 约翰. 亨利. 纽曼(John Henry Newman) . 大学的理想: 节本(徐辉等译)[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3-4页. [2] [美]伯顿. 克拉克(Burton R. Clark) . 高等教育 新论: 多学科的研究(王承绪等译)[M]. 杭州: 浙江教育出 版社, 2001. 38页. [3]王冀生. 超越象牙塔: 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 高 等教育研究, 2003(1): 2页. [4] 刘述礼, 黄延复. 梅贻奇教育论著选[M]. 北京: 人 民教育出版社,1993. 99页. [5]李醒民. 爱因斯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345页. [6]文辅相. 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J]. 高 等教育研究, 2002 (1), 27-30页. [7] 金耀基. 大学之理念[M].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 知三联书店, 2001. 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