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与中西文化交际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西文化交际分析 摘要:在当今世界,汉语的学习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语 言学习热潮。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实际 上都是两种文化的学习。从来没有一种语言学习仅仅是止于 语言学习的表面。而恰恰相反,语言学习的背后总是文化的 学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要结合语言自身的科学特点, 综合分析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只有在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 的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所导致 的语言表达差异。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西文化;交际分析 一、语言学中的文化因素 (一)语言以文化为基础 分布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且每 个国家的语言总是独立于其他国家语言的。换言之,每个国 家或者民族的语言在世界上具有独树一帜的一面。首先,语 言产生于与这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相关的因素之中。每一 个民族都是在不断地、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民 族的文化,这个民族文化的形成与这个民族所在的地域、环 境具有密切关系,正是因为各个民族或者地区的这些因素具 有不同特征才在客观上导致了民族语言所具有的的不同特 征。其次,每个民族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方便本民 族的人们共同沟通思想而产生的。任何语言的产生都是为了 满足某个民族或者地区的人们的共同把的沟通需要。从来没有一个民族的语言的产生只是为了产生而产生,而是为了这 个民族或者国家之内的人们的普遍需要而产生的。从这个角 度来说,任何民族的需要总是建立在这个民族生活需要的基 础上而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民族语言。最后,一个民族或者国 家的语言总是浸透着这个民族或者国家的特有情感。从一定 程度上来说,民族语言或者国家的语言总是与这个民族的民 族文化具有密切关联的。
(二)语言顺应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是指,在一个民族之中总是具有属 于这个民族的特有的文化,这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具有属于这 个民族的独有的特征。实际上,民族文化总是在发展变化的, 正是在这种发展变化之中民族文化才有提升的可能。从一定 程度上来说,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需要随着世界形式的发展 而不断进步与发展的。首先,文化发展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着语言发展的形式。前已述及,语言的发展是建立在文 化发展的基础上的。只有文化不断发展才能为语言发展提供 合理性的基础,这是由语言发展的根本特征所决定的。语言 如果不顺应着文化发展的方向,则任何语言的发展都是没有 生命力的,终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文化在一定 程度上塑造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语言不 是文化唯一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语言具有 与文化相似的特征。但是恰恰是文化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力量 在制约着、规范着语言的发展形态。没有文化对语言的规范作用,语言往往会发展为不符合这个民族或者地区的需要的 一种语言,这是与语言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的,也是不符合 语言发展的科学规律的。最后,文化发展的方向在实质上就 是语言发展的方向。从根本上来说,语言既是文化的一种表 现形式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文化具有更综合性的意 义,也就是说,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整体 的精神面貌。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是由一个民族的文化所决 定的。只有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代表这个民族的真正的精神 状态。所以,文化具有更综合的意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也就是语言的发展必须也不得不顺应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三)文化对语言的纠偏作用 文化从来不是以一种形式对语言的发展施加影响的,也 当然不是一种力量来作用于语言的发展的。首先,语言在内 容上具有文化的影子。任何语言总是建立在特定的文化内容 上的,也就是说,任何语言总是由一定的内容来组成的。比 如语言的词汇、新型流行语这些都属于语言的内容的一部分, 但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发展往往与民族文 化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作为语言内容的部分往往是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往往可以及时纠 正语言发展过程中不属于文化内容的部分。往往随着社会的 快速发展会出现一些与传统文化相悖的语言内容,这种情况 下就依靠传统文化对语言实行一种纠偏作用,也只有文化的 力量才能实现这种纠偏。其次,语言的发展总为文化的发展铺垫道路。前已述及,语言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就是说,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认识到这一点, 实际上也就能够正确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很多情况下, 一个民族或者地区的文化需要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也就是 说,只有靠一定的语言才能把文化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是由 语言与文化的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所以语言的发展必须顺应 着文化,而文化的表达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又是语言的表达的 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 的。最后,往往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文化的因素又起着重 要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语言的发 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尽管是无形的,但恰 恰有时候是决定性的。综上所述,文化对语言的纠偏作用是 贯穿于语言发展的始终的。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交际原因 (一)文化背景的不容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分别属于两 个民族,也就是说属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比如,往 往来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是由中国人来充当教师, 而教授的学生往往是外国人。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 注意文化的传授。首先,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很难拥有相 似的文化品位。基于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往往来说,教育者 与被教育者总是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属性,所以基于文化背 景的不同,对外汉语教学者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文化背景的介绍与融通。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由于文化背景的 不同才会在实际上导致语言学习的困难。其次,只有把语言 背后的文化背景介绍给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把语言的学习目 的传达给学生。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语言学习是一种文化的 学习,只有语言学习者把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搞清楚,那么 语言学习者实际上也就对这种语言具有了相当程度的熟悉 了。最后,基于语言学习的文化背景学习实际上是语言学习 的精髓,在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任何语言学习者与语言 教育者都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的介绍而进行教学的。这是 正确的语言教学方式,更是对语言学习者有益的教学方式。
(二)增强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语言学习从来不简简单单地是一种 语言学习,而更深层次地是一种文化沟通。必须明确只有把 文字背后的文化力量让学习者彻底掌握才能更加激发语言 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也才能从根本上完成语言学习者的主动 学习。首先,介绍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是增强语言学习者学 习动力的重要手段。在很多情况下,语言学习者由于不理解 自己所学语言背后的文化逻辑导致学习效率的低下以及学 习热情的下降,这是由于不知所以然所导致的。学习知识从 来不能止步于仅仅知道这是什么而更加要具体地深入地理 解为什么。尤其是学习一门语言更加要树立这种观念。其次, 在很多情况下,教学者接受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往往可以完 成两种文化背景的沟通。从社会学上来说,任何地区的人们总是会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在很大程度上是 基于人性形似所提出的并发展的。尽管在语言教学中,尤其 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但必须注意教师与学生的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这种相似性就是源于人类本性的相似性。所以,在对外汉语 教学中,教师注重介绍语言的文化背景实际上就是在把两种 文明或者两种文化背景做一个沟通,正是在这种沟通之下, 语言学习者才会增强其学习语言的热情。
(三)培养学习对象的语言应用能力 任何语言的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把语言运用到实 际生活中去,换言之,不能应用的语言是一种哑巴语言,在 对外汉语教学中只有注意中西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才能在很 大程度上把语言的应用能力提高上去。首先,语言的最终目 的就是要作用于社会生活。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高学 生对汉语的运用能力实际上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 的。只有让学生彻底掌握汉语的应用能力,汉语才能对社会 生活产生实际上的作用力。当然,语言对社会作用力的体现 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所以,教 师培养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培养学 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这是对学生长远的语言学习具有更 大好处的。其次,只有在把中西方文化背景介绍清楚之后, 语言学习者才能从根本上学习到语言背后的力量。从一定程 度上来说,语言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沟通过程,所以在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育学生的 这种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从长远来说,就 是文化沟通能力的提高,这是对学生的长远的发展具有相当 大的好处,也是学生日后在社会上更加具有竞争能力的重要 方面。
三、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交际的主要途径 (一)增强师生互动的效果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 真正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取得良好的知识,都离不开课 堂上师生的互动。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有在课堂上增强师 生之间的互动才能正确把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度。首先, 师生课堂互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学相长在 教育学上指的是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 中也能够从学生身上汲取到对自己教学有益的方面。也就是 说,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教授学生知 识的过程,实际上教师也在学习知识。其次,只有增强课堂 互动才能够真正让课堂活跃起来。从语言学的根本特征上来 说,任何语言要想学好,都必须要把语言交流放在重要的位 置上,尤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师生课堂互动更能够增强师 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只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 动能够增强才能够真正实现其之间的文化沟通。基于语言学 的基本特征,只有在课堂上就注重语言的运用与交流才能真 正实现语言学习的目的。课堂互动效果从来不是一种想当然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只有在长期的有效的课 堂互动效果中,师生之间才能实现良好的互动。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不是仅仅注重语言学习的一方 面。从语言学习的基本特征上来看,语言学习的综合能力当 然地包括听说读写。对外汉语教学永远不能停留在一种教学 形式上,只有多种能力共同培养才能真正实现语言教学的目 的。首先,教师要不断摸索培养学生汉语综合能力的教学方 法。对于学生学习语言能力而言,不能只注重一方面语言能 力的培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就必然需要综合 的教学方法这是由教学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由基本的 教学规律所决定的。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 生学习汉语的薄弱之处,也就是说,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最容 易暴露学生学习汉语的短板,只有教师把这些短板充分考虑 到实际教学中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最后,综合能力的 培养需要教师注重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一个良好的 学习习惯的养成必然需要相关的学习动力的激励,所以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变化教学方法,当然这种变化也是随着 教师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来进行的,只有教师遵循一定的教 学规律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教学的目的。从教育规律来看, 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规律才能实现教学能力 的提高,这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其实,从语言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上来讲,任何语言学习 都是要依靠语言学习者自身的主动学习来实现的,也就是说, 只有语言学习者自己能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才能主 动地去进行语言学习,对外汉语教学也不例外。首先,往往 来说,学生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到语言学习的正确方法,往往 来说,学生需要老师的指引与正确引导,这是由学生学习阶 段所决定的,任何情况下,学生只有遵循正确的学习方法才 能真正实现学习语言的目的。其次,教师必须认识到良好的 语言学习习惯必须注重文化差异的比较。换言之,在实际教 学活动中,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学生只有理解语言背后的文 化内涵才能实现真正的语言学习目的才是十分重要的。所以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当然包括让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文 化内涵。最后,为了学生学习语言的长远发展考虑,教师必 须认真总结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所出现的不良的语言学习习 惯,有时候无论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是不良的语言学习习惯都 容易形成一种长期的惯性,而且这种惯性一旦养成就不容易 纠正。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也是中外两国文化交际更加 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蔚,徐子亮.基于扎根理论的对外汉语新手教 师教学焦虑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6(3). [2]张晓东,古芳瑜.对外汉语中“巴不得”与“恨 不得”的比较教学[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9).[3]李馨逸.对外汉语教学在德国的发展难题及前景 [J].中国培训,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