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本科师范院校数学教学:本科师范院校排行

民族本科师范院校数学教学

民族本科师范院校数学教学 数学分析是民族本科师范教育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 学生的运算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民族本科师范院 校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数学分析是民族本科师范院校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要为后续 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 法有清晰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分析课程的特点 是重要、枯燥。

重要是显而易见的,又是枯燥乏味的,这似乎是一对矛盾。在教与学中,如何 处理好这对矛盾,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作出理性思考。

1.民族本科师范院校数学分析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学生整体数学基础偏低。自国家实施高校扩招以来,普通本科院 校招收人数增多,导致院校的生源质量大幅度下降,使得大量数学成绩差的学生 进入了民族类本科院校,并学习数学专业,很多学生数学基础极差,高考数学成 绩平均在50-60分。

1.2教学内容与中学数学内容衔接不当。近几年,高中数学课程在很大程 度上做了调整,但大学数学课程改革没有与之同步,导致数学分析教学内容与中 学数学内容出现部分重复与断层。

在数学分析中基础知识经常会用到,学生每每遇到都感到非常陌生。在新 课标下高中数学已经涉及极限、导数等内容,那么数学分析教学中只要讲清楚它 们的实质,而关于应用等只需略讲,复习就可以了。

1.3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民族类本科院校数学专业学生的学习 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数学分析课难度大的特点,使得相当多的学生感到学习数 学分析十分困难,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表现在不预习, 不复习,学习态度与目的不明确,甚至多次参加重修考试均不能过关。

1.4教学方法与方式不能与时俱进。数学分析与很多数学专业的基础专业 课程一样,拥有经典的教学内容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只是向学生传授数 学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对封闭,学生对数学分析的最新前沿动态不了解。随着数学的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数学思想,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学内 容加以创新。另外,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为了解决教学内容多而教 学学时少的问题,有的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停地讲授,忽略了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的反应,当然更谈不上启发式教学。

2.民族本科师范院校数学分析教学的策略 2.1调整与改革数学分析的教学内容。民族本科师范院校数学分析课大都 采用复旦大学或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所编的教材,而没有适合民族本科师范院校 数学专业的数学分析教材。用普通本科院校的标准要求民族本科师范院校数学专 业的学生,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迫切需要一部适合民族本科师范院校数学专业的数学分析教材,应该从学 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考虑,在保证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连贯性的前提下,适当对 教材内容进行精简,对一些抽象性比较强且难度比较大的内容可略去不讲,如实 数的连续性,而涉及数学分析的核心思想的基本概念、定理、方法等要做到精讲、 细讲。

最后,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水平,在习题的选择上要把握好度。

2.2做好教学内容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衔接。

首先是了解数学分析内容与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差异,注意两者之间的衔 接,做到心中有数,完善数学认知的结构;其次是对教学内容查缺补漏;最后对一 些内容要恰到处理,避免重复,引申提高,对重复的内容可以以复习的方式对知 识点进行梳理,而对一些要求高的内容,应该在讲解中进行深化,达到以旧促新 的效果。

2.3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不例外,在数学分析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有选择性 地介绍一些生动形象的数学典故、趣味数学的知识和数学前沿进展的信息。只有 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导致在学习数学分析时有不同的理解和思考, 为了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我们遵循“同教材、同进度、异要求”的教学原则, 对学生采用自主、动态的分层教学法。2.4改革数学分析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合理采用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上机实践式等教学方法,通 过提供体验实践和感悟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围绕任务开展学习,使学生主动建构 探究、思考、实践、应用、解决的学习体系。注重理论教学与数学实验、数学模 型的结合。

数学实验主要是通过数学软件与计算机学习数学,利用网络资源增强学生 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处于网络时代,很多高校已经将数学分析课程建设为精品课程或 优秀课程,在课程网站上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与教师进 行互动式学习,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3.结语 数学分析是民族本科师范院校数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师必须 理解数学,更深层次地掌握数学知识,结合民族本科师范院校的生源的实际情况, 灵活应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好和 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作者:汪爱红 来源:考试周刊 201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