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鸦片战争的认识【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对本国及世界的认识】

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对本国及世界的认识

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对本国及世界的认识 摘要:鸦片战争之后中日两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开始了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受列强压迫的社会,而日本却逐渐兴起成为亚洲列强,这其中的 原因很多,文章旨在分析中日两国对当时的本国及世界的认识。

关键词:鸦片战争;
中日;
本国;
世界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既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 割地赔款,卖国求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同时社会矛盾、革命任务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鸦片战争 也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鸦片战争也客观的给中国带来 了些许进步的元素,如: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
促 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
带来了欧洲的现代文明和技术等。但是,这没有改变中国 被侵略、被压迫的命运,中国由此进入了极其黑暗的时代。反观日本,以中国的 鸦片战争为“天赐之鉴”,开始积极准备与西方列强的预期接触,学习西方的先进 技术、加强海防、主张改革内政等。这为日本后期的明治维新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那么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为何在鸦片战争之 后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我认为这是由于两国对当时的自身和世界认识的不同, 所以也产生了后续发展的不同。

一、中日两国对本国的认识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在古代历史上,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 界奇迹。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丝绸之路、隋唐盛世……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发 源地之一,中国文明为亚洲文明提供供给,亦是亚洲文明的中心。古人很早就把 中国看做是天下的中心,把周边民族或国家称之夷、蛮、戎、狄,产生了华夷思 想。由于周边国家的臣服,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常常是册封与被册封的隶属关系, 中国成为册封体制的中心,外国使臣朝觐时都要跪拜磕头,这就更强化了“皇皇 中华,四夷来朝”的思想。中国又很早形成了独立的文化体系,并且成为文化输 出国。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周围的地区,往往是中国给予文化的地区。在中国 古代,虽然也有别国文化流入,但它们不可能成为主流和改变原有文化的本质, 相反,总要受到儒学的改造。所以,古代中国人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具有强烈的 优越感和自信心。久而久之,这种优越感和自信心就蜕变为夜郎自大的观念,对 外国和外来文化总是不能正确对待和虚心学习。清末,即使中国已经落后,本土 文化已经呈现保守,但上述传统观念依然非常强烈。顽固者自不必说。显然,传统文化观念模糊了中国统治者的视线阻碍了对世界文明的吸纳。

日本四面环海,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处于相对孤立的环境。自古以 来日本民族就有着很强烈的忧患意识,为了生存和发展,日本民族渴望了解外部 世界,吸收外部文化,以打破孤立的倾向,在知识方面的表现就是对外国的事物 什么都想知道的求知欲。日本不是文化发源地,在公元3世纪以前尚无文字,在7 世纪以前也没有系统的政治法律制度,公元645年大化革新以后,日本全面学习 中国文化,使自己的文化迅速地产生了飞跃。大化革新后,日本的封建制度渐趋 完善,但其封建统治者并非中国的皇帝,而是掌握军权的幕府将军。日本的“天 皇”就不可能如中国的皇帝一样孤傲自赏,夜郎自大的。他们不断地学习,积蓄 力量,好奇一切新的事物。之后的明治维新就是其最好的证明。

二、中日两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中国人都是以“中国”与“四夷”(即四周世界)相对称,也就是用“中国中 心”的世界坐标轴来认识世界,世界知识非常狭隘。

首先在地理世界观方面,中国人仍然认为“天圆地方”,“天处乎上, 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日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日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 认为中国人的世界就是中国,而中国即天下。而他们心目中的世界仅限于中国的 十几个省,疆土四面环海,旁无大国,对中国以外的地区不甚明确,往往以海洋 表示。这种狭隘的世界地理观念极大限制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认识的视野。

其次,在文化上是独放异彩的,是世界唯一的文明之国与礼仪之邦,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形影相伴的“华夷观”。依照华夷之辩,“世界”是等差有序的, 整个世界划分为华夷两极。中国是居天下之中的“天朝”,处于万方来朝的至尊地 位。夷狄通过朝贡制度定期向“天朝”朝贡,中国则负有教化恩典蛮夷的义务,并 且“内中夏而外夷狄”是不变的天理。这种畸变的世界观更加强化了中国传统的地 理世界观,形成了“华尊夷卑”的思想体系。[1] 虽然在历史上外来文化也曾对中国产生影响,但终非主流,久而久之, 中国上自统治者下至士大夫皆认为中国文化是天下最优秀的,形成了体系化、理 论化的对外观念,这种模式的不断确认与推广,最终又形成了中国人一元世界观 的思维定势,而不愿接受多国并存的多元世界观及国际观念。这种支配从中国统 治者一直到普通人的思维定势,对近代之初世界观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造 成了极大的障碍。与中国文化的自创性特征相比较,日本文化的确“不该骄傲”,但与此 同时却使其表现出了“周边性”与“摄取性”。[2]日本自古以来就作为文明古国中国 的周边国家,孤悬海外。直至公元前3世纪为止,在漫长的8000年中,日本一直 处于缓慢的绳纹文化发展当中。“当我们的祖先聚居在日本列岛上,长期停留在 石器文化阶段而裹足不前时,大陆的汉族却很早就迎来了金属文化时代,建立了 强大的国家。汉族向四周地区的扩展引人注目,其部分势力也达到了日本列岛, 给日本带来了金属文化和农耕技术”[3]是大陆的中国文化给日本带来了飞跃的发 展,日本社会从采集文化转为农耕文化、从旧石器时代进入了铁器、青铜器与新 石器并用的金石时代。日本民族喜爱与渴慕优秀外来文化。善于摄取外来文化。

在日本,“华夷”史观也有过发展,但在近代,攘夷运动失败以后,轻 视西方的思想从根本上受到批判与纠正,“开国论”支配了思想界。在中日华夷史 观的演变中,中国本来走在前面,魏源的《海国图志》、《圣武记》输入日本, 对日本对外观的演变发生过很大的影响。[4] 明末清初西方传来的世界史地知识在中国长期被绝大多数士大夫排 斥,然而传到日本之后却广为流行。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世界史地 知识水平反不如明朝末年,而同时期的日本却推出了世界史地集大成的代表性著 作,水平明显高于中国。鸦片战争后,两国先进思想家都致力于传播世界地理知 识,介绍西方政治历史概况,探讨御侮自强之道。但是,中国的研究从50年代后 呈退潮趋势,而日本的研究从鸦片战争后到50年代经历了两次高潮。从社会传播 角度来看,世界史地著作在日本社会流传和影响的程度都明显地高于中国。得益 于此,日本从统治者到普通百姓,对世界有更为良好的认识,对打破传统有利无 弊。[5] 综上所述,中日两国对当时世界及本国认识的不同,使其后续发展的 道路也不尽相同。当时,中国故步自封,日本却学以致用;
中国唯我独尊,日本 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因此两个古老的东方国家接触西方文明相距仅十余年,但 迈向近代化的速度与结果的差异却是如此惊人的。中国直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 用了近70年,才完成了近代化的一部分,这期间,中国丧权辱国,走上沦为半殖 民地的扭曲发展道路。日本则只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就走完了欧美资本主义 150—200年走过的道路,20世纪初日显世界强国端倪。这固然也有当时中日两国 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不同,中国所遭到的殖民侵略的压力远大于日本的原因, 但其思想认识的不同产生历史的必然也带给我们深刻的教训,值得我们好好地去 思考。作者: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