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置尿管时间选择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苏醒期躁动

手术患者置尿管时间选择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手术患者置尿管时间选择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前不同时间段留置导尿对患者的心理承受和尿道刺 激的程度,从而选择最佳的导尿时机。方法 对2007年3 月至2009年6月对75例需 术前留置导尿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为术晨在病房导尿;试验组A组为手术前日, 进行心理护理后,麻醉前在手术室导尿;试验组B组为全麻后由巡回护士导尿。对 患者不同时机进行导尿所引起的不舒适感、麻醉苏醒时的躁动情况及术后第1天 对尿管适应性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B组患者麻醉苏醒躁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试验组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患者尿管适应度,试验组A组术后 留置尿管的适应度较好。试验组B组患者较差。结论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 前进行留置导尿对患者的心理压力比较小, 生理不适比较轻, 操作方便, 且 术后导尿管引起的尿道刺激症状较轻。

【关键词】 导尿;麻醉;适应度;苏醒期;躁动 全麻患者术前留置尿管能有效防止术中膀胱、输尿管的损伤,同时可 监测出入量以及防止术后尿潴留,但是实际操作中,置管可导致患者术前明显血 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影响手术安全,同时患者术后清醒后出现尿欲感明显、躁动, 引起较大的心血管系统反应[1]。因此,我们对于术前导尿时机的选择以及术后 患者清醒后表现进行观察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全麻手术患者75例,其中 男40例,女35例;年龄23~72岁。患者术前神志清醒,无精神病史,无中枢神经 系统病变史,无情感创伤史,均能配合各项操作。患者被分为对照组和试验A组、 试验B组,每组25例。3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为术晨在病房导尿;试验A组为手术前日,进行表1 3组一 般资料比较 心理护理后,麻醉前在手术室导尿;试验B组为全麻后由巡回护士导 尿在苏醒期采用主观判断法对2组躁动情况进行评价。

1.2.2 导尿术所有导尿管的置入方法均按教科书要求:严格无菌操作;导尿管为12~22G二腔Foley导尿管,检查气囊是否充盈良好,有无漏气;用络合 碘消毒外阴及尿道口,男性患者置管深度为20~22 cm,女性10~12 cm;导尿管 置入见有尿液流出后向气囊内注入无菌0.9氯化钠溶液8~10 ml,使气囊充盈内径 在3 cm左右,然后轻轻向外拉动导尿管,遇有阻力即刻停止,使气囊正好贴在尿 道内口达到固定导尿管和防止尿液下流的作用。

1.2.3 观察方法及躁动分级躁动情况的观察:当患者具有拔管指征, 即拔管前患者意识清醒,可听从简单的口令(如睁眼);血流动力状态稳定;自主呼 吸(不吸氧气)血氧饱和度(SpO2)96%持续3 min以上;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在 正常范围,将要拔除气管导管20 min内观察。根据患者躁动情况的轻重分为如下 等级:0级,安静,合作,基本不躁动;1级,吸痰等刺激时肢体有躁动,用语言 安慰可改善;2级,无刺激时有躁动,具有反抗表现,试图拔除导尿管等,需医护 人员制动;3级,激烈挣扎,需多人看护。

1.3 统计学分析 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 3组躁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6,P0.05)。见表2。表2 3 组苏醒期躁动等级值比较 3 讨论 术前在病房内实施导尿术会增加患者心理压力和尿路感染几率,术前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 随着手术时间的逼近这种应激反应 逐渐加剧,可导致神经系统的痛觉过敏。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可导致随意肌运动的 紧张。同时导尿对患者而言是一件比较隐私的事情,多数患者住多人病房,环境 相对开放,面对身体隐私部分暴露,以及对尿管置入体内知识的欠缺,产生一种 害羞、担忧、信心不足、焦虑及恐惧的心理,尽管操作时请家属回避、有屏风遮 挡,但导尿仍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引起相应的应激反应。此时导尿会引 起患者尿道括约肌强烈收缩,尿道阻力增加, 导致尿管通过困难,使尿道黏膜 损伤加重,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焦虑。在病房导尿后到手术开始这段时间比较长, 患者在送手术室的过程中,须经过两次搬动, 有可能使导尿管接头脱开而致导尿 管污染、有可能牵拉导尿管刺激尿道引起不适。患者本身对手术已经具有恐惧心 理,此时再次加重患者焦虑、紧张情绪,导致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同时病房进出人员较多, 空气洁净度较差,因此病房内导尿会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患者 进入手术室后在麻醉前实施导尿术效果较好,手术室是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手术 室护理人员、 麻醉人员与患者零距离的接触以及语言的安抚,导尿带给患者的 心理压力相对减少,且导尿后离手术开始时间比较短。麻醉前导尿,患者已经注 射了麻醉前用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为苯巴比妥加阿托品。苯巴比妥为长效中 枢抑制药,肌内注射20 min后就可产生明显的中枢抑制效应。阿托品小剂量既有 镇静作用,又有松弛内脏平滑肌的作用,于肌内注射20 min后起效[2]。故麻醉前 手术患者处于较为镇静安神状态, 此时手术患者的恐惧焦虑以及暴露会阴引起 的害羞感都较病房里时好转, 对导尿不适的耐受性也有所增加,故麻醉前导尿 时插导尿管引起的不适比在病房里导尿不适减小。麻醉前导尿的患者,导尿管在 尿道刺激引起的不适,已有刺激适应的记忆,麻醉清醒后患者诉导尿管刺激尿道 引起的尿道不适感和频繁的尿意感比较少。

在麻醉后进行导尿,患者肌肉松弛,神经反射迟钝,便于操作成功, 极大程度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刺激感和应激反应,同时减轻了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 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近年来常对手术患者实行无痛导尿术,以降低操 作时的应激反应[3]。但是临床工作中发现,此类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严重,有 报道麻醉后导尿增加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情况。因此,选择适宜的导尿时机 越来越被手术室护士关注。在我们的实验组病例中,有11例在拔除气管导管前, 极度躁动,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使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并试图坐起要自行拔 出导尿管。我们适时拔除气管导管后,躁动情况未见明显改善,患者诉有憋尿感, 给予心理安慰仍不能缓解。说明全麻诱导后再行导尿管置入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 动情况比在麻醉前用药后10 min、全麻诱导前置尿管者明显加重。全麻诱导后留 置尿管,由于此时患者已无意识,从表面上看是人性化了,对尿管的刺激无任何 反应,但术后麻醉苏醒期反应强烈,大脑对置尿管没有记忆,对尿管刺激不认知, 易产生恐惧、紧张心理。紧张的情绪状态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可影响患者的痛 阑,导致患者对各种刺激敏感性增加,耐受性降低,以致轻微的疼痛即引起剧烈 的反应。在麻醉前用药后10 min、全麻诱导前行导尿管置入术,既可保持患者清 醒,使患者提前适应应激源的刺激,又因镇静药的作用而降低置管应激过强导致 不良反应,待到苏醒前已处于良好的耐受状态,从而缓解全麻苏醒期的躁动。因 此,麻醉前用药后10 min、全麻诱导前置尿管是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