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对中学写作教学的认识
新课改下对中学写作教学的认识 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当中是重中之重,作文也是最 能考察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模块,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较之原来的《大纲》教学,重点凸显新课标的核心 理念“自主、合作和探究”。摘 要:
新课改 中学写作 教学 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根据学生习作水平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的选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切实的提高学生的作文 写作能力。然而,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们似乎都发现 了类似共性的问题,学生提起笔来总觉得“没什么可写”, 有的有了素材又不知道“该怎么写”。归纳起来也就是所谓 的“表达什么”和“怎样表达”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确实是 目前作文教学中最大的问题,自然也有很多老师在这个方面 做了专门的探究,具体做法自然也是见仁见智、“各行其是”。
下面我就结合我在以往的教育教学当中的体会,谈谈我个人 粗浅鄙陋的做法,不当之处,跂望交流,相悖之处,仅算一 家之言。
首先是“表达什么”的问题。现在是个信息大爆炸 的时代,学生通过网络、多媒体、平面媒体(包括我们阅读 课的材料)得到信息材料很多,怎么会没什么可写呢?究其 原因,这里应该有这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的学生获得的 信息材料的确很多,而且是过多了,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去伪存精、咀嚼内化为自己的素材,散文当新闻来读,小 说当故事来读,学生学到的东西可想而知,从文学的角度来 说这是真正的舍本逐末;
二是学生的作文写作大体上也可以 说是精神生产、艺术创作,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形式,是 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现在的教育模式下,尤其对于住 校生来说,生活过于平面化、单一性,缺乏对社会生活各个 层面的接触,更谈不上什么深入体验,进而难以触发自己的 创作灵感,加之现在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人们存在普遍的浮 躁情绪,很少人能潜心倾听来自生命深处的声音,因而,写出 的文章往往也是为他人立言或是大而空的议论,为文造情, 无病呻吟。
基于以上原因,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首先是 注意指导学生阅读。从精读和泛读、论据的分类积累、师生 利用文本对话等环节有选、有序、有类的储备材料,不积跬 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功夫到了自然是 “腹有诗书气自华”;
针对第二个原因,在平时的教学当中, 把一些社会生活中的有意义、“有意思”的热点问题引入课 堂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接触、了解、看待外面的世界,形 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教师必须明白记忆是情感 的记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介,把一些高尚的人 生观、价值观通过更好的方式教给学生,避免枯燥的说教。
例如通过给学生播放些贴近生活的励志类,感动乃至震撼心 灵的《感动中国》、《勇敢的心》、《辛德勒的名单》、《阿甘正传》等影片,来培养学生的关于自由、人道关怀、积极 向上等情感。这样的效果比枯燥是说教会效果更好些。
鉴于这种情况,我在平时的教学当中主要从三个方 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一是根据给定的题目,怎样立意和筛选材料做论据。
一篇文章的档次的高下往往就是由立意的高下决定的。
二是要注意初中阶段中考作文的结构特点,针对一 些学生“步步为营”的写法(想一句写一句),在指导时必 须使学生明确:动笔前文章的结构必须清晰、明确。行文思 路要清晰,必须谋篇要纲举目张、布局要条分缕析、结构要 一目了然。
三是要注意学习优秀例作。提供某些范文引路,使 学生吃透,再根据范式实践,找出习得范式,课堂共同探讨 学习某些地方,鼓励创新。这是个反复强化的过程。这是很 重要的一点,郁达夫在谈自己是怎么做起小说时说,就是在 东京留学时在图书馆看了一千多部著作罢了。如果能见识了 不同的文学风格,才有可能做到了“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 多师是汝师”。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很注意把历年中 考优秀作文拿来,和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指出其优点和不 足,并进行仿写和升格训练。
初中作文指导,对于“表达什么”、“怎样表达” 我的归纳就是“赋到沧桑文泉涌”、“别裁多体成风雅”, 即:作文练习开始时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真正打动人的东西离不开自己呕心沥血的真情创作。只有平时多留意生活, 观察生活,感受、体验生活,才能有足够的生活素材可供挖 掘,同时,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多练笔,调动积 累,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流注笔端,形成多练多写的习惯。
我想,落实教学大纲关于“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写作的能 力和习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内容,初中的作文教 学,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之有效的过程和方 法,定能具备一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