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题型技巧 [高考叙事诗鉴赏技巧]

高考叙事诗鉴赏技巧

高考叙事诗鉴赏技巧 一、叙事诗 这两首诗虽然内容不相同,但也能够体现出一些共同的 特点。首先是两首诗中都写了梦。白诗用记梦以抒发念旧之 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其次是两位诗 人在创作时都没有使用古诗中常见的寓情于景的手法,都是 以叙事为主。

二、借事抒情 例如苏洵的《九日和韩魏公》(2013年高考四川卷)“晚 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 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 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整首诗歌都是通过叙事来抒发感 情的。

阅读叙事诗,另一个不能忽略的内容就是诗中叙事的细节,细节更能体现诗歌的妙处。

诗人对朋友的感情极为真诚,见到朋友之后又格外高兴, 都是靠“已过”“追问”“相看”“拭眼”“衔杯”等精彩 的细节描写来渲染的。

三、借事说理 虽然叙事诗抒情的居多,但也有很多叙事诗是说理的。

如果把哲理诗当作抒情诗来理解,就会犯方向上的错误,如 坠五里雾中。例如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一》:“赠君一 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 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的主题是辨伪。首联只是简单的叙述,就是“我” 交给“你”一个决断狐疑的方法,不用算命用的“钻龟”和 “祝蓍”。颔联用打比方的方法告诉人们怎么决断狐疑:让 时间证明一切,就像辨别真正的玉用火烧一样,又像辨别一 种名贵的树木要等七年时间。颈联和尾联是用历史人物,进 一步证明上述办法:周公在世的时候,说他将要篡位的流言甚嚣尘上;
王莽未篡位的时候多么的谦恭。如果周公、王莽 在真相还没有显现时便死去,他们的德行真伪就无人知晓。

本诗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就是:看待事物不要过早下结论,否 则容易被假象迷惑而不能分清是非。可是很多人在读这首诗 的时候,常常纠结的是“钻龟”“祝蓍”“玉”代表了什么 感情,不知道它们只是叙事的需要。

古代诗人在向人们讲述道理的时候,一般都采用生动形 象的手法,既耐人寻味又不显得直白,这样对读者的阅历和 悟性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读者首先要具备辨别抒情和说理的 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诗中一些简单叙述往往是 给说理做的铺垫,要在这些简单叙事的基础上对其中哲理反 复品味。诗中一些形象化的说法都是来自于生活现象,读者 要注意联系生活。对一些古今差别较大的生活行为,诗歌下 面一般都会给予注释。

再如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所写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 知此事要躬行。”如果从抓意象入手去理解的话,可以看到 里面根本没使用任何意象。标题“冬夜读书”表明这首诗是 在叙事,而“示子聿”表明这首诗是在给儿子聿讲一种道理。

这样做了大致区分之后,再去概括其中道理:从书本上得来 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 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概括叙事诗中的哲理,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 涉世未深,需要多读多练。

四、鉴赏古诗词要注意叙事诗和写景诗的区别 例如元朝张伯淳的《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2015年 高考浙江卷):“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 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 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

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 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诗中出现很多物象:当垆少年、百喙、老凤、四条弦、蓁筝、 落红、关塞风寒、浔阳月色、轩窗、语溪、乍雨等,但真正 用来写景的很少。

五、鉴赏古诗词要注意其中写景和叙事部分的联系 学会了鉴赏叙事诗,但这种能力不限于叙事诗。很多古 诗词不是单纯的写景,还有叙事,并且往往是上段写景,下段叙事。阅读的时候要注意把两者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