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承接旅游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预期效益分析]高职人才培养

实施承接旅游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预期效益分析

实施承接旅游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预期效益分析 摘 要:高职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切入点在于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就“承接旅游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 养模式”的实施而带来的高职教育的职教思想、办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师资水平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预期 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推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推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所裨益。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永久课 题,本文对实施该模式将带来职教思想、办学模式、人才培 养模式、师资水平建设等方面的预期效益进行了分析。

一、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根本性转变 通过实施“承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能 够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对所学专业有真实的感受 与认识,理解和掌握岗位能力要求,从而大大增强就业竞争 力;
同时,通过“边教、边学、边做、边评”一体化教学模 式的改革,在实训课程化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师资队 伍水平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重要方面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
更重要的是“承接服务外包”模式将学校、企业、学生 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实现合作发展,多方共赢。推 行职业教育应“面向企业、行业” “服务企业、行业”和 “就业行业、企业”以及“人人皆可成才”观念,突出人才 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 素质教育为根本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思想,促进职业技术教 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实现面 向市场、面向行业和就业办学的根本性转变。

二、推动高职办学模式的突破性转变 “承接服务外包”就是将教师、学生置于生产、服务第 一线,从事生产劳动、顶岗劳动是既包括技术的、管理的、 服务的劳动,也包括体力的劳动;
通过“边教、边学、边做、 边评”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懂得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程,实 际上就是“从基层做起”;
这种模式以生产合格产品(顾客 满意的服务)为目的。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决于市场(顾 客)、企业,改变了以前只培养动手能力而不管生产(服务) 效益的落后思想,能真正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共赢。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一线服务人员——劳动者与技师,既然是一线服务人员,就要求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而且是为顾客提供满意(优质)的服务,更进一步,则是要 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前途。所以,总结起来就是通过“边教、 边学、边做、边评”的方式,培养能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优 质服务,同时具有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构建良好人际关系 能力的一线生产(服务)人员。

三、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观念的革命性转变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解决“如何去培养人才”。“承接 旅游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将在校企合作方式与深度 教学模式、个性化课程体系、考核评价方式、实训课程化等 方面进行探索,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新型校企合作关系 “承接旅游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虽然还是工学 结合,但本质有所改变。它是指企业将自己业务的某些服务 外包给校方,让学生直接面对消费者(市场),把自己的服 务卖给顾客,然后取得收入,这就从本质上改变了以前 “顶 岗实习”付给学生或校方报酬的方式,让学校、企业、学生 三方的利益捆绑到一起,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以 前的顶岗实习,学生只是以实习生的身份实习,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质量如何,不是学生所关心的,甚至“实 习生”的身份给了其推脱责任的好“借口”。

“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最大的缺限在于没有考虑 学生的意愿:学生在不了解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的情况 下“入围”,结果发现这个企业的岗位、职业方向并不适合 自己,并不是自己意愿所在。承接服务外包模式将学生置于 某一企业的不同岗位、某一行业的不同企业(方向),通过 分批轮换、把学生输送到不同的企业(岗位),让学生亲身 感受不同企业的文化、特征,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特 长、爱好所在。

2.大大地挖掘了校企合作的深度 “承接旅游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旅游 行业、旅游市场的淡旺季,以酒店、旅行社、景区为平台, 在形成紧密合作关系之后,旅游企业把景区讲解、酒店客房 (餐饮、前厅)、旅行社的接待等服务项目外包给学校,学 校以此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研究如何推行顶岗实训课程 化建设,如何实施“弹性学期制”。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和基层管理能力、人际交 流沟通能力,并研究以旅客满意度为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真正实现学校、企业、社会、学生自我的新型质量评价 —反馈”体系,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方法,最终构建 具有应用价值和高职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

3.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 承接服务外包模式同时也是将教师置于生产线上,实现 “边教、边学、边做、边评”教学模式。所以,承接服务外 包模式不是纸上谈兵,更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能动手就可 以上岗,重要的是将产品或服务卖出去,以锻炼学生真正“值 钱”的动手能力。

4.培养具有市场眼光、职业上升能力的行业蓝领、灰领 以至业界精英人才 承接服务外包模式把学生置于生产线上,而且需要学生 能生产(提供)合格的服务,所以,学生必须炼就把握市场 的眼光和与人交流沟通的本领,而不是做埋头苦干的流水线 上的作业工人。这是一种务实的观念,在定位培养劳动者和 技师的同时,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注重锻炼学生 的市场调研能力、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和职业上升能力。

5.彰显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就业竞争力培育承接服务外包模式与“生产实习” “认识实习”最大 的区别在于它不是让学生了解某一方面的内容,而是将某一 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和岗位全部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并为学 生搭建实践的舞台,让学生通过不同专业方向的实训后,能 真正明白自己的特长、兴趣所在,了解、认识所学专业,为 今后的就业增加资本、积累经验打下厚实的基础,为将来就 业培养就业竞争能力。

四、促成专业建设聚焦于内涵建设 1.教学模式的改革必将推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承接企业的外包服务,推行“边教、边学、边做、 边评”教学模式,教师到岗位上去教,就能增强岗位技能, 也能更新知识。讲授的知识、技能就能更加适合企业需要, 更贴近市场;
更加重要的是,在承接企业的外包服务实践中, 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中,通过校企合作研讨人才培养方案、 教材合作、技能培训、管理制度制订等活动,教师将获得大 量生活案例和素材,课堂教学就有了新鲜内容,论文、课题、 科研更加具有自己的思想与观点,杜绝那种教案靠网上拷贝、 讲课照本宣科、科研是闭门造车等学术不正之风,开创师资 水平建设新气象,提升师资水平。2.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将推动课程改革以及课程体 系建设 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果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 中去是课程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承接旅游服 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出现生产性 课程体系、个性化课程体系、能力递进课程体系、弹性学制、 分批轮换等崭新内容,在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制 订出符合企业需要、适应市场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 求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3.构建新型教学质量的评价考核体系 高校(高职院校)要实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从“封闭式” 向“开放式”即引入市场、企业、行业协会、学生及学生家 长的评价,引入“第三方”(即游客满意度)评价是必不可 少的。通过定期与合作企业座谈、企业调研、学生自我评价、 游客满意度反馈等方式全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而且,我 们还必须认识到所谓人才培养质量,即不能片面以分数高低 “论成败”,也不能以动手能力强弱“论英雄”,还应强调 培养学生的“软功夫”,即和谐人际关系构建能力、身心健 康调节能力、市场调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唯有那种学 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人际关系良好、职业发展有前景的“人才”,才会受到企业的广泛欢迎。

4.推行顶岗实训课程化 把顶岗实习纳入课程化管理中,制定相关制度和课程标 准,做好课程化设计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考核评价指标 及成绩评定, 切实解决顶岗实习效果不明显问题。打破以 往那种按章节设置课程内容的观念,“典型案例”就是学习 的内容,每一个案例都来自岗位,设置多个情景,每个情景 下面还设置多个子情景,每个情景对应的是训练学生的某种 (些)能力;
对每一个情景都进行考核,设置考核内容与标 准,最后在课程实训结束后进行综合考核。

总之,承接旅游服务外包为特征的“工学交替”人才培 养模式采用弹性学期制,即打破传统的学期期限,将传统学 期分为两个学期(或三个学期),周期为三个月(或两个月), 将暑假时间纳入安排,根据旅游市场淡旺季的不同,推行“弹 性学期”,每次派遣一定数量学生(根据企业用人数量而定) 进入企业顶岗实训,按批次轮换,滚动式前进;
将学生置身 于“生产线”,将其培养成合格“生产者”,生产出合格“服 务产品”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1]张 鹏,徐月华,徐小雅.广东高职教育形势SWOT分 析[J].职业时空,2009,5(6):42-43. [2]林建华,任清华,黄林毅.基于珠宝玉石人才培养的 “四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时空,2015,11 (12):44-48. [3]王 伟.高职服务外包方向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以合肥地区为例[J].商,2014,(24):27. [4]王晓锋.浅议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软件服务外包人 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风,2013,(11):250. [5]曹惠玲.高职财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苏 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为例[J].江苏商论,2012,(32):
247-248. [6]普 星,俞国红.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 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