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信息差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
教学论文信息差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 所谓“信息差”,从广义上讲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 社会中的客观信息与人类对它们的了解、掌握程度之间的距 离。就是指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庄新红,1998)。这种差距使得人们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也就是我们日常 生活中常说的“交际”,人们通过交际,缩小或填补信息差 距,从而达到一定的“信息平衡”,实现交际的目的。“信 息差”原则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如:左 彪(1988)《“信息差”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及其应用》、 王小海(2000)《“信息沟”与外语教学》、崔歌和张海燕 (2008)《论信息差任务设计与外语教学》等等。而关于“信 息差”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方面的研究却很少,笔者认为, “信息差”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信息差”教学不但调动了学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语 言组织能力,同时还给学生创造了语言交际的宽松、和谐和 愉快的学习环境,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 织能力。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 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 挥高效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地设定一些“信 息差”能够激发学生获取新信息的动机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参 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笔者曾在2013年11月25日对华南师范大学菲律宾班的 一次读写课进行了观察,此次读写课堂气氛并不是太和谐,整堂课下来反而略显沉闷。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固定地问几个 相似的问题,对于每个问题只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回应,有的 学生自顾自地做着自己的事,有些学生不停地在和其他学生 说话,很多时候学生回答问题都跟和尚敲木鱼似的敲一下响 一下。课后笔者对一些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对课上知 识的掌握程度,但其结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教师在这次 读写课上对“信息差”的设置不够到位,学生的反应不积极, 所以此次课堂观察的结论是这堂课并不成功,没有达到预期 的效果。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此次课堂观察,笔者归纳出了 对外汉语教师在信息差设置中常见的问题:第一,教师给出 的信息差常常是没有思考价值的。这种情况下学生常常很无 奈,因为他们是在“被”交流和“伪”交流。如案例中老师 习惯性地指着PPT上的图画或词语问“这是什么?”其实学 生不用思考或是稍微观察就能知道答案是什么。这种明知故 问的问题仅仅使交流停留在表面层次,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太 大的思考价值,因此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这种交流也就成 了没有思考价值的信息交流。第二,教师给出的信息差往往 缺乏交际功能。对外汉语教学说得浅显些其实就是第二语言 (汉语)的教学,学生最终想要学的是出了课堂就能使用的 东西,也就是具有交际价值的知识。以此次读写课为例,该 读写课老师常常在讲解新词的时候问一些诸如“什么是•• •”、“为什么说•••”的问题,由于这些本就是即将要 教的知识,学生根本没有此项知识储备,所以最后导致学生对老师所提的问题无从答起。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 用所学语言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交际在对外 汉语教学中属于重中之重,而这种学生无从答起的现象让课 堂略显尴尬。第三,教师容易在教学活动中忽略学生实际的 “信息差”。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教师常常局限于教材的内容, 而没有与学生的自身认知水平相联系,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 上的参与度不高,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中常常是对话成了 对白。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所教知 识能与学生脑中的储备知识结合起来,那么学生自然会参与 到课堂互动中,可想而知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信息差是这么地重要,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到底怎样 制造信息差才是最恰当的呢?宴懋思(1993)曾提到过两种 办法:一种是“挖信息”的方法,即把通过交际才能获得的 信息挖去一部分,让学生通过交际活动把挖掉的信息填补出 来,此类活动先听再说,可以锻炼学生的多种语言技能;
另 一种方式是先给不同学生输入不同的信息,布置不同的任务, 然后让他们通过互相交流各自获得的信息来解决问题并完 成任务,这一方式注重完成任务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习者 对语言功能知识的运用能力。笔者认为,在对外汉语课堂中 制造信息差既可以从学习者自身角度出发,也可以从教师教 学的角度出发。
从学习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制造信息差具体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利用每个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特点设置信息差。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关于 介绍自己国家的话题,由于每个学生背景不同,且他们都有 一种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希望与大家分享自己国家的特色, 那么必然对这个话题会感兴趣,感兴趣就必然会参与到课堂 讨论中来。第二,利用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所在来制造信息 差,当然前提是对自己的学生要有所了解。假设设计一个课 堂活动,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或是兴趣来分配具体 任务,这样能让大家在课堂中互相配合,提高课堂参与的积 极性。第三,利用学生自身特点的差别来制造信息差。例如 讲人的外貌描写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描述,或是让学生 描述班上的一个同学,然后让其他同学猜。这种方式因为涉 及到自身并且充满趣味,学生也会格外认真参与。这就给教 师提出了要求,一方面对学生要“走心”,另一方面上课要 “专心”。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制造信息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入手:第一,利用图画制造信息差,对外汉语课堂中图画 往往比文字来得更加直观易懂,利用诸如遮盖图画的画面制 造信息差,或是画出画面的一部分制造信息差的方法都很可 行,当然这对教师的绘画水平会有一定的要求。第二,利用 动作制造信息差,这就能将游戏活动与课堂内容很好地结合 起来。有时候课堂中教师利用形象的动作演示来辅助教学能 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捧腹大笑的同时学生无形中已 经掌握了课堂知识,这样的教师会有一股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第三,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设置信息差。这种方式是最方 便的教学手段,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多媒体已经可以将 文字、图片、声音甚至视频用于教学中,使得枯燥的教学变 得生动有趣。
在信息差设置的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才能填补或缩小师生间的信息差,教 师如果能不断在其话语中制造信息差,就能引发并维持师生 间的互动,这种师生互动的过程表现为教师首先提出问题, 学生应答,然后教师再做出反馈。所以如果要使这种互动不 断进行下去直至知识被学生掌握,那么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 回答及时调整问题。
教师在课堂中注入的情感与课堂质量息息相关,教师在 课堂上若能用心地创设“信息差”,不但有助于实现语言课 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形成真实的语言交际场景而且能够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最终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符合教 学内容的有效的“信息差”,使学生在课堂中也能有真实的 语境并能够在这种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流,为 对外汉语教学添上灵动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庄新红. 信息差原理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J]. 山东外语教学, 2005 (1): 77-79. [2 ]晏懋思. 试谈 “信息差”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