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
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 摘 要:从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要 求和初中学生语文阅读知识学习的重要保障两个方面分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并提 出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轻松的课堂氛围;转变课堂教 学的方式,提升教学的总体质量等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少教多学”模式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4-001-01 新课程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中学生知识 学习的情况,思维的培养等均会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 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少教多学”模式,能够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 生营造一个良好语文阅读课堂学习环境,是语文课堂教学模 式创新的重要表现。文章将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 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观点与浅见,希望能够对初中学生 阅读知识的深入学习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构建,是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学生 语文阅读知识学习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初中学生自主阅读习 惯的培养。
(一)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要求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提出了更 多的要求,而“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具 体要求,能够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将初 中语文阅读中的“教”与“学”完美融合。
(二)初中学生语文阅读知识学习的重要保障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构建,能 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学习平台,展现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和创造性,是初中学生语文阅读知识学习的重要保障。
二、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模式的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轻松的课堂氛围;
转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提升教学的总体 质量等方式,灵活构建“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
(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轻松的课堂氛围 “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中,“教”和“学”是相互依 存的关系。“少教多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初中 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其次,教师需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转变自身“高 高在上”的形象。教师可以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与学生积极互动,成为学生思维的引路人。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发言,多赞扬学生,通过“你说的太 棒了!”、“就差一点你就要答对了哦,加油”等话语,积 极与学生进行互动。
(二)转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提升教学的总体质量 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仅仅指导学生结合阅 读材料进行学习,课堂教学活动中多处于教师指导,学生倾 听的氛围中。在这种课堂教学指导方式下,学生的思想仿佛 被禁锢起来,难以真正发挥阅读教学的价值。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 能够多学习、多探讨,营造互动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竹影》这一项内容中, 教师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 位进行合作学习。3到4个学生构成一个小组,教师可以为学 生布置找出阅读材料中“撇”、“蘸”等生字,“浑身解数”、 “息息相通”等生词,并明确字词的含义等要求,为学生布 置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以及领会课文中所描写 的童趣等任务,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凸显学 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合作探究结束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共 同讨论学习的成功,进行有效的教学汇总,帮助学生更加全 面、深入的认识《竹影》中的情感内涵。
结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的构建,是新课 程标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学生语文 阅读知识学习的重要保障。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 师可以通过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轻松的课堂氛围;
转 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提升教学的总体质量等方式,为学生提 供一个良好的阅读学习平台,不断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汝虹. 积“跬步”以至“千里”——初中语文网 络阅读教学模 式浅探[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06 (21). [2] 马丽娟. 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指导策略研究——以克 拉玛依中 学语文教学为例[J]. 克拉玛依学刊,2015,01 (13). [3] 辛长海.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 中的实践 分析[J]. 中国培训,2015,10(34). [4] 赵莲. 培养阅读习惯——创新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 模式探析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