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 协同育人模式

多方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

多方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 摘 要 文章分析了目前社会上高技能人才的供需矛 盾,并基于协同理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政府应该加大 宣传力度,发挥其主导地位,企业应该和高校深度合作,学 校之间也应该加强沟通,政府、企业及高校应该通力合作, 提高优势资源的利用率,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400/j.cnki.kjdks.2015.06.025 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under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 TONG Yanfen (Office of Teaching Affairs, Guang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5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upply and demand of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in society, and proposed ideas to solve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synergy theory.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ep up publicity efforts to play its leading position and depth of enterprise should university cooperation, should als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schools, government, busines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personneltraining to shorten the cycle! Key words skilled personnel;
Synergy Theory;
cooperation;
advantage resources 1 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并正在逐步 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实现这样的转变, 需要培养大批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成为一个需要多方思考的问题。国家为推动技能型人才的建 设也提出一系列的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技能型人才的 培养。

从国家实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大量的学子得以进入高 校接受高等教育,近年来,就业的人数也是逐年上升。从市 场反馈的信息来看,有大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 题。一方面市场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而另一方面,高校 培养了大批的技能型人才,但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表面 上看是相互矛盾的,实际上并不矛盾。目前之所以出现人才 市场上的供需矛盾,最主要原因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人才市 场实际需求相脱离。

究竟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国内有很多人做了这 方面的研究,归结起来也就是一句话:实现协同育人,多方 合作。

早在50年前,战略管理的鼻祖伊戈尔·安索夫就在他的 著作里提出了协同这一概念,上世纪70年代协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正式创立。所谓协同,具体是指各子系统通过联 合,使已存在于各子系统内部的能够取得有形和无形利益的 潜在机会得以显现出来,从而使各子系统原本具有的功能发 挥到极致。作为“教育出口产品”的高技能人才,也同样需 要多方的合作,将在培养人才中的各受益方的功能最大限度 地发挥出来。一直以来,政府、院校、企业都是技能型人才 培养的主要参与者,各方参与缺一不可,特别是当这些参与 主体因地缘优势而相互依存时,“协作”成为各方破解技能 型人才供给难题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2 参与协同育人的各方应如何做好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 2.1 校企协同培养技能人才 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体——高校,其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内容等,必须要和当前社会上企业 的技能要求、新技术及新方法的改进结合起来,不能将同一 套教材或大纲用了再用,把一些企业上早已淘汰的技术拿到 课堂上重复地讲授。另一方面,由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企 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人才技能要求的变化周期越 来越短,使得高校很难适应这样的变化,一套人才培养方案 还没有执行完毕,社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就已发生变化。由 于资金及回报率的原因,大部分高校的实验操作培训设施与 设备,和真正生产型企业相比存在严重不足。学校的师资力 量也不够强大,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师资都具备一定的理论 知识,但是实际动手能力有限,并且当前国家对高校教师的晋升考核中,尤其注重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却忽略 了实际的操作能力。这样一来,大部分教师只是努力做理论 研究,而疏忽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由于薪酬等多种原因, 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并不愿意到高校去从事实践教学 工作。

校企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的这 些问题。学校的教师到企业去调研并实际参加企业的技能型 的活动,就能了解人才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改 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校企合作,学校可以修改人才培养方 案,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就不愁找不到工 作,企业也不用再对入职的毕业生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从 而缩短了人才的培养周期。在校企合作中,学生也应该到企 业去参加顶岗实习,以弥补学校的实验实训设备上的不足, 从而掌握实际技能。作为高技能型人才的受益方,企业也应 该委派技能能手到学校去,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从而避免 高校培养出眼高手低的学生。成功的校企合作应该是双赢的, 合作双方都得到既得利益,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 案的改进有很大的促进,同时又使企业的人才培养周期缩短, 节约了企业人才培养成本 2.2 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协同理论要求每个参与者都要发挥作用,所以在高技能 人才培养中,作为职能部门的政府也应该发挥其重要作用。

目前社会上存在“重文轻技”的思想,大部分的家长不愿意 让孩子到职业技术院校就读,这就造成了技能型人才入口瓶颈难以突破,而企业却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家庭、企业 分别为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输入和输出端口,这二者在理念上 的差别,进一步加剧了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状况。这时政府就 应该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从宣传到制度的设置,再到企 业及高校的监管力度都要加强,从根本上改变“重学历教育 轻技能教育”的错误思想。如果政府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 民众的认知水平,做到扩大高技能人才的入口宽度,对高技 能人才的培养、区域经济发展及国家宏观层面制度上的响应 都是极为有利的。

政府部门应该在信息共享上进行协同,目前高校之间都 存在一定的竞争,学生入学分数线的高低、学生在校期间的 取得的成绩、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都成了同类高校间竞争的主 要项目。这就导致了各高校之间的信息不能共享,各高校独 自发展自己的强势项目,甚至为了防止竞争对手的超越,对 相关发展经验进行保密。虽然这样有利于个别院校的发展, 但对提高区域内的高校整体发展水平相当不利,作为主导部 门的政府,应该促使各高校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保证各高校 之间信息的沟通渠道畅通,从而提高区域内高校的整体发展 水平。

2.3 促进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当然离不开高校之间的协同。如何在 高等院校之间实现人才协同培养,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间协 同合作的一个难题。各类高校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自身特点、区域特征、教师专长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形成了各 自的办学特色、优势专业,同样由于大多院校是综合性质的 高校,相对来说就有些劣势学科,院校的协同正是基于各高 校的优势及特色,通过协同合作取长补短,使自己的优势学 科专业更加突出,同时也能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区域院校 人才培养的总体实力。

3 小结 总之,目前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有高校自身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的问题,也有 企业和学校沟通不顺畅的原因,同样也存着政府主导不得力 现象。

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单纯靠任何一方力量是不 可能完成的,只有多方合作起来,协同努力,共同完成对高 技能人才的培养,才能培养出更适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人才, 同时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缩短人才的培养周期。随着国家 经济的发展,技能型人才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广阔,我们也希 望在未来几年内,可以看到高技能人才队伍在中国逐渐壮大 起来。

参考文献 [1] 郭广银.产学研合作: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使命[J]. 求是,2012. [2] 李春燕.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策略研宄[D]. 重庆,重庆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