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士护理规范化的培训论文(共2篇)] 儿科论文

儿科护士护理规范化的培训论文(共2篇)

儿科护士护理规范化的培训论文(共2篇) 第1篇:儿科临床护士护理规范化培训项目的实施 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专业毕业后教育的重要阶段,是终生教育体系 中的一部分,它有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和人才培养,提高护理水平,保证护理质 量,且为培养专科护士、临床护理专家奠定基础。儿科护士的服务对象是小儿及 其家属。小儿时期是人生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其身心均未成熟,缺乏适应 的能力,对护理有特殊要求,尤其是生病的小儿。而目前在校护理教育中,并没 有实行分专业的教育,新护士缺乏儿童专科护理知识与技能,使护理质量受到影 响。此外,按照现行的管理制度,护理专业中专和大专毕业后需要在临床实践1 年以后才有资格申请参加护士执业考试,若毕业后直接招为聘用护士独立值班, 就会出现非法用工问题。为此,我院在2001年起对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为期2年 的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于2005年申请并获得重庆市卫生局批准,在我院开展“儿 科临床护士护理规范化培训项目”,具体实施情况过程如下。

1成立“儿科临床护理规范化培训项目”领导小组 1.1领导小组构成 组长由分管护理的院长担任,副组长由护理部主任担任,成员有人事处处 长和护理专家委员会成员,秘书由护理部干事担任。

1.2领导小组职责 领导小组的职责:①拟定每期培训时间及招生规模;
②制定培训轮转方 案;
③督察、指导、落实培训工作;
④制定考核计划、检查护理单元带教老师对 培训生的培训考评情况;
⑤带教老师遴选及考核评估;
⑥解决规范化培训中的其 他问题。

2招生条件及程序 2.1基本条件 招收培训人员的基本条件:①政治思想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态度, 作风正派,无违法违纪行为;
②身体健康,无慢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
③具有护 理专业中专及以上毕业文凭;
④年龄在1825周岁(本科毕业生年龄不大于30岁)。2.2招生程序 招生程序为:自愿报名(学校推荐)一护理综合性理论考试一临床定向实 习2周1个月一参加面试一录取进入规培项目。

3培训方案 全程培训1.52年,6个月为一个阶段,实行分阶段考评淘汰制,考评合格 者可进入下阶段培训。

3.1培训目标 3.1.1总目标:能独立承担普通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基本合格的儿科护士)。

3.1.2分期培训目标:岗前培训:了解儿童医院的基本情况及相关管理制度, 了解儿科护士的基本素质要求。第一阶段:熟练掌握儿科基础护理,熟悉病房护 理工作程序。第二阶段:掌握儿科常见护理技术操作,了解各班护士工作职责。

第三阶段:熟练掌握儿科常见护理技术操作,掌握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的技巧, 熟悉儿科病情观察技巧,了解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实践中能综合应用护理 理论知识。获得护士执照,并符合新护士夜班准人制度规定者,可独立值班。

3.2培训内容 3.2.1岗前培训内容:医院简介,医患沟通制实施要求及相关知识,传染性 疾病管理及医院感染管理有关规定,护理工作模式,儿科护士素质要求及护患沟 通技巧,护理应急预案,护理规章制度,儿科用药的分零计算方法,儿科护理文 件书写,护士专业形象与职业规范,小儿心肺复苏术等。

3.2.2第一阶段培训内容:熟悉病房工作人员的组成,病房布局及硬件设施, 治疗室环境及用物,急救箱药品及器材;
婴幼儿早期教育;
儿科病房安全管理;

病人出、入院手续办理程序;
各级医师查房时间;
科内收治的常见疾病;
独立完 成以下基础护理: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测量T、P、R、 BP;
雾化吸入;
简易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无菌技术操作;
记录出入量;
床单位 终末处理等。

3.2.3第二阶段培训内容:继续练习一期培训内容;
儿科临床护理程序的应 用;
护士心理压力与自我调适。完成以下操作:床上擦浴;
皮内、皮下及肌内注射;
为护士作输液前的准备;
胃肠减压的护理;
膀胱冲洗;
采集大、小便标本;

鼻饲;
氧气吸入疗法;
吸痰;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穿脱隔离衣;
绘制体温单,特 护、一级护理记录、一般病人护理记录;
掌握交接班方法及内容。

3.2.4第三阶段培训内容:在老师带领下参加各种班次的轮班,熟练进行以 下儿科护理技术操作:采集血标本;
静脉输液;
执行长期、临时医嘱;
灌肠;
气 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护理;
导尿术;
尸体料理;
了解呼吸机的使用(ICU),能综 合应用护理理论知识及前期积累的临床实践经验,全面掌握儿科护理工作。

3.3考评办法 要求规范化培训护士按“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认真作好记录,各接收科室 严格执行规范化培训计划,严格按“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登记手册”规定进行分阶 段培训考评,其中综合素质考评指标贯穿于培训全过程。对完成全程培训、考核 评估合格者颁发重庆市卫生局《儿科临床护理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4实施情况简介 4.1培训对象筛选 2005年4月24日对自愿报名者进行理论考试108人,择优录取64人于5月18 日开始在各科进行定向实习以观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临床观察、评估的基 础上,2005年7月15日对该批学生进行面试,录取48人进入规范化培训项目,其 中中专24人,大专24人。

4.2培训及考核评估方案 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严格按拟定方案进行。

4.3结果 46人完成全程培训,获得重庆市卫生局颁发的《儿科临床护理规范化培训 合格证书》,其中36人于2006年4月通过注册护士考试,10人于2007年5月通过注 册护士考试,2人(中专、大专各1人)因阶段考评不合格被淘汰。

5讨论 5.1开展儿科临床护理规范化培训是儿科护理的特殊需要小儿从生命开始直到长大成人,整个阶段都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 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疾病诊治、心理社会等方面均与成人不同,且各年 龄期的小儿之间也存在差异,因此,在护理上有其独特之处[2]。

5.1.1儿科护理技术的特殊要求:对于刚从护校毕业的新护士来说,如何抱 小孩、喂奶、换尿布等简单儿科护理操作都需要进行培训,更不用说专业性强的 操作,如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股静脉、股动脉或颈静脉取血标本等技术。臀部肌 肉注射:成人通常采取臀大肌,小儿尤其是2岁以内的小儿,臀大肌还未发育, 肌注药物时通常采取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时的体位也有特殊要求;
小儿沐浴、 新生儿脐部护理、暖箱和蓝光箱的使用等技术,普通护士学校的学生很少有机会 获得这些方面的实践。

小儿给药也与成人不同。作为儿科护士,必须掌握药物的分零技术和分零 计算方法;
必须掌握不同给药途径的给药技巧以及给药后其作用、副作用的观察。

5.1.2小儿健康评估的特殊要求:小儿时期是不断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时期, 无论在心理,还是在生理方面均不成熟,特别容易受环境影响,使自身功能发生 改变。因此,在健康评估时,我们必须注意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同时要营造 安静的环境。如测量脉搏和呼吸:对成人,通常采用扪及腕部脉搏和观察胸部起 伏来观察脉率和呼吸频率;
而对年幼小儿,腕部脉搏不易扪及,且脉率快,如新 生儿正常脉率为120140次/分,用手感来测量不准确,因此要通过心脏听诊来测 量;
年幼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观察呼吸频率时通常采用听呼吸音或观察腹部起 伏或用少量棉花纤维粘贴于鼻孔边缘来观察棉花纤维煽动次数。小儿哭闹时,心 率可增加数十次,因此,必须在安静状态下观察呼吸脉搏。

另外,小儿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乳腺肿大、生理性贫血、生理性溢乳,小 儿时期白细胞分类计数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两次交叉等都是儿科所 特有的现象,必须让护士在规范化培训阶段掌握。

小儿不能准确地表达不适和需求,因此必须培训儿科护士能通过观察小儿 的哭声、面色、表情、动作,结合简单的体格检查来判断小儿的需求或疾病的基 本情况,如疾病的严重程度、疾病的部位等。诸如此类的健康评估技术单靠理论 学习是无法掌握的,必须通过严格的临床规范化培训才能使儿科护士掌握。

5.1.3交流沟通技巧的特殊要求:由于小儿的特点,与小儿的交流沟通途径 通常采用:①语言交流:要根据不同年龄使用不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②非语言交流:采用适合小儿年龄段的表情、姿态、动作、手势、抚摸等;
③游戏;
④绘 画;
⑤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当前,大多小儿为独生子女,许多家庭都把孩子视为 掌上明珠,孩子一旦生病,全家人均焦急万分,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和期望也非常 高。因此,要使儿科工作者熟练掌握沟通技巧,要在充分评估患儿家长情绪和需 求的前提下,与其进行相应的交流沟通。对儿科工作的新员工来说,这是一个非 常大的挑战,尤其是在面对情绪激动的家长时。因此,必须通过临床实践逐渐积 累经验,才能做好与小儿及其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

综上所述,儿科护士的压力特别大。然而至今为止,在中国还没有一所儿 科专科护士的培训学校,从普通护士学校毕业的护士,则没有能力承担如此重大 的任务。

5.2开展儿科临床护理规范化培训有利于帮助护生到护士的顺利过渡 从护生转变为护士角色,通常会经历一个现实休克期。这一时期造成的压 力,可能导致护士专业思想的不稳定,专业自信心不足,甚至厌倦护理工作。护 生在校获得的医学护理知识真正转化为临床工作能力,需要一段(几年)时间有 指导的工作实践,毕业后的规范化培训不失为一有效途径[3]。所以,规范化培 训项目的实施,要使护生到独立承担护士角色任务之间有1.52年的过渡阶段,在 此阶段中,一直有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老师带领其逐渐适应千变万化的临床实际, 能降低其心理压力,并在老师榜样作用的影响下,新护士会逐渐增强其进入护士 角色的信心。

5.3开展儿科临床护理规范化培训使护理用工制度符合现行法律规定按照 法律规定护士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方能独立从业,而护士执业证书考试资格规 定,中专和大专毕业的护生必须有1年以上的临床实践经验。建立儿科临床规范 化培训项目,能为持有护士中专和大专毕业文凭的新人提供实践条件。

5.4确保儿科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 从我院第一批培训学员的情况看,有2人被淘汰(淘汰率4%),说明并不 是所有的护校毕业生都能适应儿科临床工作;
在毕业后1年内护士执照考核合格 36人(合格率仅为75%),说明对新毕业护士进行12年临床规范化培训非常必要, 是儿科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

作者:郑显兰,李平冉,孟芳,谭大兵,魏光辉第2篇:分析儿科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影响因素 护士的伦理决策能力是指护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从护理伦理的原理出发, 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做出符合护理伦理的决定,在具体环境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及价值判断。护士的决策能力是建立以人为本的护患关系的前提基础上的,国外 对护理伦理决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国内学者也逐渐重视护理伦理决 策对护理工作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是对儿科护理人员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进行 分析,同时总结其影响因素,以便更好的提升儿科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伦理决策 能力,现综述如下。

1相关概念概述 1.1护理伦理决策的概念及分类。护理伦理决策是说指护理操作中的伦理 决策,具体是指护理人员在遇到伦理困境时,依据护理伦理原则、理论以及规范, 对问题进行思考,做出符合护理伦理的恰当的决策过程。护理伦理决策可具体分 为两种,即个人决策和团体决策。个人决策是指通过护理人员自身做出的决策, 一般是在紧急情况下应用个人决策;
团体决策是指通过团体共同探讨之后得出的 结论,如伦理问题相对复杂,需要多名专家以及相关利益主体代表共同发表意见, 或者伦理问题涉及到团体利益时,多米取团体决策。

1.2伦理困境的概念。伦理困境是指当事人对于行为对象进行选择时,作 为或者不作为都会对自设内的伦理处境造成影响。筒单来说,所说的伦理困境就 是面对一个问题是,如出现模棱两可、混淆不清以及无法提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 决方式时,不知道或者无法做出需要运用哪种行动的情况。在护理操作中护理伦 理困境主要表现出:在遵循护理伦理原则或者护理理论的前提下,无法达到预期 目标。如对一些人的权益进行维护,就会对另一些人的权益造成损害,当符合一 些护理伦理原则时,就会对其它一些伦理理论有所违背。当面对伦理困境时,护 理人员需要通过认真、理性的思考,对伦理问题进行透彻分析才能更好的解决问 题,做出对患者利益最大化的决定,不可以单凭经验、知觉或者掌握的伦理理论 做出决定。对伦理困境解决的过程就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体现伦理决策能力 的过程。当具备了一定的伦理决策能力,才能够在面对伦理困境时做出正确决定, 解决面对的问题,同时实现患者的利益最大化,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已经成为新世纪护理专业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能够确保护理学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明显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这也是护理教 育者必须关注的一项教育能力。虽然国外对伦理决策广泛关注,但是依然没有进 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研究水平。我国对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研 究更是少之又少。儿科患儿在心理、生理、社会以及认知上,均处于生长发育阶 段,目前尚不成熟,因而对疾病更加敏感和脆弱。而且因儿童与父母以及整个家 庭密切相关,儿科患儿受到伤害或者疾病的过程,也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影响和困 扰。所以,儿科护理人员不但需要承担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照护,同时还要兼顾 到整个患儿家庭的护理,确定自身的岗位职责,提升适应岗位的能力。

国外护理伦理学教育研究相对较早,美国护理伦理学开始于18世纪初,随 着美国医院早期的建立而逐渐开展。但是到了18世纪中期,美国护理伦理学仅仅 列举了有关护理人员职责的政策和规则。随着19世纪早期,美国医学教育的快速 发展,护理伦理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到了19世纪中叶,美国护理伦理学建立了 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护理知识体系,护理伦理学教育业已经成为本科护理生必须 学习的一门课程。国外也对护理伦理决策相关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同时依据 护理人员角色的变化,以及医疗技术的更新而出现改变。在最近20年间,很多研 究人员专心攻克临床环境中对护理人员伦理决策产生影响的因素。但是对于儿科 护理人员的伦理决策能力分析依然不足。国内学者大量研究了护理工作对护理伦 理决策产生的影响,但是缺少对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与国外相比较, 我国护理伦理学开展的较晚,同时重点放在护患关系的建立、护理伦理学基础理 论以及护理道德规范上,缺少对儿科护士护理伦理决策的研究,因而,应提升对 儿科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分析。

3研究内容 本文运用2007版护理伦理决策问卷,对我院儿科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现状 进行分析,同时观察其影响因素,提升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对伦理问题进行有效 解决。问卷共设置48个条目,通过护理人员对伦理困境进行描述,包括6个故事 和2个场景组成。每个场景或者故事包括57个护理行为。每个被调查的人员需要 两次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第一次是在理想状态下,问卷中处于伦理困境的护理人 员是否需要采取这些护理行为,第二次需要对实际工作问题进行考虑,如处于同 样的伦理困境下,医院的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的行为,从调查结果中,汇总分析护 理伦理决策能力及影响因素。

(1)项目研究主要内容:第一,培训小组内的成员;
第二,设置一般资料 调查问卷,具体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所在科室等内容;
第三,运用一般资料问卷以及护理伦理决策问卷,对我院儿科工作 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
第四,对调查问卷进行计算机软件分析,根据类别建立 最终调查结果,依据调查结果分析我院儿科护理人员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现状, 对我院儿科护理人员产生影响的伦理决策能力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第五,依据总 结、分析的结果设置提升儿科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培训方法。

(2)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提升儿科护理人员伦理决策能力,运用一般资 料问卷以及护理伦理决策问卷(JAND)对我院儿科护理人员实施问卷调查。运用 计算机软件统计分析调查问卷,根据类别建立最终调查结果,依据结果对我院儿 科护理人员伦理决策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对我院儿科护理人员伦理决策能力 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对此进行分析,以重点解决操作中遇到的科学问题。

4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调查对象是我院儿科临床护理人员,运用一般资料问卷和护理伦理决策问 卷对我院儿科护理人员进行分析。依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研究对象,建立网 络档案。通过计算机软件统计分析调查问卷,总结我院儿科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 现状及影响因素。技术路线:培训小组成员一制定调查问卷一筛选调查对象一方 法调查问卷一回收问卷一建立数据库,分类统计一制定培训方案一编写,发表论 文一结题。

5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影响因素 5.1护理伦理教育。护士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护理伦理决策水平,然而伦 理教育是护理人员伦理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培养护理人员道德素质的直接途径。

因而,掌握基础护理伦理知识,具备基本的护理伦理意识,是实施护理伦理决策 的首要条件。Kalb等学者认为,人权的尊重始终贯穿在整个伦理教学过程中,伦 理教育能够作为临床护理的护理伦理实践。

5.2宗教与文化。现行的很多教材,例如很多研究都认可这样一个事实, 也就是临床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需要充分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充分尊重患者 的文化背景。但是却忽略了实施关怀照顾的主体,护理人员的宗教信仰文化的研 究和探讨。护理伦理决策是实施伦理上的决策,伦理道德和宗教文化是相互交织 的,具有剪不断的联系。我国护理伦理思想充分显示出我国传统的儒家人本思想, 仁爰思想的职业特色。5.3个人经验。护理伦理决策是临床决策的特殊类型,是对临床决策产生 影响的重要因素,也是决策者的个人经验。Thiele等进行调查研究以及临床决策 能力研究得出,缺少经验的护理人员常常缺少自信,引起临床决策能力下降。

5.4评判性思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相关学者对临床决策与评判性思 维进行研究,同时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以大量的护理实践作为基础。

Kozier等学者认为,决策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而选择的最佳方案,属于一种评 判性的思维过程。

6小结 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是现今临床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我国对 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为了提升临床护理人员内的护理伦理 决策能力,提升充分的指导和证据。而且,我国现今需要快速建立标准化的护理 理论决策能力评估工具。护理管理者、教育者需要认识到这一问题,同时逐渐提 升护理伦理决策的相关研究。

作者:韦文芬①谭承臼韦琴李艳青杨少丽李君丽唐利华周(广西医科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