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创新的分析
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创新的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 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还规定了每个学生小学六年的 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与交 流,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每位语文教师的份内之责。那 么教师该怎样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多读书,好 读书,读好书”呢?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变 “要我读”为“我要读”? 1.寻找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 如学完《虎门销烟》这篇课文后,我问学生:“谁还有 不明白的地方或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学生就提出问题:“鸦 片到底是什么?”“林则徐是个什么样的人?”“外国人为 什么要把鸦片运到中国来?”我借机说:“同学们,这些问 题提得很好,可是咱们课本上没写清楚,我们课堂上也没有 那么多时间,怎么办呢?”学生纷纷提议:“利用课余时间, 找这方面的书读一读。”“还可以上网查一查。”这样,学 生读书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他们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去阅 读。2.师生交谈,点燃课外阅读的欲望 课下,教师主动和学生交流,跟学生谈一谈自己最近读了什么书或文章,说说这本书或这篇文章怎么好,学生受到 影响就想亲自读一读;
或者给学生讲书中的故事,讲到精彩 处戛然而止,给学生设下悬念,他们急于想知道主人公的命 运或故事的结果,就迫不及待地想读。这时教师就抓住时机 把书推荐给学生。
3.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为了让学生多诵读古诗 词,开展古诗朗诵会;
为了扩大学生阅读面,举行多种形式 的比赛,如讲故事、谈知识、说新闻;
引导学生建立“课外 阅读档案”进行展览、交流,看谁读得多、收益大。学生想 展示自己,于是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读书热潮。通过这种方法, 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把课外阅读当成了一种 乐趣。
二、推荐好书,让学生多读 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了,教师就应适时地向他们 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首先,要推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 读物,如歌颂人类勤奋、善良、坚毅、进取、崇高人格方面 的读物。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 知识水平而定。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识字 量少,应以注重童话、寓言和成语故事为主,兼顾科学小故 事、小知识;
中年级学生识字量有所增加,认知水平有所提 高,他们对儿童小说以及较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小说、科幻 类作品、浅显的历史读物等较感兴趣;
高年级学生由于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形成,认知水平和社会性心理水平相对较高, 所以喜欢看一些现当代文学作品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 地理、天文书籍和较有品位的科幻作品。
三、授以方法,让学生会读 学生在课内掌握了读书方法,才能使课外阅读得法、受 益。课外阅读则为学生复习、运用阅读方法开辟了广阔的天 地。教师要想使学生把课内学到的读书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课 外阅读之中,就有必要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教给学生一些 读书方法。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指导:
1.涉猎阅读,讲究一个“快”字 所谓“涉猎阅读”就是为满足阅读的渴求,为填补心理 的饥饿,以达到心理平衡的阅读取向。这种方式的特点是:
在阅读的数量上“多多益善”(地不分中外,时不分古今);
在阅读的质量上“不求甚解”(总体感悟,大局把握);
在 阅读方法上“一目十行”(跳读为主,理解为辅)。因此, 它只是一种大概的阅读,只要观大略,抓住文章的重点即可, 不平均使用力量。俗话说的“看报看题,读书读皮”便是“涉 猎阅读”的形象化表述。为提高阅读的效率,可以先看书的 目录,从目录中发现精彩的地方或自己急需的内容,再翻看 具体内容;
还可以看内容提要或看书的开头几段和结尾几段, 掌握书的大概内容;
也可以快速默读,用较快的速度了解一 下大概的意思,力求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
2.积累阅读,形成一个“厚”字我们不但要善于获取材料,而且要善于积累材料。课外 阅读是积累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少年儿童多读一点 利于积累的书,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意识取向,如多读一些经 典性著作。为了更好地达到“积累”之目的,阅读时可以采 用列提纲、摘录、写札记、作卡片等手段。从三年级开始, 我就让班上每个学生准备一本“采蜜集”用于摘抄,一本“浪 花集”用于写感想。一年下来,班上的学生知识丰厚了,谈 吐文雅了,课堂上的回答经常妙语生花。
3.探究阅读,突出一个“悟”字 4.鉴赏阅读,学会一个“吸”字 学校图书室里均有小说、散文等书籍,这些作品无论是 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抒情,都有值得鉴赏的地方。
在课外,教师指导学生欣赏阅读这些作品,能够开拓学生的 视野,提高其审美能力。比如,为了领悟写景美文的神韵和 技巧,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写景名篇,通过认真地钻研,深刻 地领会,进而感悟写景文从主题的确立到材料的组织、从结 构的构思到艺术的表达、从详略的取舍到过渡的安排等等的 艺术特色。学生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吸取了前人的经验, 获取了丰富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