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导乐学拼音之行:导乐是啥

多元评价导乐学拼音之行

多元评价导乐学拼音之行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大力实施,“评 价”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 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 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 文课程目标。”“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 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的方式, 提高评价效率。…‘基于主题教学理论的汉语拼音教学改革 研究”依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根据区域实际情况,进行 课程架构的微调,关注课程实施的策略,更注重多元评价的 导向。

一、追本溯源,增强多元评价的理论储备 (一)基于对拼音教学“多元智能理论”的再认识 多元智能理论主张的教育评价是多渠道的,采取多种形 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

基于主题教学理论的汉语拼音教学,既要考虑学习个体 的不同、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及学习潜能外显水平的不一, 更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创新意识及合作能力 的提高。以“游戏·活动”为载体,尝试多元评价,是我们 对基于拼音教学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再认识。

(二)基于对拼音教学“建构主义理论”的再理解 建构主义教学观盛行于20世纪后叶的西方,时至今日,仍深刻地影响和指导着现实的教育教学。其基本主张为:学 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的。建 构主义理论给我们的拼音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 示:初入小学的孩子,绝不是在固定的时间和教室被动接受 知识、习得技能,他们在自身经验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 过和他人的相互作用实现知识建构。汉语拼音教学的多元评 价,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整个评价过程中,学生是主 动参与者,他们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共同作用下成长。

(三)基于对拼音教学“多元评价理论”的再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着重讲到:“建 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 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将这些 理念运用到拼音教学的改革研究中,就是说,评价可以多几 把尺子:注重量化评价,更注重质的评价;
注重相对评价, 更注重绝对评价和个人内部差异性评价;
注重终结性评价, 更注重形成性评价。发展评价与主体多元,“面向课程实施 的全领域和全过程,努力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 个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倡导活动游戏型、达标闯关型、情 境模拟型等多种评价策略的运用,增强学业评价的情趣性、 活动性、挑战性”。这也是我们基于拼音教学,对“多元评 价理论”的再学习、再认识、再解读。

二、把握维度,寻求多元评价的有效途径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在“基于主题教学理论的汉语拼音教学改革研究”中, 我们用心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同伴、教师 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常州市 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价方 案》为例,在撰写评价纲要时,就直截了当地表明:“拼音 教学改革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具体体现在评价者可以 是老师,可以是学生,还可以是家长……”在落实拼音教学 的评价丁作时,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以游戏为“抓手”, 除执教教师外,还让学生、家长、数学和音乐等学科的相关 教师全程参与评价活动,真正做到了“将单项与综合相结合, 平时与阶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立体、全面地呈 现学生拼音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提升汉语拼音学习能力的 同时,感受到学习拼音的乐趣。区域内的其他学校,也都按 照区教研室的指导意见,用“活动游戏型”的评价策略,逐 项落实评价内容,对一年级学生的拼音学习进行量化和质性 的评价。自主而多元的评价导向,为拼音教学改革提供了保 障,也收到了可喜的实践效果。在多元评价的实施过程中, 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成为拼音教 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评 价主体的多元化,为拼音改革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提供了全方 位的保障。

(二)评价内容多维化 2011版课标在“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的阐述中明确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在“评价建议”中具体 指出,“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读的 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说普通话、纠正地方音 的情况”。如此看来,汉语拼音教学评价的着眼点,应重在 考查学生认读和拼读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重在考查学生借助 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习惯养成。

在汉语拼音教学改革研究中,天宁区各校不约而同地采 用“活动游戏”的形式,对一年级汉语拼音的教与学进行多 元评价。如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一年级的“班级拼拼 乐”活动,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一年级的拼音国之“挑 战的乐园”,常州市二实小教育集团一年级的“新竹娃勇闯 智慧宫之我会读、我会背”系列活动,都做到了将声母、韵 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单项识记评价和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 拼句子、诵儿歌等综合拼读能力的相关评价巧妙地融合在一 起,实现了“游戏·活动”之评价内容的多维化。

以博爱教育集团(怡康校区)一年级“幸福的四叶草” 语文学科学业评价方案为例,根据制订的一年级三维目标与 课程建设学习内容,从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培养人 手,分别设计了活动游戏、闯关达标、情境体验、活动展示 及综合评价的内容。如,活动游戏:“拼读小能手——我来 当”。通过形式多样的拼音游戏,对学生汉语拼音的学习与 掌握情况作全面评价,具体内容有:①声母韵母:选认汉语 拼音字母表中的23个声母和24个韵母(6个单韵母,18个复韵母)。②整体认读音节:选认汉语拼音字母表中的16个整 体认读音节。③音节:认读由音节组成的词语,会读四声, 学会基本的拼读方法,能准确拼读音节。④句子:准确拼读 由音节组成的完整句子。闯关达标:“汉字小英雄——我来 当”。对学生识记二会与四会字情况作全面的了解,对学生 准确拼读音节的能力作全面的了解,同时,关注学生写字姿 势、书写习惯的养成。情境体验:“朗诵小主播——我来当”。

对学生必须掌握的指读姿势以及朗读、背诵作一个阶段性评 价,具体内容有:①我会读:从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教材中选择五篇课文《家》《大海睡了》《看菊花》《冰花》 《小河与青草》,要求学生借助拼音,准确朗读课文。②我 会背:选择《日有所诵》上卷中的儿歌,要求学生借助拼音 自己练习朗诵,抽签背诵其中的任意两首。活动展示:“阅 读小达人——我来当”。结合校区“绘本阅读”“国学经典” 等语文拓展课程和学科活动,从课程参与、主动阅读、故事 讲述和积累背诵等方面了解学生阅读总量,考查口语表达能 力。综合评价:“学习小主人——我来当”。从学生学习兴 趣、能力、习惯三个纬度,让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评 价,具体内容有:①学习态度。能积极主动阅读,乐于与家 长、老师、同学交流。②课堂表现。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 举手发言。③作业习惯。在学校能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到家 先做口头作业再玩。④整理书包。定期整理书包,逐步养成 书包内课本摆放整齐的好习惯。区域内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让我们 深切地感受到,一线的教师已经自发、主动地站在一年级汉 语拼音教学实施多元评价的平台上,向语文学科的其他领域 进行拓展延伸。他们以“立人”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 统整语文三维目标,使学生在快乐中习得知识,养成习惯、 锻炼能力,践行“关注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课改理念,实 现全方位、多元化的拼音教学评价,甚至是语文学业评价。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 2011版课标指出:“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 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而多样化的评价方 式,的确能使教学焕发蓬勃的生机,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 生发展。

口试法,简单易操作,是评价学生汉语拼音发音水平效 度很高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线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阶段最常 用的一种评价方法。笔试法,能在同一时间测量许多学生的 汉语拼音掌握水平,且能根据标准答案进行评分,结果也比 较客观、准确。2011版课标第一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 中指出,学生要“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而这一 要求的达成与否,用笔试的形式进行检测与评价,更客观、 更准确。游戏法,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使学生在有趣的活 动中,将“游戏”与“拼音”学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激发 学生拼音学习的兴趣。常州市局前街教育集团拼音教学的学业评价,一改以往 一卷成绩定成败的单一性,给予学生多重机会。学生可以在 班级内进行展示,可以参加年级的挑战活动,可以邀请伙伴 一起发起“背儿歌”擂台赛……而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自 主评价和同伴相互评价,则贯穿拼音游戏活动的全过程。可 以说,此次“基于主题教学理论的汉语拼音教学改革研究”, 探索出多种评价方式,为新课程改革在教育教学一线实现多 元评价提供了极好的展示与分享平台。

三、因势导行,探索多元评价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评价的功能重在强调“发展”。评价是教育过程 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针对内 容,究其本质,多元评价可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关注核心素养,探索评价规律 首先,21世纪初,在全世界范围内,核心素养研究的兴 起和发展,成为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国际趋势.基于学生核心 素养进行课程建设,架构课程评价,是本次改革研究中基于 “游戏·活动”式拼音教学探索多元评价的重要前提。其次, 核心素养的习得与养成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这 也决定了对它的测量与评价必须具有综合性和发展性。在本 次拼音教学改革研究的实践中,我们努力寻找多元评价的有 效途径,选择更加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评价方式。

仍以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怡康校区)一年级“幸福的 四叶草”语文学科学业评价方案为例,该成果针对传统学业测评目标窄化,评价标准单一,且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 绩等突出问题,从理念、内涵到策略,提供了可操作性较强 的评价方案。在评价过程中,兼顾三大原则:(1)全面性原 则。活动内容力求全面,既要检测知识能力,又要考察学习 习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2)激 励性原则。在评价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觉得“我 能行”“只要我再努力一些,便能成功了”。(3)发展性原 则。拟定的一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评价,不仅是评价学生 的过去和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学生的将来,使学生能从成功 背后找到未来努力的方向,从短暂的挫折中总结经验,促使 知识、能力、情感的和谐发展。同时针对评价内容,进一步 完善和落实考查活动,将活动名称儿童化、评价趣味化、方 式多样化,使评价结果多元化,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让 学生享受拼音学习的成功感。

(二)趣设游戏活动,沟通语文生活 2011版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 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在汉语拼音教学改革中, “游戏·活动”是实施多元评价的有效载体。趣设游戏活动, 沟通学生校内校外的语文生活,正是探索多元评价的实施策 略之一。

如“手舞足蹈”游戏,不受时间场地限制,主要用于区 分形近声母,鼓励学生用肢体和手势来摆字母,做到手口一 致。如我说“b”,你做“b”,左手四指握拳,大拇指朝上就是“b”;
我说“p”,你做“p”,左手大拇指朝下就是 “p”,右手做同样的动作分别是“d”和“q”。

如“火眼金睛”游戏,可用于帮助学生掌握有难读的声 调,区分韵母二声和三声的朗读教学;
可用于区分形近字母 的教学,如“ie”和“ei”的区别;
还可用于给复韵母“UI” 和“IU”标调,“u”上两点的省略规则等。游戏时,准备 孙悟空的图片以及有关的拼音卡片。常用的游戏口令是:“小 小孙悟空,眼睛亮晶晶,快来找一找,问题在哪里。”请另 一位学生做孙悟空找一找。找对了,学生就说:“小眼睛亮 亮亮。”找错了,就说:“小马虎没分清。” 如“打拼音牌”游戏,适用于拼音巩固阶段,可以让学 生每人准备一套拼音卡片,可以四人打,也可以两人打。将 “牌”分发到每个参与者手中后,一方先出“牌”,口里还 要念“我出……”如我出“b”;
然后对方出牌,所出的“牌” 要能与对方的“牌”相拼,如出“an”,出脾者还要念“b 。, ban,斑马的斑”,拼读正确,就可赢得对方的牌,最后看 谁赢的牌多。

如“摘苹果”游戏。通常用于复习巩固环节,在声母树 上、韵母树上、整体认读音节树上……让学生摘下“红红的 大苹果”,如果他能准确大声地读出写在苹果上的拼音字母 或音节,就把这只大苹果赠送给他。当然,也可以是学生自 己制作姓名席卡,如玩“找朋友”游戏等。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给拼音学习带来强大的助推力。以“游戏·活动”为载体,在拼音学习的过程 中实现多元智能评价;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游戏·活动”, 努力打通“语文”与“生活”的通道,能使学生学习语文的 天地更为宽广。

(三)调节教学本身,注重评价过程 1.让拼音教学本身可调节,促多元评价之有效突破。

多元评价不能游离于拼音教学过程之外。首先,以2011 版课标为根本依据,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内容,形成 由总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周课程目标、课时目标构 成的目标体系,学生随时对照、自我评价。其次,以目标为 依据,设定评价任务。采用多元评价,不局限于纸笔测验, 要强调知识的运用,技能的习得,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进步。在“基于主题教学理论的汉语拼音教学改革研究”中, 教师根据教学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根据拟定的周课时目标, 灵活选择相应的拼音教学内容,进行相对合理的周教学、日 教学安排,让教学过程本身变得可调节,这是促进多元评价 的有效突破口。

2.让评价过程直观化,助多元评价之相机渗透。

2011版课标给出的评价建议是: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 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有效 促进学生发展。在拼音教学改革研究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内 容很丰富,评价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较之终结性评价, 更突出形成性评价。再以博爱教育集团(怡康校区)一年级“幸福的四叶草”语文学科学业评价方案为例,截取其中具 有代表性的一项评价“拼读小能手——我来当”评价表(见 表1)加以说明。

从截取的评价量表可以看出,对一年级第一学段学生的 学习态度、习惯、知识、能力等进行较为完整的综合评价, 既切合学生实际,又能促进学生发展。在整个过程中,直观 呈现了完整、综合及多元的评价现况,使多元评价的过程成 为一个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培养学习习惯的 过程。

在“基于主题教学理论的汉语拼音教学改革研究”中, 探索“游戏,活动”的多元评价,是小学第一学段汉语拼音 教学的全新尝试,“多元评价”之势,导“乐学拼音”之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从失衡走向平衡:素质教育课程 评价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2]张洪玲,陈晓波,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小学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3]杨向东,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J]人民教育, 2015(20,. [4]钟启泉,走向人性化的课程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 2010(1) [5]刘志军.课程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课程, 教材,教法,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