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昨日知识的重现
小学数学复习≠昨日知识的重现 【摘 要】复习是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和主要方 式,既是对旧知识的巩固,构建知识体系,也是解题能力的 提高的关键。文章针对小学数学复习中的“复习=昨日知识 的重现”的弊端,提出数学复习不应等于昨日的再现的论题 和观点,并针对习题的设计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复习课旨在“温故而知新”。可是小学数学复习课中, 常常存在两个弊端:一将昨天的概念、公式等走马观花“过 一遍”;
二搞题海战术,并且,训练的问题不加精选,成套 的试卷拿来就用,导致复习的低效。下面,就小升初的综合 复习为例,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小学数学复习的有效策略和实 践体会,以期共同探讨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质量的问题。
一、加强数感,注重观察力的培养 数感,即对数字的感觉能力,数感的基础是观察力。复 习课堂上,教师设计的习题,应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兼 顾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对于数字间关系的观察和考查,从小学一年级就不断出 现,如找规律写数的问题,(1)5、10、15、____、____、 ____;
(2)2、4、7、11、____、_____、_____。
随着数学知识的增多,这类找关系填数的习题难度也逐 渐增大。如到了高年级,这类题逐渐演变为以下的问题:根 据你所观察到的规律,填空:9/2÷3=9/2-3 16/3÷4=16/3-4 25/4÷5=25/4-5 我发现这几个算式的特点是____;
我还能接着写出两道 算式____、____. 对于数感的问题设计,可以信手拈来,教学中,教师应 善于从生活中找到数感的生活实例,如让学生猜一猜一张数 学课本的纸张的厚度、长度和宽度;
估计一下语文教材的某 一页的汉字大约能有多少;
说一说某一个同学的身高、体重 等,只要用心,数感就在身边,容易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和积 极性,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二、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实践能力 新课改倡导体验、探究和实践,大纲也把实践能力的培 养列为主要的部分。然而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忽略了学生 操作活动的开展。
如果不借助于数学模型——作图,学生对以下问题,会 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不假思索回答,当然,真确的几率不 大。如一个正方形餐桌,如果能坐下四个人吃饭,如果将同 样的两个正方形的餐桌并排放一起,那么,最多能坐几个 人?多数学生会顾名思义“8人”。而如果通过作图,答案 显然欠准确。
再如,本章数学试卷的面积约是____。这个问题,不是 简单的随便填一个估算而得到的数字,而是要学生亲自去量 一量,估计、绘图、制作等,突出数学的实践性原则。
三、构建自主复习课堂,发展个性化学习常见的数学复习课,以课本习题为依据,以练习题为载 体,通常以边做边讲、先做再讲、先讲再做等三种方式。这 三种方式,存在的主要弊端是教师为中心,没放下“讲”的 “利剑”,导致复习课堂上学生学得被动,复习效果低下。
可以尝试以下方式进行调整。
1.建立概念间的练习 在复习课堂上,对于概念、公式等的复习,让学生自主 构建知识系统,在概念间建立联系。如对于“数”的复习, 让学生先自主复习,构建数的不同类型的意识,如 (1)整数,例如____、____、____;
(2)分数,例如____、____、____;
(3)小数,例如____、____、____;
(4)质数,例如____、____、____;
(5)合数,例如____、____、____;
(6)奇数,例如____、____、____;
(7)偶数,例如____、____、____;
百分数、循环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等,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给出2-3个例子,强化知识构建, 形成知识体系。
2.自主编写习题,搭建思维“脚手架” 复习课堂上,教师可以把编写习题的任务交给学生,他 们在编写习题过程中,除了了解所编写习题的做法外,也发 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针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方面的内容,编写6道以+、—、×、÷的一步计算的习题;
用 不同的运算方法编写2步、3步、4步的计算题各一道,并计 算;
编写3道可以用简便方法解决的习题,并使用简便方法 计算;
编写两个方程,并解方程……这样的课堂,是开放的 课堂,是思维绽放的课堂,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堂。
除此之外,对于习题这块,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对典型例 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的方法,自主分析错题,维持对知识 的记忆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复习课更应在“有 章可依”的前提下,改变“复习课=知识的再现”的机械做 法,创新复习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创新、 实践,让复习课因学生而精彩。
【参考文献】 [1]张卫星.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的策略[J].教学 与管理,2011(8) [2]吴存明.小学数学复习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 苏教育,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