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有效开展
浅谈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有效开展Dylw. net论文代写 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 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社会资源,将数学学习融 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 作用,明白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 学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 活。一、让数学语言融入生活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语言较语文语言更为 抽象难懂。尤其是数学教材中缺乏类似漫画书或其他课本中 丰富活泼的图画、卡通图案等,因而关于概念、定理方面的 知识就没有那么直观,理解和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然而, 数学语言所包含的思想和方法,却与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事 情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究如何恰到好处地将“综 合与实践”课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使学生通过实践, 发现生活中生动的例子,会用数学语言将生活中的现象表达 出来,从而变抽象为形象,获得新知。
例如,在教学“我们认识的数”的过程中,我通过列举 一个较为普遍的生活现象——向全班学生展示小强同学的 全家福,告诉学生照片中有一个人今年70岁,让学生猜这个 人可能是小强的哪个亲人。学生有的猜是小强的爷爷,有的 猜是小强的奶奶。课堂教学中,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让学生回答认为今年70岁是爷爷或奶奶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最后,我带领全班学生到 小强家(为安全考虑,其家庭最好在学校内)拜访,让他们 带着抽象的数字概念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对他们的想法进行 验证,加深学生对数字概念的印象。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人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真 正理解,小学生学习数学也不例外。学生只有亲身参与学习 数学的全过程,才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进而理解并掌 握所学知识。“综合与实践”课的实质就在于实践,即通过 综合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 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如设计“有趣的拼搭”“大树有多 高”“实际测量”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不断 提高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为学好数学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探 究如何用三块板拼出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并配备 了一些学具,分别发给每个小组,让他们亲自动手拼出自己 认为可以拼出的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只有选对了 七巧板,才能拼出这三个图形。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在实际 操作中拼出了五边形和长方形,这是意外的收获。可见,只 有让学生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获得更好的发 展。
三、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通过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数学在实际生 活中广泛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充分 考虑适合学生学龄段的生活实例,有针对性地设计“综合与 实践”课的主题内容。
例如,教学“小小商店”一课时,我开展模拟商店活动, 先让学生准备好各种玩具、文具、学习和一些生活用品,然 后指导学生事先了解各类物品的价格,并分别给所有东西都 贴上价格标签,再让学生分门别类地把各种物品摆到货架 (三个桌子和架子)上。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带领学生竞聘 商店的经理、售货员、收银员等工作岗位,然后让其他学生 扮演顾客购买商品。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识别人民币 币值、算账、与人沟通等技能。此次活动,学生都非常高兴, 实践的积极性也很高,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整个活动最 大的作用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日常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 购物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和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也 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实际价值,培养了学生 将课本知识融入实际生活的逻辑思维,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 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客观生活是学习的载体。通过“综 合与实践”课,教师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生活,不仅有 利于学生感知生活、获取知识、体验生活,还培养了他们在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能否有效地开展“综合与实 践”课,教师是关键。只有教师真正重视,切实开展,“综合与实践”课才不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把握好“综合 与实践”课的选题以及开展,并认真分析、总结活动的实效, 以保证“综合与实践”课有序地、有效地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