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 且抛荣辱赏奇景还倾怀抱警苍生

且抛荣辱赏奇景还倾怀抱警苍生

且抛荣辱赏奇景还倾怀抱警苍生 苏轼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真诚执着又最拿得起放得 下的文人了,无论受到多少打击,也始终不放弃自己的政治 信仰,不改变自己的人生准则;
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心绪多 么不宁,也不迁怒环境,迁怒他人;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前 景多么黯淡,始终不改豁达乐观的情怀。健笔凌云,书写自 然与生命的华章;
细流涓涓,展露深邃的思想境界。他的诗 文永远昂扬着生命的激情,折射着思想的光辉,绽放着人生 的智慧,彰显着人性的美好,给读者以文学的享受、思想的 熏陶、智慧的启迪。《前赤壁赋》就是集中体现他这种风格 的著名篇章。

一、置荣辱于度外,赏美景于眼前 《前赤壁赋》写于1082年,应该说正是苏轼生命中最为 灰暗的岁月。2年多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彻底颠覆了苏 轼的人生。

1069年,任职湖州太守还不到3个月,就被李定等人故 意扭曲他的诗句,以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等网罗罪 名,被捕入狱,这就是史上堪与“莫须有”齐名的所谓“乌 台诗案”。苏轼因此坐牢103天,多次差点砍头,幸亏太祖 赵匡胤早年定下的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才勉强逃得一命,最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职位低微又没有实权的位置, 并且随时还有朝廷内政敌耳目的监视,稍有差池就有可能授 人以柄,甚至万劫不复,苏轼此时的心情如何自是不言而喻 的。

而此前的苏轼尽管也有过风雨,但大多数时候还是晴空 丽日,堪称天降奇才、少年得志。1056年,年仅21虚岁的他 首度出川,入京师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第二年春季一开科, 就以一篇洋洋洒洒的应试雄文《刑赏忠厚之至论》震动科场, 深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只是因为此文才情过人,纵横捭 阖,被欧阳修误认为应是他的得意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 才被评为第二。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说的 “三年京察”,入第三等,被列为“百年第一”,可谓风光 无限。尽管此后不久他因遭母丧回川丁忧2年,后又因归途 中耳闻目睹了新法实行之后农村生活的不少弊端,加上他的 思想原本趋于保守,对王安石的新法颇有不满,上书反对, 因而不容于朝廷,自求外放。但是在这10年间先后在凤翔、 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所到之处均广有建 树,深得民心,官声卓著,虽无缘权力中枢,说不上顺风顺 水,也还算聊以自慰。

天有不测风云,几乎一夜之间他就从一个文坛圣手、政 界精英沦落到了囚徒,历尽九死一生才得以贬官荒野。这要换了一般人,还不是捶胸顿足、寻死觅活?至少是见花流泪、 望月伤心、眼枯泪尽、此恨绵绵,谁还能有闲心雅兴来欣赏 自然美景呢?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者,实际上就是任何自然 景致都一定会不可避免地打上个人情感的烙印,即所谓内部 情感的外化。但是苏轼笔下的赤壁秋夜竟然彻底地颠覆了传 统,充满了诗情画意。

其实,这也是苏轼一贯的人生态度,或者说正是这种人 生态度造就了苏轼。这年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中遇雨,面 对“穿林打叶声”“同行皆狼狈”,唯独他竹杖芒鞋,吟啸 徐行,笑对一蓑烟雨,写下千古绝唱。林语堂曾深深感叹说, 苏轼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其中也一定包含 着对他这种超脱的人生态度的感佩吧。

二、感生命之短促,惜人生之寸阴 三、辨无尽与有穷,享清风与明月为什么苏轼逆运连连,却始终能乐观天地,笑对风云 呢?主要是源于他始终胸怀着豁达超脱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始终站在宇宙与哲学的高度看待人生的一切。任凭狂风大作, 暴雨如注,他仍然能够步履轻盈的“吟啸徐行”,因为在他 看来“也无风雨也无晴”,心中的丘壑早已将风风雨雨消弭 于无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