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探究教学的策略与价值】浅谈商务谈判策略的运用

浅谈数学探究教学的策略与价值

浅谈数学探究教学的策略与价值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学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让 学生充分参与、经历发现学习的过程,让知识、方法和思想、 经验等在脑海里扎下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探究 更有成效?笔者认为,教学起点应该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 活经验,尤其是学生由此产生的疑惑,因为疑惑是由已知通 向未知的桥梁,是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探究教学 最好通过具有一定新颖性和操作性的、逐步深入的变式问题 来引领,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 多角度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完善数学认知结构,感悟数学 思想,积累数学经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一、在探究中建构生成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主体,是揭示数学原理的重要载 体。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帮助学生明确概念的形成背景,准 确把握概念的内涵,深入领会概念的本质。这是学生掌握数 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对此,我们应该牢牢 把握探究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自主发现、建构 生成数学概念。

比如,教学《特殊四边形(1)》一课时,很多教师基于 学生在小学阶段对平行四边形已有一定的认识,通常会请学 生观察黑板上画出的平行四边形,思考问题:(1)这是什么 图形?(2)它的边有什么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3)它的角 有什么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4)它的对角线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教学虽然有一定的探究性,但是过于浅显,使得学生 无法真正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实现 深度的数学理解。

对此,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探究环节:(1)“画一画”:
已知△ABC,取边AC的中点O,作△ABC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 形。(2)“看一看”:通过观察,说出所得四边形的形状。

(3)“议一议”:根据所学知识,试说明所画四边形的线 段有哪些、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角有哪些、有怎样的关 系、为什么。你还能找到其他办法来说明吗?(4)“想一 想”:若△ABC中∠ABC=90°,猜想四边形的形状;
若△ABC 中AB=BC,猜想四边形的形状。这样的探究教学让学生先画 图操作,再根据学过的中心对称知识发现所得图形为平行四 边形;
随后讨论分析所得图形中线段和角的数量关系以及位 置关系,归纳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并找到 判断依据,即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知识;
最 后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探究,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因 此,这样的教学便于学生顺藤摸瓜找到四边形知识之间的必 然联系,让知识系统自然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而且有利于拓 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 品质,极大地诱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在探究中挖掘感悟数学思想 例题、习题教学也需要以探究的方式进行,从而帮助学 生感悟问题解决中的数学思想和普遍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此,在精心设计问题的基础上,不仅要针对学生的 学习困难设计变式铺垫,而且要根据课堂的动态生成捕捉变 式拓展。因此,教师要学会把握课堂契机,借陡转瓦解定势, 体现出课堂生机与活力。

比如,教学《等腰三角形》一课时,有一类构造等腰三 角形的问题需要按照腰和底的不同情形进行分类,是教学的 难点,也有助于学生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对此,教师不能 先强调分类讨论的思想,然后通过题目进行强化应用,而应 采用探究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挖掘感悟。为此, 笔者设计了一组问题:(1)已知等腰△ABC的一边长为3,另一 边长为2,求它的周长。(2)已知等腰△ABC的周长为8,边AB 长为3,求边BC的长。(3)如图1,已知线段AB,请在直线l上 找一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4)如图2,已知线段AB=5, AO⊥l于点O且AO=4,点P在直线l上且△ABP为等腰三角形, 求PO的长。

这里,前两小题互为逆向问题,只在形状和大小的层面 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构造,只要对一个边长数据分腰和底两种 情况讨论即可,作为铺垫相对简单;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 究不难解决,也能体会其中的分类讨论思想。第三小题则进 一步在位置的层面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构造,对已知的边AB不 仅要考虑它是腰还是底,而且要考虑它作为腰的时候哪一个 端点是三角形顶角的顶点,此外要考虑未知的顶点P在它的 哪一侧,最后得到的结果共有四个;
学生即使借助画图手段,也不容易作出全面准确的分类讨论。第四小题便在第三小题 的基础上增加条件、进行追问,一方面帮助学生对第三小题 中的分类讨论加深印象、提升理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 刚刚学过的勾股定理、构造方程解决问题等内容。可见,这 是基于学生认知基础精心设置的不断深入的题组,可以让学 生一步步逼近问题的本质,在挖掘感悟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 分类讨论思想的同时,优化思维品质,并且温故知新。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就是在必 要的设计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完成自我 建构。为此,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的任务要明确,让 学生在清晰的问题指引下通过不断梳理形成学习目标;
学生 探究交流的空间要给足,即既要耐心等待学生的探究成果, 又要让学生充分表达探究的成果;
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指导要 分层,以面向所有学生,尤其不使“学困生”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