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体现
国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体现 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有着浓 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诵读国学经典可以丰富知识、滋润心灵、 陶冶情操,同时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 秀的道德品质。小学时期是学生接受新知识、塑造高尚人格 和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强化国 学经典诵读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准确合理地将国学引入到语文阅读中, 实现国学与阅读教学的完美结合。关键字:国学;
诵读;
小学语文 国学经典汇集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伴随着 “国学热”的出现,各个学校纷纷开设与国学经典诵读有关 的教学课程,把国学科学合理地引入语文教学,成了教师和 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学习语文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继承 和发展。语文阅读教学中该不该引入国学经典?怎样引导学 生对国学经典进行深入学习?本文将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 进行探究。
一、国学的传承 二、国学与阅读应有机结合,实现有效教学 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急躁,在国学经典的 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不是越多越好,越深奥越好,我们呈 现给学生的应该是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孩子阅读能力相适应的作品。
(一)适度、适量地呈现 “国学热”的兴起,使学校、教师、家长都在为孩子的 国学学习而努力着,巴不得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完, 他们不在乎孩子需要的是什么,什么国学知识才是最适合孩 子的,孩子学习的内容是否能真正消化。因此,在选择孩子 的经典阅读作品时,教师要进行周全考虑,要适度、适量地 向孩子呈现。对于年级稍低一点的学生,我们可以为他们选 择浅显易懂的小诗文、篇幅短小的古文和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如《三字经》《弟子规》等。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力, 并且心志较为成熟时,可以为他们选择类似《红楼梦》和《三 国演义》这样需要一定理解力和感悟力的作品。
(二)科学、合理地阅读 著名语文家吕叔湘说过:“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 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在国学经典阅读教 学中,教师可以教导学生以“晨诵”“暮省”的方式进行, 并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以此来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比如, 每天在上课前十五分钟的大声朗读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以 在朗朗书声中获得洗礼,这种知性的熏陶胜过强迫识记。另 外,每天的“暮省”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消化”问 题。教师和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制作国学知识卡片,可以个 人单独制作,也可以集体制作,写上他们感兴趣并已经记下 来的内容,包括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参加班级评比,并进行适度奖励,通过在班集体中展示 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学习国学的积极性。
(三)率先垂范,得体施教 教师的示范作用在国学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 想让学生真正通过学习国学达到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素养的 目的,教师必须有相当高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能够做到 率先垂范。国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来完成的, 是师生双方的相互对话、相互影响。如果教师希望学生能够 在国学学习上有所收获,那他自己就应该积极地投入到国学 学习中,过硬的专业素养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最基本保障。
(四)重视课题的有效带动,切实提升实效性 为了有效发挥国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教师 要重视度小学阅读教学目标的分析,结合国学教育的内容, 进行合理的整合与收集,形成具有综合性的课程范本。同时, 教师要重视开展和普及国学教育活动方式和手段,形成良好 的文化方式和手段,只有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实现预见性, 发挥创造性的功能。
(五)重视引导的及时性与到位性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但是不能占据主 导地位,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度引导,尤其 是复杂的国学阅读,更需要教师的积极指导,感受到其中的 感情。例如,《羌村》中杜甫的困顿与欣喜,《红楼梦》中 黛玉的才情与敏感等。三、结语 强化国学经典阅读是时代的呼唤,正确地、合理地、准 确地引导国学进入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 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努力、耐心,还有家长、学校、社会 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正确的方法, 传统的国学经典一定会得到更快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蔡奕.在微阅读时代引导大学生阅读国学经典[J]. 知识窗(教师版),2015(5):33. [2]李中华.理性看待“国学阅读热”或“国学热”现象 [J].教师博览,2010(12):113. [3]陈芳,季晓勇.国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完美体 现[J].当代教研论丛,2014(2):44. [4]陈娟,段绍斌.高校国学经典阅读生态体系的构建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