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理解的《六国论》文本分析】 六国论

基于学生理解的《六国论》文本分析

基于学生理解的《六国论》文本分析 一、《六国论》的创作背景 《六国论》中的“六国”是指战国时期除了秦国以外的 其他六个国家,包括齐、楚、燕、韩、赵、魏。当时,秦国 经过商鞅变法的改革后,由原本的一个弱小国家逐渐强大起 来。但其他六国因循守旧,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 处于不断衰落的境地,这为秦国不断夺取六国土地,积极向 东发展提供了条件。六国曾有过联盟共同对抗秦国,但是由 于各国有自己的打算,联盟关系并不牢靠,很快便以失败结 束。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使紧邻秦国的三个 国家韩、赵、魏纷纷割地求和,并逐渐被秦国消灭。历史有 着惊人的相似,在北宋建国后,北宋军队与当时的契丹、西 夏军队进行多次的战争,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庞大的军 费开支更是朝廷的负担,此时,朝廷内部很多官员主 三、以问题代拓展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普遍关注知识点,却少有涉及古诗 词中所包蕴的丰富文化内涵,这种做法对于高中生来讲是不 妥的,容易培养出那种只会背诵而无法领悟的学生。知识固然非常重要,然而知识本身是死的,若是缺少丰富文化底蕴 的映衬,便缺少生命力。正是因为这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 更有丰富文化指向性的问题,以问题方式于潜移默化中提升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如:
问题1:苏轼与辛弃疾是两宋的豪放派代表词人,那么, 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同辛弃疾的这首代表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什么相同之处与相异之处 呢? 问题2:学界有一种观点,那就是能与辛弃疾爱国词相 比的,只有岳飞所创作的那首《满江红》。那么,同学们, 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两首词进行写法与情境上的对比呢? 问题3:除了这首流传后世的爱国词以外,辛弃疾还有 哪些重要词作?这些词作同其身世、经历有无必然联系呢? 问题4:若是我们以配乐朗诵的形式学习辛弃疾的其余 作品,能够选择哪些背景音乐? WWw.dYLw.NEt 以上问题可以交给学生,让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收集相关 资料,然后将研究成果汇总成集,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加 以展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词在教学上是有其特 定难点的,最独特之处在于怎样处理其中丰富的典故。只要 把这些典故理解清楚,接下来的以点代面、以诵代学、以问 题代拓展的环节就都相对容易处理了,这是值得教师留意的 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