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青研中心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搭建青研中心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无不希望自己能够像于永正那 样睿智,像孙双金那样激情,像窦桂梅那样热烈,像薄俊生 那样内敛,成为师德表率、育人模范、教学专家,这种强烈 的职业内驱力是其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学校也有必要、有责 任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地处苏北地区,是一所乡镇中心 小学,几年来,我们尝试把校内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组织起 来设立“青年教师研讨交流中心”(简称“青研中心”), 以此来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一、目标引领,唤醒发展意识 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借助目标导向,能唤醒青年 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学校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倾听他们 的专业发展感悟和困惑,帮助他们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我校 在此基础上为教师制定了三级目标:一级目标,成为工作的 胜任者;
二级目标,成为乡镇、学校的骨干教师;
三级目标, 成为县市学科带头人。三级目标,因人而异,兼顾不同个体 已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把发展主动权交给青年教师自己, 激发其自主发展意识,有效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二、团队互补,形成发展合力 青研中心这一专业团队的形成是实现青年教师群体专 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
在青研中心组建过程中,我们尝试差异性搭配,试图让 不同特质、层次、水平、年龄的教师优势互补。第一,青研中心下设各学科教研组,确定组内成员时将不同性别、年龄、 能力、性格的教师进行差异搭配,这种差异存在能让教师取 长补短,比较坦诚地交流收获、感悟、困顿,形成同伴互助。
第二,青研中心下设“首席教师工作室”,由学校的名特教 师领衔,加强学科研讨,既能强化名特教师自主发展的责任 心,也能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第三,成立“学校最高学 术委员会”,由校学科带头人组成,主要针对青年教师在教 育教学、科研课题等方面的困惑进行探讨交流和指导。
在青研中心团队建设中,我们也有意识地引入竞争机制。
如以学科组为单位举行“同主题教研活动”,围绕同一个研 究主题,组内成员分别担纲主持人、上课者、说课者、评课 者、讲座者,人尽其长,各展其能。这样,各组之间,既是 展示,又是无形的竞争和学习。这样既能增强团队凝聚力, 又能借助集体智慧实现教师个体专业成长。
三、平台展示,享受发展乐趣 面对差异,我们搭建不同梯次的平台,让各类教师都能 感受成功,享受发展乐趣。
对于35岁以下的教师,我们为其搭建展示课堂教学水平 的平台,每年举行一次课堂教学评优:首先开展同课异构, 展示教师不一样的精彩;
二是请学科带头人进行现场点评, 汲取更成熟的想法;
三是推荐教师到各兄弟学校进行送教展 示,在展示中磨炼;
四是组织县镇大型教研活动,让他们在 大型活动中享受成功。对于35—45岁之间的教师,我们为其搭建展示经验的平 台。一是在校本教研中开设“我的教学特色”论坛,让他们 结合具体的课例分享教学设想、教学理念;
二是请他们当导 师,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做讲座;
三是与上级业务主管部 门联手,让更多的名特教师走出校园,担当高一级教研活动 的导师。
四、反思提升,培育探究习惯 反思,是教师自主发展的一个主要支撑点,能让教师对 习以为常的教学工作重新审视,在“似曾相识”的矛盾和冲 突中感受到一种“冲击力”,而这种矛盾和冲突更是教师专 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1.自我反思法。我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自拍一节录像 课,然后自行回看并反思。这种方法能让教师直观发现自己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磨课反思法。学校以青年教师为磨课对象,骨干教师 为指导者,学科带头人为点评者,形成“三位一体”的反思 合力。“教学→点评→再教学→再研讨”形成“反思与创新” 磨课案例,循环往复,层层递进,让各层面的教师在探究、 研讨中同步成长。
3.交流反思法。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 并上传校园网。教师在交流时,既可以针对别人某个教学环 节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针对别人的反思点来反思自己的 教学。五、评价多元,激发发展动力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认为,客观、公正、及时的评价与教 师专业成长呈现“正相关”。我校尝试打造多元评价体系, 以期对教师的发展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唤醒教师的内在动 力。
1.评优式评价。奖励先进、优秀教师,能唤醒并激发倦 怠者。我校设立了“特殊贡献奖”“首席教师奖”“质量能 手奖”“教学英才奖”“指导教师奖”“成长进步奖”等奖 项,并设置奖金,使各层面教师都能得到激励性评价。
2.综合式评价。学校结合随堂听课、教师自我评价、第 三方评价和文献资料(如被评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 教案、学生的笔记、考试成绩、作业、作品等)进行综合评 价,形成书面意见后再反馈给教师,评价以肯定成绩为主, 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
3.述职式评价。一是教师在组内进行自我评价。从某种 意义上说,教师本人会比外部评价者更了解自身发展的特点 及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教师自我述职式评价既应有量的总 结(如公开课、论文、课题数量多少等),也应有质的分析。
二是青研中心对教师进行评价。采取点面结合的形式,“点” 上评价到组内每一个成员,“面”上对各组的优点和存在的 问题进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