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同伴心理辅导培训以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为例
高中生同伴心理辅导培训以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为例 一、研究背景 (一)朋辈心理辅导理论的启发 朋辈心理辅导(pee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是 从朋辈辅导衍生出来的概念,也称同伴心理辅导,起源于20 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朋辈”含有“朋友”和“同辈”的意 思,通常是指同年龄者、年龄相当者或生活境遇相似者,他 们属于同一个社会群体,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 方式,具有年龄相近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朋辈心 理咨询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 给予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目前,朋 辈心理咨询在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经积极实践并获良好效果。(二)高中生独特的心理需求 高中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务能力不 断发展,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具有很强的自 尊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无论是在个人生活的 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有了自己的见解和 主张。
高中生往往更喜欢与同伴(同龄人、同学)交流、倾诉 烦恼。同伴专注的倾听、合理的劝导、理智的分析、真诚的 安慰,在很多时候会激发共鸣,有助于身陷困境的学生重新 自我思考,消除过激情绪,重拾信心。同伴心理辅导员在助 人的同时,升华了友谊,改善了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促进了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环。
我们采用“同伴辅导问卷调查”对学校高中三个年级253 名同学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学生遭遇心理困扰时, 最主要的调节方式是自我调节(67.3%),其次寻求同伴的 帮助(18.6%),两者比例远高于求助家人(8.5%)、教师 (3.5%)及心理咨询机构(0.4%)。其中有62.6%的同学愿 意接受同伴帮助解决心理困扰,60.1%的同学愿意参加学校 组织的同伴心理辅导,成为同伴心理辅导员。该结果表明, 同伴心理辅导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三)心理俱乐部的发展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心理俱乐部在各个学 校逐渐建立、发展起来。学生心理俱乐部是由对心理学有共 同兴趣的学生自愿组成的学生群体,是一个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载体。心理俱乐部的成立进一步推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直接参与到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真正达到 助人自助的目的。
心理俱乐部的成员是基于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浓厚兴趣 和强烈的助人愿望加入俱乐部的,但由于专业性不足,对心 理俱乐部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就显得非常必要。学校的专业心 理教师应该在每学年新成员加入之后,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 训。明确培训的目的和意义,使成员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强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会和掌握有效、实用的心理辅导 技能,才能为同伴心理辅导打好理论基础。
学校依托学生发展中心,以“心灵驿站”为平台,让每 届高一学生全员参与校本化PEA(professional employee assistance)课程。在全校范围内遴选成员,组建学生心理 俱乐部——阳光心理俱乐部;
对俱乐部成员进行系统培训, 使其掌握必要的心理咨询技能;
通过再次遴选,最终确定同 伴心理辅导员,保证他们能切实帮助身边同学解决心理困惑。
下图为我校同伴心理辅导员产生流程。(见图1) 二、校本化PEA课程为同伴心理辅导培训奠基 PEA为professional employee assistance的首字母组 合,意为学员帮助计划,是组织为学员提供的系统的、长期 的援助与福利项目;
通过专业的指导与培训,普及心理知识, 提高学员心理辅导技巧,帮助学员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
学校组建了由10位教师参加的积极心理学专业团队,形 成了15人的PEA课程讲师团队,成立心育备课组,统一时间 备课、磨课,采用“以心理调查为先导、以心理疏导为目标、 以同伴辅导为方向”的工作策略,逐步形成了“以专业辅导 为主、以学科渗透为辅”的工作模式,确定了“每月出版一 期《心理导报》、每月组织一次心理活动”的工作机制。
该课程分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投入等 六个板块,16课时,加上高一军训时的“团队融合”4课时, 共计20课时。主要任务是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咨询、宣传、培训等活动, 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 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 理健康水平,实现全面发展。
三、心理俱乐部中同伴辅导培训的开展 (一)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常见的问题 学校成立了阳光心理俱乐部,学生自主报名加入,俱乐 部结合学生在PEA课程中的表现进行筛选。这些学生往往比 其他同学更渴望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掌握自我心理调 节的技能,期待心理健康能对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 极作用。他们是助人自助的主动因子,也是关键因子,因此 在俱乐部培训中应该让他们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 点及常见问题。
对心理俱乐部成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内容包括: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 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社会性。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 ——适应问题、学习动机问题、自卑问题、考试焦虑、同伴 交往问题、生涯规划困惑等。
教师与心理俱乐部成员详细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及主要表现,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分辨身边同学容易出现的 一些主要心理问题。培训让心理健康意识深入人心,让俱乐 部成员能正确认识自身问题,也能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帮助 有需要的同学。(二)掌握心理辅导的原则,开展同伴心理辅导技能训 练 要使心理俱乐部成员能够承担同伴心理辅导员的职责, 开展同伴心理辅导员的工作,就必须在面试选拔后对他们开 展以“同伴心理辅导”为主的基本心理技巧培训,如心理辅 导的原则和一些相关辅导技术的培训,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 选拔。这样选拔出来的同伴心理辅导员才可能更好地帮助身 边的同学解决一些简单的心理困扰。
心理教师对俱乐部成员进行保密、真诚等咨询原则的培 训以及关注、倾听技巧、共情等咨询技术的训练。训练主要 采用“团体培训+小组训练”的方法,先由心理教师向成员 介绍心理咨询员应遵循的原则,如自愿原则、保密原则、平 等原则等,并开展问卷测评、实践衡量、保密宣誓等相关活 动;
介绍心理咨询员应具备的素质,如心理相对健康、乐于 助人、责任心强、真诚地关心求助者、有亲和力、平易近人 等。然后俱乐部成员进行自我分析,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做同 伴心理辅导员,自愿报名参加“同伴心理辅导员培训小组”, 最后由学校确定名单。
开展同伴心理辅导专门的培训。首先,由心理教师以团 体培训的形式对同伴心理辅导员们进行两周一次的有针对 性的专题培训,主要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
其次,运用小组 训练的方式,突出趣味性、实践性、操作性,强调专业心理 教师的引导、教育与同伴间的互动、交流,使其组成新的团队并形成合力,迅速掌握并提升心理辅导技能。
(三)同伴心理辅导员培训的实践 1.借助一个平台。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2004即被 评为“无锡市心理健康示范学校”,具有较好的心育基础。
1999年成立的“心理辅导中心”几经扩建和硬件更新,其下 设的“心灵驿站”已经成为学校心育的一个特色品牌。同伴 心理辅导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由同伴心理辅导员协助教师开 展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调查和处理的学生心理问题,建立 和整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工作。
2.办好一些活动。
学校经常邀请一些心理专家来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 座,同伴心理辅导员基本全程参与,互相交流探讨。此外, 他们还协助学校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高一年级军训期 间的团队融合课程、PEA课程、学习动力训练营、“芙蓉花 开”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 高了同伴心理辅导员心理知识和心理辅导技能的水平。
3.打造一块阵地。
创办《心理导报》,由学校德育处主管,心育备课组审 编,刊发心理俱乐部成员收集的一些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知识 及活动,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让他们了解 心理俱乐部开展的各项自助助人活动。
4.搞好一个沙龙。同伴心理辅导员的最终作用,在于平时能够发现身边同 学的心理问题,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及时心理辅导。在遵守 保密原则的前提下,举办“阳光沙龙”,开展QQ阳光心理工 作坊活动,为同伴心理辅导员的交流研讨提供空间和时间。
同学们发言积极,讨论热烈,畅谈所思所想,交换互助心得, 学习互助经验,提升互助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一)同伴心理辅导员不够稳定,同伴心理辅导员培训 效果难以持续 随着学生的升学,每年心理俱乐部都要进行招新换届, 同伴心理辅导员也非常不稳定。经过一年的培训和两年的实 践,同伴心理辅导员刚刚熟悉了心理俱乐部的各项活动,掌 握一些心理知识和心理辅导技巧,能较好地协助心理教师甚 至独立开展一些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但因为升学等原因不 得不终止此项工作,这使得心理教师每年都要重复培训工作。
如何提高同伴心理辅导员的稳定性,持续体现同伴辅导培训 效果,让经过培训的同伴心理辅导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协调好学习与活动之间的关系,保障同伴辅导员 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现有的考试制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不容 忽视。从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每个家庭,几乎是全社会都 达成了共识;
学生在学校的教育应该是立体化的,成长应该是全面的,身心应该是健康的。但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 习惯用升学率来衡量学校的教育水平,这直接导致学校心理 培训活动时间有限,同伴心理辅导员开展工作得不到更多的 支持。在学业和同伴心理辅导活动中寻求平衡点是一个长期 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