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而正确处理领导班子内部关系,又是班子建设的重要问题。认真研究领导班子内部存在的诸种关系的本质、特征及问题,寻求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的有效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一、正确处理领导班子内部关系至关重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各级领导班子是由不同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领导个体组成,他们之间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工作中有分工,更有合作;思想认识上有一致,也有矛盾;感情上有交流的需要,也有疏远的可能。所有这些都反映在领导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至关重要。
(一)可以保证领导班子的团结和统一
团结是顺利开展领导工作的基础。领导班子怎样才能团结统一呢?在领导活动中,如果领导群体中的各个成员,都本着“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的工作原则,求大同,存小异,多信任,少猜疑,多负责,少推诿,多自信,少自负,多民主,少专横,多奉献,少自私,多关心,少冷漠,多理解,少误解,那么,班子内部就能减少相互之间的摩擦。这个领导群体必定是一个步调一致、团结战斗、统一和谐的有机整体。反之,如果在领导活动中,领导群体中的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或者面和心不和,那么,势必内耗丛生,矛盾不断,团结效果差,甚至遭到破坏。领导班子的这种分散状态,各自为政的局面,当然不可能形成一个深孚众望的指挥中枢,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
(二)可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作为班子内部关系的最终体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导班子内部关系处理得正确与否。班子内部各种关系处理得妥当、正确,班子成员之间互相信任,感情融洽,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就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工作的节奏,提高办事效率,最大限度地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反之,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诸种关系,造成相互关系不正常,甚至很紧张,缺乏信任感和凝聚力,形同散沙,就不会形成整体合力,表现出互相推诿、互相扯皮、互相拆台、互不负责的不协调现象。所以,要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就必须正确处理领导班子内部关系。
(三)可以树立领导班子的良好形象
领导班子的整体形象是其内部结构素质、相互关系、整体功能发挥的外在表现。在领导班子结构和领导班子成员素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塑造良好的领导班子形象,首先取决于一班人的团结与合作,形成合力,发挥出高效的整体功能。在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实际工作中领导班子内部各种思想认识的摩擦更趋激烈,矛盾也会更多、更复杂,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领导班子成员能否正确处理,处理得是否妥善,直接影响着领导班子整体效能的发挥,进而影响着领导班子整体形象。实践证明,领导班子成员能够从大局着眼,讲党性,讲原则,守纪律,按制度办事,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谅解,互相补充,领导班子好的形象就能够树立,领导集体在群众中的威信就能够提高,就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相反,班子内部关系处理不好,造成无谓的矛盾丛生,班子成员相互拆台,相互掣肘,甚至造成内讧,群众望而生畏,弃而远之,领导班子形象一落千丈,怎能得到群众的拥戴呢!
二、对现有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分析
领导班子内部各成员之间存在着某些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干部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状态都在发生着很大变化,党的领导职能、领导制度和实现领导的途径、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使领导班子成员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进而影响着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正确处理。目前领导班子内部关系总体上是好的,是协调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成员之间由于思维方法、经历和个性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关系问题
一个领导班子是由不同经历、不同个性、不同思维方法等的领导成员所组成,领导成员之间这种差异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这使领导班子各成员具有明显的性格行为特征。有的反应敏捷,有的深思熟虑;有的冷静,有的急躁;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有的注意权力,有的追求理想。而且由于各成员的年龄不同,个人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修养的不同,也会使各个成员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表现得更加错综复杂。在工作中,上述差异往往会反映在对问题、事物的看法和评价中,产生意见、评价不一致的分歧。虽然近年来我们在配备各级领导班子时非常重视班子的年龄、性格、知识结构的合理搭配,但是,由于个体性格特征的复杂性、内隐性和可变性,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对领导班子成员思想观念的影响,并与性格特征交
织在一起,使得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因个性、思维方式、年龄、经历不同而产生的分歧和摩擦有增加之势,处理不好,容易造成班子内耗,产生不团结现象。
(二)在领导制度方面由于执行得不力或偏颇而发生的关系问题
领导制度是班子成员在领导工作的实践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工作规程和行动准则。包括民主集中制的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等。这些制度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班子由于不能切实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按制度处理问题,造成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紧张,不团结、不协调、不统一的问题比较突出。其主要表现:一是班子内部缺乏民主,或表面民主实际不民主,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二是民主“过剩”,班子成员“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意见相左,相互指责,形不成统一认识;三是班长不敢于不善于集中班子成员的智慧和建议,形不成领导核心,造成无谓的分歧矛盾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正确处理。实践证明,一些领导班子内部不团结、不协调、不统一,甚至班长独断专横,孤傲自大,容不得人,班子内部拉帮结派,搞自由主义、分散主义、个人主义,无组织无纪律,造成班子软弱涣散、毫无威信等恶劣后果的,最初都是由于没有认真按照领导制度办事,从工作中的矛盾、思想认识上的分歧未得到正确处理而发展成相互之间的个人恩怨的。因此,严格按领导制度开展工作,处理班子内部关系和问题,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保证班子团结的关键。
(三)在领导工作方面由于诸多原因而发生的关系问题
在开展领导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分工不同,领导成员担任着不同的领导职务,承担着不同的岗位职责。不同的工作职责,决定着他们各自的领导活动范围和工作方式,并在某种程度上使其领导行为朝着本位方向倾斜。这种因分工的不同而产生的行为差异,往往会导致有些人强调自我的重要,忽视他人的价值,注重本人分管的工作,忽视别人负责的领域,只讲分工,不讲合作,使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出现不和谐的因素。
三、正确处理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原则和有效途径
(一)正确处理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原则
领导班子内部存在着诸多关系,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处理。正确处理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原则,最基本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局原则。
邓小平指出:“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8页)我们在处理领导班子内部关系过程中,要始终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个人、局部利益服从党的整体利益。大局是相对的,全国是大局,地方、部门则是小局;集体、部门是大局,个人则是小局,班子团结是大局,班子成员之间的个人矛盾则是小局,等等。着眼于大局,从大局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处理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重要领导方法和工作原则。现实中常常会发生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和矛盾,“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这就要求我们着眼于大局,以大局为行动准则,而不应以个人得失利害为准则。在具体处理关系时,一是不计较个人得失;二是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三是有时上级、班子集体的决定自己认为是错误的,有意见可以保留,但经决定,也要坚决服从。
第二,尊重原则。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尊重,是正确处理成员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一要尊重他人的人格。班子成员来自四面八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人格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彼此要相互尊重人格,即使相互有矛盾,也要保护冷静,尊重他人的个人习惯、个人性格偏好,甚至一些个人隐私。这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二要尊重他人意见。工作中,对他人的正确意见要表示肯定,并尽量采纳;瑜瑕参半时,要充分肯定其正确部分;他人意见不对时,要平心静气地说明道理。三要尊重他人的权限。班子内部都有明确分工,成员之间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虽然在重大问题上要由集体讨论决定,但在日常工作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范围,他人一般不要越权干涉。四要尊重他人的劳动。五要尊重他人的创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为正确处理班子内部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信任原则。
相互信任、互不猜疑,也是正确处理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领导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可以减少许多因猜疑所浪费的时间和精力。一个人只有自己行得端,立得正,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同时还要信任别人,正确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忠言和直言。正是因为别人信任你,才敢于同你讲真话,敢于同你倾诉肺腑之言。信任别人和被人信任,既是领导者高贵品质的表现,也是正确处理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必要前提条件。
第四,协调原则。
协调,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把思想统一在共同目标上,并为此团结奋斗。协调,要求班子成员统一行动听指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遵守党的纪律,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协调,要求班子成员之间经常进行思想交流,相互之间多沟通,以化解矛盾,减少摩擦。协调,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求大同,存小异,对待有些问题,宜粗不宜细,抓住原则上的问题,其他则可以不加过问。
第五,团结原则。
团结的原则,就是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在处理班子内部关系时,始终本着能够增进班子内部团结的宗旨来进行。正确处理领导班子内部关系,则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些关系。比如,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时,本着团结的愿望和目的,班子成员就能够敞开思想,把不同意见摆在桌面上,坦诚相待,相互切磋,相互批评,相互帮助,使不健康的思想认识、不科学的思维方式得到及时纠正,正确的得到坚持,从而达到统一基础上的新的团结;反之,如果不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批评与自我批评就可能变味,要么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要么相互指责、相互攻讦。其他如不同年龄段成员之间、一把手与副手之间、不同个性不同思维方式领导成员之间等关系的处理,团结的原则是否贯彻始终,结果都会不大一样。
应当指出的是,我们所讲的团结,是在坚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基础上的团结,而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任意迁就的勉强统一。当前,在一些领导班子内部,不讲原则,一团和气,成为某些人的处世哲学,认为这样做最保险、最安全、最有利于团结,因此,该批评的不批评,该斗争的不斗争,一味回避矛盾。这实际上是一种极其消极、庸俗的作风,应当切实避免。
(二)正确处理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有效途径
正确处理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途径有多种,如优化班子结构、恰当配备领导班子成员等,但根本途径是建立健全制度和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
第一,建立健全制度。
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起作用的。党的制度是党内生活、组织的活动、运转规律的条文化、规范化。当前,除了继续建立完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等基本制度外,应该结合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任务和对领导班子的新要求着重建立健全下列制度。一是各级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制度。这是提高领导班子成员思想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的根本措施之一。当前,在一些班子和部分领导成员中,仍然存在忽视理论学习的倾向,把学习视为“软任务”、“额外负担”,重事务、轻学习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健全理论学习制度。二是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为保证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制度的贯彻执行,当前应有重点地建立健全有关具体制度。比如,建立健全党委工作制度,对党委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议事内容、工作范围、决策程度、表决方式、督促检查等,应作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三是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为进一步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程序,做到会前有准备,会中认真对照检查,制订整改措施,并加强上级对下级的指导监督。
第二,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
制度的建立健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制度的贯彻执行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要不断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制度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兑现落实。要通过学习和引导,使班子成员不断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确党的制度就是党的纪律和法规,违反党的制度,就是违反党的纪律。从而使大家树立按制度办事情,按制度处理关系的观念,自觉执行党的各项制度。二是要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为了维护制度的权威,发挥制度的威力,坚决改变执行制度“弹性过大,灵活性太多,原则性不够”的现象。凡是对重大问题自作主张、“先斩后奏”,或者有章不循、明知故犯的,都要作为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严肃查处。三是要以一把手的良好素质保证制度的执行。制度执行得好不好,关键在一把手。一把手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坚强的党性和组织纪律观念,把维护制度、执行制度作为衡量自己党性的基本要求。要克服特权思想,增强公仆意识,以身作则,处处起表率作用。四是要加强对落实制度的检查指导。上级党委和领导机关要定期检查、讲评、通报下级班子执行制度的情况,并把它列为考核领导班子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