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
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 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篇一:杨时.程门立雪 宋朝有个著名的学者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先生,南剑将乐(今属福 建)人。宋神宗时,他中进士第。当时河南程颢与弟弟程颐讲学很有名望,四方 之士争相求教,于是杨时辞官不做,慕名到程颢门下求教。后来程颢死了,杨时很悲痛,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又拜程颐做老师, 此时他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一天中午,他在学习上碰到疑难问题,便和同学游 酢一起去请教老师。当他们到达程颐家门时,看到程颐正在午睡,为了不影响老 师休息,他们就不声不响地站在大门外等候。刚巧那天下起鹅毛大雪,程颐醒来 后,发现学生站在门外,赶快把他们请到屋里,这时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厚了。
杨时和游酢立过的地方,留下了两对深深的脚印。这就是"程门立雪"典故的由来。
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篇二: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孔子的后代,汉末山东曲阜人,汉献帝时曾任北海相, 人称"孔北海"。他为人刚直敢言,后应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
相传,孔融四岁的时候,父亲带回一些梨让他们弟兄分吃。因孔融最 小,全家人都让他先挑。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大家都很奇怪,父亲问他为什 么要拣最小的拿,他回答说:
"我年龄最小,应当吃最小的梨。"从此,幼年孔 融这种懂礼谦让的美德,受到人们的称颂。后代教育家们又把"孔融让梨"的故事 写进启蒙课本《三字经》中,以此教育儿童学会礼貌让人,使这个故事得到广泛 流传。
孔融长大后,成了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并步入仕途, 做过北海相。虽权重位高,但仍保持着谦虚礼让乐于助人的美德。他在北海做官 时,有一次被敌兵围困城中。正当危急之时,忽见城外一人挺枪跃马,杀入敌阵, 左突右冲,解了重围,前来拜见孔融,说道:
"我叫太史慈,刚从辽东回家探亲, 闻知敌寇围城,家母平日蒙君恩顾,特地命我前来相救。"原来,太史慈有一老 母住在城外,孔融听说老人孤独无靠,常派人送去粟、帛之类,逢年过节,还亲 往探望。老人家深为感动,才命儿子太史慈来救。
孔融为官数十年,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甚得人心,不能说 跟他谦虚礼让平易待人的美德没有关系。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篇三:杨继宗做官不爱钱 明宪宗成化初年,嘉兴知府杨继宗为官廉洁刚正。一天,监察御史孔 儒来到嘉兴,借口肃清匪源,到处清乡,搞得老百姓不得安宁。有的老年人经不 住折腾,顶撞几句,就被指控为匪类,轻则毒打,重则丧命。杨继宗见了十分气 愤,命人张榜通告说:
"谁家有被御史打死的,家属可以到府里来报名。"孔儒 见嘉兴知府不买他的帐,便找到杨继宗责问为什么干扰他清匪。杨继宗说:
" 治理国家要有一定法度,各级官吏有不同的责任,孔大人身为监察御史,就应努 力举劾不法,剔除奸弊。至于挨门挨户清查户口,维持治安,乃是地方官吏的事。
" 孔儒是专门纠察官吏的监察御史,所到之处,地方官莫不奉迎,没想 到被嘉兴知府抢白了一顿,大煞了威风,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孔儒临走时, 没抓到杨继宗任何把柄,他想,当官的没有一个不爱钱,杨继宗在如此富庶之地 做官,还能不刮点地皮,不如打开他的箱子揭他的底,给他一点难堪。于是带着 几个随从,借口告辞,直入杨继宗住处。他见室内空空,惟有床头放着一个箱子。
心想;知府的贵重财宝一定都在里面。便让人打开箱子,一看,只有几套破旧衣 服。孔儒无奈只好怀惭而去。
有一年,杨继宗进京朝见皇帝,明宪宗问宦官汪直:"最近来京朝见 的地方官员中,哪一个比较廉洁"汪直答道:
"天下不爱钱的官吏,惟杨继宗一 人而已。" 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篇四:郑成功四抗父命 民族英雄郑成功四抗父母不肯投降的趣事广为人知。他的父亲郑芝龙 是一个卖国求荣的大汉奸,南明之时,朝廷兵权操纵在他手里,清廷以闽粤总督 的官职为诱饵,他就心有所动。一天他把儿子郑成功找来,讲了自己的心思。当 时才二十三岁的郑成功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有一颗爱国忠心,他对父亲的叛变行 为十分震惊,他耐心地劝说父亲;清廷一向,背信弃义,我们如今地处福建有险 可守,抗清地利人和,中兴大明并非毫无希望;即使失败,有史可法为榜样,也 要名垂青史。但郑芝龙迷恋清廷的高官厚禄,执意投降。郑成功当夜逃走,决心 抗清到底。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说:
"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父教子以贰。" 郑芝龙投降清廷了,然而家财没有保住,妻子田川氏(郑成功生母)被 清兵奸污,自缢身死。郑芝龙有此国恨家仇而不思图报,反而为了保全性命,在清廷的指使、配合下三次写信劝儿子投降,都遭到严辞拒绝。
第三次劝降时,郑芝龙派郑成功最喜欢的弟弟郑渡,陪伺清廷的钦差 大臣去劝降。这一次清廷出价更高,不但封公,而且答应将福州、泉州、漳州、 兴化四府的土地拨给郑成功管辖,郑渡到厦门,一见哥哥就痛哭不已,恳求哥哥 为了全家人的性命忍辱投降。郑成功思念骨肉,心如刀绞,更觉得倘若投降清廷, 就对不起天地良心,会成为民族罪人。于是他坚定地说;
"我要的不是个人的富贵, 一家的平安,而是大:明的天下,故国的山河。父亲卖国求荣,致使隆武帝被俘 遇害,几十万军民流血牺牲,至今万人唾骂!"他还劝弟弟到杭州祭扫岳墓,当岳 飞而不当秦桧。后来,郑成功进军台湾,赶跑荷兰侵略者,使台湾回归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