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创业故事
真实创业故事 只有对生活积极充满热情的人才能真正的找到自己适合的路,或许花 费的时间很长或许很短,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真实创业故事。真实创业故事1:在树叶上作画的女孩画出百万资产 今年25岁的张子颖是地地道道的沈阳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 亲是一家机床厂的技师,母亲是一名教师。张子颖的母亲年轻时十分喜欢画画, 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发展下去,于是她便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父母省吃俭用, 从张子颖小学二年级开始,就送她四处拜师学艺。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小子颖的确继承了母亲的艺术细胞,天赋不错, 学画特别有悟性,如果能够继续深造,一定会有所成就。可是后来父亲所在工厂 的效益江河日下,父亲下岗了,家中的生活越发地拮据。懂事的张子颖在高考时, 主动放弃了学费昂贵的美术院校,而选择了一所普通大学。
2001年,张子颖大学毕业后考上了本市的公务员,被分配到民政局做 宣传工作。每次接到单位安排的宣传任务时,她都会兴奋不已,心甘情愿地加班 加点,在展板上涂涂画画,再配上文字。可是她很快发现,在机关里并没有人欣 赏她的作品,人们关心的只是上面有没有有关升职加薪、福利待遇之类的消息。
于是,张子颖便有了辞职的念头。
2001年国庆期间,张子颖的同学约她一起去杭州旅游。一到杭州,张 子颖马上被这里如画的美景吸引住了。在西子湖畔,她支起画架,用心去感受这 景色,用灵感来作画,从中获得的乐趣与满足驱散了她心中的郁闷。
在杭州的最后一天,有人介绍张子颖去看那里有名的“水幕电影”。当 从湖中喷起的巨大水幕上面放起电影时,张子颖呆住了。她突然意识到,这就是 电影载体的改变!原本应该在银幕上放映的电影,现在被移到“水幕”上放映,就 引起关注与欣赏。那她的画呢张子颖自己清楚:由于没能在大学里进一步系统学 习美术知识,仅凭以前的一点功底,在画的内容和技巧上是很难有所突破的;但 是如果自己也能改变画的载体,突破传统,从形式上进行创新,一定会有意想不 到的效果。
杭州之行使张子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在画画中,她才能找到快乐,自己的价值才能有所体现。回到沈阳后,张子颖辞职了,她要用更多的时间去研 究她的新想法,找到画的新载体,拿到事业的“金钥匙”,把绘画作为自己的终身 职业,做自己想做的! 锲而不舍的她终于作画成功 一连几天的冥思苦想,张子颖还是没有理出一个头绪来。一天黄昏, 张子颖独自在街头散步。时值深秋,张子颖无意中发现落到地上的树叶形状千姿 百态各不相同,纹理错落,变幻万千。她脑子里灵光一现,突发奇想:“能不能 在树叶上作画呢”对自己的这一念头,张子颖顿时兴奋不已。于是她当即拿着几 片落叶跑回家,开始付诸行动。
张子颖查阅了很多书籍,了解到要在树叶上画画并且使之美观,必须 进行“干整”处理,也就是先将树叶用酒精擦拭干净,然后放入水中,用文火煮10 分钟去除叶肉,最后等晾至半干的时候,在蜡烛上均匀地烘烤直到完全干透。经 过这些细致的工序后才能得到通透、有着树叶原本纹理脉络的薄如蝉翼的一片树 叶,在它上面才能绘出图画并长期保存。
一开始,这不起眼的树叶让张子颖吃尽了苦头。张子颖每天各处奔走, 采摘各类树叶,带回家处理后一一尝试,但一次又一次失败了——有的树叶一煮 就烂,有的却百煮不烂;有的终于可达到薄如蝉翼的状态,但画上去没有多久就 腐烂了;有的一落笔就断了,还有的什么都好,却不容易着色……那段时间,张 子颖的房间就像一片沼泽,到处都是树叶,空气中弥漫着腐烂的异味。可她没有 气馁,整日整夜地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继续尝试。
为了寻找到最合适的叶子,张子颖特地走访了沈阳农业大学、沈阳植 物园的许多专家,希望能够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帮助。有一次,她打听到沈阳农 业大学有一位退休的刘教授年轻时曾做过类似的研究,兴奋不已,马不停蹄地赶 到农大家属大院,打听到了刘教授的家。
可是知识分子气很重的刘教授不大愿意和陌生人交谈,借故推脱了, 细心的张子颖感觉到了这一点。她没有放弃,反而进一步了解到,刘教授的儿女 都在国外发展,家里只有老两口,感情很好,只是老伴早年因病失聪成了残疾人 士,生活十分不便。于是张子颖心里有了主意,打消了晚上贸然登门的想法,而 是先到书店买了—本学习手语的书。在家里对着书苦练一个星期后,张子颖敲开了刘教授家的门。刘教授 一脸不悦,他老伴倒很客气,倒了—杯水给她。张子颖从容地用手语做了一个“谢 谢”的手势。刘教授惊异地看着她,问:“你怎么会手语”张子颖笑了一下,机智 地回答道“如果不学几天手语,怎么能跟主人家打招呼呢!其实我也是刚刚学的。” 刘教授一下子明白了眼前这个姑娘的良苦用心,破例和张子颖谈了很 久。在交谈中,刘教授看到了张子颖的坚定信念,对她十分赞赏,于是他拿出早 年做研究时的笔记,告诉张子颖说,虽然他当年没有成功,但这些笔记还是可以 帮助她少走弯路,并衷心祝福她早日成功。
接下来短短半年的时间,张子颖的足迹踏遍了整个沈阳市城郊。终于, 她发现在城市东面棋盘山的一个农场附近有一种野生的剑麻叶,十分适合作叶 画!在一片剑麻叶上,她画出了自己第一幅作品,颜料渗入树叶的程度恰到好处, 树叶经过处理干燥后,也没有出现破裂的情况,相反呈现出一定的韧性。张子颖 知道,她终于找到了事业发展的“金钥匙”。
第二天,张子颖又到棋盘山农场附近的山上采摘了大量完整、鲜嫩的 野生剑麻叶。回家后,她小心地用特制浓度的酒精—片片擦拭剑麻叶,然后用老 专家教给她的特殊抽湿技术进行抽湿,再经过煮、烤等一系列程序,最后得到一 张薄如蝉翼的树叶脉络。在此基础上,她开始作画,画人物,画山水,画鸟兽。
三个月后,张子颖为叶画成功申请了专利,并在一位朋友的担保下向银行借贷5 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成功打进国际市场 聪明的张子颖知道,要把叶画推向市场,不能盲目冒进,因为没有先 例,必须谨慎,首先要进行市场调查。于是她拿着叶画去征求不同人的意见。小 朋友们告诉她,如果能画上卡通画就更好了;生意人告诉她,叶画需要好好包装;
一些行家则认为,叶画十分具有创造力,并向她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的意见。
这么多人的看法和意见没有一样是否定叶画的,这更增强了张子颖的 信心。她在沈阳市的商业步行街上租了一个小门面,开始大量制作叶画,并在报 纸电视上做了一定的宣传。慕名而来的人一走进她的叶画店,就立即被吸引了:
巴掌大的—片树叶上,能画出那么栩栩如生、充满灵性的图画,的确让人既感到 新奇又觉得美不胜收。有一片扇形的剑麻叶上,画了江水上的—叶扁舟,意味悠 远,旁边题了一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配上那通透的树叶,让人感怀深远,刚拿出来,就被一个广东商人以3000元的价格买走了。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买叶画,张子颖又推出了“系列套画”。第一套是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一推向市场就有比较大的影响,许多人来她店里 争相观看。张子颖宣称:这套“金陵十二钗”不标价,谁要是欣赏,就自己出个价, 如果合适就卖给他。这样一来,更增添了人们的兴趣,大家纷纷议论着,无形中 给她的叶画店做了活广告。
果然没过多长时间,这套叶画就被本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生意人以 2万元的价格买走了,据说是送给他酷爱《红楼梦》的母亲作生日礼物。后来, 张子颖陆续又推出了几套叶画,有《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还有中国古 代“四大美人”等等,都在刚推出不久就以不菲的价格售出。
在开店后短短一年时间里,张子颖获纯利达20万元。但这些成绩没有 令张子颖满足,她在思索:怎么才能让叶画有更大的发展呢就在这时,一位在沈 阳多年、从事外贸生意的韩裔商人找到了她,提出可以帮她把叶画出口到韩国和 日本。但精明的商人提出,不管在国外获利多少,都得让他提四成佣金。
这个条件很苛刻,张子颖为了能让叶画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找到更大 的市场,让外国人知道中国有这样的艺术精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答应了。但 签订合同时,张子颖发现合同上居然要求在每幅叶画上写上对方外贸公司的名字, 而且是韩文!这让她无法接受,几经交涉,对方毫不让步,张子颖最后严肃地告 诉他:“叶画是可以赚钱的商品,但是它同样是艺术!如果写上公司的名字,整个 叶画的意境就会改变,变得不伦不类。这样的叶画即使到了国外,也没有艺术价 值,只会贻笑大方的。”对方终于被她说服了。
叶画投放到国际市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无论在韩国还是日本, 很多人本来就崇尚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来自中国的这种叶画,更是惊叹不已,纷 纷购买。国际市场上的成功为张子颖积累了大量的资全,她打算在素有“北方香 港”之称的大连开设叶画室,但是她知道以自己一个人的能力不可能完成这么多 叶画。
于是,2003年下半年,她投资开办了一所教授叶画的学校,在将叶画 发扬光大的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了更多的画源。在办学的过程中,张子颖发现有 潜力的学生,就与他们签订协议,负责销售他们的作品。有了人才,有了画源,到2004年初的时候,张子颖已经开了5家叶画 室,沈阳3家,大连2家。在她的指导下,画室的作品层出不穷,格调品位高尚, 做工精致,平均每个月都能给她带来十几万元的利润。
现在的张子颖已经从当初一名普通的小公务员成为了一名拥有百万 资产的成功女性。她以对理想的坚定追求,对艺术的执著眷恋,经营着她的画室。
她的每—间画室门口都有一幅同样的对联:画山画水画尽人间景色,不离不弃永 守理想彼岸。
这,也许就是张子颖内心的真情独白吧! 真实创业故事2: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 从职业经理人,到地产行业大佬的蜕变,郁亮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进入2011年后,郁亮明显地变瘦了。与以往那个白白胖胖、不温不火 的郁总判若两人。伴随其形象转变的,是郁亮的风格。在与媒体记者的对话和交 流中,郁亮常常抢白记者的问题,用一种幽默、轻松却带有一种压迫感的方式将 问题反抛回去。
在化解了问题尖锐性的同时,也为他自己赢得了回旋余地。一种全新 的郁亮风格诞生,机智,强势,却又不失幽默。
郁亮更敢说了,在不同的公开场合,甚至主动调侃他与王石意见不合 的传闻、刘爱明等高管出走与他有关的传闻,毫不回避,主动澄清。看似无意提 及,实则有意为之,早年担任过财务总经理的他,谨慎与沉稳仍然掩饰不住。
从职业经理人,到地产行业大佬的蜕变,郁亮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收获的是自信 1965 年12 月,郁亮出生于江苏苏州,母亲是一位普通工人,父亲是 一位工程师。也许是出于天赋,郁亮的理科成绩非常出色,在他考入北京大学国 际经济系时,其数学成绩是满分。
大学时,他最爱读的书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而这两本书似乎构成了这个年轻人理想的底色:约 翰·克里斯朵夫奋斗的一生让他极为着迷;而《光荣与梦想》里所描绘的美国断代 史,则让他收获了一种自信—一个在纷乱中崛起的时代是成就一个凡人最好的舞 台。
此时,中国南部的一个小渔村正响彻一句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 率就是生命。”一群梦想家和淘金者试图将这个名为“深圳”的地方建造为蓝图上 的“理想国”。郁亮在报纸上一次次看到关于深圳的故事,也看到“深圳该姓资还 是姓社”几近白热化的论争,而论争越激烈,那里越散发着潘多拉盒子般的魅力。
1988 年大学毕业后,郁亮做了去深圳的选择。
郁亮说:“我内心里一直在追求变化,所以不断在想,不断在变。那 时我觉得变化就是理想。” 两年后,由于郁亮所在的外贸公司业务萎缩,他向领导提交了一份厚 厚的建议书,内容是建议公司在内地发展连锁零售业务,但建议书交上去后便石 沉大海。他想到了离开。
1990 年,经身在万科的同学推荐,郁亮见到了王石。在其自传《道 路与梦想》中,王石对那次见面曾有过简短的叙述:90 年代初的万科人事政策 中对北大、清华的学生不问专业、来者不拒的做法也引来了一个年轻人。这天, 和平路50 号董事长办公室接待了一个带着书生气的年轻人。
桌子上摆着履历和一份“商业连锁模式”建议书,求职者叫郁亮,北京 大学国际经济专业毕业,之前供职深圳外贸集团,见到万科招聘连锁业务的人才 前来应聘。
此时,王石正雄心勃勃地要将他的公司打造成为多元化、集团化的军 团,当时5100 万的净资产、“上市公司”的光环和十几种业务门类将这家小公司 装点得熠熠生辉。“我觉得他们挺有理想的,”郁亮说,“因此我决定加入。”此外, 让郁亮做出选择的另一个理由是,自己那份厚厚的建议书,王石不仅看完了,而 且还做了详细的标记。
加入万科后,郁亮的主要工作是证券和投资。1993 年5月28 日,万 科4500 万B 股挂牌发行,共募集资金45135 万港币,郁亮由此大露头角。
这次B 股发行,万科不仅获得了资本,也获得了国际投行的质疑,他们并不认可万科的多元化,当时他们犹如章鱼的触角已经伸到了地产、零售、 证券、工业、文化,就连蒸馏水和电影都有他们布下的棋子。投行说,你们究竟 是干吗的我没法衡量你们的价值。
也是在1993 年,位于上海的万科城市花园开售,而这个靠近机场、 地处偏远的项目竟意外获得海归的追捧。要知道仅仅一 年前,当王石和郁亮来 到这儿时,这里还是大片的农田,只有稀稀拉拉的耕牛和拖拉机而已。一个判断 在多次务虚会上达成了:中国未来的造城运动将给大众住宅市场无限的想象空间。
1994 年的某一天,郁亮来到王石办公室,直接问他,为什么我还不 是副总经理王石回答道,对啊,为什么你还不是两年后,做完减法的郁亮得到了 副总经理的职位。而这种版本的对话曾在1992年一模一样地出现过,那时郁亮 “要”到的职位是部门主管。
一千亿的历程 2000 年,郁亮全面负责公司后,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而在他接过权柄的那一刻,他的“导师”王石并没有任何特别的交代,连一次长谈 都没有。在一次采访中,王石对郁亮的评价只有两个词:“踏实”、“细腻”。在他 看来,这应该是一名优秀的经理人必备的美德。但如果你觉得这两个词还欠缺一 点杀伤力的话,那就错了。军人出身的他,还送给郁亮一个评价—重剑无锋。
就职之后,郁亮开始了“海盗计划”,着手从中海地产挖人;另外,他 又主持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这完全可以视为这个身高只有一米七一 的人储 备性的发力。当年,万科地产收入达到24 亿,但那时的他已经在想要用5 年的 时间做到100 亿了。
2003 年,在深圳云海山庄举行的一次高层务虚会上,有小组在讨论 时设定销售过千亿的十年发展计划,当时王石跳起来,说道:“你们年轻人不要 浮夸!”当时的万科正受到顺驰强力的挑战,王石认为千亿目标是年轻人在压力下 的一种不理智,他说,顺驰没那么重要。而郁亮则觉得这跟顺驰没关系,是市场 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王石最终相信了这个年轻人和他一直坚持的看似遥不可及的愿景。但 毫无疑问,接下来郁亮必须要将万科淬炼为在管理和运作上达到世界一流的公司。
2004 年,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的万科成立20 周年庆典上,郁亮正式提出要用10 年做到千亿,而当年万科的销售额只有91 亿元人民币。
2010 年,一千亿目标提前4 年实现了。那一天,郁亮给每位员工发 了一封通知邮件,语气平静,并无特别兴奋。他只是在邮件发出的那一刻,才在 内心中做了一次小小的庆祝。如果真有什么特别之举的话,恐怕就是几天后送给 每位员工的纪念币了,其正面镌刻了1000 亿的数字,背面则是珠穆朗玛峰,因 为那年,王石又一次登上了那里。
郁亮钟爱德鲁克的一句话:“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 任何激动人心的故事发生。”在郁亮的履历里,这个在内心喜好平静的人并不愿 意用“大喜大悲”来标注人生的某个时刻。
作为经理人,他将按部就班、顺理成章视为一种职责。“一切都在我 们设想的轨道上运转,当结果到来时,你怎么会有特别的感受呢这又不是中了六 合彩,如果真有什么意外之喜和意外之悲的话,那只能说明我们在管理上还有漏 洞。” 这个仿佛用工业刻度来要求自己的人生未免有点机械化,但这并非郁 亮的脸谱,而事实上,他一直在心中抵制外界送给他的任何标签。他不喜欢自己 的人生以及成功被一种简单的方式总结(他自己都没有总结过)。如果说曾有一段 时间,他每年都会送给自己一块价值不菲的名表来“奖赏”自己的话,那么在3 年 前,他突然顿悟,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未免有点儿浅薄了。他找到了一种更加 有趣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减肥。
2008 年,郁亮突然萌生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念头,要用两年的时间将 体重从75 公斤减到他加入万科时的64 公斤,并将此视为送给自己加入万科20 年的礼物。
理想主义的恣意人生 14年前,46岁的王石,开始人生第一次登雪山。对于王石而言,每一 次登山,都是一次在红尘世界里永远无法获得的心灵之旅。13年后,45岁的郁亮 首次踏上了雪山之巅。对于郁亮而言,日后即将踏上的雪山,亦是一次次挑战自 我的旅途。
当年王石穿上粉红衣服与董洁同登时尚杂志封面,2011年,郁亮一袭 粉红衬衫招来众多惊艳目光。万科真是一家奇特的企业,或者说万科总裁总有恣意人生。
如果要亮出郁亮的行程安排,那简直会羡慕死那些正忙于商海沉浮而 无暇分身的企业老总。
5月6日,正站在启孜峰6206米山顶上;
5月,参加珠海站自行车比赛;
6月,参加顺义站自行车比赛;
7月,考察慕士塔格峰;
9月3日,登上海拔5276米的四姑娘二峰顶…… 可是,万科并没有因为总裁郁亮奔波自行车、马拉松、登山等赛事而 裹步不前,相反,在过去的三个季度,万科业绩表现斐然,以总销售额970.8亿 元、总销售面积841.2万平方米占据了行业头把交椅。
10年前,当王石把“万科之舵”交到郁亮手中时,这个35岁的年轻人足 足用了三年时间来适应总经理这个新角色。
10年后的今天,郁亮与王石的相似之处越来越多。进入2011年,郁亮 体重减少了7公斤,原来微胖的脸庞有了棱角,体态变得更加干练和结实;除了经 常骑自行车锻炼身体外,郁亮也开始登雪山了。更为重要的是,在万科的发展战 略上,郁亮也与王石保持着一致。“我跟主席(王石)很多意见是一致的。”郁亮经 常强调。
就个体而言,郁亮与王石有着很大的差别。郁亮比王石小14岁,不同 的时代烙印,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人生经历,甚至王石的火暴和硬朗,与郁 亮的细腻和踏实皆形成了性格上的反差。但当年王石把郁亮推到总经理位置时, 无疑相信郁亮能够延续他的梦想。
有人把王石看做是万科的“精神领袖”,郁亮也表示“主席(王石)的话要 从精神层面去理解”。但从某个角度看,王石与郁亮更像是一对搭档,维系两个 人的是信任。王石说过:我最高兴的时候,就是我的某一个意见最后被证明是错 的,而他们(郁亮及管理层)是对的。恐怕这也是王石放心地海外游学的原因之一。2010年,一千亿目标的完成,标志着郁亮驾驶的“万科”这艘巨舰有了 突破性的发展。然而在万科突破千亿销售额之后的2个多月里,郁亮对外界说的 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忘记规模和数字吧!” 有时,郁亮不得不从理想中走回现实。而现在最现实的问题是:千亿 元之后,万科的“上半场”已经完美落幕,作为全球最大住宅公司的总裁,45岁的 郁亮将把万科带向何方万科的“下半场”,“高潮”又在哪里 显然,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点,是郁亮将要面对的最大考验 真实创业故事3:许家印 商海里倔强的“舞者” 许家印,男,生于河南周口太康县,一个靠8年积累迅速拥有120亿元 资产的民营企业家。他是第一个登上中国内地首富“宝座”的河南人。全国劳动模 范、中国十大慈善家,2005胡润百富榜第十一位,2005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第三 位。广州恒大集团恒大地产董事长。2011年福布斯富豪排名榜中,成为唯一入围 的中国足球老板,他以51亿美元排名总榜单第200位,位居大陆富豪榜第七。
从车间主任到业务员 许家印说,他“个人经历很简单,但过程很艰难”。作为恢复高考后第 二届大学生,许家印走了一条大多数知识分子当年所走的路毕业分配,满怀抱负 地在一线工作岗位埋头苦干N年,此后适逢改革开放潮涌,终于按捺不住一颗驿 动的心,放弃原有的铁饭碗,从内陆的河南直奔深圳,开始了商海浮沉。
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年轻的许家印“非常开心地”考上了武汉钢铁学 院,学习4年钢铁专业,然后被分配到河南省的舞阳钢铁公司,在这里一呆就是 10年。
“舞钢是大型国企,我一去就主动申请到了第一线——热处理车间, 当时学钢铁的大学生比较少,所以受到重视,帮忙协助车间主任,一年后升为车 间副主任,再后来做了车间主任。”许家印说自己当时是工作狂人,在做车间主 任的7年里,他没有休息过一天,年三十都会跑去车间。
1992年初,许家印破例休假了,他南下深圳找工作去了。他没料到是 23天过去,投出的简历都撞了白板。后来经别人提醒才知道原来是简历做得太厚了,50页,根本不会有人去看。于是许就把简历改短, 从50页改到了10页还是没用,再改, 三四次易稿后,只剩了2页,这时效果也 立竿见影——有了5个候选单位。
精挑细选之后,许家印选择了一家刚成立不过一年、只有几个连锁店 规模的小企业,许选择它的原因很简单——是觉得这个企业有前景,最主要的是 它有一个好老板。
他的新职业是业务员。曾做过车间主任、管理300多号人的他开始一 切重新来过。那时许家印就连见到公司里20岁的小女生,都会喊“师傅”。3个月 后,许家印做成第一个单子,为公司带来10万元的业务额,这让老板对他另眼相 看,他也从此不用再东奔西跑,当上了办公室的负责人。
1993年,这个企业又注册了一个贸易公司,要和舞钢合作,许家印于 是很自然地兼任了这个新公司的老总,不过这个“老总”只是个虚职,公司注册完 以后老板再没投进去分钱,无奈之下,许家印只能东挪西凑借了10万元,开始了 第一次创业。不过这次折腾一年,也无起色。
珠岛花园许家印第一次飞跃 1994年,老板本要派许家印去长春分公司做老总,但许家印却选择了 去广州——这个当时还是公司市场空白地打天下。这年的国庆节,许家印带着一 个司机,一个出纳,还有两个员工,总共5个人,从深圳来到广州,开始了他人 生中的第二次创业。
许家印在广州的第一个落脚点是价廉物美的城中村。城中村里的这间 不见阳光的房子,白天是办公室,晚上就是5人的住处。人生地不熟,再加上办 公环境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这家位于城中村的微型小公司,生意自然好不到哪里。
不过,幸运之神似乎对许家印总能眷顾,每每在他陷入低潮之时,总 会有奇迹助他渡过难关,后来的恒大上市波折、资金困难之时,也屡次出现。
当时,许家印的5人团队,通过相关渠道收购了 家公司,取得了一 个名为珠岛花园的地产项目,这个对许家印乃至恒大开发、营销风格影响深远的项目,可谓许家印创业路上的第一次飞跃。
当时广州楼市盛行的是大户型之风,一栋楼都是三房,只有拐角的地 方才会做小面积。许家印却反其道而行之,1995年珠岛花园第一期的几百套房子 全做小户型,效果出奇的好,房子全部热销,在广州楼市轰动一时。
不过,当1997年5月珠岛花园二期销售了一半的时候,许家印选择了 离开。
临走时,许家印向老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人的价值,应该体现出 他的能力水平与贡献。许家印离开深圳老板的时候,项目通过审计,价值2个多 亿,也就是说许家印花了2年半的时间,从零开始,为公司创造了2个多亿的现金 流,而在当时,许的工资是每月3000多元。
许的个性和价值观,在他人生第一次跳槽中已经略有体现“我这个人 要强,该我做的事我会做好,没做好是一回事,但做好了就要有体现。舞钢10 年当了7年车间主任,总是不提拔,我肯定要走。”许家印说,他的出走与现在70 后、80后的频繁跳槽不同,“他们跳得太多,已经没有了意义”。
第—枪要打响 1996年,许家印在广州注册了恒大地产,开始了第三次创业。许家印 认为“用最少的钱拿更多的地,发展的时间持续更长”,所以他把恒大的第一个项 目锁定在海珠区广州工业大道的原广州农药厂地块上。
现在的工业大道板块已是小区云集,房价过万,而在当时这里还是工 厂林立、污染严重、市政配套都滞后的远郊区。不过,即便这个地块,首期也需 500万元的地价款,恒大最多只能从银行贷到300万元,而且一穷二白的恒大还未 必拿得到。
为了获得这个项目,许家印又再一次发挥了他的商务谈判技能,既描 绘了个恒太的宏伟蓝图,也详细描述怎么付款方便。凭着三寸不烂之舌,300万 元终于到手,于是许家印立即开发,并复制珠岛花园的模式——小户型,薄利多 销,快速回笼资金。
1996年6月8日,金碧花园破土动工,8月8日正式公开发售,开盘价定 为28D。元/平方米,这个价位对于属于广州老城区的海珠楼盘而言,十分具有诱惑力。当天上午首期的323套住宅就全部卖完,一共回款8000多万元。第二期开 发的时候,有了现金流的恒大开始注重环境和配套,环境好了,售价自然也就高 了,于是第二期的售价涨到了3500元/平方米。
1998年6月23日,在广州市首次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会上,恒大集 团以1.34亿元的价格一举投得位于原农药厂周边的5.3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在 此之前还进行过几次征地。至此,5次扩地,实现了金碧花园占地52万平方米的 发展目标。
金碧花园首期销售额8000多万元,一下子就彻底解决了恒大现金流的 问题。金碧花园的成功是恒大发展关键的一步。
多年后,许家印话当年,说金碧花园的实践让他明白:无论何时,企 业运作最重要的问题都是现金流,尤其是刚起步阶段。或许这个信念,是许家印 在恒大此后的几次资金危机中得以脱身的根基。例如,大刀阔斧降价、敢于引进 战略合作者:2006年A股高潮伊始出让绿景地产,而后又筹划香港上市,均是此 哲学的继续。
许家印只想一点:机会不抓住,过去了就过去了。
意识的转变 接下来,恒大的运转就自然而然转入了高速奔跑阶段。当时广州有 1600多家房 地产公司。而恒大成立的时候,绝大部分公司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 成立,比恒大要早五六年。恒大采取的是在广州快马圈地的策略。到了1999年, 仅仅用3年时间,恒大就进入了30强的第七位,到了2004年,恒大进入中国百强 房企前10,并于2004、2005、2006年,连续3年时间蝉联前十强。
了解恒大的人都知道,2004年对恒大而言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恒 大是以规模取胜,之后度过资本原始积累的初创阶段后,恒大开始走“规模+品牌” 路线。
2004年后,恒大逐渐开始从产品上进行改革:金碧花园四期设计完后, 他把全体员工拉到现场开会,许家印高呼“从今以后,公司都要宣传打造精品, 创立品牌”的口号。许家印首先动刀的是样板房,装修标准从最初金碧花园的每平方米 400元一直提高到今天的2000元、3000元。
许称之为“意识的转变”,不管是中端还是高端产品,只要楼盘素质好, 投入产出比就会高。于是再后来就有了如今媒体圈熟知的恒大精品战略:恒大在 全国中高端产品有恒大城、恒大绿洲、高端产品有恒大华府,旅游地产则有恒大 金碧天下。目前,在恒大50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中,中端产品占到60%,中 高端占25%左右,高端占10%左右。
危机之下应变术 当然,恒大也无法逃避2008年金融危机的第一个寒冬。
当时恒大全国有32个楼盘、906万平方米在建,加上大规模拿地,100 多亿元的缺口对企业而言影响非常大。
地产圈有时是充满戏剧性的。每一个潮流过去,有人说最艰难的时候 已经过去了:有人说最艰难的时候才刚刚开始。许家印却说:“我的理念就是要 员工艰苦创业,当然这个条件也不艰苦。我的面子不值钱,别人说你好又怎么样, 不好又怎么样别人说恒大都没有自己的写字楼,没有就没有吧。”追求实惠是许 家印的生存之道。
在2007、2008年最难熬的那段时间内,许家印一方面重拾薄利多销的 发家之本,全国几十个楼盘搞联动促销,快速回笼了海量资金,一方面与国际投 行、香港富豪秘签融资协议,尽管条件苛刻甚至凶险,但毕竟帮助恒大熬过一个 最艰难的地产寒冬。
“市场永远是正确的,行情不好,你想卖高,人家也不买,萧条的时 候,只能便宜卖,我们去年卖的房,到现在我都心痛。不过没办法,卖房要根据 当时的市场情况。” 而回顾近几年的发展史,我们又不难发现一个新的规律从2007年开始, 恒大对外的合作伙伴必然是名牌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而高速发展的规模不变之 下,恒大的资金流产生了很微妙的变化,可以说是裂变2006~2007年,恒大引进 淡马锡基金、德意志银行和美林银行作为战略股东,同时引进4亿美元,并在当 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半个月后还发了5亿美元债券。可以说,恒大的发展关键时期一个是借助于这两年的资本运作,一个是恒大全国规划战略,按部就班地实施, 并在2007年显现效果。也难怪许家印说,目前恒大的优势不在于严格的管理体系, 不在于独裁,而在于资源整合。
当下恒大已经走到第四个发展目标走向国际,跨越发展。这个公司从 2006年开始用一年半的时间,从一个广州走向了全国23个城市,而万科用了10 年时间扩展了29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