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人文的新闻观
科学和人文的新闻观 (―)科学精神与新闻观 在中国新闻学术界,多数人对新闻的认识,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 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原则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 结》中指出,“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惟一现实的;而我们 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 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 的唯物主义a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也有类似论述,他说,“正是 这个经验使我们深信: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 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 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唯物主义自觉地把人类的‘朴素的’信念作为 自己的认识论的基础。
依据这种认识论原理和方法,建构了我们对于新闻本源和本质的基本 观点。陆定一对此有经典的表述,他说:新闻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回 答。由于对于新闻的本源理解不同,一种人对于新闻是什么,作了唯物论的解决, 另一种人则作了唯心论的解决。
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 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 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 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陆定一对于新闻 的这一表述,依据唯物论的认识论,同时也符合科学精神的要求。科学精神是科 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它包括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 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它主张科学认识来自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 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发展的动力。科学精神作为文化因素,不断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更新。科学精神不仅指导和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新闻观念的科学 化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同人文精神一起,科学精神象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共同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科学精神坚持尊重实践,以实验证明为定夺和以实用 为价值取向的传统,对科学新闻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可以说,新闻传播事业几 百年来不仅从物质技术条件上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而且在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 上也从科学精神中获益匪浅。
在中国,科学新闻观,首先坚决地反对了唯心论和法西斯新闻观。唯 心论新闻观中有一种所谓“性质说”,认为新闻乃是时宜性、一般性、趣味性等各 种“性质”之本身,离开这些“性质”就不成其新闻性质”即新闻,新闻即“性质”。其 实,新闻的“性质”,是由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所决定的,事实决定新闻的“性质”, 而不是“性质”对于客观事实有什么决定作用。这种唯心论的“性质说”新闻观,“把 片面的东西夸大成为全面的东西,把形式当作本质,把附属的当作主要的,把偶 然的当作必然的,因而是错误的法西斯主义新闻观公然鼓吹大谎言比小谎言更能 使群众信以为真,假话重复千遍就能成为真理。在法西斯宣传头目那里,是没有 “科学精神”可言的。在他们那里,新闻报道成了主观意愿任意摆弄的玩物。
还有一种“新新闻学”,其创始人汤姆斯•沃尔弗主张用写小说的方法 写新闻纪事,不限制虚构和小说化。这种新闻观攻击“传统的新闻写作”是“墨守 成规的新闻逻辑”,“是客观性的愚蠢作品”。
然而,来自生活第一线的具有“客观性”的报道,也未必是客观的、真 正意义上的“真实”的。美国新闻学者菲利浦•迈耶提倡的“精确新闻学”,主张运 用现代社会学的一些实证方法采集与处理新闻。实际上,这种注重微观真实而忽 略宏观真实的新闻观,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整个客观世界,形式上的“精确”,侵 蚀了总体上和本质上的“精确”。
这种情况表明,来自实践、来自生活的东西,未必天然地具有客观的 品质。这同时也表明,从理论同实践的结合上坚持科学精神,是多么不容易。坚持新闻有学,即新闻传播是有规律可循的,是科学精神在新闻学研 究和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体现。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指出,必须承认报刊 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 这种规律它不能而且也不应该由于专横暴戾而丧失掉。许多年来,围绕着新闻传 播是否有规律可循,主观随意性在新闻传播领域是否可行的论争,各国各个历史 时期都有发生。无数事实表明,承认新闻有学,尊重新闻规律,新闻传播事业就 发展,就前进,新闻科学研究就繁荣,就深化;
否认新闻有学,违反新闻规律, 新闻传播事业就停滞,就倒退,新闻科学研究就削弱,就萧条。新闻传播事业的 发展和新闻科学的进步一步都离不开科学精神。
从17世纪以来,科学以它神奇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 式,改变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现代文明的一切成就都是科学的产物。于是,科 荠被看作世界上所有问题决定力量的神话出现了。“这种视科学为‘最后的和惟一 的’6终极的和最高的’信念就是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不同于科学精神,科学主义的信条是:客观是真理的属性和 知识的保证。然而,在现实的新闻传播中,新闻报道中的客观现象并不能保障新 闻报道的完全真实。一个时期彩电行业产品积压严重,但也有几家厂子管理得法, 产销两旺。报道这少数几家厂子彩电生产形势看好的新闻,不能说不客观,但从 全国彩电生产形势看,这个报道却是很不真实的。
哈贝马斯指出,人类知识植根于三种普遍性的人类利益:技术的利益、 实践的利益和解放的利益。与此相对应,形成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批判理论 三种知识范畴。在理想的状态下,这三类知识各司其职,和谐运行,共同保障和 促进人类的普遍利益。但是,当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候,一切社会问题都被 当成技术问题,不同类的知识也统统归纳成自然科学知识。®新闻传播事业发展 到今天,第四媒体正日益向全球普及,科学主义的这种“技术崇拜”,也已经波及 到新闻传播界的角角落落。不少从业人员对于编摄技术的迷信到了无以复加的程 度,而对自身知识修养与业务训练却漠然处之,仿佛再也没有必要学习新闻学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这种对人的藐视和对技术机械的迷信,无论对新闻传播事业还是对科学技术本身,都是十分危险的。
传播学者麦克鲁汉指出,“媒介即信息”,他有时甚至把技术当作媒介 的同义词。但无人可以否认,媒介也罢,技术也罢,统统离不开人的智力。它们 的诞生离不开人,它们的运作与发展也离不开人。麦克鲁汉把媒介、技术看作是 至关重要的东西,而传播内容却是无足轻重的。实际上,人们对媒介和技术的看 重,主要还在于它能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的内容。一张印得精美无比的报纸, 如果它的内容不为人所关注,这张报纸也不会有恒久的读者。所以,把内容看作 可有可无,而把媒介或技术看得无比重要,在理论上是没有学理依据的,在实践 上是有害的。
由此可见,没有科学技术的成就,没有科学精神的指引,就不会有新 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也不会有科学新闻观的建构。而科学主义,则完全把世界看 成纯粹物质的运动,过于强调纯客观,排斥人在其中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要划 清科学精神和科学主义的界限,不仅要关注自然现象,而且要关注人文现象。现 代新闻观,不仅要用科学精神建构,而且还要用人文精神建构。只有这样,才能 把物质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和人文的力量结合起来,把技术与人性的因素全部调 动起来并加以有机整合。
(二)人文精神与新闻观 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位新闻学者提出一种新闻主张:文学是人学, 新闻是事学。意思是:文学是写人的,而新闻则是写事的。这—主张揭示出文学 与新闻所关注的主要对象不同,因而颇有新意但这个主张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 实:新闻所关注的事,无论是自然界发生的事还是人世间发生的事,大多同人的 生存发展有关,新闻从不问津同人完全没有关系的事实。我们生活其中的客观世 界,每天有多多少少的事情发生,而媒体对它们感兴趣并光顾的,也.总是那些 同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事实。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新闻既是事学又是人学, 是同人密不可分的“事学”。这一通话无非想说出--个看法:新闻观点,同人文精神是不可分离的。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倡导尊重人、关 怀人,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最大发挥提供一 切条件。人文精神一则起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它的具体 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
一则起始于同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化思潮.反对宗 教教义和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提倡学术研究、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人文主义 原本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但它对人的命运的关怀和对人的权利的尊重, 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之一。人文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只 是强调这种人文精神,接受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在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形成发展和新闻学研究渐次深化的过程中,先后 经历几度“以何为本”的变迁。人文精神的光芒照亮新闻园地,是本世纪最后几十 年的事情。
在新闻传播中,长时期施行的是“传媒为本”的路线。所谓“传媒为本”, 也就是从传媒出发又回归传媒的传播方针。实施这一方针,说到底传播活动是为 了传媒所有人、出版人及其背后的阶级、阶层、政党的政治或经济利益,所以这 个方针,实际上也是传播者本位,“传者为本”,-切从办传媒人的需要、利益、意 志、兴趣出发,很少考虑或根本不考虑传播对象的实际状况和现实需要。这种情 况下,自然很难说得上对传播对象的关怀、尊重和满足。
随着政党报纸和政论报纸退出历史舞台、大众化报纸步人现代生活之 后,“受众为本”的路线逐步取代“传媒为本”的路线。“受众为本”,是从受众的需 要和爱好出发,通过各种合理有益的服务,又以受众最大的满足为回归。有充分 的理由证明,尽管实施“受众为本”的方针,传播者及其所有人还是要取得足够的 回报,传播活动既已投人,必图报偿,但实施这-*方针同前面的“传媒为本”方针 还是有所不同的。“受众为本”,必须充分尊重人,深人了解人的需求,尽最大努 力千方百计去满足人的种种需求。这里,必须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体现出人文的存在和人文精神的力量。
在新闻学研究者的学术视野里,还有一种“新闻本位”的路线,即把事 实、传播者、接受者、传播通道、新闻信息等看成新闻传播中的各个环节,而以 新闻信息为本体。对于“新闻本位”,有两个不同的解读。这两种解读相同的是, 都承认新闻是认识主体对被认识客体(即客观存在物)的反映。不同的是,一种 认为新闻是报道者对外在事物的纯客观的反映、复制,这种反映、复制中没有主 体的任何主观看法、评价、意见3另一种则认为新闻不仅是客观存在物的复制、 写真,其中也蕴含着认识主体的看法、评价、意见。而这种看法、评价、意见, 不一定由报道者站出来自己表白叙说,而往往通过对客观存在物的细心选择和巧 妙组合,用事实自身的逻辑说服力来“说话”。而通过事实“说话”的新闻,更能显 示出报道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真情对话”,更能体现出报道者对接受者的“人的关 怀”。这后一观点所展示的“新闻本位”,实际上正是人文精神在新闻报道中的生 动体现,比没有人的灵魂的“纯客观报道”更能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流露出人的真 情实感。
人文精神还渗透于对新闻功能的认识上。早期的新闻观,由于报纸处 于政党报纸、政论报纸的发展时期,因而往往突出新闻的政治说教功能和政党组 织功能,把报纸看成进行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工具,看成组建政治组织的工具, 甚至干脆把报纸本身看作某个政党的政党中心和组织中心。进入工业社会之后, 资产阶级统治得以巩固,资产阶级的使命从夺权革命转向发展经济与谋取经济利 益,政党报纸和政论报纸也随之转向市场,演变为商业报纸和大众化报纸。在这 种情况下,新闻的商品属性和共同兴趣也得以提升,新闻观于是也发生了根本性 的变化。
新闻活动是反映人的活动、传递人的价值观念、沟通人的精神世界的 文化活动。报纸无论处于政党报纸还是商业报纸阶段,由于报纸或者被当作政党 的“作战工具”,或者作为“谋利工具”,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被淡化了、掩盖了。
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人的活动,在宣传战和新闻买卖中常常只剩下物与物交易、 政权之间的较量。而到了进行这些交易和较量的条件逐渐淡化的时候,新闻传播 中的人的精神活动才会更多地得到重视和获得更多的反映,新闻活动中才能广泛地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
除了客观传播环境之外,新闻传播者自身的人文修养,是确保新闻传 播活动中有足够人文精神关照的重要条件。新闻传播者对人民负有崇高责任感和 敬业精神,是其必备的重要素质。一个传播者对于人的命运、疾苦、欢乐是不是 时刻铭记在心,对于人民的事业进退、兴衰、成败是不是激动感奋,对于危害人 民利益的坏人坏事坏作风坏行径能不能拍案而起大声疾呼,对于人民嘱托的任务 能不能千方百计排除万难按时优质完成,总之,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做到“先天下 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无不显现一个传播者有无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精神 的强弱多寡。
新闻观中的人文精神是无形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人文精神却 是可以感知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采访镜头:
铁人三项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中。漫长的长跑途中,运动员气喘嘘嘘、 挥汗如雨艰难地跋涉着。一个记者跑过来,手持话筒问运动员:此刻你在想什么? 一位下岗工人再就业致富,当了老板,记者前去采访。这位老板说, 正是下岗给了我机会,我感谢政府的下岗政策。电视台不加删节,播出了这段讲 话。
不顾运动员正在全力拼搏,也不顾多数下岗工人的困苦和心态,这样 的采访报道,怎么能引起受众感情的共鸣和意见的认同呢?没有人文关怀,不能 体现正常的人性和体现人的正常心态,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是难以取得理想的传 播效果的。
编辑也如此。如果为读者着想,千方百计使读者读得懂,读得轻松, 读得有收益,人人喜闻乐见,从阅读中提高人的素质,说明这位编辑是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努力满足人的需要的。新闻传媒的把关人对人的文化影响不可 小看。如果这种影响都是正面、积极的话,新闻传媒对人文素质的培育是功不可 没的。而这种正面、积极影响力的获得,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观的健康、正确与适 宜是起码的前提。这一分析,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人文精神同新闻观的密不可分 的互动关系。
对新闻功能的这种两面观,不少人都有提及。刘少奇1948年在《对华 北记者团的谈话》中就指出,“报纸要能够密切联系群众,那是很好的;
但是, 如果给群众以错误的东西,散布坏影响,散布错误的思想、错误的理论、错误的 政策,把群众中的消极因素、落后因素、破坏因素鼓动起来,就要犯大的错误。
因此,报纸工作如果做不好,就是最厉害的脱离群众,就会发生很危险的情况。”@ 他对记者说,“党依靠你们的工作,指导群众,向群众学习。因此,你们做得好, 对党对人民的帮助就大;
做不好,帮助就不大;
如做错,来个‘客里空’,故意夸 大,反映得不真实,就害死人了。
1958年,我国不少报纸犯了浮夸风错误,刘少奇批评这些报纸时痛心 疾首地指出,这种情况下,与其有报纸,还不如没有报纸。在20世纪80年代,陈 云也几次讲到,宣传工作好比大海,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些分析告诉我们, 新闻传播中要坚持人文精神,但又要处处留意不要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因为人文 主义曾经是人文精神的两个来源之一,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 本质、人的利益和人的需要,坚It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权利。这其中有不少科 学真理的成分。正是这一点,使得人文主义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但人 文主义又是资产阶级文化中的基本价值观和哲学观念,它的不分阶级纯粹民主的 政治主张,是背离社会现实空洞乏力的。这些观念,对我国近年的新闻改革也有 一定影响,目前正在流行的写中性人物,表模糊意见的做法,新闻猎奇、片面追 求利润和市场的做法,已经给健康的新闻传播造成严重损害。这些做法,有的虽 然主要出自纠正以前的典型报道过于标签化的善良愿望,出自淡化宣传色彩浓化 生活的社会思潮的冲击,但同人文主义的影响也不无关系。因此,我们在张扬人 文精神的同时,要警惕和防范人文主义趁机而人。
显然,建构现代新闻观,光有科学精神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人文精神的指导与充实。人文精神倾注于现代新闻观的,是人的关怀、人的同情、人的情 愫、人的力量,有了这些,新闻才能以人为本,才能富有情感,新闻学才能在人 文科学的巨大体系中有一席之地。才能从根本上完成新闻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 确认与坚守自己的人文工具的社会角色定位,实现从人出发,回归更高更新更强 的人的良性循环。而在这样反复循环不断优化的进程中,新闻观也就不断地去芜 存真、去粗存精,不断地向更具科学精神、更具人文精神的新目标发展。但在张 扬人文精神的同时,新闻界要时时、处处小心陷人人文主义的泥坑。
(三)在科学和人文的交融中建构新闻观 我们分别对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同新闻观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在实际 生活中,科学和人文往往互相蕴含着对方,科学中有人文精神,人文中有科学精 神。科学和人文同时影响着新闻传播和新闻学研究。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和人 文的交融中建构新闻观。
学者们指出,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充分显示出人的智慧和 力量,而这种智慧和力量,正是人文精神的魅力所在。马克思在为《资本论》法 文版所作的序中指出,在科学上没介平识的大逍,R有小畏劳罟沿#陡峭ill路攀登 的人,才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丨〖I想到那碎在通向科学高峰的崎岖、道上 无畏攀登的科学家,当我们看到爱因斯妲那颗思想者的头脑,当我们沉浸在华罗 庚的优选法带来的工农业成就的欢乐中,当我们听到从遥远的广寒宮传來的我国 U里发出的东方红乐曲的时候,是多么敬毘、多么兴奋、多么激动,这种全身心 的感奋,绝不会比吟诗听音乐看话剧差…-分半毫丨说科学中含存人文精神,绝 不是空泛无据的«语离歼人的活动,离开人性,离开人所具备的智力、体力、耐 力等等,离if人文精神,便没荷貞-il:意义I:的能造福干人类的科学。
同样,离开r科学精神,也就不会有ftii:.的人X,篇《实践足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解放r多少人的思想,.汗创丫多么伟大的事业其对中H以至全球的 贡献.远胜F]()颗原子弹的威力,它里面所包含的科学真理.谁可以否认?真正的人 文中间,K科学精神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学者黑田鹏信说过一句具有极大概括力的话:求真的知识欲的对象有科学求善的道德欲的对象有道德,求美的审美欲的 对象有艺术,追求真、善、美这一人类的共同的原始的本质既关注科学,又关注 人文。科学和人文,是不可分割的。科学也罢,人文也罢都是人之必需,都是从 人出发,义问归于人。正是这点,令我们确信:科学有人文,人文中有科学。
这就明确地为新闻观的建构指出了一条惟的道路:在科学和人文的交 融中认识和描述新闻观念体验把握新闻传播规律。远离科学,不仅得不全I)新闻 传播事业发展壮大最*本的物质技术条件,也忽略实事求是、一切通过调丧研究 实证考察的思维科学和方法,最终必然导致倒退与失败。近年来,中闻新闻界“换 宅”运动发展之快,效果之明敁使外因同行为之惊讶。中S传媒在硬件方面已足吋 同世界新闻强国媲美中国新闻文化的科学含已较卜年前有了长足进步。中H新闻 传播事业和新闻科学研究自身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也离不开整个社会文化群体。
同近十年的中国新闻界在物质技术方ii的突I猛进相比,中国新闻的人文色彩有所 减退人们对中m新闻文化“有传媒无文化”的批评不绝于坏,对传播技术的迷信和 对新闻文化的轻视原因。因此,中国新闻既离不幵科学,义离不开人义,要在科 学和人文的交融中建构新闻观,是中国新间事业和新闻文化的必由之路, 在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科学研究中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要ft 觉地反对非科学精神和非人文精神非科学精神当前在中国新闻传播与新闻科学 研究中的表现,主要是否认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新闻传播规律。我们要 在新闻决策、指导、运作和考核中,反对惟意志论、反对主观随意性,反对以权 力和权威代替新闻科学,防止将指挥军事工作或政治运动的一套做法用之于新闻 报道,防止成就与业绩报道上的浮夸风、推广先进经验方面的瞎指挥风、理论宣 传和典型报道方面的片面性在新闻改舉中,坚持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从实践中来、 再到实践中去的做法,防止一切,一哄而起C.在中M,面枳这么大,传媒那么多, 新闻改革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一种做法。总之.要有科学精神,按规 律办事.按实事求是的方针办事 非人文精神在当前新闻传播中的主要表现,娃淡化以至抹煞新闻产品 的意识形态及文化厲性,把生动丰富的人的精神交往,看作纯粹的物与物的交易./ 在中国,在把市场经济模式引入新闻产业的过程中.市场导向简单化,强化新闻生产的物化特征而淡化它的社会文化本质的现象日趋严重,人文精神在新闻传播 中日益削弱。新闻产品的商品属性相应递增,这对过去完全无视新闻的商品属性 来说固然不是-件坏事,但新闻产品的人文含量不断减缩、个别新闻传播者的商 人角色定位日趋强化,成为令人担忧的新动向。因此,在新闻传播中摆正政治导 向与市场导向的关系,坚持新闻产品既是特殊商品又是文化作品,是摆在我国新 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件紧迫任务而这一切,都必须高扬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