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影响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影响 一 近年来,学者们习惯借用生态学(Ecology)的基本概念来研究新闻传播 现象。笔者深以为然。因为解决好资源开发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是包括媒体 在内的任何一个领域平衡发展重要前提。在此笔者还将引用生态学的一个核心概 念——种群(Population),借以探讨近年华人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华文媒体生存 环境和未来发展的影响。按照生态学的界定,种群是指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
1 在自然界,种群是物种存在、进化和表达种内关系的基本单位,是生物群落或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引申到人类社会,种群可以界定为:在同一地域中有 着相同的语言文字、文化归属、价值取向以及目标诉求的个体组成的复合体。也 许这个界定容易使人联想到较为熟悉的“族群”(Ethnic group) 的概念,客观地说, 华人人口分布情况也可以用“族群”一词描述之。为什么笔者舍“族群”而用“种群” 呢? 首先,本文探讨的是华人人口的世界性分布问题,而在大陆和台湾地区, 学者对“族群”的解读和诠释各不相同。在台湾,族群是指人口构成的状态(如将 岛内2300万人口分为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四大族群),而在大陆地 区,“族群”一词则是与“民族”、“家族”等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自“族群”一词出现以来,有关它的界定林林总总,但迄今为止尚无 一个确定的、没有争议的定义。第三,“族群”一词虽然可以用来解释一国之内不 同裔群之间的差别,却难以解释同为华裔族群的大陆移民与港台移民之间的差异。
鉴于此,笔者宁可采用为读者所不熟悉却也毫无歧义的“种群”一词,并赋 予它引申含义。按照前述界定,从“种群”的角度出发,可以将海外华人的构成大 体上分为三类:早期移民、港台移民和大陆新移民。
二 以下将对这三个种群的情况作一个分析。
(一)早期移民虽然自秦汉起就有中国人流寓海外,唐宋至明,移居海外者逐渐增多,但 华工移民的大量出现始于鸦片战争之后。这一时期,随着世界性资本主义市场的 形成以及黑奴贸易制度的被废除,美国、东南亚、澳洲的矿场主、农场主以及铁 路公司的老板开始从中国、印度、爪哇等地招募契约劳工,华工则是这支契约大 军的主力。这些在清政府被迫解除有名无实的海禁之后漂洋过海的华工,就是本 文所指的早期移民。
早期移民(以契约华工为主,也有一部分商人和知识分子)大都来自东南 沿海地区。例如东南亚华人主要来自闽粤和客家地区,通行的是福州话、闽南话 和广府话。美国最早的华人移民大多来自广东省,他们居留的旧金山因此被称为 Dai Fou(广东方言“大埠”,即大城市)。从早期移民家乡所在地和方言流行的 情况看,这一时期的移民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的特征。这一特征也通过华文媒体体 现出来。海外最早出现的华语广播机构——华人播音局(1933年4月30日创建于 檀香山)就是用粤语播音的,其创设的初衷是“当地各国侨民多半都有以其本国 语言(方言)发音的广播,而华侨却没有自己的母语广播,因此决定创办此台”2。
可见,当时的华侨把粤语当作了华语,或是华语的代表。其后出现的华语广播电 台,如美国旧金山的金星广播电台(1939年)、洛杉矶的华钟广播电台(1955 年),都是用粤语播音的。马来亚早期的“金色广播网”和“银色广播网”也是用广 东话和闽南话播出节目。
早期的中国移民大部分是未婚或已婚的青壮年男子。来到异乡后,出于生 活和经商的需要,他们大多选择与当地妇女结婚。在东南亚各国,华侨与异族通 婚的现象相当普遍;
20世纪初期,纽约华侨人口的一半与异族通婚;
在拉丁美洲 和非洲华人社群规模较小的地方,与异族通婚更是屡见不鲜。异族通婚的结果是 出现了众多的混血华裔。他们又依血统混合的具体情况以及教育背景和宗教信仰 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美国,华人(女性)与异族通婚,往往意味着她 与当地主体文化的融合或被同化;
而在东南亚地区,则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融合 或同化于土著母系,二是融合或同化于华人父系3。既便是在后一种情况下,由 于50年代中叶以后(此时华侨90%以上已入籍成为所在国公民)海外华文教育逐 渐式微,其后代除少部分人受家庭影响还能讲华语之外,大多数已丧失了讲华语 的能力。他们普遍接受当地教育或西方教育,对中华文化知之不多,祖籍国的意 识也相当淡漠。即便是纯血统的华侨后裔,其第二代、第三、四代的情况也大抵 如此。
(二)港台移民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开始放宽移民限制,欢 迎外国移民迁入,致使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移居发达国家。这一时期,中国大陆 尚处“文革”中,伴随这股世界性移民新潮远涉重洋的主要是港、台投资移民和技 术移民。
虽然从宏观上讲,香港、台湾与中国大陆同宗同族(群),又是粤文化和 闽南文化的辐射区域,但是从微观上看,它们在社会制度、文化环境、生活方式 等方面与中国大陆多有不同,由此带来双方在政治理念、价值取向以及目标诉求 等方面的差异。
香港原属广东省新安县(今深圳市),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将其割让 给英国。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里,中华文化与宗族国文化——西方文化在这里碰 撞、交融,逐渐形成了它颇为独特的文化景观。在传媒领域,香港实行英式新闻 自由,其现行报刊注册法例只管注册手续而不问报刊内容,给报刊以相当大的自 主空间。受西方新闻理念和报业传统的影响,香港媒体在传递信息、引导舆论、 监督政府、教育民众、提供娱乐等方面十分活跃。当处于“文革”中的大陆报纸上 只有一种新闻——政治新闻的时候,香港媒体上已经有比政治新闻丰富得多的经 济新闻、社会新闻、文化新闻、赛马消息以及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娱乐报道。
这种集各种时尚元素于一体的传媒文化被改革开放后的大陆学者称之为“商业文 化”或“消费文化”(后来它更成为大陆地区“流行文化”的先导)。
台湾与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其2300万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大陆 汉族移民及其后裔。虽然中华文化构成了台湾主体性的文化内涵,使它区别于香 港,但由于历史传统以及体制、制度方面的原因,双方在经贸、交通、旅游、文 化等领域始终保持着互动关系,在报刊出版、影视制作等方面也是如此。
如前所述,六七十年代美国等放宽移民限制之后,大批的港、台移民来此 定居(也有许多港、台留学生改变身份成为专业移民)。比之第一代移民,他们 大多拥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学历层次,有的在当地置办产业,有的进 入硅谷发展。为了加强华人之间的沟通,为他们融入当地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一 批以港台移民为对象的报刊创办起来。香港《星岛日报》在海外印刷、发行,台 湾联合报系在美国创办《世界日报》,也始于此时。由于大部分华文报刊缺乏专 业化的人才,凭借现有的采编力量满足不了读者对信息多方面的需求,于是他们 纷纷采取一个共同的做法:除刊登本地新闻外,大量的信息从航寄来的香港报刊 上剪贴、摘编,一时间,港台资讯充斥报间,港台作家与影视歌星轮替登场,从 金庸到琼瑶,从刘德华到邓丽君都成为海外华人熟知的名字。华文报纸的版面风格也与港、台一脉相承,都是繁体字、直排、间有方言痕迹。其结果是,这一时 期的海外华人社会和华文报刊上弥漫着浓重的港台文化气息。
(三)大陆新移民 六七十年代港台之风盛行的十年,是中国大陆关起门来搞运动的十年。这 场运动几乎切断了中国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使得中国人不了解外部世界,包括港 台在内的海外华人对中国(大陆)的了解也十分有限。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了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外派留学生的工作也全面恢复。自那时起,特别是80年代 以后,中国大陆出国留学、定居人员的数目不断增加,势头至今未减。据介绍, 2004年有2200万中国人走出国门,是25年前的100倍4。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中 (中国大陆)港台三地的海外移民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以港台移民相对集中的美 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例。在美国,从1991年到2003年,大陆移民人数每年递 增3—4万,2002年中国大陆移民人数为61282人,台湾移民9836人,香港移民6090 人5。1997年以前,香港是加拿大最大的移民来源地,从1998年起,中国大陆取 香港而代之,成为加拿大最大的移民来源地。到2002年,加拿大的大陆新移民已 近30万人6。不久前澳大利亚移民局公布的移民抵境统计数字显示,从1993年到 2004年的10年间,中国大陆移民人数劲升(从2740人到8784人),台湾移民人数 涨幅不大(从785人到881人),香港移民人数呈下降趋势(从3333人到1125人) 7。除了美、加、澳之外,在世界其他地区,如南美洲、东欧、非洲等地,也有 大陆新移民出现。
与老一代移民和港台移民不同,大陆新移民是和祖国一起成长的,和她一 起经历了政治变迁,经历了传统文化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他们虽然来五湖四海, 来自不同的方言区域,却以建立在北方方言基础上的普通话作为通用的标准语, 以建国后推行的汉字简化字作为通行的文字符号。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代表的 已不再是小区域文化,而是大区域文化。随着大陆移民人口的不断增加,随着港 台、大陆移民数量的此消彼长,区域性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社会长期占据主导地 位的局面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通过华文媒体反映出来。
从80年代末期起,就有大陆新移民创办的报纸出现,90年代以后,这类报 纸的数量不断跃升。据统计,目前美国华文报纸近百家,其中三分之一以上为中 国大陆新移民所办;
加拿大约有30多家华文报纸,其中的70%为大陆新移民所 办;
80年代澳洲的华文报刊只有在悉尼出版的两三家,如今已达20多家,绝大部 分由大陆新移民所办;
日本现有华文报刊30余种,其中80%为中国大陆新移民所 办8。与原有的“港台化”华文报纸不同的是,这些报纸大部分为横排、右行文,一些报纸使用简化字,在报纸风格、话语方式等方面更加“大陆化”。此外,这些 报纸大量引用“新华社”、“中新社”的电讯稿或国内报纸、网站上的信息,大量报 道与中国大陆有关的新闻,而这些新闻在以前的华文报纸上是不曾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