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渠道研究|大学生如何自主创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渠道研究

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渠道研究 摘要: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大学生群体作为受过多年高等教育、 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智商群体,成为响应这一号召 的重要生力军。然而由于资金不足、技术含量低、经营模式 单一、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和管理经验等原因,导致大学生 自主创业成功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创业 的热情和积极性。其中有效融资渠道的欠缺是制约大学生提 高创业积极性和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大学生;
自主创业;
融资渠道;
对策建议 一、数据来源 本文分别从个人基本情况、创业意愿及诱因、创业投入 与融资渠道的选择、对融资渠道的看法与建议四个方面设计 调查问卷,对泰州市部分高校的在校生开展实地问卷调查。

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03份,回收率为 85.83%,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为97.09%。在此基础 上使用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进行定量分析。

针对有代表性的受访者,通过个别访谈的方式对其自主创业 的融资渠道进行深入了解,为本文的定性分析提供有力支撑。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及融资渠道的现状分析 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结果显示,泰州市大学生群体的创 业意愿与所在年级呈“倒U型”关系,大一和大四学生的创 业意愿最为强烈,大二和大三学生的创业意愿则较低,原因在于大一学生入学时间较短,对大学生活有较多规划,希望 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以外,通过自主创业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 和部分教育经费,而大四学生的创业意愿则更多来自于就业 的压力。另外,在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群体中,男生比例明 显高于女生,家庭收入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则不明显,所学专 业的区分度也不明显。学生创业所从事的行业集中在零售行 业、低技术含量的服务行业、教育培训等,行业选择与所学 专业并无必然联系,选择行业的首要考虑因素还是短期盈利, 而非个人的专业和技术专长。虽然可选的融资渠道除了亲友 帮助、个人积累、合伙投资外,还有民间借贷、商业银行小 额信贷、创业基金以及天使投资等,但是调研结果显示,大 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亲友帮助,其次是个人积 累和合伙投资,其中合伙投入的资金也主要来自于合伙人的 亲友帮助,使用民间借贷以及商业银行小额信贷等其他融资 渠道的比例较低。一方面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所需的启动资金 较少,大多为10万元左右,一般通过亲友帮助、个人积累和 合伙投资即可解决,另一方面则源于银行小额信贷、民间借 款等融资渠道有一定的资质和信用门槛,创业初期的大学生 群体不具备相关资质和条件。从调研结果看,有融资需求的 创业群体认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足、间接融资渠道的门槛 过高,导致面临的有效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数量无法满足需 要。由于大学生创业群体创业意愿存在一定从众性和盲目性、 资金投入有限,所选行业往往是低成本、小规模、同质性高的低技术含量行业,与自身所学专业往往没有必然联系,无 法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和技能优势,也缺乏详细可行的项目 可行性方案和财务预算,导致创业项目风险过高,外部融资 渠道有限,严重制约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良性发展。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融资问题及成因分析 首先,政府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鼓励和优惠政策的宣 传力度不够。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的受访对象对政府的创业 支持政策完全不了解,近三成的受访者表示只是听说过政府 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对具体支持政策和措施了解不多。

其次,政府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较小,数千元 的财政补贴难以满足创业投资需求,而税收优惠政策也无法 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享受上述优惠措施所要求的各项标准 和所需办理的手续过多过细,进一步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群体 享受支持政策。最后,虽然政府通过行政手段鼓励、引导金 融机构向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倾斜,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 的资金支持力度,但是金融机构处于风险收益的考虑,对政 府政策的配合度较低,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发挥作用有限。

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盈利性经济组织,目标是在控制风险的 基础上实现盈利最大化。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规模小、风险大 等因素导致银行处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往往对大学生自主创 业贷款制定了较高的放款标准和繁琐的审核流程,比如贷款 申请者的户口限制、信用标准、担保要求、行业限制等。同 时贷款的高风险导致了贷款的高利率,在没有财政贴息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群体需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大学生创业 所从事的行业大部分具有技术含量低、同质化严重、盈利能 力有限、缺乏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和财务规划等特征,使得 项目很难获得具有明显行业、技术倾向的风险投资、天使投 资、创业基金等投资机构的青睐。政府政策也往往集中在对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引导和鼓励,对于投资基金鼓励措施则较 少,进一步导致投资基金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支持的公 益性程度较低,大学生创业群体除非满足投资基金的各项偏 好,否则很难获得投资基金的资金注入。除了外部因素的影 响以外,创业大学生的自身因素也对创业融资具有重要影响。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创业难度的认识不足,对企业经营 的认识过于简单,对企业成立后面临的情况预计不够全面, 心理素质往往也不过关,导致在经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手足 无措。对于政府支持政策和优惠措施不积极主动了解,遭遇 资金不足问题时,首先考虑向亲友求助甚至采取校园贷等融 资方式,甚至直接放弃创业项目。

四、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加大对支持政策和优惠措施的宣传力度,尤其是 针对大学生创业群体,根据大学生特点采用微信公众号等新 媒体形式,提高宣传的有效性和覆盖面。(2)严格执行政 府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补助资金的限额,对于不符合标准的 创业项目则不提供或减少补助资金,从而将有限的财政补助资金用于有发展前景的项目,避免出现资金浪费和好项目无 法得到所需资金的情况。(3)实施多形式的鼓励措施,除 了财政补贴资金外,还要结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特点,有针 对性地通过简化企业登记注册流程、降低资金申请门槛、减 免税收、简化办理流程和手续等措施,切实支持大学生自主 创业。(4)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商业企业 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扩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 渠道。为了满足金融机构要求的信用标准条件,可以由政府 设立专门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担保机构或者政府注资担 保公司,开辟专门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担保的业务,由政 府承担或分担原有金融机构承担的违约风险,在一定程度上 解决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5)通过税收优惠、 政府跟投等方式,鼓励、引导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创业基 金等民间投资机构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给予融资支持,例 如大学生通过专利、技术、创意等出资、投资机构支持,以 资金注入方式投资项目。同时,政府要进一步规范融资租赁、 互联网众筹、种子基金等新型融资方式在大学生自主创业融 资过程中的放贷行为,为大学生创业营造合法合规的融资环 境。

(二)高校层面 高校应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和相关培训, 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和地方 政府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熟悉创业过程中可选择的各项融资渠道、方式以及相应的融资标 准条件等。创业成功的校友代表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座谈会 等形式与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强大学 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为其创业和创业融资提供可借鉴的成 功经验的。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大赛,吸引、鼓励、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活动,并通过发放奖金的形式为有 潜力的创业项目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与政府部门合作,通 过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等方式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便 利,如通过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免费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流 程支持、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降低创业项目的人工成 本等方式,帮助本校大学生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三)创业大学生层面 (1)从思想上认识到创业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 程,除了资金投入外,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具 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必需的知识储备。在将创业的设想变成 现实之前,应当对选择的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对项 目所处的市场环境、技术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等有基 本的认识和把握,利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信息对项目进行 SWOT分析,进而开展详细的规划,制定符合实际的创业计划 书,请专业人士进行可行性论证。(2)积极参与政府和高 校举办的各种创业培训、讲座和创业大赛活动,主动积极了 解政府的各项创业优惠政策措施和社会融资渠道及方式,了 解基本创业知识,掌握项目可行性分析方法和财务预算方法,熟悉公司运作和财务管理流程,加强与潜在投资人和债权人 的联系与沟通,在经营过程中注重逐步提升所从事业务的技 术含量,从而提升项目的融资和再融资能力。综上所述,对 于大学生而言,自主创业具有先天的劣势,面对启动和运营 资金不足、可用融资渠道少、融资门槛高等一系列难题,除 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人脉资源和企业经营能力以外,还需 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从而保障 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琼,于环.大学生创业中规避融资风险的策略[J]. 经营与管理,2015,(7):158-159. [2]徐小洲,梅伟惠,倪好.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 [J].中国高教研究,2015,(1):45-48+53. [3]胡舒芬.大学生创业融资机制创新研究――基于创 业融资需求[J].经营与管理,2014,(12):149-152. [4]刘兰剑,梁月明.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研究――以陕 西省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6):64-67. [5]吴运霞,刘宇,江晓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投融资问 题[J].统计与决策,2006,(1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