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寓言美的品鉴
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寓言美的品鉴 翻检近年来使用过的中学语文教材,会发现其中选入了大量我国古代 寓言作品,浓缩了从先秦汉魏到唐宋明清整个古代文学发展长河中的寓言精华。学生除了从中获得古代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外,更多的是得到了故事寓意的启迪, 受到了人格精神的熏染和育养。粗略统计,从小学到高中的诸版本语文教科书中, 选入的我国古代寓言作品超过30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选入过《弈秋》《两小儿 辩日》《矛与盾》《郑人置履》等篇,现行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选入了《杨氏之 子》《伯牙绝琴》《学奕》《两小儿辩日》等四篇,高中语文中选入了《秋水》 《庖丁解牛》《种树郭橐驼传》《齐人有一妻一妾》等,有些篇目因为版本的原 因各阶段交叉选入,这样,大量的篇目就出现在了初高中阶段。再加上课本中选入 的外国古今寓言作品和我国现代作品,可以说教学资源相当丰富。我们应当充分 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强化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效,引领学生品鉴这些 作品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彰显其精神价值,让学生得到美的陶冶。
―、诵读推敲,品味其中雅俗共赏的语言词章美 在中学阅读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文章由于篇幅太长,容易使学生产 生阅读疲劳,引不起学习兴趣;有的文章因为文词古奥,学起来费力,激活不了 学生的耐心;
有的文章有着大量说理论道,比较枯燥,学生心理逆反。而中国古 代寓言作品不仅以其高度的故事性、寓意性、哲理性吸引学生,而且以其语言词 章趣味、通俗、精短的美吸引了学生的阅读注意,调动了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几 乎每一篇短文学习之后,学生都能熟读成诵,弥久不忘。因此,在寓言作品的阅读 欣赏过程中,我们应有意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品鉴其中的语言词章之美。
一是短小精炼的篇章。古代寓言作品大多几十字、几百字,言简而意 丰,正所谓“小文章,大思想”。如现行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选 自《孟子》的《五十步笑百步》《齐人乞墦》《邻人攘鸡》,《庄子》的《运斤 成风》《鲲鹏与斥鴳》《任公子钓大鱼》《望洋兴叹》《坎井之蛙》,《韩非子》 的《守株待兔》《郢书燕说》《三虱食彘》《乐羊食子》《纣为象箸》《智子疑 邻》等等,这些出自诸子著作的寓言作品大多具有这-特点。其精短的篇章,充满智 慧的故事,让厌倦了长文,害怕古文学习的中学生首先排除了心理抵触,提供了主 动阅读、愿意阅读的宽松心理准备,而且大多数篇目语言雅俗共赏,减小了学生的 阅读障碍。
二是生动传神的对话。对话是古代寓言中最为精彩传神的地方,往往通过大量的对话推进故事,彰显哲理寓意。《扁鹊见蔡桓公》通过神医扁鹊为蔡 桓公望病,运用对话凸现出蔡桓公讳疾忌医的人物性格,折射出了生活中防微杜渐、 图难于易、积小成大的寓理。《两小儿辩日》从两个小孩子争论太阳何时离人近 何时离人远的对话中肯定了古人的科学探究精神,折射出人无完人,圣人也有疑 难的道理。先秦诸子散文里大量的说理对话有着深刻的哲理,其中丰富的寓言故 事怡怡就是对话时阐释道理的论据。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就给我们提 供了一个这样的欣赏平台。《乐羊子妻》《蜀鄙二僧》《孙权劝学》等都用成功 的对话突出了义利节操、求知立志、修身治国等思想。
三是寓意深刻的成语。可以说大量的成语出自古代寓言,我们学过的 就有《黔之驴》中的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孙权劝学》中的刮目相看、吴下阿 蒙,《愚公移山》中的愚公移山,《扁鹊见蔡桓公》中的讳疾忌医,《乐羊子妻》 中的半途而废、路不拾遗,以及出自诸子百家著作的东施效颦、揠苗助长、画蛇 添足、塞翁失马、滥竽充实等等,给古文学习增添了情趣和兴趣。一个成语往往 就包含着一个丰富的寓言故事。如《孟子》里的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庄 子》里的丑妇效颦、坎井之蛙、望洋兴叹,《列子》里的杞人忧天、朝三暮四、 高山流水,《战国策》里的百发百中、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等,无不 是经典的寓言故事,同时又是妇孺皆知的成语。
四是形象巧妙的讽喻。古代寓言大多是为说理服务的,因而往往紧扣 论点,巧妙设喻,充满讽刺与劝喻色彩。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 大。《晏子春秋》以“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形象设喻,使损人着自 损,自讨没趣。《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妻、妾、客三问三答的“家事”为喻,以 小见大,以家事喻国事,劝谕齐王纳谏治国。《杞人忧天》《马说》《郑人买履》 《买椟还珠》等寓言,都以诙谐、荒诞、夸张的手法讽喻时弊,针砭世态,在形象生 动、巧妙有趣中表达了作者匡正世风的愿望。
五是逻辑严密的对比。大量的对比是寓言中说理的常用手法,《秋水》 中河伯前后认识态度的变化对比,《愚公移山》中愚公与智叟对移山态度的对比, 《为学》中蜀鄙贫僧与富僧对去南海认识的对比,《卖油瓮》中卖油老人与陈尧 咨对技艺熟练的认识对比,《伤仲永》中仲永前后发展变化的对比,等等,增强了阐 述道理的生动性、形象性和逻辑性,使人易读、爱读、乐读。
此外,《黔之驴》的拟人化,《狼》的心理描写,《庄子》寓言的巧言善 辩、诙谐幽默等都很有特色。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启迪 性和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二、回味品赏,享受其中精炼巧妙的故事情境美 17世纪著名的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 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这些故事往往能 小中见大,蕴含深刻的道理。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品味欣赏故事情境这个“身体” 的美,才能从中领悟起“灵魂”的美。古代寓言的故事情境之美主要体现为以下几 点。
首先,这些故事精短完备。一方面由于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之前没 有专门的寓言作家,很少有独立的寓言作品,寓言散见于各种议论体著述之中, 因而决定了“身体”从属于“灵魂”,它必须精短洗炼。如《郑人买履》仅61字,《刻 舟求剑》才53字。先秦诸子寓言的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另一方面这些故事 大多取材日常生活素材,采用多数人熟悉的事物来说理,从故事本身和文章结构需 要上都不需冗长。所以,其中凝聚着创作者的精心构思,短小而精悍,巧妙而精致, 但故事的构成要素完备齐全,以短制胜,以巧出奇,毫不削弱它们的艺术魅力。
《塞翁失马》《引婴投江》《螳螂捕蝉》《呆若木鸡》《涸辙之鲋》等篇目莫不 如是。
其次,这些故事情节巧妙。寓言故事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往往从说 理的需要出发,设计独到,布局巧妙,让人出乎意料。《扁鹊见蔡桓公》按时间顺序, 以扁鹊五见蔡桓公展开故事情节,层层推进;
《狼》以屠夫遇狼頃狼一御狼一毙 狼推进情节,环环紧扣《〈宋定伯捉鬼》以遇鬼、斗鬼、捉鬼、卖鬼构成了故事 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黔之驴》抓住一系列细节,把老虎见驴、畏驴、 搏驴、食驴过程中的心理、动作写得细致逼真。这些寓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有限的篇幅内构成了生动巧妙的故事情境,以事喻理,美不胜收。
再次,这些故事人物丰满。寓言故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人以及拟人化 的动植物,构成故事的中心。尽管这些寓言篇制小巧,故事精短,但其中塑造了不少 丰满的人物形象。《晏子使楚》中的晏子智谋双全,不亢不卑,面对楚国君臣的 种种挑衅,总能应对自如,巧妙反击,占尽主动《乐羊子妻》中的妻子是一个有 着远见和节操,连名姓都没有的“小人物”,却能以智慧和大义劝诫丈夫路不拾遗, 勉励丈夫远学求师而不半途而废;《周处》中塑造了一个知错能改的浪子形象,作 品通过百姓把他与恶虎、猛蛟并称“三横”,壮烈“击蛟”,终为忠臣孝子的故事,表 现了他改过自新的过程。在拟人化的形象塑造方面,《螳螂捕蝉》中的螳螂、黄 雀,《鹬蚌相争》中的鹬和蚌,《狐假虎威》中的狐狸与老虎,《老马识途》中的老马,《黔之驴》中的老虎,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寓言人物无不鲜活生动,为人们所 喜爱。
最后,这些故事场景多样。因为大多取材日常生活素材,即使神鬼内容, 也是按照现实生活的原型来创设的,因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富有地域山川、历史 文化、民俗风情的故事情境。如《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 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 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 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短短一百多字,故事生动,情景交融;江河大海,山川牛马,一览纸端。在寓言作品 里,江河湖海、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商贸集市、家居物什、星月彩虹,等等, 几乎篇篇都能给人逼真的生活气息,共同构建了故事发展、人物活动的环境场面。
精短的结构,完备的容量,奇巧的情节,丰满的人物,逼真的场景构成了一篇篇 脍炙人口的寓言佳制。
三、领悟体味,发掘其中丰富多彩的哲理意趣美 寓言的灵魂就是给人哲理启思,从教训中获取人生智慧。这也正是这 些寓言作品历来为人们所喜爱的根本原因。归结梳理起来,中小学语文教材寓言 选篇主要的哲理思想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求知探究。《两小儿辩日》通过两小儿对早晚太阳距离地面远近 的辩论,甚至难倒孔子的故事,蕴含着“学无止境”的思想,肯定了古人大胆质疑,独 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卖油瓮》通过卖油翁与陈康肃公的对话和卖油 翁酌油的高超技术,告诉我们干什么事都有一个熟能生巧、艺无止境的道理,告 诫人们不可妄自尊大。《越巫》讲述了一个巫者假称自己擅长驱鬼治病,骗人钱 财,却被别人装神弄鬼吓得胆裂而死的故事,揭示了没有真才实学而招摇撞骗,自 欺欺人,其结果必是先害人,最后害了自己的道理,劝喻人们要学真本事。
(二)成才立志。《伤仲永》通过一个“邑人奇之”的五岁神童最终“泯 然众人”的成长过程,说明人的成才不能光靠天赋,而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培养。
《蜀鄙二僧》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包括学习,难与易是可以转化的,关键的条 件是“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乐羊子妻》警示我们,学习、做事要 有恒心和志向,不可半途而废。《滥竽充数》用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告诫人们,生 活中不学无术,冒充内行的人,终归没有出路。《奕秋》通过两个弟子学习棋艺专心程度与学习结果的差异对比,讽刺了那些在修学和做事上没有恒心、不够专一 的人们。
(三)修身治世。这是我国古代士人的人生追求,寓言作品中自然得 到了反映。《孙权劝学》讲了一个通过孙权的劝学,使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揭示 了读书学习大有好处的道理。《晏子使楚》中塑造了一个不辱使命、能言善辩、 捍卫尊严的外交家形象,告诉我们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周处》用鲜活的故事讲 了知错就改,浪子回头,善莫大焉的做人哲理。《陈太丘与友期》告诫人们做人要 讲究诚信,言而无信是做人之大忌。《工之侨献琴》《买椟还珠》则讽刺了社会 上只看表面不重实质的不良现象,折射出了做人做事―定要看实质重本质的道理。
(四)弃恶扬善。《周处》教育世人只要能改过自新,亡羊补牢,犹未为 晚。《狼》则启示人们,对恶人不能抱幻想,必须与之作坚决的斗争,才能战而胜 之。《宋定伯捉鬼》给人以只要勇于斗争,就能战胜邪恶的信心和勇气。《种树 郭橐驼传》设事明理,借“养树”之理,推论出“养人”之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 烦其令”,要让老百姓能够“蕃生安性”。这实际上是在批评当时地方官吏的扰民、 伤民,反映出作者要求改革弊政的愿望。
(五辨证思维。古代寓言给人的哲理启思是多方面的,其中包容着浓厚 的辨证思想。《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要换一种思维,善于发 挥自己的优势,也许会出奇制胜,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启示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运动的观点、科学的眼光、发展的视角看问题,不可 教条,否则就会脱离实际,事与愿违。《塞翁失马》中在一定条件下祸福相依、好 坏转化的辩证观点,对我们做人做事很有实践意义。
总之,这些寓言作品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审美享受。中国古代寓言以其 精短的篇章,奇巧的故事,深刻的哲理为学生所喜爱。一方面这些作品通俗易懂, 长则几百字,短则几十字,学起来比较容易,避免了长篇古文学习中的冗杂繁难 与阅读疲劳。另一方面故事的丰富意趣往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特别是包容其 中的大量成语典故,更是学生学习兴趣的触发点,引领学生去探究。再一方面通 过这些寓言作品的学习,照样可以达到积累古汉语知识的目的,传承民族传统文 化之精髓,体现语文工具箱与人文性的统一。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古代寓言的学习 能在潜移默化中启迪的学生思想,陶冶学生的灵魂,育养学生的心灵,培育学生的 人格。因此,要注重有意引导,通过作品的学习和品鉴,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直不阿 的人生态度,诚实守信的处世原则,执着追求的理想信念和勇于思辨的批判精神, 真正让寓言教学彰显其应有的人文价值和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