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略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本文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四个代表人 物的思想的阐述,从而得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精髓即对工具 理性的批判、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 判。摘 要:
法兰克福学派;
社会批判理论 一、 法兰克福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20年代初期,面对着俄国十月革命和欧洲工人运动的影 响,为了研究迫切的社会问题,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具有进 步倾向的费列克斯·威尔发起并出资,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 成立了一个社会研究所。刚开始,研究所由于缺乏明确的研 究方向,对各种不同观点兼容并蓄,理论脱离实际,学院气 太重,在理论上并没有多大作为和影响。
法兰克福学派的真正形成和发展,则是在1930年霍克海 默尔就任研究所所长之后。霍克海默尔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和法西斯主义抬头,决定把哲学和社会学结合起来, 以研究“社会哲学”作为研究所的中心任务,克服过去单纯 研究哲学、忽视社会现状的偏向。他主持创办了《社会研究 杂志》,从不同学科领域招揽了一批年轻有为的研究人员, 如卜洛克、格罗斯曼、阿道尔诺、马尔库塞、弗罗姆、洛文 塔尔等,先后被吸收参加了该研究所工作。在希特勒上台前 夕,研究所及其主要成员几经周折,迁居美国,坚持对法西斯主义批判。战后应西德政府之邀,霍克海默尔和阿道尔诺 等人于1949—1950年返回德国,研究所积极开展学术活动, 同实证主义社会学展开论战,在国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 响。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和论争中,法兰克福学派围绕社会哲 学著书立说,吸收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现象学、人格 主义等资产阶级哲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
一般把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发展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欧洲时期”(1924-1933),从研究所正式成立到希特勒 法西斯上台、研究所的大部分成员流亡美国为止。“美国时 期”(1933-1949),从希特勒上台、研究所离开德国开始 其流亡生涯,到结束流亡、重返德国为止。
二、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重新解读 (一)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 霍克海默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精神就是 批判,所以“社会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还对 实证主义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只有彻底否定以唯科学主义和 肯定主义为核心的实证主义,才能建立起以人本主义和否定 主义为核心的批判的社会理论,推翻传统理论的长期统治。
此外霍克海默还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批判,他用“文化工 业”这一概念来说明作为现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大众文 化”的性质和功能,进而从各个方面对它展开批判。他认为 “文化工业”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而文化工 业所生产的产品表现为均一化、模式化、齐一化,而且大众文化具有强迫性,对消费者产生了更大的强迫性。
(二)阿道尔诺的社会批判理论 阿道尔诺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否定辩证法”,从而奠定 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基础,他认为否定的辩证法是彻底的 辩证法,用“非同一性”代替了“同一性”,用绝对否定代 替了否定与肯定的辩证统一,他的“否定的辩证法”使思维 摆脱形式逻辑的同一性,并且消除对一切概念的崇拜,同时 它还具有反体系性。
阿道尔诺晚年把精力主要放在了对实证主义社会学的 批判上,他认为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个别现象领域作为自 己的研究对象,不能从总体上把握社会的本质,而他的批判 的社会学则以社会总体及其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他 企图通 过提示出社会的根本来重新论述哲学提出的问题。
(三)哈贝马斯对社会批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他对前 辈的社会批判理论作了重大修正和改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 面,第一,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取代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他认为法兰克福学派并没有正确的确定批判的对象,哈贝马 斯强调当今理论界的主要任务是批判科学技术,如何正确的 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如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获得了合法 的统治地位”“成了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第二,把左倾 激进主义引向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人们把法兰克福老一代理 论思想家的理论,特别是马尔库塞的理论称之为“左倾激进主义”,而哈贝马斯则致力于将其改造成“改良主义”。其 具体途径就是论证资产阶级管理机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 消除科学技术统治所带来的弊端。第三,沟通“社会批判理 论”与实证主义、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哈贝马斯认为,法 兰克福老一代理论家把实证主义拒之门外造成了该理论缺 乏客观性、精确性,所以必须在“社会批判理论”与实证主 义、科学主义之间建立桥梁。第四,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哈贝马斯公开把自己列入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行列之中, 宣布自己的纲领是“改造历史唯物主义”,这种改造不必以 “马克思主义者”的名义进行。
参考文献:
[1] 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M]洪 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2]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吕世平译.重庆:
重庆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