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新生因课程种类的增多,知识 难度的加深,教学内容和思维方式的要求提高,以及学习环 境的改变,使得大多七年级学生措手不及。导致有些学生不 能尽快适应初中学习,无论在学习内容、学习范围、学习方 法等方面,都存在知识跨越衔接上的困难,因此在初中数学 教学中,七年级是引导入门,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初中数学知识都是以概念为基础的,必须让学生获得清 晰明确的数学概念。因此,抓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数 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事实证明:只要求学生解习题,而不给 学生讲透数学概念、实质问题,等于只是给了学生一条鱼, 而不是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不对学生“授之以渔”,学生 是很难找到窍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概念教 学。下面就如何做好数学概念的教学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概念引入 概念属于理性认识,它的形成依赖于感性认识,学生的 心理特点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学过程中, 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是提供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的主要途 径。所以在讲述新概念时,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有关具体 实物入手,比较容易揭示概念的本质和特征。1.从学生已 有的生活经验,熟知的具体实例中进行引入例如,在“平面 直角坐标系”概念的教学中,情境引入:“如今索马里海盗 对国际航运和海上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一艘途经索马里海域的轮船怎样来确定自己的位置?”2.在复习旧概念的基础 上引入新概念。例如,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时,就 可以先复习一元一次方程。
二、概念的形成 许多数学概念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讲清它们 的来源,既会让学生感到不抽象,而且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 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把 形成概念的生动过程变为简单的“条文加例题”,就不利于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完整 地、本质地、内在地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对理解概 念具备思想基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 法。例如,负数概念的建立,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下:① 让学生总结小学学过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用自然数1,2, 3… 表示;
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自然数0表示;
测量和 计算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用分数或小数表示。② 观察两个温度计,零上3度。记作+3°,零下3度,记作 -3°,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负数。③让学生说出 所给问题的意义,让学生观察所给问题有何特征。④引导学 生抽象概括正、负数的概念。
三、深入剖析。揭示概念的本质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透 彻清晰的理解,教师首先要深入剖析概念的实质,帮助学生 弄清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就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在学生正面认识 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反例或变式从反面或侧面去剖析数学概 念,凸显对象中隐蔽的本质要素,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全 面性。例如,在讲解“S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强 调所用的角必须是这两组对应边的夹角,否则,这两个三角 形不一定全等。事实上学生在初步学习了某一数学概念之后, 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怎么深刻,而是通过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让 学生回过头来再对概念进行加深理解,遵循“循环反复,螺 旋上升”的学习原则。
四、概念巩固 巩固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心理学原理认为:概念一 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巩固概念,首先应在 初步形成概念后,引导学生正确复述。这里绝不是简单地要 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把握概念的重点、 要点、本质特征,同时,应注重应用概念的变式练习。恰当 运用变式,能使思维不受消极定势的束缚,实现思维方向的 灵活转换,使思维呈发散状态。如“有理数”与“无理数” 的概念教学中,可举出如“π与3.14159”为例,通 过这样的训练,能有效地排除外在形式的干扰,对“有理数” 与“无理数”的理解更加深刻。最后,巩固时还要通过适当 的正反例子比较,把所教概念同类似的、相关的概念比较, 分清它们的异同点,并注意适用范围,小心隐含“陷阱”, 帮助学生从中反省,以激起对知识更为深刻的正面思考,使获得的概念更加精确、稳定和易于迁移。
五、概念应用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而概念的运用 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它们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两个阶 段。通过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 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且在概念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
总之,以上是对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些 探索。众所周知,人类认识科学的一般途径是引入概念,形 成过程,揭示概念的本质,巩固概念,应用概念。“授之以 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只有平时重视对数学概念的教学, 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应变能力,才能让学生建立起整个初中知 识的结构图,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分析问题、比较问题和解 决问题,才能让学生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