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从活动走向课程的有效方法] 把游学当课程来做

游学从活动走向课程的有效方法

游学从活动走向课程的有效方法 钱澜,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江苏太仓,215400)校 长、党支部书记,高级教师,苏州市名校长。

所谓游学,一般是指由学校或校外机构组织的修学旅行 活动,而我校近年所倡导的游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在学 校精心策划和组织下,通过游走、游玩、游戏的形式,让学 生进行自由体验、自由活动、自由学习的活动。游学和综合 实践活动及德育活动密切关联,且具有系统完整的课程框架 和课程目标。

一、游学课程目标的确定 亲近自然,强健体魄。让学生到大自然里去游玩、去远 足,是增强其体魄的绝好途径。“远足游”和“草坪游戏” 是学生游学的首选项目。

走近伙伴,学会交往。教育要帮助学生实现社会化。游 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自由组合、自由活动、自由交往,自行解 决交往中的矛盾,习得交往中的规则,培养同伴友谊和领导 力。

围绕主题,做点研究。在游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搞一些 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小主题研究。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家乡的 四季变化,了解地方人文景观等。

走入名胜,熏陶人文。游学同样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 一个重要途径。小学生对人文与历史的兴趣远低于对自然现 象的好奇,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如:学生可以游地方公园、地方名人馆、国内经典名胜古迹 等。

观察事物,学点审美。游学的过程,也是观察事物的最 佳过程,通过适当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发现世界的美。比如:
可以让学生涂鸦家乡风景,描画四季植物;或通过摄影表现 家乡最美建筑、最美名胜和最美人物;或制作游学电子画报、 游学手册、游记等。

体悟游历,塑造人格。游学不可缺少“体验”与“思考”。

关注游历后学生的深度体验,有利于增强游学的价值。比 如:低年级学生游学后可以向父母、老师、同伴说说游历中 的趣闻趣事;中年级学生游学后可以写写游记;高年级学生 可以把游学中小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学校里分享。

二、游学的区域范围及目的地的合理选择 学生游学的目的地要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价值 合理选择。我校所在的太仓市东临长江、南邻上海、西邻苏 州市区、北临常熟,具有丰富的游学资源。我们的游学课程 分为四个版块:跨校体验,城乡浸润学习;扎根本土,娄东 文化寻根;家在长三角,做文明小使者;放眼世界,国际理解 教育。按学生年龄逐渐扩展其活动范围,我们推荐以下几类 游学方式(见表1)。

三、游学课程建设与实践的注意点 游学从活动走向课程,需要设计者和实施者多一份对未 来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同时要让其带有中国独特的文化元素与印记。

1.变革学习方式,让游与学深度融合。

在游学中,若过度地强调学,那么学生便会背着包袱去 游学;如果只强调游乐,便会失去课程的本质。那么,怎样 才能做到游与学的深度融合呢? 从学校层面看,一是认真修订学校游学课程的整体规划, 并让全校教师都能理解游学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与价值;二是要明确游学课程是一门校本必修课,且课程的 设计者和实践者,就是学校里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同时还 可以吸纳一部分有能力的家长参与游学课程的开发,让游学 课程拥有更广阔的实施空间。

从教师层面看,需要逐步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 典型引路、团队协作的方式来推进这项工作。例如,让每个 年级组研制、共享游学手册,每使用一次,就修订一次。一 次一次的经验累积会不断提高教师们的课程开发能力。

2.给予时间空间,安全与自由并重。

游学前,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并安排一定的课时,组织 学生落实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要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去设计游 学环节。既要保证课程实施具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样态, 又要善于识别学生的特点,合理分组,对每个小组的游学方 案严格把关,在游学时按照小组方案开展学习活动。此外, 学生活泼好动,安全是游学的前提,学校一定要精心组织, 确保每个环节的万无一失。3.有机统整课程,基础与拓展相得益彰。

游学课程是体现地方与校本特色的拓展课程,应有机整 合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去。游学课程又是一门“复合型、多 功能”课程,既具有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样态,也包含德育 课程的各个元素,因此,其基本课时可以从这两个课程中得 以统整。

在充分认识游学课程本体价值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附 属价值。如,在落实各学科单元主题课程开发时,如果内容 的选择与游学课程的内容选择相互关联,教师可以利用游学 中产生的教学资源来设计问题情境,让课本知识“活”起来。

同时,游学课程自主学、自主游和自由体验的三结合,也更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可以从自己 学科的角度去审视和观照游学课程,并进一步丰富游学课程 资源。

注:本文获2014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