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培养听说读写能力_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将读写和听说 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听说读写教学有声、有色、有滋、有 味。教学中要激发听觉,充实感官,强化“听”;

留心观 察,感悟生活,丰富“说”;

聚焦美感,涵泳其中,品味 “读”;

开拓空间,尽情表达,创造“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2-056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弊端, 这种片面的教学形式,往往容易使教学呈现僵化呆板的状态, 缺乏生命活力,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的全面 发展。为此,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 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巧妙地将读写和听说有机结起来, 结合教学实际需求,优选有效方法,让听说读写教学有声、 有色、有滋、有味,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一、激发听觉,充实感官,强化“听” 听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形式,是吸收语言、内化认知、 交流情感的重要途径。只有学会听、懂得听、乐于听、善于听,才能有效感知信息、吸收知识、理解语言,丰富内心认 知,掌握语言交流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 生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创造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听觉,充 实学生的感官,提升学生“听”的能力。

比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时, 笔者借助多媒体播放几段乐曲《春天在哪里》《健康歌》《大 头儿子小头爸爸》《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让我们荡起双桨》, 然后让学生根据旋律猜猜歌名。这样,通过音乐的感染和游 戏的互动,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锻炼了学生的注意力和 听的能力。

二、留心观察,感悟生活,丰富“说” 说,即口头表达,是人际交流的基本能力。生活是口语 交际的源泉,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生活化 情境,营造交际情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比如,教师可以 模拟“打电话”“自我介绍”“做客”等真实的生活交际情 景,让学生自由发挥,交流表达,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记录自 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悟,大胆说真话,表露自 己的真实感情,从而使学生敢于说、乐于说、学会说。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诚实与信任》一文时,笔者要 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搜集身边与课文内容相似的事例,在 课堂上交流讨论,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同时,还组织学生开 展有关“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的辩论赛,鼓励学生畅所欲 言、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聚焦美感,涵泳其中,品味“读” 读是收集美、感受美、升华美的有效手段。语文教材中 清新优美的景物描写、温暖动人的场景刻画、寓意深刻的哲 理句子都是美的体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深入 研读教材,挖掘文本内在,聚集美感,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反复涵泳、细细品味,从审美价值中提取“读”的精粹,让 学生感受语言的灵动之美,真正享受审美的乐趣。

例如,古诗词语音和谐优美,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的豪迈奔放之情,又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 墙来”的盎然春意之趣,还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诗情画意之韵,更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的扑朔迷离之美。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配乐赏读, 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节奏美和音律美;
通过反复涵泳吟诵、 揣摩品读,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通过想象美读,让学生读出新意,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进而品出诗 意、诗情。

四、开拓空间,尽情表达,创造“写” 写,即写作和书面表达。儿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小 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开拓学生的写作空间,点燃学生 的思维引线,鼓励学生有创造地写,大胆表达,从而激发学 生的创作欲望,解放学生的思维灵感,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 能力。

譬如,《狼和小羊》一文,其结尾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 想象空间,在学习完该课文后,笔者引导学生大胆联想,展 开合理的想象,续编故事。又如,在童话和寓言故事中,狐 狸往往是狡猾的,学习了《狐假虎威》《狐狸和乌鸦》后, 笔者启发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想一想:狐狸会不会 有一天改邪归正?请以《改邪归正后的狐狸》为题,创编故 事。教学完《小稻秧脱险记》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鉴该 文的写作手法,写一写《小猫咪历险记》《小麻雀流浪记》 等想象性作文,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写 作能力。

总之,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加以重视,结合学科特点和实际需求,细心 规划,循序渐进,讲究方法,有效指导,从而提升学生听说 读写的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朱鹏飞.论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能力 并重发展[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