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视域下的中学美术教学] 美术审美

审美教育视域下的中学美术教学

审美教育视域下的中学美术教学 审美是通过个人感官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与体验并从 中得到精神享受的过程。审美作为一项艺术活动,其源头可 以追溯到原始时期,艺术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许多乐趣,诸多 历史遗留下来的艺术品,记录和承载了人类发展的心路历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不存在任何评价标准,如果人类从 艺术品上获得了丰富的感受,那么这个审美的过程就是有意 义的。对于当代中学生而言,审美教育绝对不是单纯传授某 项知识,而是通过真正的鉴赏与创造活动来教育学生。所以, 中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是借助特殊方式,组织学生开展的 审美活动,在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同时,帮助学生全面 发展。

一、当代中学生审美教育现状 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这段时期内的学 生缺乏辨别身边事物美丑善恶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缺失在教 学过程中具体表现为:第一,缺乏主动审美能力。大部分学 生对“断臂的维纳斯”评价是一点都不美;
敦煌壁画只是一 些颜色陈旧的古老画作;
印象派的作品更是不知所云。第二, 审美浮躁。在评价艺术品时,仅仅依靠视觉感受做表面文章, 极少数学生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画面背后的深长意味。马克 思曾经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因 此,审美教育才会被视作国家文化教育的标志而发展至今。

人与人之间由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不同固然会存在审美上的差异,但是在辨别美丑、优劣等审美判断上,则需要 学校教育与引导。中学美术教学本质上是一项建立在美术教 育基础之上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知识、训练美术 技巧、提高鉴赏能力来达到理解现实生活中艺术之美的境界。

二、审美教育重要性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美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 层面之中。中学美术教学不仅肩负着传授学生美术知识与专 业技能的职责,还需要为学生展示美术所蕴含的人性之美。

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艺术表现方法,并使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理解特殊的美术符号,在继承与汲取人类文明现 有成果基础之上感受世界。但就目前而言,许多地区并不重 视中学生的美术教育,大部分教师也只是单纯的传授学生美 术技能,而忽略审美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缺乏提升审美能 力的内在动力。因此,中学美术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将培 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一项必要的教学目标。

三、当代中学美术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的方法 1、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形成教师与学生双 主体的教学模式 “尊师重道”作为我国数千年的传统,影响极为深远。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站在学生角度来看,学 生绝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械工具,而是具有独立意识、有 思想、有目标的人。中学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易冲动、 逆反心理强是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如果一味坚持“灌输”的教学方针,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恶甚至是抵制情绪, 审美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 须转变以自身为中心的理念,实行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教学 模式。在保证教师引导作用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就如 同阿恩海姆所解释的那样:“艺术教育中最出色的教师不是 将自己所知所能倾囊相授,而是凭借园丁般的智慧在旁细细 观察每一朵花的成长状况,在它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2、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将审美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 节之中 当代中学美术教学需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运用有限的 课程资源提炼出大量的审美元素,引导学生自发去感悟美和 体验美,最终达到创造美的境界。

1)审美态度 审美情感与态度是个人对外界现象主观意愿的反映,学 生要学会感悟美,必须有积极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态度作为前 提。美术教学中首要任务就是利用美术课程的特殊魅力,将 学生的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审美情感与态度。中学美术教学可 以采用写生、采风或考察等形式,使学生进入大自然、博物 馆、美术馆等艺术场所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 官亲身体验自然的雄壮、文物的沧桑,丰富自身见闻。

2)审美形式 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必须依赖某些形式而存在。艺术审 美形式就是艺术品构成形式,它包括了艺术品的色彩、线条、笔墨、造型、质感等等。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只有将特 定的审美形式与美术技巧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在美术实 践活动中获取对审美形式的认识与解读。比如在中国传统国 画中,笔墨作为其绘画语言,它的轻重缓急、粗细浓淡、刚 柔疏密,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国画神秘莫测、气象万千的艺 术世界。如果单从理论上来解释笔墨,无异于纸上谈兵。因 此,学生必须从临摹中国国画开始,通过自己的手来感受笔 墨中的变化。

3)作品欣赏 3、加强美术教师自身审美文化修养 基础教育理论正处于不断改革与发展阶段,美术教师应 该充分认识到当代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之间的区别,并 在教学过程中用全面综合审美文化教育替代传统单纯绘画 教育。美术教师更应该利用渠道条件,努力开拓自身视野, 提高美术理论与美学素养,在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的传达。

四、结束语 我国美术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从清末“几何作图”到民 国“养其美感”,再到当代逐步完善的美术课程体系。美术 课程系统的完善与发展,标志着美术教育正在由传统技能型 向当代审美型转变。这种转变为学生的美术素养奠定了一定 基础,在这种理念支撑下,当代中学美术教学需要与审美教 育完美结合,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趣,引 导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