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模式【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及模式的理性分析】

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及模式的理性分析

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及模式的理性分析 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及模式的理性分析范文 “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一 直是一个值得深思却又容易被忽视的重大问题。2010年7月 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又鲜明地提出了这个问题,规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 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 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 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 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 力。然而,在中国教育的实践层面上,培养什么人(培养目 标),怎样培养人(培养方式).屹今为止始终没有得到很好 的解决。

1现实境遇 。

1.1培养目标方面 ①未能达成全民共识在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上达成共识, 形成一致,才能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然而在现实中却 是国家根据社会和时代发展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规定 理想的标准;
家长最大的愿望是让孩子考取理想的大学,他 们的理想标准则是学习成绩的高低。学校和教师是国家的标 准经常在口头上说说,实际行动中更多的倾向于迎合家长的 标准t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潜移默化 的熏陶力量是十分巨大的,故孩子本人通常是把父母的要求作为自己的成长标准。由此,基础教育各个年龄阶段全面发 展的培养目标大打折扣,难于落到实处。②混淆培养目标阶 段性的任务基础教育阶段是儿童各种心理尤其是健全人格 养成的关键期,而基础教育又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 础的教育。故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为学生将来成 长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正如梁启超所言:“教育是什么, 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I陶行知先生毕 其一生的育人目标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21要让学生成才,先要让他们学会做人。我 国基础教育各阶段的现实是混淆不同煅的目标任务,表现之 一是基础教育象高等教育一样培养专业精英人才。之二是揠 苗助长,不把儿童当儿童看,违背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法 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 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 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 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 儿童”。③未能理顺“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关系人的 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体两面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 制约,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统一于人的发展过程之中。但 在基础教育的现实中,这种辩证关系通常被人为的割裂:要 么是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同一个体心理潜能不同方面 的差异“一刀切”,“整齐划一,认为全面发展就是不同的 人及同一个人的各个方面在同一时间得到均等的发展,平均用力•要么是一味的强调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开发 学生的潜能,张扬人的个性,而不对学生潜能的趋向进行价 值判断,毕竟学生还是属于未成熟的个体,何况人的潜能中 也有趋恶的本能,学生的自由还是有限度的,是在成人指导 之下的自由发展!④忽视各级培养目标中所蕴含的养成教育 的重要作用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 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习惯是 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 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
“习 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 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1978年,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位记者问其中一位:“在 您的一生里,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 到的昵?”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得主平静的回答:“是 在幼儿固”,记者感到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 呢?您在幼儿园里都学到了些什么呢?”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微 笑着回答:“在幼儿园,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 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t东西 要放整齐;
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 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 全部东西就是这些。”。[41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 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 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 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 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 身体的习惯”。可见,抓好养成教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小而言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而言之,对于提高全民 族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学教育即良好习 惯的养成教育,这既是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得以全 面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两全”教育的具 体措施和手段。然而基础教育的现实是:关注学生的知识掌 握无微不至,对待学生的养成教育冷若冰霜。

1.2培养方式方面 ①重“结果”轻“过程”所谓重结果,就是把事情的结 果看得很重,想得到结果的心情非常迫切。所谓轻过程,包 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获得结果的过程、途径、措施和方 法不认真、不科学,或自以为是,一意孤行,或马马虎虎, 心不在焉,由此造成措施不对路.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导致事倍功半。二是为得到结果不择手段,抄近路走捷径, 忽视措施、途径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儿童的身心发展在六岁 之前是一个形成过程,在六岁之后是一个成熟过程,形成过 程从无到有,每个阶段都不尽相同,在经历生命已经设定好 的所有过程后,才能出现最终结果。然而教育的现实是,中 国人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态极为浓重,父母或教师在儿 童很小的时候就就为其设定了一个结果:幼儿园要怎么样,要上一所什么样的小学,要考上哪所重点中学,要考上哪所 重点大学……,然后就开始按照这个目标培养儿童。由于过 程并不是目标本身,而父母和教师心中却只有目标,看不到 儿童的需求,对儿童成长过程的每一个基点都感到不满足, 只有达到目标的那一天父母和教师才感到满意.暂时的满意 后又开始向下一个目标奋进。这样.儿童不能按照自己的需 求发展自己,而成为了一个达到家长和教师目标的工具。这 种情况下长大的儿童由于作为一个人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没 有自然地成熟,一个发展水平向另一个发展水平的过渡没有 自然地完成,这样即便是结果已经达到了,但是由于人格不 完善,也会给儿童将来的生存带来困境,使儿童一辈子都找 不到幸福感。如果我们不为儿童设定结果,而是抱着喜悦的 心情接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里程碑,我们就会把儿童 的每一次进步都当作成功,儿童成长中的每一个过程都会给 我们带来惊喜,这样,孩子才会真正地沉浸于成长的快乐之 中,从而迈上成功之路,成为社会的强者!⑦重“外铄轻“内 化”外铄是指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 或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是指儿童发展的外因。

这里所指的“内化”不同于认知心理学中的“内化概念,是 “内省”的指儿童发展的内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只是 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在 2500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已重视内化教育,并提出有价值的 教育方法,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要达到“礼”与“仁就要做到“内省”“改过”“克已“力行。苏霍姆林斯 基也曾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 得和亲身体味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 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然而在当今中 国基础教育的培养方式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顾内 化的规律,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 用无条件服从取代自由选择的欲望。⑦重“共性”轻“个性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 的人。这就是说,每个现实中的人除了桌位“人”所具有的 共性外,还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 在培养方式上存在非常严重的重视人的共性,轻视人的个性 的倾向。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一模式、同一方法、同一 教师,培养的也是同一规格的“标准件”,整齐划一,像工 业流水线上生产机器一样批量生产学生。即使你是“婆娑妩 媚”的枝桠.也不会让你“旁逸斜出”,即使你是一跃冲天 的。雄鹰”,也不会让你独领风骚地腾空而起,否则你就有 被剪、被打的危险。因此.个性在长期的折磨中被扼杀,创 新的火花还没有燃起就已经被世俗的冷水淹没。培养出的人 也就循规蹈矩,从小不敢越雷池半步,追求平平淡淡才是真, 安安稳稳就是福的人生理想。

1.3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关系方面 首先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关系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 的。在一定条件下,他们各自以其独立的方式存在着,培养目标是主观的,培养方式是客观的。培养目标必须符合社会 发展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它不是随心所欲提出的,必须依 靠社会条件和人的身心发展条件作为其提出的前提,否则, 它就是不现实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一旦确定后,又必须凭 借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式才能得以实现。其次培养目标与培 养方式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没有无培养 目标的培养方式,也没有无培养方式的培养目标,二者各自 以其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他们同为一定的社会 历史和人的身心发展条件所制约,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一 定的培养目标要凭借一定的培养方式来实现,不为一定培养 目标之实现的培养方式是不会被创造出来的,而创造出来的 培养方式不为一定的培养目标的实现而服务也就不能称之 为培养方式。再次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关系是相互规定, 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培养目标规定培养方式,孔子日:“工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按照培养 培养目标的严格要求选择好培养方式。另一方面,培养方式 有对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毛泽东主席曾说:“我们不 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 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投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 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 说一顿”。然而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在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 的关系方面的尴尬境遇是二者的关系不符合上述情况,尤其 是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不适应的现象尤为突出。2原因分析 基础教育是为提高国民素质打下坚实基础的教育,目标 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公民。

然而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之所以遭遇如此尴尬的境遇,笔者 认为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2.1执行主体的问题 2.2执行客体的问题 执行的客体指受教育者即学生,他们大多认为培养目标 与自己无关。培养目标虽然理想,但理想不能替代现实.如 果考不上理想中的大学,到头来一切只会落得物是人非万事 休。再美好的理想也是空中楼阁,谁也不会拿自己的前程和 命运开玩笑-加上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儿童几乎从出生起 就置于家长,教师和社会所设定的角色的期待和要求之中, 既然家长、教师和社会的愿望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 高”,都是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那么全面发展就与己 无关了。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要 学习成绩好,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智育第一,一好百好, 考试的高分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获得。高分低能、智商高 情商低、成绩好思品差的人就是这样造就的。

2.3执行环境的问题 首先,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比较大。实现素质教育的培 养目标之所以会遭遇障碍或困难,与我国当前的文化基础及 其中的教育观念密切相关。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教育,这种思想中有合理因素,但也有消极成分。当前,望子成龙, “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传统教育观 仍占很大市场,使得现实人们追求的培养目标和方式与理想 的培养目标和方式相距甚远。其次,在资源配置、师资队伍 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滞后。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所 凭借的培养方式既需要优良的教育设施设备、高水平的教师 队伍.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政府的投入和法律的保 障。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其关键是要有政府为主的投入和均 衡发展。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足造成许多教学设施的不配套、 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培养方式的运用和培养目标的实现•而 政府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更加大了学校的差别.加大 了择校的压力,因此加剧了应试的倾向。综上所述,我国基 础教育领域里通过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一个艰难的进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 等各方面的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 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