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探索_探索仪器

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探索

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探索 1多听专业意见,不断完善教学大纲 教研组现有的仪器分析教学大纲是以1996年在内 蒙古大学召开的分析化学教学与教材建设研讨会上的共识 为基础(“综合大学化学专业仪器分析教学大纲”),融入 林业大学的特色以及现有的仪器设备条件,并考虑到不同专 业教学反馈意见来修订的。例如,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的林产化工、材料化学和轻化工程3个专业是我校的特色专 业和优势专业,具有极强专业特点,同时有近1/3的学生 会在其专业相关学科攻读硕士乃至博士学位。在此情况下, 仪器分析的教学将不得不考虑专业背景的需求。为此,我们 在广泛研取了专业教师的意见后,结合我校这些专业的科研 动向,在有限的学时下,调整了教学大纲。调整的原则是根 据上述3个专业在电化学分析领域的科研和实际应用不是 很多的特点,在保留基本的电位分析法之上,酌情删减了电 解和库仑分析,极谱分析等电化学部分章节,同时增加了表 面分析技术和波谱分析等不同的章节,以期能符合这些专业 的就业及科研发展需要。具体对于林化专业,针对其专业广 泛从事天然林化产物的提取、高附加值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该专业的仪器分析大纲增加了核磁共振分析和显微分析的 章节内容;
对于轻化专业在制浆造纸领域的科研优势,大纲 增加了分子荧光等光学分析章节;
而材化专业增加了X射线 衍射分析法等表面分析技术。不过相比较而言,我校环境科学及食品科学类专业在大纲的修订上则不同,后者则主要突 出培养学生在仪器分析方面定量检测的能力,而具有材料研 究属性的相关专业在定性分析部分和显微分析的领域是有 其独特要求的。

2重视夯实基础,也要体现不同专业在教学内容上的差 异 鉴于很多专业将仪器分析设定为基础课,就不能过分放 大不同专业背景下教学内容的差异。因此在教学大纲及教学 内容的编排中,我们始终坚持着“广”的原则,也就是说, 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仪器分析这一领域有较全 面的认识,基本掌握各类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应用 特点,并了解仪器分析发展的新方向及新动向,从而在解决 实际问题时能具有选择适宜研究与测试方法或分析手段的 能力。针对这一要求,教师在课程讲授时采取了以下几个措 施。(1)绪论介绍要讲求系统性,并注重绪论与讲授内容 的连带关系。课程的绪论分为仪器分析总体绪论及光学分析 法绪论、电化学分析法绪论和色谱分离分析法绪论4个部分, 必须让学生捋顺仪器分析总体绪论和光、电、色部分绪论的 关系以及光、电、色部分绪论与每个知识点间的关系,让学 生始终明确仪器分析理论的整体框架。(2)注重各个章节 基础理论的讲授,突出仪器间的特性比较。也就是说,除每 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等基础问题 外,对比不同仪器测量上的特性也是教师理论讲授的重点。例如:通过对工作原理的讲授,使学生意识到对于常见阴离 子的检测,离子色谱定量分析是一种强有力的方法;
但对于 金属阳离子来说,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分光光度法却有着从 分析速度和检测限上的优势。(3)重视应用实例教学,讲 授内容需联系专业背景。前已提及,我校在不同专业开设了 仪器分析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针对不同的专业 介绍不同应用实例。例如:(a)对环境科学专业,具体讲 解如何对饮用水、水资源和土壤中的成分进行分析,如何对 废水、废液、废气等进行分析;
(b)对林产化工专业,着 重讲解如何使用所学仪器,对林业提取产物的结构和含量进 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等;
(c)对食品专业,强调如何对食品 添加剂、防腐剂、甜味剂、发色剂、漂白剂等进行分析,如 苏丹红、三聚氰胺在食品中是如何检测的等等。

3讲课内容追求“新”,并与相应学科前沿紧密融合 仪器分析理论的发展速度很快,新仪器、新技术的研发 日新月异,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跟踪国内外的最新动态, 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当前的学科实践,尤其是 本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以有效地提高 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尽快主动地融入到仪器分析的学 习中。与此同时,新仪器往往需要与不同学科的前沿交叉融 合才能发挥作用,这也属于仪器分析教学的目的之一。因为 只有让课程传授的知识与学科发展的前沿结合在一起,学生 才会知道这门课程的用处,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同专业的任课教师多联系,多沟通,多学习,甚至参与到相关专业的科 学研究中。一方面,有关专业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提高在专业 仪器分析课程讲授中的认同感;
另一方面,与专业教师的沟 通,也有助于授课教师融合不同学科的发展动向,为自己的 科研工作开拓思路,做到教学相长。

4依据专业学时,灵活设置实验项目 由于各个高校用于教学分析仪器大不相同,因此仪器分 析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需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并根据学 生的专业背景,结合培养目标灵活安排实验课内容。针对上 述要求,教师对仪器分析实验课实验项目的设置进行了探索 性的调整。(1)革新实验教材。根据我校教学仪器的实际 背景,编写出新的仪器分析实验教材。在实验教材的撰写上, 不同专业因素被提及并加以考虑,即扩大了实验项目总数, 尤其增加了同种仪器不同实验的项目数量,尽量满足不同专 业学生的科研和实际需要。(2)针对实验课学时有限的问 题,采用了半开放式选作实验模式加以解决,即选课可以限 定时间但不限定实验项目。之所以限定时间是因为学校目前 的分析仪器台套数不容许所有专业实现实验课的完全开放。

不限定实验项目,但限定每个实验的选课人数,使得在有限 的学时内,每班同学在上实验课的过程中会分成更多的实验 小组,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种类的分析仪器。(3) 加设短学时的具有选修性质的仪器分析实验课环节,增设1 学分的仪器分析实验选修课,让希望加强实验学习的学生选做仪器分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课的完全开放及建立基于W eb基础上的仪器分析实验互动平台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

相信仪器分析课程改革会随着实验设备经费的不断投入,各 个学科的重视而不断得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