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管理行动趋势发展策略影响论文(共5篇)_国际形势

国际形势管理行动趋势发展策略影响论文(共5篇)

国际形势管理行动趋势发展策略影响论文(共5篇) 第1篇:新国际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策略分析 一、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外贸易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在世界金融危机的打击 下,对外贸易领域也受到了较大冲击,以前所固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若干新问 题也浮出水面,形成了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局面。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 几个方面: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趋缓,个别行业出现衰退趋势 中国外贸形势急转直下,月度进出口总值出现了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 首次负增长,此后逐月进出口总值持续负增长,且跌幅不断加深。就行业来看, 我国纺织与成衣产品所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衰退迹象。

(二)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我国产品遭遇的反倾销案件急剧增加 随着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不利影响的进一步加深,各国为了保 护本国经济,阻止外来的竞争,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世界范围内的贸易 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举起了贸易保护主义 的大旗。日本已经颁布了相关的规定,在2009年3月1日起对出口到日本的医疗保 健器械实行新的标准,不仅要求出口商具备ISO13485的认证,还需要进口商也要 具备相应的资质。欧盟在2008年10月也出台了最新的玩具安全指令,该安全指令 在玩具的设计、标识、生产、进口商责任、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这些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实施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随着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又面 临着严峻考验,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想方设法阻止中国低价产品的 进入,无端指责中国产品的低成本与低价格是政府补贴的结果,要对这些产品征 收反倾销税,结果专门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迅速增加。这使我国外贸企业产品 的出口更加困难。

(三)世界市场需求锐减,产品价格下跌,大大降低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创汇能力 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各国经济发展普遍放缓,有一些国家如英国、日本 等还呈现出经济衰退的趋势。美国和欧盟的一些国家相当数量企业倒闭,还有大 量企业经营萎缩,失业率上升,失业人数增加,国内外需求不足。由于世界范围 内需求不足现象的广泛存在,使得世界市场产品和劳务价格也随之大幅度下降, 这给我国产品的出口和劳务的输出带来了严重困难,使我国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 大大削弱,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所以, 从长远发展战略来说,我国宏观调控的着眼点应该更多地放在扩大内需上。以内 需为主也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内市场十分庞大, 而且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潜在的市场需求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我国已 是世界最大的市场,是世界上所有跨国公司的首选目标。外国尚且千里迢迢来开 发我国的市场,我国岂能舍近求远。因此,为减缓经济摩擦增长的趋势,我国应 当调整我国需求结构中内需与外需的比重,通过积极地扩大内需,来保持宏观经 济持续、快速、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二、新国际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策略分析 (一)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整顿外贸出口顺序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企业完全依赖市场,不可避免地会跟风随众, 盲目生产,导致产品过剩、无奈被动出口的局面。为了克服这种不良结果的出现, 政府应该积极地承担起对企业宏观调控的责任,及时准确地为企业提供国内外市 场的需求信息,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技术,引导企业生产产品的换代升级,制定 各种奖惩制度来鼓励企业生产市场急需的产品,压制企业生产市场已饱和的产品。

国内竞争企业低价竞销出口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出口秩序混乱。因此,加强对出口 秩序的规范,设置合理、有效的出口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并强力执行重点行业和 重点产品的出口准入制度,是减少对我国反倾销指控的有效措施。政府应从两方 面入手来整顿外贸出口秩序,一是配合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出口配额等行政手 段对出口进行管理,合理调度企业的出口规模;
二是加大对外贸企业的监督力度, 避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加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标准正日益成为设置技术贸易壁垒的 关键手段,在世界贸易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我国却在这方面处于严重的劣势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我国应加快技术标准国际化步伐,尽快建设与国 际接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标准体系。得在国际技术标准中的发言权。

(三)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中国在对外贸易战略上一直奉行“出口至上”的思想,对外 贸易依存度居高不下,并始终保持着较大的贸易顺差。“出口至上”引发出口高速 增长,对一些国家的国内市场造成严重冲击,结果遭致进口国保障措施等贸易壁 垒,引发国际经济摩擦。而且“出口至上”战略还恶化了贸易环境,不利于长期对 外贸易,应该早日摒弃。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出口好,进口不好” 的错误观念,淡化出口作用,适当重视进口作用。同时,要看到中国国内市场也 是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公认的需求增长最快、潜力也最大的市场。

作者:杜梦果 第2篇: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安全发展的影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时 对国际安全形势的严峻考验。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透视追问国际形势趋向 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审时度势积极应对,确保我国安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

一、认清国际安全形势,不被浮云遮望眼 纵观国际安全形势,尽管和平发展仍是时代主流,但传统与非传统安 全领域危险交织,传统冲突趋缓而冲突根源并未消除,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各 种新危险新挑战不断涌现,切不可因误判国际安全形势,而毁损我国安全发展战 略。

传统安全威胁世界和平。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乌克兰危机、 中东乱局、东海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等,尤其是这些热点问题 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或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 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更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 和变数。各国的国防开支逐年增长,特别是亚太地区,俄罗斯、日本、越南、韩 国、菲律宾等国家2015年的国防预算超出以往任何一年。美国2015年国防预算虽 然比上一财年减少480亿美元,但美国的国防预算始终名列全球之首,并且美国 继续推行“亚太再平衡”的战略没有变,美国增兵亚太,并继续在2020年前完成将 海、空军60%兵力部署在亚太地区的计划没有变。这使得各国不得不大搞军备竞赛,仍然把军事发展作为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威胁依 然存在。主要核大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力量,全球核武扩散问题依然严重,对世界 安全构成了极大隐患。

非传统安全威胁超过战争。国际恐怖主义依然猖獗,2010年以来,恐 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恐怖活动呈现蔓延态势“全球化”、生存方式“本土化”、 策划手段“高端化”、袭击形态“独狼化”等特征,国际反恐斗争中的双重标准使得 国际反恐阵线有破裂的倾向。环境安全继续恶化,引发世人对环境安全的极大担 忧,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灾害频发,极端天气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很 多毁灭性的灾难。金融安全不可小觑,2008年金融危机不仅重创发达国家,也严 重打击了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其引发的诸多社会及政治问题至今尚未完 全消除,新的金融危机又悄然逼近,这将会使全球经济雪上加霜。更多非传统安 全隐患不断。诸如贩毒走私愈演愈烈、传染性疾病严重扩散、海盗活动肆无忌惮、 非法移民日益严重,这些问题都对国际安全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新兴大国各自 以积极的外交为解决国际热点问题发挥独特的影响力,尽管就当前形势看,这种 结构性变化仅限于经济领域,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新兴大国的经济实力和地位 的上升必然会逐步延伸到安全领域,尤其是非传统安全领域,这些新趋势构成的 世界政治多极化将深度影响国际安全形势。

二、正视我国安全环境,不被漩涡困航程 受国际安全形势影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复杂,深处国际安全形势的 “漩涡地带”,中国不在惊涛骇浪中前行,就会在漩涡中沉覆。只有正视周边安全 形势,才能理性应对周边形势,冲破围堵遏制扬帆远航。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风险加剧。一些邻国军费开支增长迅速。日本年年 提升国防预算,2015年高达490亿美元,比2014年增加3.5%;
印度2014-2015年国 防预算提高了10%,其中装备采购预算就提高了3.3%;
菲律宾2015年国防预算增 至26亿美元,大涨29%;
越南过去三年军费暴涨90%。这些国家不仅提高军费, 加速本国军事战略调整,还与美国等其他国家大搞联合军演,提高武器和人员的 作战水平,这对我国的安全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地缘环境复杂。当今世界超 过1亿人口的大国总共11个,其中七个在我国周边;
世界有25支最强大的军队, 其中8支在我国周边;
世界公开宣布有核武器的国家有8个,其中4个在我国周边。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公认全球有七大潜在热点冲突地区,其中六个在我国周边, 与周边多国存在领土与领海争端,加上域外势力的强势介入,尤其在南海问题上, 域外国家在舆论和行动上为周边与我有海洋争端的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增加了南海擦枪走火的风险,使我国周边安全形势越发显得复杂高危。

我国面临反恐形势越发严峻。中亚和北高加索地区泛伊斯兰主义和泛 突厥主义的渗透、“基地”组织等境外敌对势力的支持、西方国家在反恐问题上的 双重标准等因素,助推了恐怖主义在我国新疆地区的蔓延。“三股势力”在90年代 是潜在威胁,今天已成为重大现实威胁。2008年3.14拉萨骚乱,2009年新疆的7.5 事件,2013年10.28天安门暴恐事件,2014年昆明火车站的3.01砍杀事件等,都是 三股势力在我国新疆西藏等地区犯下的滔天罪行。当前,伊斯兰国也要向中国西 北渗透,谋划将中国新疆西藏纳入其版图,部分中国人遭怂恿偷渡越南、马来西 亚参与“圣战”。还有一些青年在接受了恐怖组织系统培训后回国,匿迹人海,侍 机实施爆恐活动……使得我国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加剧了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恶化。自冷战结束 以后,特别是世纪转换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美国已经对它的全球战 略和亚太战略作出了大幅调整,重心越来越往东转移。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 是其全球战略重心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特别是向我们所在的西太平洋地区转 移,目前正在巩固加强两个岛链,力图把关岛建设成为它在远东最大的军事枢纽 和兵力投放中心;
二是其亚太战略重心开始由中东西亚向中国周边转移,比如反 恐,原先集中在伊拉克,后来改为以阿富汗——巴基斯坦为重点,与此同时,还 在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加强了美日、美韩军事同盟,开展了与印度、菲律宾、越 南、澳大利亚等国的军事合作。虽然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和动机是多方面的,不完 全针对中国一国,但是,无论从主观上讲还是从客观上看,又都有针对中国的一 面。因此,从长远考虑,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

三、坚持安全发展战略,不被螳臂所阻滞 尽管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我国安全发展面临困难,但世界和平发展 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变,国际力 量对比有利于世界形势总体稳定的大环境没有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 代潮流更加强劲。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达到前所未 有地程度。习主席正是深刻把握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危环境的发展变化,审时 度势、高瞻远瞩,第一次提出了“总体安全观”的新理念,为我国安全发展,把握 战略机遇期指明了方向。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发展道路,构建 一体化国家安全发展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 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施彩虹 第2篇:关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 一 2013年10月31日西方主要的金融资本经济体,建立了货币互换联盟。

我认为,这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1971年解体之后,经历了43年的金融资本膨胀及 不断引发危机的教训之后,进行的一次内生性的、主动的调整。

这个调整的结果,将会使原来沃勒斯坦在“世界体系论”中所分析的、 在产业资本阶段出现的三个层级(核心、半核心或半边缘、边缘)发生根本性质 的改变。第一个可能,金融资本结盟促使世界变成核心和边缘的“极化”状态,而 不是原来的三个层级。第二个可能,世界虽然还是三级结构,但只有那些认同西 方制度的国家才有资格成为“半边缘”;
而不认同西方制度的中国、俄国、北朝鲜、 古巴、伊朗、委内瑞拉等则被边缘化。

无论哪种可能,中国都在进一步被边缘化的挑战之中。

当然,这个联盟实际还是美元核心,强化了以美元为核心的金融资本 的统治地位。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币缘战略”格局中,中美关系取决于中国经济对 美国币缘战略的贡献度有多大。中国一般每年要用三分之一的贸易赢余来填美国 虚拟经济的黑洞。这个贡献,实质上是中美之间维持战略关系的基础条件。

中美关系处在最好的战略时期,是因为中国每年都向美国注入了外贸 赢余。事实上,中国一年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顺差回流到美国资本市场,往美国 输血。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是,现在金融资本新的 结盟出现,美国能够蓄积足够的流动性增量来维持核心地位,中国的作用就下降 了。

我认为,2014年以后中美之间的战略关系,会从过去的所谓最好的时 期开始恶化。

美国重返亚太,主要的遏制对象是中国。中国也试图通过订立双边货 币协定,和其他主要工业国家签订“去美元化”的贸易结算协议。

因此,中美战略关系2014年可能开始降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恶化。二 我认为世界范围内的整合只有两种,一种是平面整合,一种是纵向整 合。

现在中日经济关系的关键问题是双方产业同构,是互竞关系。日本跟 中国一样,都是把全球作为产业扩张的市场。同理,我们跟韩国也是互竞关系。

但韩国相对而言市场容量过小,产业层次也不像日本那么高。所以,在中日韩三 角关系中,韩国还能参与中国的上下游产业整合,日本则是战略上全面竞争、经 济上有限参与的态势。

如果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那现在中日关系的紧张,很大程度上 是因为双方在经济结构上存在对抗性的竞争关系。

如果站在日本人的角度就会看到,现在是日本崛起的一个空前绝后的 历史机遇期!日本利用机会的做法是一石三鸟。

我们都知道日本不是正常国家,是美国仆从国家。无论左、右翼的日 本政治家,乃至于日本普通国民,都希望至少恢复到正常国家的地位。

由此看,日本将会充分利用这次美国重返亚太的历史机会。第一,代 表最大多数日本人的根本利益,崛起为正常国家。不借美国重返亚太的机会,将 永远做不到。第二,进行海外经济扩张,尽可能地扩大海外投资。日本属于产业 过剩和金融过剩的国家,需进一步在世界市场扩张势力范围。日本在2013年已经 成为第一大海外投资国。第三,强化意识形态攻势,发挥软实力,要把日本版的 民主作为典范推向世界。在这种意识形态的竞争中,日本赢多少分,现在还不好 说。但到目前为止,在话语权竞争中,日本没输,我们没赢。

从一石三鸟的效果来看,日本所谓恢复为正常国家,安倍经济学推动 的金融资本海外扩张,及意识形态的竞争,基本上都会赢的。现在安倍这么高的 支持率,我们怎么加深认识都不过分。

三 在东北亚,因平面整合不成功,致使我国东出战略受阻,已是不争的 事实。那下一步怎么办?我认为应该三步走:短期南下,中期西进,长期东出。

短期南下什么意思?中国已经具备对东南亚、乃至南亚国家的纵向产 业整合能力。中国产业资本体量足够大,往南这些地区没有什么产业结构完整的 国家。加上这一带大多数国家都很小,东盟也不是一个完整的经济体,财政金融 都不能统一,因此中国南下作区域一体化整合的可能性极大。

中国人“走出去”必须遵从国家战略,搞综合性的组合投资。用这样的 方式,可能把我们的战略前沿大大延伸。

中国全面西进中亚应该是中期的战略选择,至少当前还是要慎重,不 能贸然向西挺进。因为对于俄罗斯来说,那里濒临里海,是长期与西欧争夺能源 的战略腹地。中国过快进入中亚,俄罗斯就会不安。

有了陆权战略的成功,才能实现未来东出追求海权的长期战略目标。

与日本的海权竞争应该是第三个阶段的目标之一。我们应当在实现短中期目标之 后,再实施东出太平洋这个长期战略。

作者:温铁军 第4篇:国际形势变化与共产党工人党的共同行动 2013年11月8—10日,由葡萄牙共产党主办的第十五次共产党和工人 党国际会议在里斯本召开。来自63个国家的75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参加了此次 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正在深化的资本主义危机、工人阶级的作用、共 产党人在为工人和人民权利斗争中的任务;
帝国主义的进攻、国际层面上力量的 联合、民族问题、阶级解放和为社会主义的斗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次大会 没有像往年一样发表《最终声明》,只是通过了《共同或一致行动指南》,并分 别由葡萄牙共产党和希腊共产党发布了两个《新闻公报》,与会代表选择性地签 署通过了《关于“世界形势、工人与人民的斗争”的决议》等11个决议。

当前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及其主要特点 一、资本主义仍陷入结构性危机中,金融危机影响深远 比利时工人党代表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历史上,共出现了“三次全球 性、系统性的危机”:第一次是在19世纪末,由此带来了“帝国主义战争、对世界重新划分以及布尔什维克革命和苏联的诞生”;
第二次是20世纪30年代,相应的 后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帝国主义的崛起、社会主义阵营壮大和一系列的民 族解放斗争”;
第三次危机即是目前的金融危机,“使全世界面临经济、民主、意 识形态、社会和生态方面的可怕后果”;
在国际层面,“已经产生了武力、威胁、 地区冲突和更大规模的战争”。

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声称资本主义危机已经结束,复兴即将到来。参 会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驳斥了这一观点。美国共产党代表认为,“金融危机 是经济畸形发展的结果,无使用价值的金融活动迅速增多,创造实际使用价值的 生产活动却遭到了破坏;
为了帮助垄断资本赚取私人利润,公共部门被侵占,并 由此引发了州和市政府、学校等的危机,增加了消费者的不安全感”。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六年来的经历表明,当前的这场资本主义经济危 机在严重性、复杂性和广泛性上都超过了20世纪早期的经济危机。

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断增强,新干涉主义更加凸显 第十五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根据一年来的时局新变化,指出危 机加剧了争夺市场、原材料资源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加快了军国主义和战争、侵 略和干涉的进程,使国际局势充满了危险。

当前,垄断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及其联盟都热衷于推行国际主义和超 国家主义,它们正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和军事实力来颠覆独立国家的主权。希腊共 产党等认为,资产阶级正在根据自身的阶级利益来构建国际关系,积极推销“让 渡”国家主权的思想。印共(马)中央政治局委员西塔拉姆·亚秋里认为,“在经 济改革旗号下开展的新自由主义的进攻,严重威胁和破坏了民族国家、特别是发 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主权。贸易自由化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和工业化”。

三、美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中力量受损,新兴国家的实力在增 强 美欧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其实力在衰退。

比利时工人党代表认为,美国经济“之所以还能艰难为继,得益于大量的外国信 贷,以及美元作为世界黄金货币的地位。但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强烈负平衡迟早会 出现问题”。

与此同时,欧盟也在欧元危机中难以自拔。欧元区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可能导致进一步的社会动荡和重大的政治危机。土耳其工人党代表指出,危机已 经加剧激化了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矛盾。从一国的形势来看,除了德国之外,所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产值都低于2008年危机前的水平。最发达国家的工业产 值甚至没有达到2005年的水平,特别是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国际 帝国主义正在加紧重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竞争和矛盾更加尖锐。

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衰退不同的是,各新兴国家组成的多国集团 正在不断出现,如金砖国家以及亚非拉的其他集团。在过去五年的危机中,它们 表现出强大的增长和制衡势头,显示了多极世界崛起的趋势。巴西共产党代表认 为,金砖国家不但谴责帝国主义国家的军事演习,而且采取措施抵制处于支配地 位的国际金融体制的不公平的负担——如在金砖国家内部使用本国货币,挑战美 元的支配地位——创立了共同基金储备,并即将创立金砖国家的发展银行,等等。

四、人民的反抗运动正在兴起,但其自身有较大的局限性 土耳其工人党代表指出,2012年以来,全世界的工人和群众运动获得 了蓬勃发展。

然而,许多与会代表也清醒地认识到,人民运动虽然轰轰烈烈地展开 了,却有明显的局限性。美国共产党代表认为,从总体上看,到目前为止美国大 众的不满,“还没有发展成为具有足够规模的、在广度和深度上能够改变基本政 治格局的,并能改变阶级力量的对比关系,使之朝着更进步的、左翼方向发展的 一次群众性的社会政治运动”。

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对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客观条 件上看,首先是国际金融资本和国家垄断资产阶级进行了自我调整和救赎。其次, 右翼势力极力煽动、资助和利用各种社会运动。再次,帝国主义和垄断资产阶级 破坏和篡夺了革命果实。

当前人民运动的局限性还与人民运动自身的情况有关。首先,美国共 产党代表认为,在所有的民主和进步运动中,“左派太弱小,太分散,不能推进 这样一场大规模的变革性运动”。其次,希腊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乔治·马力诺 斯认为,工人和人民运动没有做好准备,“没有组织起足以抵御的力量,没有防 范雇主、工会主义、机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支持资本战略的工人贵族的作用和影响”。再次,人民运动的理论认识水平有限。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本方法,社会主义是人类未来的 根本替代 与会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指出,资本主义是诸多问题的根源,马 克思主义仍是解释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本方法。大会断言社会主义越来越成为资本 主义及其危机的真实的、根本的替代。

首先,资本主义继续成为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抨击的重点。希腊 共产党发布的《新闻公报》指出,“这是一场过度生产和资本过度积累的危机, 表明资本主义矛盾——特别是生产的社会特征与私人分配方式之间的基本矛盾 ——被激化了,并强调了资本主义体制的历史过时性和反人类性特征”。

其次,与会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指出,马克思主义仍是认识资本主义危 机的根本方法,社会主义仍是并将继续是人类未来的根本替代。大会《关于“世 界形势、工人与人民的斗争”的决议》指出,“危机确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 济学的基本原则,并证明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突出了广泛的反垄断反资本主 义变革的紧迫性,并突出了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真正替代选项的适当性”。

再次,资本主义不会在危机中自动灭亡,社会主义斗争须要加强工人 阶级及其政党的力量,全面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中去。资本主义已经表现出了应 对环境变化的巨大的调适能力,能够承受冲击并走向复苏——它能够以不同的方 式把物质损失转移到工人阶级身上,例如通过战争、紧缩体制以及对人民和地球 的资源施行更加侵略性的剥削。人民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失败产生的不满轻易地被 极右翼的民粹主义利用并产生了破坏性的后果。

最后,与会代表还交流了对社会主义斗争问题上的不同看法。1.关于 革命的主体力量。希腊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乔治·马力诺斯认为,要重整工人 运动,使工人运动能够满足阶级斗争的需要,使工人阶级能够担当先锋队阶级的 职责;
而印度共产党等认为,革命的主体力量不局限于先锋队上,“在世界共产 主义运动中要利用民众的不满和愤怒,引导他们并建立一个有效联合的群众运 动”。2.关于革命联盟。希腊共产党、土耳其共产党、西班牙人民共产党等主张 进行社会主义斗争“要慎重选择自己的盟友”,认为“联盟政策是工人阶级内部才 有的现象,剥削阶级中的任何成分都是敌人而不是伙伴”;
而葡萄牙共产党、法 国共产党、挪威共产党、伊朗杜德党、伊拉克共产党等则主张要建立最广泛的联盟,“把工人阶级、青年和妇女以及一切反对资本和垄断的社会力量都团结起来”, 共同进行反帝反垄断斗争。3.关于议会斗争。希腊共产党等认为“要优先考虑议 会外斗争”,指出“议会道路将制造混乱并同化共产党,让人误以为资本主义制度 的解决方案能够实现人民的利益”;
而巴西共产党、德国共产党等则认为要采用 新的策略以积累革命力量,在选举中占据有利位置。4.关于修正主义和机会主义 问题。希腊共产党、新南斯拉夫共产党等强调“在任何情况下,反机会主义的阵 线都是反资本主义体制、反帝国主义的一部分”,“任何容忍或撤退都会对国际共 产主义运动及其前景产生腐蚀性影响”;
爱尔兰共产党则认为“没有机会主义的预 防针”,“同右倾机会主义做斗争只能通过在自己党内进行教育、讨论和辩论,最 重要的是要团结和促进最大的合作”。5.关于创新性和民族性。印度共产党、葡 萄牙共产党、古巴共产党、爱尔兰共产党等认为,要把马列主义思想同各国具体 的社会历史条件相结合,开辟出一条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道路。而希腊共产党等则 认为,历史证明,陷入“各种民族模式”和“社会主义的各种道路”上容易出现错误 和危险,“将在国情不同的名义下取消革命战略,依靠政府的解决方案来代替社 会主义的斗争,并制定与资产阶级管理相一致的政策”。

加强国际主义团结,促进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共同行动 “首先要加强全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合作,共产党和工人党是加强 人民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替代的最坚固的保证。”为此,大会制定了《共同或一 致行动指南》,对下一阶段的行动制定了具体措施:1.纪念一战爆发100周年和 二战爆发75周年,把为和平的斗争和为社会主义斗争联系起来;
2.在北约入侵南 联盟15周年之际举办相关活动;
3.联系亚洲、非洲、拉美和加勒比的政党,就资 本主义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召开国际研讨会;
4.声援拉美和加勒比人民,特 别是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人民争取和平和社会正义的斗争;
5.组织一 次共产党工作会议,讨论意识形态的攻势和大众媒体的作用,交流大众传媒工作 的经验;
6.庆祝国际妇女节,声援她们的斗争和反帝运动;
7.纪念五一节,在各 国参加工人和人民捍卫经济社会权利、争取工作和劳动权的斗争,倡议在各国进 行反失业运动,捍卫工会的权利,要求释放被拘押的工会会员;
8.在反种族主义、 仇外、法西斯主义斗争上采取一致行动,重视与反共主义和改写历史的思想斗 争;
9.反对在各国迫害共产党和禁止共产主义的行为;
10.纪念共产国际创建95 周年和列宁逝世90周年;
11.协调阿拉伯国家和中东的共产党,组织关于阿拉伯 国家、中东社会和民族解放斗争的国际会议,声援该地区人民的反抗和斗争;
12. 继续谴责帝国主义干涉叙利亚和伊朗,声援为承认巴勒斯坦国独立的斗争;
13. 促进反帝的国际阵线,在各国的具体框架内支持反帝的国际群众组织。为了落实行动指南并为下一届国际会议做准备,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 会议扩大了工作组。

最后,此次会议没有像以往一样形成一致通过的《最终声明》,而是 分别由葡萄牙共产党和希腊共产党发表了内容不同的新闻公报。这反映了各国共 产党和工人党在诸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关于共产党和工 人党国际会议的性质和作用问题上,葡萄牙共产党、挪威共产党、古巴共产党、 巴西共产党等认为,国际会议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协商、相互尊重,成为一个 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交流思想和理论、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平台,最后通过 一份彼此都能接受的“最终声明”。而希腊共产党、黎巴嫩共产党等则坚持“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的联合不能建立在政党之间微弱的共同点上,只能建立在实现社会 主义的尖锐的阶级斗争上,建立在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成就上”。他 们虽然反对把工作组变成一个“指导中心”,但主张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要 保持共产主义的特性,坚决反对把会议变成一个‘左翼’的空间”。他们指出由于会 议的“协商性和建议性”特征,其作用将大为降低。

因在不同问题上认识上存在差异和分歧而使原计划通过的《最终声 明》未能通过,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新情况。

作者:余维海等 第5篇:从国际形势谈企业安全管理 在借鉴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模式方面,有两种较极端的认识:一种认为 国外的那一套不顶用;
另外一种认为国外的东西就是好,国外有很多的安全管理 方法和模式,在国外的企业很管用,我们的一些企业见到好,立即照搬,却没有 消化吸收,还没来得及等它显灵,看到更好的又换了一套。昨天刚刚搞完安全动 作写实,还没来得及规范操作动作,就嫌弃它没有效用,今天又换上人机环境匹 配。钱没有少花,安全管理部门也忙得颠三倒四,结果,再好的方案也不顶用。

而第二种认识虽然认为国外的“那一套”就是好,却仅仅是把自己原有 的管理方法贴上了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标签。用的还是传统管理的招儿,安 全工作碰巧搞得好或者碰巧没事故,在会上介绍经验时,总要说我们学习国际上 什么什么模式,用了很多英文字母,一大堆的技术术语,搞得安全管理的专业人 士都听不明白,晕头转向,只知道人家的管理就是国际化,就是到位。对待外国的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拿过来的是对我们有益的 部分,这才是真正的拿来主义。代表了对待安全管理先进经验的第三种认识,即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总结起来,上述三种看法,第一种属于完全照搬,第二种还是传统管 理,第三种才是真正的拿来主义。哪种做法好,我们可以作一下收益代价分析, 可以根据6项指标给出综合判据:(1)风险大小;
(2)综合代价大小;
(3)可 操作性强弱;
(4)管理成本大小;
(5)运行成本负担大小;
(6)效益大小。

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得很清楚,面对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视而不 见,继续走自己的经验管理那一套,显然不行;
完全照搬,对企业来说,可能会 出现消化不良,效果不佳;
套用一句广告词:“拿来主义是你的最好选择。” 一、写你干的,干你写的。以人为本的美国文化 “以人为本”是一面旗帜,这方面美国企业家的表现远远超过该国的政 治家:摩托罗拉的“肯定个人尊严”;
惠普有推崇人的“惠普之道”;
鼓吹“只有偏 执狂才能生存”的英特尔前总裁葛洛夫,经常到大餐厅和员工一起就餐;
IBM公 司三个核心信条是,“对个人的尊重,人人平等,终身雇用”;
花旗银行最早提出 “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美国企业的安全管理也鲜明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美国太平洋天然气 与电力公司制订的“安全誓言”,不仅有总经理和安全副总的签字,还有每一个雇 员的签字,制成镜框挂在墙上,印成小卡片让雇员随身携带。意思就是,安全生 产不仅是我要求你做的,而是你自己发誓要做到的。各个公司抓安全首先考虑的 是人,不少公司招聘时对应聘人员要进行安全资质审查。

如果出现违章甚至发生事故,很多公司也是尽量做到有人情味。根据 情节轻重,一般会有三种待遇。(1)情节轻微的,予以口头上的提示。领导会 让员工知道哪个环节违规了,并告知“只有安全工作才能受到雇用”,员工口中表 示出“今后一定要安全工作”才算结束。(2)问题比较严重了,就用书面形式责 罚。责任人要在发给自己的比如过失单等书面文件上签字,承诺改正过失,注意 安全,当然个人利益上就会受到一定的处罚。(3)违章不能再犯,再犯就成了 我们所说的习惯性违章。这个时候,责任人就要停工一天,在家里认真考虑能不 能做到安全生产,这很像我们的闭门思过。如果,自己觉得确实做不到安全生产, 那就离开公司好了。真的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公司就会请你走人,把你开除。美国安全管理方面的“以人为本”,来源于美国社会的价值观。

二、量化细化,全面制度化的德国制度 安全管理和制度,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安全管理离不开制 度,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保证。,而德国人理性,崇尚的是遵守制度、标准、方案、 规则、条款、规范。德国人在19世纪就开始用法律制度来规范管理安全生产。早 在1884年,德国就颁布了第一部工伤保险法律,建立了以工伤保险为核心的安全 生产管理制度。1911年,德国议会又颁布了《社会法》,规定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及具体的管理制度,以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

世界管理大师德国人马克斯?韦伯是经济管理学古典行政组织理论 的代表。我们从他总结的科层制定义中,看到的是服从严格而统一的工作纪律和 监督。按韦伯自己的话说,“纯粹科层制的、文牍式的管理,在精确性、稳固性、 纪律性、严谨性和可信性上,以及在对一切对象的可计算性上,都可以达到技术 上完善的程度。” 德国管理的灵魂人物强调的是,排除一切人格化因素,不带有任何个 性化色彩,严格执行制度、履行程序和奉行原则。

要求“微笑服务”是笼统的制度,规定“露出上8颗牙齿”则是精确的标 准。德国的公司在安全管理上,让我们看到的是可具体操作实现的标准,是细化 了的制度,是量化且全面覆盖的制度。上世纪初承建胶济铁路的一家德国企业, 2006年8月给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发函,告知医院里一栋1919年兴建的3层小楼, 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存在安全隐患,提醒注意检修。未见回复后,德国方面再 次打来电话表明立场,直到获得满意答复为止。我们向欧洲人的安全管理学习什 么?学习制度至上。

三、本质安全的日本文化 本质安全,或者说本质安全化、安全本质化,是安全管理的一个术语。

什么意思呢?你完全可以望文生义。本质安全,顾名思义,本质上是安全的。比 如井场的电器开关,扳动开关会打火,就有可能引燃泄露的天然气起爆炸。本质 安全就是将这个开关设计成防爆开关。日本在制度上强制要求本质安全,产品设 计、制造上存在缺陷必须招回,丰田汽车的高质量缘于召回制度。2004年和2005 年,丰田召回150多万辆海拉克斯赛弗车。本质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人的本质安全和物的本质安全。人的本质安全是靠安全文化启发引导,让人的行为自动自发 自觉自愿地按照安全的标准执行;
物的本质安全靠的是科技保障,有严密的防范 措施和设施,即使出现误操作也不发生事故。丰田公司在进行每一项生产之前, 都要将具体的工作、生产程序“排练”一遍。所有员工都是演员,并且要按照固定 的脚本进行:可能发生异常——进行异常处理——找出危险性——制定相应的对 策——将对策要领化——根据要领对员工进行培训——继续追踪以便及时发现 新问题。

我们得到的启示是,要把人的本质安全和物的本质安全结合起来,发 动岗位人员对作业现场的危险因素加以预测和控制。控制了生产作业的全过程, 危险危害早知道,就为避免事故打下了基础。

作者:吴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