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思考]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语文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思考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思考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以其特殊的功能走进了各个领域, 键盘取代了书写,网络与手机、电视平起平坐,足不出户就 可以周游世界,信息技术让我们的视野开阔,耳听八方,视 通万里,上天入地,神游海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让我 们缩短了空间的距离,世界成了“地球村”,史料的模拟演 绎,让我们穿越回到我们梦想生活的朝代,甚至天气预报的 云图分析,地质领域的监测预报,影视娱乐的特技处理,网 上购物的快捷方便等等,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更是“无孔不入”。

尤其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更是大显“神”手, 点缀和完善着我们语文的课堂教学,增强知识的密度,美化 文本的亮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减轻教师备课的压力。

它的好处自不必说,但是它也有弊端和误区:如以多媒体取 代板书,放录像替代讲课,声像取代了文字的阅读等等。

我认为,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我们语文课堂更多的是 青睐于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作为教学的工具或手段,用好 了,用对了,用巧了,还是利大于弊的。

首先是专业平台。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类文体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非常适合互联网+高 中语文教学。

如,诗歌的教学,《走进盛唐》的光碟就让师生一饱 眼福:盛唐气象,形神兼具,色彩斑斓,鲜活的盛唐展现在 我们眼前:繁华的长安——市井的叫卖;百姓的笑脸——衣 履的光鲜;诗人们辈出——佳篇的涌现;自然的美丽——流 连往返。还有,文言文的教学,知识点的归纳,有效地运用 多信息技术,分类整理要点,真是妙不可言;更不用说戏剧 的教学,播放戏剧录像精彩片断,有助于分析人物语言,理 解台词、潜台词,观察人物神态,兼顾背景音乐设置,道具 服饰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靠阅读文字,还要借助想象才能或 多或少实现的理解。而信息技术的展示就大不一样了,既满 足了视听的效果,又留下了深刻的形象。

只要我们依据不同的文体、文本的内容,确立明确的 教学目标,适当地选择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而且用之当 用,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应该是事半功倍的。

其次是技术支撑。如何支撑?要依据教学资源来思考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与学的具体时间比例,技术呈现的具体 环节,具体画面(图片)几幅,要关注界面设计的范围,字 形的类别、字体的大小、颜色的比例等相关技术细节。如,教学《赤壁之战》时,学生很难理解曹操八十万 大军,号称百万,究竟是在怎样的火攻下惨败的?带着这样 的疑问,我想,如果这时我们给学生看一段改编的电视剧《三 国演义》中“火烧赤壁”的片断,那么学生就可以很快理解 “少顷,人马烧溺死者过半”的描叙了。

教学苏轼的《赤壁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无 论教师怎样解释“赤壁”,怎样描绘“兰亭”,学生也只是 印象中的过客,没有形象的感知,理解文意也是很吃力的。

但是如果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书法播放出来,再配乐 朗读此文,加上画面“阳春三月”“碧水环绕”“文人雅士” “流觞赋诗”,那就大不相同了。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形象 的感观的认识,又有助于理解文意。再如,屏幕展示关于赤 壁古战场的文字材料辅助,帮助学生解读当年苏轼在此的感 怀,对人生的体察、彻悟,对世间万物生命的解读,我们也 不乏积累些人生哲理在里面的。当然,还可以辅助给出余秋 雨的《苏东坡突围》一文,很长,让学生阅读,找出文中关 键的语段、词句,帮助学生对苏轼其人其文、其情其理的感 悟。《赤壁赋》的主旨也就不难把握了。理解苏轼、走近苏 轼也就缩短了许多距离。这些内容的介入,如果没有信息技 术,那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如果一个专业品质好、技术运用差的初学者,应该知 道什么时候用“信息”技术才可能与本学科融合了;如果一 个专业能力强、技术使用弱的实践者,肯定会明白什么环节 使用“信息”手段才可以与本学科融合了;如果一个研究型 的探索者,自然知道在哪个内容、哪个点上用信息技术完成 教学内容、落实课标、突破重难点。“信息”是手段(形式), “专业”是根本(内容),“融合”的前提是专业过硬,只 有专业过硬。在设计教学时才知道在什么地方需要“融合”。

至于“深度”融合,我认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那 需要教师多元发展,不仅专业好,而且技术也好,这样两好 换一好,才可能“深度”融合好,当然,这需要老师本身还 要不断学习、研究、比较、反思、综合、实践,才有可能实 现。

马玉杰,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