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初中语文主题整合教学的别径
巧用教材初中语文主题整合教学论文代写的别径 【摘要】 主题整合式教学正逐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 学所重视,这改变了教师的学科教学思维,突破传统观念上 一课一课教的方式,形成初中语文教学“整体观”。主题整 合教学既源于教材,又新于教材,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 教材,善于发掘课程资源,进行广泛的课内外资源优化整合, 使之处于一个主题之下,呈现出一种综合、立体、开放的教 学形式,努力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992-7711(2016)05-010-02 0 主题整合式教学正逐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所重视,这 改变了教师的学科教学思维,突破传统观念上一课一课教的 方式,形成初中语文教学“整体观”。主题整合教学既源于 教材,又新于教材,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发 掘课程资源,进行广泛的课内外资源优化整合,使之处于一 个主题之下,呈现出一种综合、立体、开放的教学形式,努 力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整合教学是与篇章教学相对而言的。
篇章教学的处理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先天不足:内容零 散缺乏系统性;
思维平面、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
费时低效 缺乏计划性。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个现状?系统论认为,整体 大于局部之和,因此,对教材内容资源进行整合就显得非常 重要。所谓主题整合,就是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 教师经验等要素,把与教学相关的内容放到一起来教学,或 者在教学前对现行文本进行适当的增减,调整后重新组合成 有机的整体。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主题教学为 例谈谈对教材整合的几点思考。
一、初中语文主题教学教材整合的原则 教材整合的关键在于找准主题整合点。这个点,就是不 同篇章的结合点,各种课程资源的融合点。然而,整合并非 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必须基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层解读,发现 每一文本最有价值的东西,再运用比照之法审视各个篇章, 找到其共通、共长之处,最后进行关联、穿插与融合。这样 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教学就不再是分割、切碎知识,而是 运用结构来整体学习,使学生对这一主题有透彻的发现与深 切的体验。
重组的主题必须符合学生学习需求。整合式教学尊重教师的主体性,但更重要的是要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地位。学生的学情不容忽视,主题的难易程度要与大多数学 生的智力、知识水平相适应, 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创 设情境,引领学生主动调动自己的认知与情感功能的能动性 去感受和理解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策略,并在此过程中与教师 共同进行文本探讨,从而领悟文本意涵。好的语文课程要确 立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精神,使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 中都感到自己是自主的、积极的。教材主题整合的至高境界 甚至是学生自主参与教材的编写,师生共同完成。
二、初中语文主题教学教材整合的操作 1.单元之内的主题整合 同样的单元内主题组合,也适用于第一单元鲁迅的《藤 野先生》和胡适的《我的母亲》,这两篇同为写人的散文, 在表现人物手法上有异同,可以对比阅读。这样的整合,可 以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散文表现人物形象、抒发情感的多种 手法,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情感和主旨。
2.课内与课外相同主题的整合保护自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第三单元的五篇课文《敬 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 《喂──出来》,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 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敬畏自然》从 内容和主题的角度讲,实际上是本单元其它课文的一个总领, 这篇课文语言包含丰富的哲理性,八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来 说,理解起来真的是颇有难度。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学生难 以深入到这个主题的学习中,我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进 行重组,选出《敬畏自然》和《大雁归来》两篇与课外拓展 相结合,形成一个“我们的大地”主题系列活动。
平时说教式的灌输,并不能激发起学生真正地去关注自 然,我们试图用这样课内外阅读及实践观察的相结合,深深 地去了解我们居住的大地。这样以人文精神为主线的主题整 合教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场”,学生在这“场”中进行系 统的阅读和实践活动的体验,不断思考,看见了以往不曾看 到的。
3.各册教材之间相同主题的整合 初中语文各册教材中有些重要作家的作品分别收录在 不同的专题内,我们可以尝试以同一作家作品为切入点的整合。教材中,可围绕一个整合点,几篇作品互为映照,学生 就能更深入地体会作家的心灵世界,进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苏轼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初中教材中有几篇苏轼的精美篇 章,《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浣溪沙》等,他作品中在教学旷达的态度和 乐观的精神影响了无数人。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苏轼, 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以苏轼的心路历程 为切入点整合 “何似在人间——读苏轼的旷达情怀” 这样 一个主题。除了勾连学过的作品,再补充其它作品《定风波》 《赤壁怀古》及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节选)和林语堂 《苏东坡传》(节选)等。
通过这些文章的自主阅读、诵读、品读、交流,这些大 量的相关阅读让学生穿越时空和伟大的灵魂相遇,认识苏轼 进退自如、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这期间感知做人的真谛, 学会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这样的主题阅读对 学生富有启迪意义。
以同一作家作品为切入点的主题整合,还可以是陶渊明、 鲁迅、杜甫、李清照等。
三、初中语文主题整合式教学的意义及反思任何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减负增效,主题整合 式教学有其很重要的意义。首先,促进了语文教学的多元化。
师生不再局限于课本教材,而是将课内知识与课外进行有机 整合,也就是多个文本的整合,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 现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其次,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 式。教师将语文知识进行整合,学生能够实现知识学习的最 大化,进而不断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扩宽学生的视野,提 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同时,主题整合式教学也改变了教师的学科教学思维方 式。教师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树立课程意识,“教师即课程”, 教师必须进入课程,才能创造出鲜活的课程。它不是简单学 科课程的合并和课程的重新安排,还意味着课程内容与学生 经验的整合,学科课程和社会生活的整合,需要教师系统地、 综合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 程中需大力丰富与更新自己的语文知识,加强文本解读能力, 挖掘出文本最有价值的东西,对教材要有自己的思考、判定, 并考虑对策。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巧用教材,实现有效的主 题整合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朱爱华《大语文》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