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改革的新窗口
行政管理改革的新窗口 作者撰写本书的目的,是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通过探讨战后日本 行政管理科学的内容、特点,为我国行政管理科学体系的建立和加速实现我国行 政管理的现代化提供借鉴。《概论》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共分十三章,约二十万字.作者先是驰笔 纵论日本行政管理学的形成和研究对象;
接着从不同侧面分别论,证了日本行政 管理学的具体范畴、规律和原理:日本的行政管理论、日本的行政组织论、日本 的行政责任论.日本的行政决策论、日本的人事管理、日本的定员管理、曰本的 仉关管理、日本的情报管理、日本的统计管理、日本的财务管理、日本的行政监 察和行政立法;
最后概括地介绍了日本的行政改革。这里既有从宏观上对日本行 政管理学的理论结构、内容特点的总的描述和思考,也有从微观上对日本行政管 理学的不同侧面的细致分析和论证。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明确地肯定了行政管理科学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现代管理科学,是新型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而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讥关 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务的管理,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国家 行政管理活动,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和各种管理活动中,居于重要的支配地位。一 切经济和社会其它管理活动,都要受国家行政管理的制约=行政管理学就是研究 这种行政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国家行政饥关的配置和行政机器 的运转,W及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管珲,而中心任务是提高行政效能。当然, 日本同我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日本的行政管理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性质,为垄断 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这是我们应该看到的。
二、有力地论证了日本经济腾飞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和管理。
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本书作者抓住了人们关注的这个 现实问超,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在明治维新 后,就开始学习西方的行政管理,特别是战后积极吸收和借鉴美国的经验。首先 在企业经营方面有了惊人的改进,同时也推动了行政管理的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发展。从五十年代中期超,日本大约花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实现了国民经 济现代化,从一个后进的工业国,一跃发展为工业技术高度发达,成为当今世界 上举足轻茁的资本主义大国。日本把他们的基本经验概括为:
科学技术和管理是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个支柱和动力。由此可 知..日本的现代行政管理对国家政策的推行,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政权的巩固, 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日本政府正在大力推行新的行政改革,推动和开拓 行政管理现代化和效率化的新阶段。
三、比较客观地分析了日本能够在行政管理上取得成果,主要归于以下几 个因素:
1.有高效能的领导机构和咨询机构》战后,日本的行政机构,经历了 几次改革。现在,日本作为经济大国,中央政府只设•-个总理府(包括总理府本 葑1九个厅、三个委员会)、十二个行政省和三个内阁直属仉关.机关层次简化, 各省(厅)-般只设省(厅).局、课三个层次,精干合理,上下左右通达。为了 加强对行政管理的领导,日本从战后初期起就建立了行政管理的专门机构,视运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并实行考选任用干练和训练有素的公员队伍的制度。同 时.非常軍视行政咨询机构的专家智囊作这样,精于而高效能的行政领导仉构, 目标明确的行政管理专门仉构,为数众多的由专家智囊组成的咨询讥构,精明干 练的新官僚和公务员队伍’从组织上和政巧占保证了国家行,政饥器有效灵活的运 转。
2.实现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日本(E发达的资木主义国家中,是法制比 较完备的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是现代日本行政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战后 四十年,日本政府通过法的形式,规定行政笤理各方面的范围、任务、权限,又 将行政管理实提中形成的制度,以法的条淀,固定下来,逐步形成了完备的行政 法体系。行政管理的法制,从法律根据上保证了日本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化 使管理工作一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3.实行严格的行政责任制。政府机关和公务人员根据工作的性质和范 围,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是日本现代化行政的标志之-行政责任制的实质是通 过制度有效地.发挥毎一个公务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对工作的负责精神。日本 公务员职责明确、权责一致;
办事有程序、工作有标准领导者按其毎一个下属完 成责任的情况考核评定,赏罚分明.论功行赏。
4.坚持不懈地进行行政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适应战败 的历史条件,以调整人员为中心,对行政仉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1951 年至1954年,适应美战领导政策的转变,日本政府进行了行政制度,的改革,建 立了一套与国力相适应的行政机构;
1955年至1959年,为适应推动科学技术和经 济发展的要求,又对国家行政饥构及其职能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从1961年至1968 年,为了改变“国家和地方讥构臃肿”,对行政机构进行了重新整编和改革;
从1969 年至1980年,推行以定员管理为核心的机构改革,适应经济低速发展的新情况, 缩减、改组特殊法人和裁减、整编中央各省厅及部局行政饥构,大力推行财政改 革;
八十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经济缓速发展和“恢复犮挥整个社会活力”的需要, 日本政府正在进行财政、教育和行政机构、人事制度等方面的行政改革。坚持不 懈的行政改革,给日本的行政管理带来深远的影响u经过不断的行政改革日本政 府改变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在行政改革过程中,日本的行政管FR体制 和各种规章制度得到不断的改善和完备。在人事管理制度上,改变了旧官制,建 立和完善了文官公务员制度,实现了人事管理完善化。在人员编制上,建立和完 兹了定员制度,实现了机关编制定员化。尤其在行政监察体系化、行政决策科学 化、情报网络化,行政手续随便化、机关工作效率化等方面;
获得了相当的成果。
曰本行政学界认为,日本行政机构至今仍存在“肥大化”的问题,行政管理中的官 僚主义仍然严茁存在着,行政开支过大,财政危仉并未过去。因此行政改革对日 本来说,仍然是十分迫切和艰巨的任务。当前,日本政府正在把行政改革列为今 后国家的三大改革之一(另两项是财政改革和教育改革),以极大的热情寻求进 一步精简机构、裁减人员、提高效率和增加行政活力的途径- 四、重视人际关系学说并运用于行政管理领域 日本行政管理取得成功的奥秘,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建立一种充满信任. 微妙性和亲密感的人际关系。这正是现代管理科学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和研究课题。二十年代后期,美国哈佛大学工业研究副教授梅奥参加霍桑工厂的实验,他 和实验小组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原理进行分析,认为工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他们 的思想感,情,对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具有重大意义。1935年,梅奥提出了人际 关系学说,后来发展为行为科学-日本成功地把人际关系学说运用于行政管理, 主要表现在:
1. 他们在行政管理中,特别重视人的思想情绪,注意改善人们之间 的关系,用社会和心理的因素来刺激人们提高劳动生产率。
2. 由于企业内部,有出于共同的感情、共同的利益等产生的不同层 次的各种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可以左右人们的行动,他们在行政管理中, 就重视并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人际关系和行为趋向对提高生产率的积极作用。
3. 非常注意妥善处理组织中的人事关系,以强化组织成员对组织目 的的理解,用鼓舞士气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注意改善管理人员对下属 每个成员的冷漠态度,运用心理学方法解除组织成员在工作岗位上的不满和不平 婧绪。他们即注意满足其成员物质方面的待遇,又注意从心理上满足其成员的社 会需要-对特定岗位上的问,题,依靠特殊方法来解决。
为了协调组织成员和组织之间的利益,保证人的主体性,在行政管理 中他们规定:第一,要保证组织成员与组织之间的利益均衡化,重视组织成员的 库主性和身份上的平等性,使被管理者感到有发挥创造性的自由;
第二,在不妨 碍完成任务的前提下,为所属成员创造有利于工作的组织条件,排除妨碍任务的 不利因素;
第三,重视组织成员在职务上的地位,使之自觉地掌握工作规则,自 觉行动:第四,,管理者的权力,从依靠组织决定办事,转到依靠部属的接受程 度和通过激发、引导的方式办事;
第五,克服把仉关看成孤立的组织/注意组织外 部情況的变化,不断地从组织上进行调整。在这种思想原则指导下,日本在企事 业单位乃至政府管理工作上,出现了“目标管理”、“参予管理”、“智囊团”(思想 库)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当然,在日本重视人际关系学说并运用于行政管理领域也不是尽善尽 美的,正如美国的马歇尔•迪麦克教授所指出:“日本的管理方法存在的弱点,在 于忽视了人们之间关系的心理方面,在意图、意见的传达和沟通上在参加组织活 动、明确行^动讥、确定责任、奖励先进以及对人员的职务要求的满足等方面均 有不足”。(见《概论》第40页) 五、电子技术在日本现代管理中广泛应用,出现了“0A”热和办公自动化 从八十年代开始,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日本出现了席卷整个列岛的“OA” 热。“OA”是英语“officeAutam-ation”的缩写,意为办公自动化,由于科学技术的 进步,特别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中心的电子技术革命,促进了工厂自动化的飞 速发展。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先后建成了全部由机器人操纵的自动化工厂, 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日本目前使用“0A”机器型号繁多,种类不一,按其用途可 分为,单功能饥器、多功能机器、综合机器。按其类别,“0A”机器又可分为:1. 机械类,如复印机、胶版印刷机。2.计算机类;
如计算机、文字处理讥。3.通信 类,如传真机、电子交换机。近年来,“0A”机器在日,本普及很快,广泛用于政 府部门和企业的办公室事物管理,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当然,《概论》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在联系我国行政管理的现 状以及我们如何借鉴日本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方面显得弱了些.我们相信,随着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作者一定会对这些问题作出圆满的同答。
作者:(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