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发展凸显语文素养检测核心能力从语文学科素养看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卷命制 核心素养与核心能力

基于学生发展凸显语文素养检测核心能力从语文学科素养看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卷命制

基于学生发展凸显语文素养检测核心能力从语文学科素养 看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卷命制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教学研究室 刘春文 开发体现面向21世纪的核心素养评价的多样化、多形态 的测评工具,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与反馈系统,这 一直是命题者关注的问题。中考命题极为注重课程标准提出 的语文素养理念,力求站在更新的高度和更开阔的视野审视 当前的语文教育。语文素养体现到试卷中,既包括听说读写 能力的培养,也涵盖整体素质方面的要求,有对学生未来必 备品格与核心能力的要求。因此,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 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始终是命题者追求的目标。

基于课标的修订以及新教材的再次改编,笔者试着从学 生核心素养发展与语文学科要素层面来谈谈2016年绍兴市 的中考语文卷,该试卷由语文知识积累、文本阅读、语言运 用三大板块组成,共19题,后有附加题,满分150分。试卷 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一、强化知识迁移,检测考生的语用能力 知识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任何 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已获得 的动作技能和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原有的知识 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

(一)注重知识的同化调整,提高迁移水平 人的知识结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扩大、深化和发展的,当单一的知识不易考查时,就要对原有知识进行重组或 改组,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不断提高迁移水平。如 2016年绍兴卷第1小题:
1.阅读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yun yun (1) 众生,究竟该如何生活?历来众说纷yun (2) ,莫衷一是。我比较欣赏农夫“春耕夏yun (3) ,秋敛 冬藏,息于聆缶之乐”的方式,与自然合一,张弛有度,yun “) 酿着生活与文化的甜蜜。

绍兴卷第1题,设置一个具体语境,将四个形近字“芸” “纭”“耘”“酝”放在一起,考查学生对拼音的认读及文 字的书写与辨析能力。

(二)借助课题的类化,找到解题方法 课题的类化是学生通过思维把握具体课题内容的实质, 找到它与相应知识的关联,从而把当前的课题纳入已有的知 识系统中去。这样,学生就能依据已有的知识(包括相应的 概念、一般原理、公式、法则等)去明确课题的性质,解释 同类的现象,或做出解题方法的判断。如2016年绍兴卷第4 小题:
4.名著阅读。(6分) (1)“奇人”一般解释为:①以独特方式行事的人;
② 具有某一项奇特技能的人或能力杰出的人。选出对《俗世奇 人》中的“奇人”分析正确的一项。( )(3分) A.张大力是一个以独特方式行事的奇人,他力大没边,举起石锁后,老板耍赖不给钱,他竞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B.酒婆是一个喝酒能力杰出的人,她能控制酒量,喝 酒后能醉出与别人不同的姿态。

C.苏七块是有奇特技能的奇人,他接骨技艺高超得令 人惊奇;
也是一个以独特方式行事的奇人,规矩很奇特,无 论什么人看病都得先拿出七块银元。

D.杨巴是个行事方式特别奇特的人,人家做茶汤靠手 艺,他做茶汤靠口才。

根据课标的要求,每册教材安排了2 3部名著,旨在培 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和兴趣。所选名著以课程标准推荐 书目为主,并尽量与课内阅读课文配合。题目设置注重阅读 方法的引导,从辨析“奇人”的内涵人手,由人教版八下《俗 世奇人》中的“泥人张”为切人口,迁移到其他几篇人物之 “奇”,求同存异。旨在实施围绕一部名著,例谈一种读书 方法或一类书的阅读策略。结合专题探究和精彩选篇,阅读 全书,完成任务。此题可用人物特点辨析法,参考答案为C。

(三)运用学文感悟法,做好读写迁移 教学过程重在引导学生领悟学法。借助仿格演练,以读 促写,这样阅读与表达相结合,就使学生把在阅读中学到的 一些表达方式运用于语言习作,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已积累 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实现读写迁移。如2016年绍 兴卷第17题:
【读·悟文化】17.儒家主张“济世安民”,道家崇尚“自然平和”。

陶渊明是“儒”?是“道”?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的阅读积 累,参考名家点评,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8分) 【儒家情怀】“陶是个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心忧国家, 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一时彭泽县里削富济贫、充实国库的政改实验搞得轰轰烈烈。

正是:……翻身一怒虎啸川,秀才出手乾坤转!”——梁衡 【道家风骨】“(陶)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 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他穷 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 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鲁迅 答题必须结合梁衡与鲁迅的点评,思考两种情怀的融合 且突出陶渊明作为文人的形象意义,论述充分。答题的要点 是结合作家的特殊身份与环境,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指出陶 渊明从满怀儒家的济世情怀走向看似洒脱的道家风骨,这也 是中国很多文人的人生经历。从社会环境人手,从个性走向 共性。

举一反三,说的就是迁移的能力。要促进迁移的产生, 首先应设置合理的语境;
其次要注意命题材料的特性;
三是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四要选择好适合的媒体。还有就是有较 多相似的知识更容易产生迁移。考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很重要, 应注重知识同化调整,提高迁移的水平和能力。

二、凸显语文要素,关注考生的思辨能力“语文要素”即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 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 构建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层级序列清晰的命题结构体系。

2016年绍兴卷文本阅读二《陶渊明:四海和丘山》(选 文略),布局在9-17题,赋分39分。摘编自《陶渊明诗文》 及有关资料,标题为编者所加。选文内容主要有四大板块组 成:(1)身世(姓氏籍贯和家境);
(2)仕途经历;
(3)作品 特色;
(4)文学地位。此题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特色:
(一)选材关注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形式的独特新颖 关注传统文化,将人、诗、文以及相关的评论结合在一 起。取材体现综合性,融合非文学性文本、诗歌、文言文于 一体。凸显文言文的“言”与“文”的特点,兼顾现代文本 与古代文本的融合.同时兼顾文本内容、形式与情理的考查。

(二)命题关注考点的整体布局与设题的细节雕琢 关注考点的全面性,分四大板块:通文字、析文章、品 文学、悟文化。题组设置一般遵循由浅人深、披文人情的顺 序,从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思路到仔细品味文章语 言细节、分析文章写法,再到思索探究文章主旨感悟文章情 理,引导学生通过答题走进文本,读有所得。题组布局上, 整体观照与细节探究相得益彰。

(三)考查关注语文习惯的培养与思维发展的引导 考查能力的同时关注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题目板块设 置,符合语文内涵的层次:文字、文章、文学、文化;
也符合语文阅读的一般规律:疏通文字——分析文章——品味文 学——感悟文化。题组设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遵循由浅人 深、披文人情的顺序,从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到仔细品味文章语言细节、分析文章写法,再到思索探究文 章主旨感悟文章情理,引导学生通过答题走进文本,读有所 得。

(四)考查能力的同时也关注对学生思维过程的检测 1.注重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结合。第15题的设题:
《读(山海经>》(其一)如何体现陶渊明“能从极平淡、 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这一点?请结合这 首诗的词句加以品析。(4分)2.注重开拓思维的广度与深 度。如第17题的设题(略)。

在绍兴卷这个组合式材料阅读题命制中,几则材料互为 补充、印证或对比,设题就能考查学生对材料的体悟、比较、 分析、整合等能力,求同存异,增加思辨的深度。以阅读能 力为例,尤其注重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个方面的训练:阅 读方法方面强调精读和略读;
阅读策略方面,着眼于一般阅 读能力的养成,如整体感知、品味语句、概括中心、理清思 路等,大致按照难易的先后顺序排布,并注意与阅读方法的 配合。

三、渗透审美情趣,感受命题的价值导向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重视情感、态度、价 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 的,不应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 程之中。”因此,一份好的试卷应该渗透审美情趣以及正确 的价值导向。

(一)名著——提倡深度阅读,关注核心价值 绍兴卷第4小题为名著阅读,两小题,共6分。第一题为 选择题,第二题则是读图判断题,要简述理由。附原题:
(2)好的封面画,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 物,或展示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结合你的阅读思考, 为《城南旧事》选择一幅最合适的封面画,并简述理由。(3 分) 我选择一。理由:____ 此题设置有以下这几个特色:
此题还有一个亮点是答题多元开放,没有固定的答案, 提倡分层给分。如A、C能涵盖全书,满分3分。B、D涵盖书 的局部,满分2分。示例:我选择图A。图A以旧城墙、骆驼 队为主体,展现了小说的故事地点(背景);
内容取材于《冬 阳·童年·骆驼队》,有利于读者联想到作品“(让)心灵 的童年永远留存下来”的创作初衷,感受小说的意境。(3 分。选择1分,画面内容1分,能联系《冬阳·童年·骆驼队》 或《城南旧事》分析1分。意近即可。)我选择图c。图C以主要人物英子为中心,选择“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重要情 节为内容,整个画面有一种怀念、感伤的意境。《城南旧事》 全书以英子童稚的双眼来展现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 离合,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作结,表 现“实际的童年过去”的淡淡哀伤与浓浓诗意。此图与全书 的主题情感比较一致。(3分。选择1分,画面内容1分,能联 系《城南旧事》全书主题或情感1分。意近即可。)按照这种 方法,也可依次回答选择图B及图D的理由。

此题较好地体现了基于核心素养来命题的思路。“以学 生为中心”,围绕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探索,能够激发学 生的原有经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 需求,促进相关素养的检测。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主动 学习和解决现实情境中问题的能力。

(二)阅读——兼顾多类文本,侧重语文素养 “阅读素养”是“学生为取得个人目标,形成个人知识 和潜能及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反思并参与到书面材 料的能力”。其中的“运用意义”指读者要利用他们从文本 中获得的观点和信息来满足特定的阅读目的和情景需要。绍 兴卷第三大板块两个文本共56分,关注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形 式的独特新颖。

1.兼顾文学性文本与非文学性文本 第一个文学性文本为裴鸽的《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 刻》,赋分17分;
第二个兼顾现代文本与古代文本,是一个混合型文本《陶渊明:四海和丘山》,赋分39分。《烙印在 时光里的生命片刻》节选自裴鸽的《选择存在》,有删改, 用“十一岁”“十五岁”两个小标题串起全文,文字很美。

两个文本均凸显语文的审美性,值得咀嚼、涵泳,可以激发 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同时关注适用性, 以学生为本,难度适中,适合阅读检测。

2.兼顾对考生略读与精读的评价 两个文本命题同时兼顾文本内容、形式与情理的考查。

注重阅读积累,通过勾连与拓展巧妙延伸到课外。命题还多 处引用史料佐证,让学生接触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中外经典 文化有尊严感,同时贴近学生生活,反映时代特点。注重学 法及阅读方法散点检测,巧妙渗透于各个小题。从命题意图 看,较好地体现了PISA的理念: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 探究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积累思考做出评 述。这是“真”阅读。另外,从考试的公平性来说,这也可 以给不同认知风格、学习兴趣的学生以不同的发挥空间。

(三)写作——巧设任务语境,倡导个性表达 2016年浙江省考试说明这样明确:“语言运用要求能准 确地使用常用词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做到语句表达正确、 简明、连贯、得体、流畅。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做到条理清 楚,详略得当。强调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进行表达。”绍 兴卷第四大块为语言运用题,分两大板块,共68分。

1.任务型表达——对接生活,设置语境“任务型表达”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强调在具体 生活情境中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类型的“表达”注 重规范性与操作性,体现社会性功能,具有对象性、情境性 与实践性,它展现的是一种生存技能。

任务型表达是以具体的任务为主线,使学生在完成任务 的过程中探索、发现、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实施任务型表 达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正确把握任务驱动的本质内 涵,科学合理设计任务。关键是根据具体内容,把任务设计 得科学合理。在学习情境设计时,关键是创设实施任务真实 情境的体验环境,在组织设计时,关键是以突出学生自主学 习和协作学习为重点。如绍兴卷中的“语言运用一”:
18.阅读同学们的对话,提取整合相关信息,合理安排 写作顺序,自拟标题,简单介绍书法节的有关情况。150字 左右。(8分) 甲:听说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徐渭原作来到绍兴啦!书法 节期间会在兰亭博物馆展出。绍兴人有眼福啦! 乙:是呀,兰亭书法节已经是第32届了。徐渭原作展览, 算是今年最大的亮点呢。

丙:这是故宫博物院的徐渭原作首次来绍兴吧? 乙:是的。知道作品展的名字不?呵呵,——“跟着徐 渭看书画:一个南腔北调人的艺术人生”。

甲:报纸上说,展出的徐渭书画精品有近30幅,其中故 宫博物院借展原作5套,共12件,还有我们绍兴市文物管理局所藏的徐渭作品5件。

丁:书法节什么时候开幕?在哪里开幕呀?我想去看看。

乙:已经举行过开幕式了。4月9日呀,就在兰亭王右军 祠。你不知道吗? 2016年浙江省与绍兴市的考试说明对“语言运用一”是 这样要求的:(1)根据情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并解 决实际问题。层次:c。(2)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层次:c。绍兴卷这个任务驱动型作文本题情境比较真实, 生活性极为凸显,可较为充分地考查出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 语言运用能力。要解答此题,首先要关注主要信息:时间、 地点、书法节、故宫博物院徐渭原作。一类卷7-8分,标题 能概括主要内容,如“兰亭书法节开幕,徐渭原作亮相绍 兴”;
正文能突出书法节中徐渭原作展览这一重点,内容真 实,信息齐全,顺序合理,语言表述简洁连贯。若标题重点 不突出,顺序不太合理,语言不简洁,根据不同的情况,只 能归人二、三、四类卷。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 检测考生对新闻这种文体的实际运用能力。

2.个性化表达——提炼观点,自由表达 2016年浙江省与绍兴市中考考试说明对“语言运用二” 的要求:(1)写作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现 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要求能表达个人的真实 感情,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层次:c。(2)写记叙性文章, 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 清楚。层次:c。倡导作文与学生生活相匹配,更加注重生 活价值。如2016年绍兴卷“语言运用二”:
19.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火车与铁轨 铁轨:按照我设计的路径,你会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 世界。

火车:按照你设计的路径,我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 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可……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2)自选文 体,诗歌不少于16行;
(3)字数不少于600;(4)不出现真实的 校名、人名等。

一份好试卷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检测的最后落点该导 向何方?基于学生终身发展,凸显语文学科素养,检测考生 的核心能力,应该是评价试卷的最权威的落点。因此,语言 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始终是一份优秀语文 中考卷追求的目标和评判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