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综述【体验教学的理论综述】

体验教学的理论综述

体验教学的理论综述 教学阶段问题是教学的核心问题:从理论层面讲,教学 阶段论支撑着整个教学理论的大厦;
从实践层面讲,教学阶 段论为实际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操作性步骤,使教师有章可循。

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教学过程在不同视角下呈现的样子也会 不同:赫尔巴特以观念活动过程和兴趣活动过程为依据,将 教学阶段分为“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四个阶段;
杜威 以经验主义哲学为依据,将教学阶段分为“问题一观察一假 定一推理一检验”五个阶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如何重新审视教学阶段问题”已成为教学理论与实践共同 面对的挑战。作为实践哲学的新进展,体验哲学为透视教学 阶段提供了一种方法论。依据体验哲学,教学阶段在逻辑上 可以区分为个别化、普遍化和应用化三个阶段。

一、体验的个别化阶段 (一)个别化即掌握范例性的“个别对象” 个别化在这里主要意指学生通过体验掌握事物的殊 相,即掌握范例性的“个别对象”。事物的共相不能离开个 别对象而独立存在,它依存于个别对象并通过个别对象而展 现自身。因此,要想把握事物的共相,则必须将殊相作为共 相的一个示例来查看:“例如,用个别玫瑰花的特殊的红作 为出发点,我们就可以将它看作一般红的某种色调变化的例 子。但是我们还可以将它看作‘红’的例子,最后,我们可 以将它看成是颜色本身的例子。”[1]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殊相达到对共相的把握。在个别化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 就是让学生通过体验掌握能够显现事物共相的“个别对象”。

例如:教师在教授“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原理时,在 个别化阶段就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测量的方式体验各 种具体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进而为学生掌握“三 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原理打下直观性基础。在这里,需 要注意的是:教学所选取的“个别对象”要具有代表性,即 能够充分地将该事物的共相充分地显现出来。具有代表性的 “个别对象”构成了把握共相的原型与范例。作为原型,它 有助于事物本质属性的掌握:当人们掌握了原型后,就可以 以此为出发点,根据家族相似性原则类推到其他事例中,从 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2]然而,事物的 “原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空的差异而发生延 异:“Rosch通过对美国20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家具的最典 型的代表是‘椅子、沙发、桌子’;
Dirven通过对说德语受 试者的调查表明家具的最典型代表是‘床、桌子、沙发’;

而汉语中的家具则主要指‘床、柜、桌、椅等’。”[3]这 种现象要求教师在选择事物的“原型”时必须根据当时所在 地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唯书是从”。作为做事的范例,它 有助于学生学习做事:生活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事情构成的, 任何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做事是一种规则性行动,即在一 定的规则下展开的达致某种目的的行动。学生学习的根本任 务在于学习做事。学习做事的根本途径是范例学习,即通过做事的范例而学会做事,而不是直接通过学习做事规则来学 习做事。这是因为:真正的做事规则只能在做事中学会,就 像游戏规则是在游戏中掌握的一样。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库 恩认为普遍性规则——范式,在其真正意义上是范例,学生 正是在通过一定范例的学习而掌握范式的:在完成一定数量 的范例练习后,学生才能像专家团体中的其他成员一样,在 范式的框架下去解答其所遇到的问题。

(二)个别化的主要途径:亲验和再体验 学生对范例性“个别对象”的掌握主要是通过两种方 式获得的:亲验和再体验。亲验,即亲身体验,它意味着个 体行动者是事件的参与者,而不是事件的旁观者。在亲身体 验中,行动者把自己的身体投入到其所参与的事件中来,并 通过身体行动与他人和事物发生关系,并产生各种各样的交 互作用。作为个体生命与环境的交流活动,亲验相应地包括 两方面因素:主动因素和被动因素。在主动方面,亲验就是 指主动尝试(trying),即解决问题的各种试验;
在被动方 面,亲验是指承受结果(undergoing)。当我们经验到某物 时,我们是在作用于它,我们是在利用它,随后我们要承受 或经历其结果。[4]值得注意的是: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方面 都构不成亲身体验。只有当行动者把自己的主动尝试和其所 承受的结果—一建立起非人为的联系时才构成真正的亲身 体验。将主动尝试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建立内在联系的过程, 是一种反思过程。这就意味着亲身体验不仅仅是身体行为,还内含着思维在内的心理运作。亲验具有明显的探究性质, 表现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行动过程:即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分析 真正的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并展开实验性操作以 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假设通过实验行为来检验, 失败的假设被修改或抛弃,成功地假设则被证实了,但并未 作为永恒的真理,而是作为工具被用来引导下一步的探究, 并在未来的探究中接受进一步的检验。[5]在此过程中伴随 着情意因素的参与:在亲身体验中,情感总是在场,它拥有 着我们,支配着我们,从我们中穿过,并带着我们一起前行。

情感给世界增添了色彩,各种与之同时发生的事态总是被嵌 入到情感的世界中。在亲身体验中,意志常常伴随其左右:
在日常行动中,行动者常常会体验到一种力图实现某种状态 的意图,这种意图常常和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在行动中常常 表现出行动的自主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性。

再体验就是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以他人生命的 客观化物为中介,借助自己的想象对他人生命体验进行心理 重演,从而将当事人的生命体验“感同身受”。心理学的相 关研究成果表明:再体验是以生命的客观化物为线索,通过 整合和系列追踪自己的现实经验痕迹,对所描述的事件身临 其境的经历,从而获得如同亲身体验的生命体验。[6]再体 验是学生体验学习的最主要方式,学生的再体验学习通常表 现为学生对课程语言的理解。学生对课程语言的理解在其本 质上是一种心理重演,它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基础,以课程语言为中介,借助学生的想象对当事人的生命体验——语言 所描述的事件——进行心理重演,从而将当事人的生命体验 “感同身受”。这一观点获得了当代心理学相关研究的支持, 相关研究表明:“理解是以语言输入为线索,通过整合和序 列追踪现实经验痕迹,对所描述的事件的身临其境的经历。

对理解者而言,语言是一套线索设备以使其建构起对所描述 的情境的一种经验的模拟,理解者是所描述的情境的一位浸 入式的经历者。”[7]在这里,语言变成了能够激发对所描 述的事件进行经验印痕提取的刺激物,经验印痕的提取活动 因课程语言的刺激而被激活,从而对所描述的事件进行替代 体验。

二、体验的普遍化阶段 (一)普遍化即掌握事物的共相 普遍化在这里主要意指学生在个别化的基础上通过 现象学还原掌握事物的共相。个别化是普遍化的基础:共相 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并通过个别事物而显现出来,对个别 事物的把握都可以转化为对事物共相的掌握,没有个别化就 不可能达到普遍化。但是个别化对普遍化的基础性作用并不 意味着对个别化的掌握就是对普遍化的掌握,因为:个别化 所把握对象是具体的个别事物,是殊相,而普遍化所把握的 对象则是抽象的普遍本质,是共相。胡塞尔以红色为例说明 了这个问题:当我们观看具体的红色事物时,我们看到的 “红”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红色,也可以是纯粹的一般的红。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能只看到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个别的 红,而没有看到一般之红,因为从看到“具体的红”到看到 “一般的红”需要现象学还原:“我对红有一个或几个个别 的直观,我紧紧抓着内在性不放;
我谨慎地进行现象学还原。

我要切断所有其他意指的,作为可超越地被统摄的东西,如 我的桌子上的一张吸水纸的红色等等。现在我在纯粹的直观 中捕捉到一般的红和种类的红的概念的意义,即从这个红或 那个红中直观出的同一的一般之红。现在所意指的不再是个 别本身,不再是这个红或那个红,而是一般的红。”[8]现 象学还原成了个别化向普遍化过渡的关键技术,而这项技术 并非所有人都已掌握。

(二)普遍化的主要途径:现象学还原 “如何从个别走向普遍”是哲学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经验主义认为是归纳,即从多个个别中找出共同点,比如说 从所有的红色东西中抽出“红色”的共同点。经验主义面临 的主要问题是:我们需要多少个“个别对象”,如何从这些 对象中抽象出这些个别对象的共同特征。唯理主义认为从某 个眼前的个别的事物中抽掉非本质的东西,留下的是本质的 东西。唯理主义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你怎么区别哪些是本质 的东西,哪些是非本质的东西。现象学则在反思经验主义和 唯理主义的困境的基础上试图回答“如何从个别走向普遍” 的哲学难题:现象学认为普遍的本质存在于个别的示例之中, 存在于现象之中,并且可以在对个别事例进行直观把握的基础上直接面对普遍的本质——共相。现象学主张本质是可以 直观的,本质直观的过程是一种原始的体验而非反思。这颠 覆了传统哲学对本质的看法:传统哲学认为现象可以直观地 感受,而本质却是不能直接的感受,它需要哲学反思。

在进行本质直观之前,必须端正自己的认知态度,即 必须中止判断。中止判断(悬置),即把我们对世界的自然 态度、传统观念和理论构造等方面置入括号中存而不论。要 悬置的对象主要有三:第一,要悬置来自意识主体的主观性, 以便能够将经验主体的意识提升为超验主体的意识。一方面 要悬置意识主体的情感、欲望和个人的自然态度,另一方面 要悬置对事情的功利主义的考虑。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意识 主体能够对共相做出纯粹的观看,做出一种纯理论的考察。

第二,要悬置所有的理论知识和传统观点。我们悬置已有的 理论知识和传统观点并不是要否定这些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而是为了更好地直面共相。第三,要悬置自然态度中所设定 的外部客观世界,其目的不是怀疑或否定这个世界的存在, 而是为了更为直接地考察外部客观世界的现象,即它在我们 意识所呈现出的样子。

做好中止判断就可以进行本质直观了。本质直观实际 上是一种观看,只不过这种观看不是用肉眼观看,而是用心 眼观看。用肉眼直观的是个别事物,而用心眼直观的是普遍 的本质——共相。用心眼直观的根本方法就是“自由想象变 更法”。“想象力也是一种自由的能力,可以随便怎么想,你尽可能任意地去设想都可以,所有这些想象的领域既然都 是由直观构成的,那么它就可以由想象力在里面任意地驰骋, 任意地建构。想象力可以自由地变更,想象力直观到一个东 西之后,可以通过自己自由地变更把它变形,而当穷尽了一 切可能性以后,本质就可以显现出来,变中就会有不变的东 西,就会形成稳定的结构。”[9]这个稳定的结构就是普遍 的本质——共相。“自由想象变更法”主要包括两种操作:
中止某些成分和用另外一些成分代替它们。在想象中进行这 种思想实验会导致三种可能结果:事物的基本结构不因这种 省略或代替而改变,这表明被省略的或被代替的成分是事物 的非本质成分;
这种省略或代替(只要是可以想象的),从 根本上改变了事物的性质或形态,这表明被省略的或被代替 的成分是事物的本质成分;
这种省略或替代不仅影响了整个 结构,而且还“爆破”了整个本质,这表明被省略的或被代 替的成分绝对是事物的本质成分。[10]在这里,直观被分成 两种:基于感官的经验直观和基于想象的本质直观。我们对 事物本质的把握可以从经验直观开始,也可以从非经验的纯 粹想象的本质直观开始。经验直观与本质直观之间的关系主 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本质直观不同经验直观:经验直 观所把握的是个别事物,本质直观所把握的是本质——共 相;
另一方面,本质直观又不能完全地离开经验直观,因为 经验直观是本质直观的基础:“如果没有朝向相应的个体之 目光,并形成例示性意识的自由可能性,就不可能有本质直观”。[11]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用于把握事物本质的本质直 观法并不否定其他方法如哲学反思法、经验归纳法等方法在 把握事物本质方面的有效性,而是力图寻找把握事物本质的 更有效方法。

要想更好地把握普遍性本质,仅仅进行本质还原(本 质直观)是不够的,因为在意识中进行想象的行为主体只能 是具体的经验主体。对于现象学来说,经验主体的意识很容 易犯一种错误:很容易把世界归结为人的主观,从而形成一 种“为我论”的解释。要与“为我论”划清界限,就必须把 现象中的经验成分全部还原掉,把它悬置起来,把个别人的 意识提升为人类的意识,把经验自我还原成先验自我。把个 别人的意识提升为人类的意识,把经验自我提升到先验自我 的方法就是先验还原法。先验主体与经验主体是有区别的:
经验主体是世界上的一种实在,经验主体的意识可能会受到 经验主体的限制而使观看事物本质的道路受阻;
先验主体则 是一个纯粹自我,一种与意识活动相伴随的超验之物,因此 先验主体的意识不会因意识主体的限制而使观看事物本质 的道路受阻。但先验主体不能单独存在而只能存在于每一具 体的经验主体之中,并在经验主体中体现出来。这对经验主 体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经验主体因为分有了先验主 体从而使经验主体可以以先验主体的“眼光”来观看普遍性 本质;
另一方面经验主体之间因为共有先验主体而具有一种 主体间性,从而使各个经验主体所看到的本质也具有了主体间性。但这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如何把这种可能性变为 现实则是一个重要的现象学问题。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生活 体验。一个经验主体摆脱经验自我的特殊限制提升为先验自 我的根本之道在于使自己生活在更多的经验主体之中,并通 过更多经验主体的意识来区分事情的非本质因素和本质因 素,并找出事情的本质因素。对于师生来说,使自身的经验 自我摆脱自身限制提升为先验自我的根本途径是生活共同 体,生活共同体是经验主体共同生活、相互交流的结果。这 要求师生不仅要通过自己的想象进行本质还原,而且必须通 过相关方的对话与交流进行先验还原。通过对话和交流,自 己的本质直观和他人的本质直观发生融合。借助这种融合, 对话各方的本质直观得以提升,提升后的本质直观能够更好 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因为各自本质直观中的谬误成份得以不 断地排除和修正,真理成份不断地被加入进来。

三、体验的应用化阶段 体验的应用化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从认识论层 面讲,体验的应用化主要意指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去解释世界 的过程;
从实践论层面讲,体验的应用化主要意指学生利用 自己所学去改造世界的过程。

(一)应用化即以其所学去解释世界 第一,学生是通过视界来解释世界的。社会世界是由 大量行动者(包括学生)构成的,其中每个行动者都以自己 的独特方式解释着这个世界,解释这个世界是行动者在这个世界中进行活动的最基本方式。行动者解释世界的方式是由 行动者的视界决定的。视界是指行动者的前判断体系,即是 对世界意义的预期,是行动者以自己的前见(前理解)为背 景而形成的理解世界的视角(视域),是客观理解范式的内 化,与客观理解范式具有同构关系,构成了行动者对世界理 解的解释图式。视界一词的理论渊源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 许茨等人。海德格尔认为前结构是一切解释的前提条件,没 有这个条件,解释是不可能发生的。前结构包括前有、前见、 前设。前有是指在具体的解释开始之前,要揭示的东西已经 在我们的世界“观”中了,是我们预先已有的东西。这种预 先已有的东西就是前有。一个人的时代精神、物质条件、民 族心理结构等就是这个人一开始存在并影响他、塑造他的东 西,即所谓的前有。前有像宇宙间一些隐秘的法则,永远在 起作用但始终却不会被人清楚地理解。然而前有却规定了我 们的理解与解释。前见是指“前有中的那些可以在这种特殊 的理解事件中被解释的特殊方向,也就是对被理解了的但还 隐绰未彰的东西总是在这样一种眼光的指导下进行揭示,其 实就是解释者理解某一事物的先行立场或视角。”[12]前设 (前把握)是指我们进行理解时事先所具有的假设,任何解 释都包含了某种假设。伽达默尔继承并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前 结构学说。伽达默尔把海德格尔的前结构统称为前见(前理 解或成见)。前见来源于传统。传统按其本质来说一种理性 的主动的保存活动: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抛弃了一些无用的东西。传统决定我们,我们也决定传统,但归根结底 是传统决定我们,在传统属于我们之前,我们已经属于传统, 我们被抛入传统,我们只能在传统中进行理解和解释。因为 我们不可能抛开传统就像我们不可能钻出自己的皮肤一样。

许茨则认真地分析了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的概念,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袖里乾坤的概念。袖里乾坤(stocks of knowledge at hand)就是行动者心中的规则、社会对策和恰当行为的概念 以及其它使他能在社会世界中行动的信息。简而言之,袖里 乾坤就是行动者自己的现有知识储备,它构成了行动者解释 社会世界的参考框架。

第二,学生的视界主要通过学习获得的。行动者(包 括学生)的视界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通过学习不断生成的。

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生活世界在我们出生以前就存在着,被 其他人——我们的前辈——经验和解释成一个经过组织的 世界。现在,它对于我们的经验和解释来说是既定的。所有 有关这个世界的解释都建立在人们以前有关它的各种知识 储备的基础之上,这些知识储备组织成人们解释世界的参照 图式。在这些知识储备中,只有极少部分来源于自己的个人 经验,其绝大部分都是由社会衍生而来,都是由父母和教师 传授给我们的。[13]对我们的知识储备以及由此组织而成的 视界具有决定性塑造作用的是我们的生平情境 (Biographical situation)。在日常生活的任何时刻,行 动者(包括学生)都会发现他自己处在某种被从生平角度所决定的情境之中,也就是说,发现他自己处在某种同样由他 自己限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他在这种情境中 拥有他自己的立场——自己看待世界的视角。这种立场是基 于他的生平情境的,由他所处的生平情境所决定。[14]但这 并不是说行动者是由生平情境决定的木偶,而是说行动者的 生平情境限定了行动者解释世界的可能性,构成了行动者解 释世界的前提条件。

第三,学生利用视界解释世界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同化 和顺应两种机制实现的。当行动者(包括学生)遭遇世界时, 总是试图利用自己的视界来解释自己周围的世界,并将外来 的信息吸纳到自己已有的视界之中,并成为自己视界的一部 分。行动者利用已有视界吸纳外来信息的过程被称为同化过 程。当同化作用发生时,行动者的视界就获得了量的增长, 这表现为与视界同构的知识的增加。在这种意义上,应用化 意味着所学知识的类推应用。同化作用使得行动者的视界获 得了更多的经验性支持。但同化并不是每次都会成功,虽然 行动者总是想利用已有的视界同化外来的信息。当行动者的 视界难以同化外来的信息时,行动者的心理状态开始由平衡 状态转向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产生了一种驱使行 动者采取新的策略以恢复平衡状态的内驱力。在这种内驱力 的驱使下,行动者开始改变或调适自己已有的视界以便更好 地吸纳新来的信息。行动者修改已有的视界以吸纳外来信息 的过程被称为顺应过程。当顺应作用发生时,行动者的视界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包括部分质变和完全质变)。在这种意 义上,应用化意味着对所学知识的检验和修正过程。

(二)应用化即以其所学去改造世界 第一,应用化意味着用其所学去改造外在世界的过程。

学生学习的终极价值不在于认识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这 是由人的终极价值来决定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终极价 值不在物(包括自然之物和社会之物)那里,而在人自己的 身上;
并且这种价值既不是人身上的理性或自我意识,也不 是空洞的人的普遍性,更不是对财富的贪欲与单纯的占有感 觉,而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生产性的生命活动及其全面发展。

这种生产性的生命活动就是实践。”[15]这里的实践就是改 造世界。学生对世界的改造以对世界的认识为基础,其对世 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学的个别化阶段和普遍化阶段获得。改 造世界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主体需要和客观实际来构建改造 世界的“应然图景”,并找到实现“应然图景”的合理手段。

这种筹划同时涉及三种实践智慧:规范性实践智慧为筹划活 动提供合法性,使构想的“应然图景”及其实现手段符合规 范性要求,并获得社会的认可;
效能性智慧则为筹划活动提 供有效性,使构想的“应然图景”及其实现手段符合效能性 要求,并获得相应的社会效益;
生存性智慧则为筹划活动提 供意义性,使构想的“应然图景”及其实现手段符合意义性 要求,并使行动者因此获得存在的意义。总之,以筹划为关 键的实践过程实际上是利用各种事物达成各种目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所学知识的运用过程。

第二,应用化意味着用其所学去改造内在世界的过程。

人没有抽象的本质,只有实践性定义:人通过自由自觉的实 践活动来创造自己:人的实践活动怎样,人的本质也就怎样。

学生用其所学改造外在世界的过程同时也是改造其内在世 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生命得以助长:1.学以致用 可以助长学生的自然生命。从生物学角度看,人与动物的根 本区别在于人的器官未特定化:动物在器官和体质的特定化 使得动物在某些特殊能力方面超过了人,进而获得优越于人 的自然本能,但是这种优越性同时也意味着动物的潜力变狭 窄了,因为动物的器官和体质只能适应某一特殊的环境,就 仿佛一把钥匙只能适用于一把锁;
而人类器官和体质的未特 定化使得人在自然本能方面的生存能力远远低于动物,但人 类器官和体质在自然本能上的劣势同时也意味着人的可塑 性潜力的巨大,人类通过学习及其相应的实践获得了动物所 不可比拟的生存能力。2.学以致用可以助长学生的社会生命。

学以致用的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实践过程,它决定了学生社会 生命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学以致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实践, 有什么样的社会实践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有什么样的社 会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生命,因为人在其本质上是一切社 会关系的总和。3.学以致用可以进一步助长学生的精神生命。

一方面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丰富的客观精神文化世界,另 一方面人类创造的客观精神文化世界又在塑造着生活于其中的个人,内化为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客观精神世界内化为 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教育过程来实现的:在 个别化阶段和普遍化阶段,学生的精神世界主要是在认识论 层次上得到丰富和发展;
应用化阶段,学生的精神世界则 主要在实践论层次上得到丰富和发展。

综上所述,个别化、普遍化和应用化共同构成了一个 逻辑上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它阶段所不可 替代的功能,每个阶段都和其它阶段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一个 功能共同体。但这并不是说每一具体的教学过程都必须“按 部就班”地经过这三个阶段:具体的教学过程可以在其中的 任何一个阶段开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其顺序, 可以只完成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阶段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