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浅谈心理教育】

浅谈心理教育

浅谈心理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心理教育认识不足,忽视心理教育的独立地位, 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视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造成学生素质的畸形发展。

我们应积极从学校内部采取一些新的举措来预防、干预、矫治青少年的各种心理 问题、社会问题和行为问题。加强学生心理教育,从战略高度明确心理教育在学 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新世纪心理教育体系。

―、心理教育的含义 心理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知识 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生对学校 生活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教育活动。对心理教育活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分支学 科就叫心理教育学。

心理教育最早产生于美国。美国特殊教育专家魏持默于1896年在费城 建立了一个心理学诊所,创办了第一个临床心理学杂志,他是临床心理学的建立 者,也是心理教育之父。他强调通过心理教育来矫正儿童的偏激行为是十分必要 的,这一观点标志着心理教育治疗作用的开端。心理教育既是一项科学而系统的 教育育心工程,又是—门科学。其科学性体现在,它是以心理教育学的理论为指 导的。而心理教育学是一门与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生理学、医学、社会学等 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性边缘科学。它有其特有的内容、目标、方式、方法、 途径,需按其特有的目标体系选择教育内容,循序渐进,全面实施。

二、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心理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岌展的基础• 首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 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阐述,可以认识到心理健 康和身体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健康的心理寓 于健康的身体之中,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都影响着人的心理,使人产生焦 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和人际关系,形 成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心理的长期不健康又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和病态。

因此,加强心理教育,促进心理健康,有助干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心理教育是新世纪社会岌展的需要新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 于劳动者的素质,因此,尽快造就出大批专门人才,尽快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良好 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劳动后备力fl,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 的中心课题。同时,新的世纪人类面临更多的挑战,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 须自觉不自觉地卷入各个方面和各种形式的竞争之中,因此,心理紧张、焦虑和 挫折往往困扰着每个人,长此以往,许多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将呈下降趋势,心理 疾患的个体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也日益增大。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必然影响到学校 的青少年学生,再加上他们正处在心理状态、生理状态、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发 生迅速变化的时期,他们面临着求学、求职、求偶等人生重大课题,许多权益都 有待他们卦己去争取。这就要求新的形势下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强心理教育,以提 高他(门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3、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的论点以来,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认识阶 段和发展过程,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概括起来主要 有以下几种观点:1)素质教育是力求培养人性的全面与最佳的品质以及促进健康 个性形成的教育,而“应试教育”则是加速人性异化并导致不健康个性产生的片面 的、落后的、病态的教育[1]。2)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分层说。这种观点认 为,体是生理基础层次,德、智、美是心理发展层次,劳则是各种素质的综合运 用,属实践层次[2]。3)将素质由低到高发为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 认为生理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中介,社会文化层次则构成主要内容[31。4) 将素质由低到高分为生理素质层次,一般心理素质层次、文化心理素质层次和个 性心理素质层次。认为生理素质是心理素质形成的基础,最高层次的素质是个性 心理素质,它是主体素质的制导系统,是进行整合与反应的中枢[5]。5)将素质分 为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素质,认为文化素质为导向,心理素质为中介,健 康素质为本体从以上的划分可知都包含心理素质成份,而素质教育的内容与素质 划分互相联系,素质划分为几个方面,素质教育便有几个组成部分。因此,心理 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心理教育。

三、关于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的设想 心理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应如何将 心理教育落到实处,笔者认为有如下考虑。1、将心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前提 新世纪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将心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 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它,将它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并将该任务贯穿 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具体地说,心理教育应实现两方面的目标和任务-是对 全体学生幵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承受挫折和适应 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 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 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有必要选择合 适的心理教育内容和途径。心理教育的内容,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培养学 生积极的生活态度;2)进行智力开发训练;3)培养良好个性;4)引导学生搞好人际关 系;5)正确对待成绩与挫折;6)学会评价自己、评价他人;7)重视用脑卫生,适应快 节奏的生活;8)接受科学的性心理卫生教育。同时,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应考虑到 学生个体的心理差异,努力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此,心理教育可通过以 下渠道肓选择地进行:1)开设《心理教育论》,将心理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正常的 教学计划。2)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怍中渗透心理教育;3)利用活动课、选修课, 班团活动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4)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及时矫治;5)建立学生心理裆案,实行跟踪监控;6)加强与家庭心理教育渠道的沟 通与配合,整体推进心理教育。

2、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和水平是关键 心理教育能不能落到实处,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 心理教育能力。首先,心理教育是一神科学性、实践性和艺术性很强的教育活动, 它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这一方面的能力,心理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心理教 育的成败和心理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师范院校应强化对师范生心理教育水平和 能力的培养。其次,R前教师持别是广大农村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相对较低,屯 要表现在以f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心理偏差,如偏爱、偏信;二是对教学的心 理偏差,如厌教或无所用心;三是对自我心理偏差,如清高、自卑等[61。因此, 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是搞好心理教育的关键。要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 一要增强教师的心理教育意识,二要加强教师自我心理修养,三要掌握心理教育 的艺术和方法。从职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应重视这一方面能力的 培养’,通过开设心理学、心理卫生教育等课来提高教师这一方面的能力。

3、遵循心理教育原则是保障心理教育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它要求实施苦必须遵循一定的 原则心理教育原则是心理教育工怍者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从事心理教育工作 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心理教育目标和任务的保障。参照国内外有关研究 成果和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为确保心理教育T作有成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以学生生理心理持点为基础的原则。我们在进行心理教育时必须依 据教育对象的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确定 心理教育的目标和重点,选择内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的 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点面结合的原则。在具体教育工作中,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授课、 讲座等普及性活动,又要有针对个别学生进行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活动。实践 证明,这样不仅使全体学生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能使个别学生的各种持殊 问题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3)学生学习主体性原则。心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而学生是自身心理发展的主体。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无 论是心理问题的预防,还是心理问题的矫治都离不开学生主观努力,一切教育效 果最终都会在学生身上体现。如果离开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来谈心理教育,那么, 只能是无的放矢,_且教师的种种努力也会徒劳无益。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S 是变化的根据。实施心理教育,必须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避免包办代替,越俎 代疱,以免产生心理依赖或反感情绪。

4)整体优化原则。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不能把它与 学校的其他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割裂开来,应从全局的角度来思考。心理教育应渗 透到教育体系中的各育之中,使心理教育的要求与德、智、体、美、劳各育结合 起来,使它寓干各门学科教育之中;同时心理教育应寓干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之中;从学生角度而言,心理教育应寓于课内学习、课外活动、团队工怍之中;心 理教育既要发挥学校心理教育这一主渠道的作用,还要争取家庭、社会、学生的 紧密配合,以求取得最佳的整体效应,产生最大的合力。总之,要从多角度、多 层次来优化心理教育工作,整体推进心理教育的效果。

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人们通过心理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出心 理教育的理论,反过来,又用该理论指导心理教育实践活动。它需要从亊心理教 育的教师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精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世理论、心理评价技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能力等;同时,它要求广大从3心理教育的教师在 实践中能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能根据学校环境、学生特点,正确运用理论 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