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交融_中西文化交融

再论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再论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摘要:中西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拥有鲜明的特色, 在世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 同,中西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西方思维方式、 道德观、时间观念、隐私权方面的差异和中西方风俗习惯的 差异。应该充分发挥中西文化独特的优势,找到互通互补之 处,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推动我国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 (2016)08011403 中西文化各自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蜕变 过程中,也都在源源不断地缔造着不同的形态。中国在全球 化的热潮中,国际地位逐渐提升,与世界各国的沟通日趋紧 密,与西方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这种互生互用的关系不但 对中国的文化传承至关重要,而且对人类文明的交融影响深 远。但是由于文化中各方面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有时充满了误解、偏见,有时甚至 演化为冲撞与厌恶。所以对于文化的互学互用来说,必须深 刻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力求推动我国 社会文化的发展。1文化的界定 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广泛而丰富,但是至今没有形成统一 的规定。我国大多数学者对于文化的定义与《词海》中的解 释相符: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 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具体被相关学者归纳为三类:(1) 物质型,如食品、服装等;
(2)制度型,如风俗习惯等;

(3)观念型,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形式等。文化是一 个社区、民族、国家的风俗、艺术、思想的具体体现[1—2]。

国外学者Porter和Samovar把文化界定为:文化是社会群体 在历代的生活经历中通过个人和集体的努力获得的知识、宇 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人生经验的所有物。

而笔者更加支持这种看法:文化是一种社会状态,是一 定社会群体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传承, 是社会文明的积淀物。准确地说,文化是能够被传扬的国家 或地区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生活态度、文学艺 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得到人类普遍承 认、接受并且使用的,把群体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形态[3]。

2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2.1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言学者Robert.Kaplan认为,中国人的写作和思维模 式是曲线型的,类似一种汽轮机,即围绕中心寻求立足点, 从偏离主题的角度来解释主题,并不是直截了当奔焦点。而 母语为英语的西方人,其思维方式是直线单一的[4]。以逻 辑分析、事实推理为主要特性,在意科学与理性,重视实证 分析。因此,常常借助抽象或者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判断。而 中国人注重形象思维、重视直观内效、看轻实际论证;
在乎 内心体验与直觉领悟、轻视逻辑分析,借助感官找到整体感 觉。林语堂先生曾公开表示:“中国人历来不重逻辑,一切 只凭直觉。中国人怀疑理论的可行性,以用‘情’字来调和, 言理不外言情,合情合理,则凡事可喜可观。”[5] 2.2道德观的差异 西方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基督教文化表现最为 突出,其核心是拯救精神与博爱意识,主要信仰亦是如此[6]。

西方人认为,认识自然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可以培育出科 学理性精神。人不仅要独立于神,更要独立于自然。而中国 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思想对国民的影响是深刻悠久的。

儒学讲究“仁爱”,重视“礼”,讲究“仁义礼智信”。具 体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仁政爱民;
在个人修养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中国文化认为"天人合一”,重视的 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包括人的精神思想与物 质形态的一致,人的行为和自然惯性的统一两个方面,体现 人与世间万物的息息相关、和谐融洽,强调天、地、人、物 各安其位,和谐安好[7]。

2.3时间观念的差异 中国文化常常立足于历史,认为春去冬来,万物周而复 始,西方文化着眼未来,认为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还;
中国 文化相信四季交迭,昼夜更替,时间是环形相接的,认为时 间充裕,不必过于着急,相信时间有轮回。而西方人有着强 烈的紧缺意识,认为时间单路直线运动,有着明确的始点与 终点,一旦消逝就是永远不再。因此,中国人时间观念差, 随意性强,没有严格按照计划行事的习惯。西方人非常珍惜 时间,认为时间比金钱更重要,有准时赴约的好习惯。

2.4隐私意识的差异 深受儒家教义中“中庸和谐”思想的影响,以及处于倡 行集体主义的社会环境下,我国社会公民的隐私观念的特征 为“利他小我”、“至行至善”、“仁者天下”,以捍卫国 家与集体利益为前提来保护个人的隐私。而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体系的教化下,推崇个人价值,其隐私观念 特点为“至上人权”“利己排他”“服务自身”。所以中国 人的个人隐私意识较为薄弱,中国人往往很愿意过问别人命 运里的酸甜苦辣,对方也大多愿意倾诉。然而西方人有着非 常强烈的个人隐私观念,注重个人生活、工作、情感空间, 不愿意向一般人过多提及自身经历,更不愿意让别人来干预。

比如说:中国人头一次见面乐于询问对方的年龄、家庭情况、 婚姻状况、职业收人等,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基本问候 语,而西方人则很反感排斥。

2.5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饮食文化上,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讲究食物色、香、味俱全,追求即视感与心理愉悦度,而西 方人重视“以人为本”,在烹饪时从头到尾以饭菜的实际应 用价值为美食的评判标准,重视膳食对人身体健康的好处, 不讲究外观形态和饭菜的其他效果[8]。东方人以素食为主, 西方人以肉食为主。

在服饰文化上,中国人衣着配色所钟爱的和寻求的色彩 为青、红、黑、白、黄五种正色。而在西方,充满宗教意味 的色彩受到追捧,追求鲜亮的色感。在外形特征上:中国服 装风格较为内敛,旨在突出身材的苗条美与协调感。西洋服装的形式特色与西方人热情奔放的天性相符,追求个性与独 特美的展示。

在传统节日上,中华民族的主要传统节日基本上都是 由时令转换而来的,具有浓重的农业色彩,而西方的传统节 日的起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情结;
中国节日里以众人吃喝为 主题,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健康长寿的心理。西方节日活动以 玩乐为目的,展现了西方人的游牧文化与商业文明。

3中西文化的交融 不管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以包容开放的姿态屹 立于世界文化的园林之中。虽然中西文化存在着各式各样、 大大小小的差异,但在当今这个“地球村”的时代,文化间 的交流与合作不可避免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中西文化的交 流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也随着现代化的脚步逐渐在碰撞中 融合。

3.1中国文化的西传与影响 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汇聚, 也是与他国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国文化不是完全保守,故步 自封的,它是相对开放包容的。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的过程 渊远流长。最早传播的是物质文化。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通往西方国家的大门,再到汉代,丝绸之路成 为中西方最大的物流通路。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路源源不 断运到西方,紧接着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西方传 播。唐、宋、元时代,中西方海路的开放和蒙古军对西方的 武力征服给中西人民的交流创造了条件,关系日渐密切,形 成了中西文化的大融合[9]。这个时期西传的中国文化,不 再以物质文化为主,而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科学技 术广传西方。渐渐地,中国的哲学思想也与西方文化擦出了 火花。

现如今,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也以迅猛 之势西传。在医学方面,中医作为中国固有文化的重要分支, 已经登上国际化的舞台。中医药走进海外将近200个国家和 地区,成立了约8万多个中医诊所。中医药逐渐成为海内外 的主流医学,澳大利亚与加拿大等国家通过立法来确保中医 的合法地位。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术的典型代表,被外国人 赞为“神技”,据统计,仅在美国登记注册的执业针灸师约 有1万人,被中医药治疗过的美国患者达70%[10]。中医的拔 罐、艾灸、食补等养生文化也被外国人逐渐加以尝试。

在语言方面,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走出去的符号,成为国 家软实力的标志。目前为止,随着“汉语热”的升温,全球 已经建成5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海外宣传效应,成为传播国学的文化品牌[11—12]。越来越 多的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汉语已成为东南亚国家的 第一通用商用外语;
在欧美国家,学汉语的人数也以约每年 40%的比例在增加。以孔子学院为平台,形成了以汉字为共 性的汉语文化圈。

在艺术文化方面,京剧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已经 成功打开了海外市场,国外一些大学更是把京剧纳入了选修 课;
同样,二人转、花鼓戏等传统民间技艺随着中外友好文 艺交流活动渐渐被外国人熟知。此外,中国功夫闻名于世界, 有着强大的国际地位,例如在巴西,当地人会把“功夫”作 为中国人的代名词[13]。

在风俗习惯方面,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

春节作为传统节日的典型代表,被韩国、日本等国接受,欧 洲会出现唐装、庙会、太极拳、龙狮、灯笼、剪纸等中国特 色表现形式,除夕夜吃饺子也成为海外人士的最爱;
仅在美 国,中式快餐已有上千家连锁店,日本最大的唐人街也已有 400多家中餐馆,中式饮食文化已经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 地;
旗袍以其柔美的线条展示了东方女性的优雅,吸引了全 球媒体的聚光灯,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服饰文化的名片[14]。

3.2西方文化的东进与影响西方文化的传入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起到 了催化剂的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带来了挑战甚至是 灾难。最早传入中国的为印度佛教文化,是古代中西方文化 交流的重要篇章。西方文化以基督教文化的传入对于中国的 文化发展影响最大。16—18世纪,由于欧洲一些国家取得了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伴随着其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的科 学技术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发展缓 慢,由于来华教士传播的西方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兼有宗 教、法律、历史政治等内容,使中国出现了很大的转变,推 动了中国的天文、数学、法政、地图测绘、艺术等方面的进 步,使中国在近代的社会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加快了进程。

现如今,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民众来说依然有着强而有力 的吸引力。英语的全球化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内几乎所有的初中高中大学都把英语设为必修课,甚 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学习英语。尝试实行双语教学,教育部曾 规定高校开设至少5%的双语课程。很多学术性期刊都采用英 文,英语四六级考试,雅思、托福考试成为中国高校对学生 评判的一大标准,企业招聘人才也倾向于擅长英语的人。

在精神文明方面,外国人自觉服务社会的觉悟引导着中 国的志愿者活动;
西方热情、独立、冒险的生活态度激发了中国青少年独立人格的形成;
西方人创新意识强烈,喜挑战 难度,高科技产品如苹果手机、汽车等不断换代,以强大的 冲击力占领着国内经济市场,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科技的发 展。

在风俗习惯方面,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在国人心中 的地位蒸蒸日上;
西方的“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文化 已经逐渐有着“反客为主”的态势,西餐和咖啡已经成为中 国上班一族交际的必需品;
“哈韩风”“欧美风”吸引着中 国人,每年国外的米兰等各大时装周成为国内流行的标杆。

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吸收源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 方社会文化发展的自身需求。而中国在被近代西方列强侵略 的时候,难免在暴力压迫下被迫接受西方近代文化,当今, 也会被西方文化强有力的冲击而被迫接受一些不适合国内 成长的文化,甚至在追求外国文化时盲目、冲动、全盘接受 以至于出现崇洋媚外、东施效颦的现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度在历史演变过程中 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文化体系,包含着文化精神、文化方式等。

每种文化有其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文化的差异性才使其有交流与融合的意义。文化只有在碰撞 中才能发现不足,才能找到使彼此更加适合社会壮大的契机。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为创造主体,在黄土大地上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影响了整个社会动态 的,较为稳固、动静相宜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总和[15]。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也是文化转型的关键 时期。当代中国文化观念的建构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现实与趋 势,并在反思与认同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完成任务,从完善 的修补到关键性的重构[16]。尽管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 但有着共同的中心思想:耐心、宽容和开放的姿态。我们要 深刻理解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和共通之处,找出其中适应自己 国家社会发展的独特之处,立足于中国国情与社会发展的需 要,以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吸取西方文化的精华, 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文化碰撞中,学会交融,推动中国 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