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儿童种子观的内外价值及其当代要义
叶圣陶儿童种子观的内外价值及其当代要义 摘要:教育观念现代化的路径是由尊重儿童天性、以儿 童为教育的中心这一观念来贯穿的。叶圣陶“儿童种子观” 蕴涵的主要意义是:种子般的儿童有自动生长的潜能,种子 般的儿童有自我生长的节律。叶圣陶“儿童种子观”是其教 育思想的基石,它产生于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之际,是中国 现代教育思想萌芽的标志,对于引领中国当代教育思想的现 代化转型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2015)07A-0049-05 作为当代教育家的叶圣陶先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顺 应时代变革要求,积极学习、吸收外国教育新思潮、新理论, 不懈地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反思、批判,革故鼎新。
因此他的教育思想与时俱进,富有跨越时代的生命活力,历 久弥新。笔者多年来致力于收集叶圣陶的生平资料,研读他 的系列教育著作,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了他的教育思想, 强烈地感受到: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有着重新发现、深化认识 的必要;而要深入把握叶圣陶的教育思想精髓,其科学的儿 童观值得认真研究、弘扬。纵观这位中国现代教育宗师的一 生,笔者认为,叶圣陶“儿童种子观”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石, 它产生于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之际,是中国现代教育思想萌 芽的标志,对于引领中国当代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转型仍然具 有重大的指导价值。一、叶圣陶“儿童种子观”在其教育思想中具有奠基 作用,是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过程观内在应然 逻辑之基石 一个人生存于世,总有意无意地有一种人生观在左右他 的处世行为;作为一位教师,同样有意无意地有一种教育观, 左右着他的教育行为。在这或明或潜的教育灵魂中占据着首 要位置的,是对“作为教育对象的儿童是怎么一群人”这一 “儿童观”的预设。叶圣陶在从教之初,就确立了“儿童像 种子”的鲜明观点。1919年2月,他在探讨中国小学教育价 值与使命的《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一文中就指出:“一棵 花,一棵草,它那发荣滋长的可能性,在一粒种子的时候早 已具备了。……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 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了。”[1]把植物比作小学 生,教师就是种植家,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发现和保护像种子 一样的儿童的可能性,并提供适宜的环境。为此他还特地于 1921年创作了一篇童话《一粒种子》,以一粒种子的奇特遭 遇,形象说明自然适宜的环境对种子发芽生长的极端重要性。
差不多在同时期,叶圣陶当上了父亲,对自己幼子亲身 的观察发现,更坚定、充实了他的这种儿童观:儿童有着强 烈的发现、探索精神。这种发现、探索精神是天赋的。写于 1921年1月的现代诗《成功的喜悦》就再现了这一幕:儿子 要爬上凳子去取桌上摆着的玩具,可是他力量不济,屡试不 成。奶奶看见了,就去把他抱起来,让他坐上凳子。奶奶的好心帮助却使孩子十分失望,孩子放声啼哭起来。孩子继续 他的尝试,直到他经过自己的努力坐上了凳子,玩具到了他 的手里,这才笑容荡漾。孩童为何因大人的帮助而啼哭?叶 圣陶在诗中揣度:“要发展你独创的天才?要锻炼你奋发的 潜力?要祈求你意志的自由?要享受你成功的喜悦?”[2] “发现儿童,保卫童年”是一个世界性、跨世纪的课题。
在中国,科学儿童观的确立同样十分艰难。叶圣陶终生倡导、 反复传播着“儿童像种子”的科学儿童观。1956年,叶圣陶 发表《排除“瓶子观点”》,批评那种把学生当做“瓶子”、 当做“容器”,“把各种知识、各项道德条目装进去”的庸 俗教学观,主张把学生看作“生活体”,是“有生机的种子, 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予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 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3]。1983年, 叶圣陶在《吕叔湘先生说的比喻》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受 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 己成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 才。所谓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 条件。”[4] 在教育观中占据着同样重要位置的,是“教育要培养什 么样的人”的教育目的观,它对一切教育行为起着引导作用。
叶圣陶对此有着一贯的思考。经过对传统教育的深入反思, 叶圣陶深刻地认识到: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和“利 禄主义”的,“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生学员’;可是不 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 [5]。早在1919年2月,叶圣陶在《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中 就明确提出:“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 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6]1934年5月,叶圣陶发表 《教育与人生》一文,指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 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因而不能不注意教育与人生的关系”[7]。
1935年他又强调:“中等教育的目标不外乎给学生处理生活 的一般知识,养成学生善于处理生活的一般能力,使他能够 做一个健全的公民。”[8] 作为教育对象的儿童像种子,有着丰富的可能性,而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合格的公民;那么,作为培养孩子的教 育过程应该是怎么一回事?叶圣陶先生孜孜矻矻,探索不止, 终于,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凡为教,目的在 达到不需要教”[9]的精辟论断。这样的“教”必然是引导 学生进入“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 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10]这样一种境界的“教”。
这样的“教”是可能的,因为作为教育对象的儿童像种子;
这样的“教”也是必要的,因为儿童要通过教育成为社会合 格的公民。至此,我们不难探觅到叶圣陶思想发展的内在应 然逻辑。“学生像种子”的儿童观是这“不教”之“教”逻 辑演绎的坚实基石。
二、儿童主体地位的确立是近现代教 育与古代教育揖别的标志,叶圣陶“儿童种子观”在中国教育观念现代化演进的时空坐标中地位和价值同样重大 不要小看“学生像种子”这一看似简单的比喻的提出, 它蕴涵的儿童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世界近现代教育与古代教 育揖别的标志。
在古代,儿童被看做“小大人”。“小大人”跟大人没 有本质的区别,“小大人”就是成人的预备。所以儿童的成 长过程由成人盲目对待,主要的教育方式便是将成人世界的 内容灌输给儿童,因而这种教育是以成人为中心的,以成人 世界的文化为中心的。儿童本位思想是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 儿童主体地位的确立是近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揖别的标志。
近现代教育的儿童立场是在“儿童成长”取向对“知识灌输” 取向的斗争中确立起来的。[11]中西方教育思想的现代化遵 循着同样的路径。
在西方,正如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所言, “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12]。
直到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提倡人性,把人从神的桎梏下 解放了出来,在发现“人”的同时也发现了“儿童”,提倡 把儿童当人看,把儿童当儿童看。
细加探寻,我们可以发现:西方近现代教育的儿童立场, 在被人称誉为欧洲中世纪最后一位思想家、同时又是文艺复 兴时期第一位教育思想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632年)中初露曦光,在卢梭的《爱弥儿》(1762年)中 孕育成型和诞生,在杜威(1859—1952)的教育学中发育成熟。在评价卢梭的《爱弥儿》一书时,杜威曾指出:“我们 现代追求的教育进步,其要点已经被卢梭一语道破。他认为 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要使人类与生 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卢梭以后的教育改革家无不注重从这 个观念出发,去进行种种研究。”[13]这其间,裴斯泰洛斯、 福禄贝尔、蒙台梭利、苏霍姆林斯基等一批具有国际性影响 的教育家,在对儿童的认识上都有着共同的取向。正如有学 者所说,这些世界性教育家引领的教育观念现代化的路径, 是由尊重儿童天性、以儿童为教育的中心这一观念来贯穿的。
[14] 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儿童同样一直没有被 给予必要的关注,“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鲁 迅)[15]。他们一直居于依附于成人的从属地位。在我国, 儿童本位、儿童主体思想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它同样遵循 着发现“人”的同时发现了“儿童”的规律。十九世纪中后 期,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国门,催逼中国 开启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艰难转型。一批早早 觉醒了的仁人志士开始了各种救国的尝试,其中有人发现:
想要变革中国社会,“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鲁迅) [16]。作为爱国救亡的一次总爆发,“五四”运动反帝爱国 轰轰烈烈,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更是风云激荡,批判的锋芒 直指专制的封建制度和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与当时“人的 解放”相呼应,“儿童解放”也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大主题。1918年1月《新青年》就专门刊登了征求关于“儿 童问题”文章的启事。
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就是经有鲁迅、周作人、郑振铎 等文化先驱的倡导,全新的儿童观念得以传播。跻身其间的, 自然有新文化运动的战士叶圣陶。他在儿童文学创作与理论 研究、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等多个领域,倡导、践行自己的 “儿童种子观”,与时代共鸣,厥功至伟。
回顾中、西方现代教育思想之肇始,笔者认为:它们同 样遵循着在发现“人”的同时发现“儿童”的路径。筚路蓝 缕,以启山林。中国教育观念现代化的路径,同样是由鲁迅、 周作人、郑振铎、叶圣陶、陶行知、丰子恺等一批近现代文 化、教育先驱倡导的“尊重儿童天性、以儿童为教育的本位” 观念引领而来,它与世界现代教育大潮有着共同的走向。因 此,从中国教育观念现代化进程的时空坐标来观照,叶圣陶 “儿童种子观”起着奠基作用,其地位和价值同样重大。
三、发挥叶圣陶“儿童种子观”在教育现代化新进程 中的观念引领作用,切实把握弘扬叶圣陶“儿童种子观”的 现实要义 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在民族复兴的伟业 中,教育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追寻叶圣陶这位跨世纪教育家 “儿童种子观”产生的宏大背景,把握其内外价值,对我们 推进教育现代化新进程有着重大启示。
1.发挥“儿童种子观”在教育现代化新进程中的观念引领作用 为何在“发现‘人’的同时发现‘儿童’”这一点上, 中、外教育概莫能外?为何都是在思想文化大启蒙时期才萌 发“发现儿童”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深刻揭示了物 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对精神生活的制约作用:“物质生活的生 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 决定人们的意识。”[17]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分析,我们 可以认识到,上述现象的出现,其实质是:伴随着以农业和 手工业为代表的传统社会向机械化生产为代表的现代社会 转型,人类在挣脱人身的依附和控制的同时,精神上也必然 要挣脱封建专制和宗教统治的束缚。正如歌德在《浮士德》 中描述的,“凡是赋予整个人类的一切,我都要在内心中体 味参透,保留在我精神的天地之中,在我心中堆起人类的苦 乐,让我自己的自我发展融入人类无束缚的自我……”[18], 人类主体精神出现急速的萌生、成长,“使人发现按照人的 尊严——人并不仅仅是机器而已——去看人”(康德)[19]。
使自身真正成为独立的、理性的自我命运的主宰,必然成为 这样的时代人性的共同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性是和 现代性同源的。儿童在依附和受控制方面,和成年人具有内 在的一致性,都体现了“主”和“奴”的关系。至此,我们 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发现儿童”“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成 为近现代教育观念始终贯穿的主题。当今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期。实现教育现代 化,首先教育观念要现代化。我们一定要继续秉持“发现儿 童”“确立儿童主体地位”这一现代教育观念的主题,一定 要珍惜鲁迅、叶圣陶等思想文化先贤探索得来的科学“儿童 观”的思想财富,来指导我们的教育现代化新事业。
2. 把握弘扬叶圣陶“儿童种子观”的实践要义 如前述,“发现儿童,保卫童年”是一个世界性、跨世 纪的课题;在中国,科学儿童观的确立同样十分艰难。与一 百多年前的儿童相比,今天我们的儿童整体的物质生活条件 大大优越。但是,由于“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激烈的 就业竞争、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应 试教育仍然是我国一时难以破解的难题,教育的功利倾向浓 重,我国儿童的生存境遇比较严峻。美好的童年受侵蚀,美 好的童年在消失,“发现儿童,保卫童年”成为紧迫的现实 课题。笔者认为,当今,实践叶圣陶“儿童种子观”主要应 把握以下要义。
(1)尊重“种子似儿童”的主体地位,与其建立民主、 和谐的关系 “儿童种子观”是一个比喻,其实质是确立儿童的主体 地位。儿童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生存状态是衡量一个社会文 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专制社会,不仅占人口大多数的群体 沦为社会不利阶层并变成少数优势阶层的附庸,而且,儿童 沦为成人的附庸。在民主社会,不仅社会不同阶层之间共享的利益充分增加、互动更为自由,而且,儿童获得独立价值、 内在价值,并与成人形成民主关系。这种民主关系集中体现 在儿童与家长之间、儿童与教师之间。确立主体的儿童观, 一定要把儿童当做独立的、有自身尊严的主体对待。由于儿 童年幼,身体上弱小,不能完全自己照料自己,经济上没有 独立能力,需要家长照料、抚育,需要社会的代表——教师 行使教育的任务,这些都是儿童的权利,社会、成人的职责。
我们不能把这种职责当做社会、家庭、成人的恩赐。
(2)把握“种子似儿童”的特性,掌握与儿童的相处 之道 “儿童种子观”蕴涵的主要意义是:种子般的儿童有自 动生长的潜能,种子般的儿童有自我生长的节律。
国内有关学者在剖析阻碍我国教育发展的深层因素时 指出:“在自然人的社会化以及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掺入 了过多主观的甚至是意识形态的因素,人的生物性及其进化 的内涵被过分地压抑和忽视,使得教育越来越无法实现其教 化与解放人的功能。”[20]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文化人类 学、胚胎学、脑科学、精神分析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儿 童种子观”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综合吸收这些成果,可 以进一步增强我们对落实“儿童种子观”的理论自觉和实践 自信。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个体生命的成长是对类的发展 历史的复演。人胚发育是对人类产生以前的整个生命史的复演,出生后的个体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21]童年 是儿童以某种压缩的方式重新经历人类漫长进化过程的一 段人生历程,重演人类早期的功课,继承了整个生命进化过 程经进化选择后保留下来的宝贵资源,是历代生命的代言人。
这就是儿童具有巨大潜能的原因所在,否则无法解释。所以, 有人说:儿童是成人之父,是社会财富中最大的财富。
个体精神的发育同样重演着人类精神的系统发育,这决 定了出生后个体生命的成长是一种“有秩序的表达”,具有 自我生长的节律。这主要体现在教育要遵循身体运动与感官 发育、感性经验的获得与积累、符号学习与理智能力的开发 在不同年龄阶段表达的优势特征。个体生长发育的早期是身 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人体感官内源性精神的发育期。
心理学研究发现的儿童敏感期就表明了这种发育的节律性。
现如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和迎合功利的学校、 幼儿园,早早地对儿童进行智力开发,强化知识的学习、机 械的艺术技能训练,在培育了一批“早熟的小大人”的同时, 也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伤害,现实的事例不胜枚举。弗 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的一切心理现象发生其实质是 力比多(libido)的表达释放。力比多是一种本能,一种普 遍的生命力,是人一切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一个人的力 比多是有限的,某一心理活动长期占用了它,其他的方面就 会枯竭。但其不愿被长期剥夺,终将奋起反抗。最终,某一 方面的力比多的枯竭使该心理功能逐渐沉沦于意识的阈限之下,最终消逝于无意识之中。[22]精神分析学透彻解释了 运动、游戏、探索性活动对于儿童身体、精神发育的内在价 值,也对错过儿童发展敏感期的危害做出了深刻的揭示。
心忧国家众生的博大襟怀使得伟人站上时代的高峰,在 黎明前的黑暗中最先看到新世纪的曙光。叶圣陶中学毕业时 就立下“此生定当从事教育,以改革同胞之心”[23]的志向, 反思、批判,学习、创新,走在了思想文化革新的前沿,与 其他先贤一起在上一个世纪交替之际,共同开启了中国教育 思想现代化之路。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任务与使命仍未完 成。先贤已逝,思想弥新。叶圣陶“儿童种子观”仍旧惠泽 于当代,启迪着后人,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大力弘扬! 参考文献:
[1][3][4][6][7][8][10]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2)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441-442.531.8.58.193.447.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1)[M].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1994:628-629. [5][9]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3)[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1994:92.491. [11][14]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 科学出版社,2006:145.165. [12][15]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1:135.[13][美]约翰·杜威.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21. [16]鲁迅.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44. [17]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18][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固有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M].徐大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0. [19][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1990:22. [20]韩身智,路强,等.信任儿童—— 一个可以变革教 育的力量[J].社会科学论坛,2011(5). [21]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326. [22]潘知常.众妙之门——中国美感心态的深层结构 [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