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内驱动力及实现】 驱动力

农村教育内驱动力及实现

农村教育内驱动力及实现 一、农村教育的内驱动力分析 (一)内驱动力的形成环境分析 组织生态决定着行为主体的偏好,生态位则决定着行为 主体的意识格局。在达尔文主义视角下可知,行为主体只有 适应这种组织生态,才能确保自己能够生存下去,进而可以 概括为适者生存。然而,拉马克主义却认为,行为主体可以 调节自身的官能来适应组织生态,进而通过基因实现代际传 承。针对农村教育环境而言,生态位决定了农民现有的意识 格局,若是期望他们能动地去提升自身的官能,来适应嵌入 到社村中的就业环境则与现实不符[2]。那么,如何在“适 者生存”这一主题下来维系农民的“生存”权呢?这就需要 高职教育首先需要适应这种组织生态,进而能与农民所处的 生态位形成对接,最终在调动农民学习主体性的条件下来实 现职业培训与区域之间的植根性。

(二)内驱动力的实现机制分析 内驱动力的实现机制属于手段问题,由于内驱动力发端 于社村环境中,落脚在农民的学习行为上。因此,内驱动力 的实现机制需要与上述两个要件相匹配。1.农民形成培训 参与意识的实现机制。如何使相对松散的农民群体形成职业 培训的参与意识,这是关系到内驱动力能否在村社环境下形 成的关键。前面已经提到,农民所特有的功利主义思想(也 可以理解为“务实精神”)将支配着他们的学习行为。为此,促使农民形成培训的参与意识,则需要与他们的思想特征相 融合,这样才能借助他们的“务实精神”来驱动他们自身的 学习意识,最终由学习意识转换为一种学习行为。2.农民 形成项目选择意识的实现机制。促使农民形成项目选择意识, 将增强农民个体合理选择工作内容或创业内容的能力,可见 这是从个体视角下所考察的一种内驱动力[3]。那么如何 将这种内驱动力变为现实呢?这里仍需要借助农民的“务实 精神”来实现,同时还需要通过优化职业培训的模式来实现。

(三)内驱动力的维系因素分析 动力系统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永动机就能变成现实,况且 农村教育系统充满着内在摩擦力,这种摩擦力一方面来自基 层教育部门所带来的制度偏差,另一方面,来自村社环境所 固有的群体意识。因此,需要分析内驱动力的维系因素。笔 者认为,找寻内驱动力的维系因素需要与当下的农村教育环 境相适应,只有从整体视域下才能确保各相关主体的利益。

当然,借助楷模的力量可以为农村教育系统中的农民提供精 神支持,但作为全部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来说,物质与精神活 动的契合,以及合理确立农民的社会生态位仍是重要的。

二、内在驱动力实现中的难点问题 将理论视角下的内驱动力转变为可供实践的载体,其中 仍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从而,对于难点问题的 探究也就为实现途径的构建提供了路径指向。

(一)游戏规则问题在内驱动力的形成环境分析和实现机制分析中,笔者根 据村社环境和农民的思想特征、行为偏好得出了改观现有职 业培训模式的论点,并指出只有这样,才能在内驱动力机制 下提升农民的参与培训的意识。然而,作为承担培训任务的 高职来说则不这样想,且在财政拨款下的培训项目实施中往 往存在“我向思维”。由此,体制内与体制外不同的游戏规 则将成为制约内驱动力向现实转换的障碍。通过笔者的调研, 可将这种障碍归纳为以下两点:1.高职的主观意识使然。高 职在承担农民教育项目时,往往以优势方的姿态而出现,这 或许与其所在的组织生态位有关。这种不平衡的组织生态位, 就促使高职院校在培训项目制订和培训内容设计上,存在单 向度的特点。然而,由于二者所处组织生态位的严重失衡, 导致高职培训方在主观上忽略了农民参与培训的选择权和 话语权。2.高职的转换成本使然。高职针对所承担的农民 教育项目,需要调动自设的教育资源。部分学校在长期的职 业培训中逐渐获得了“学习效应”,这种学习效应将会提升 高职在应对农村教育任务时的资源配置效率。然而,随着建 立农民教育内驱动力问题的提出,势必会打破高职现有的培 训模式,从而因存在高昂的转换成本而促使高职不愿去改革 现有的培训项目和内容,以及与农村教育的对接形式。

(二)农民组织问题 本文多次提到了农民群体的松散性问题,这一问题将严 重制约村社职业培训环境的形成,也将严重影响职业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同时,高职在面对这样的群体类型时,在很多 时候也是感觉“无所适从”。1.农民群体的职业培训引导 问题。无论是返乡农民工还是长期留在本土从事非农工作的 农民,其在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散落状。同时,因非农就业 环境在许多农村都未形成产业规模,这些都导致在引导农民 群体参与职业培训时存在难点问题。2.农村群体的职业培 训管理问题。笔者需要强调,在农村教育中建立内驱动力并 不意味着要放任农民的职业培训活动,不仅不是这样,还需 要对职业培训质量进行管控。但也正是农民群体的松散性特 征,使得培训管理始终是个问题。

三、内在驱动力实现途径 (一)强化农村教育项目的招标制度 农民受限于自身所处的组织生态位,使得农村教育的内 驱动力无法在村社环境下自发形成,因此,就需要发挥高职 在这一方面的社会职能。然而,作为一类利益主体,高职院 校仍有自身的利益边界。这就要求,需要强化农村教育项目 招标制度,在竞争机制下来促使高职在培训项目制定和内容 设计上,着眼于农民的职业能力需要,以及着眼于与农民所 处的组织生态位相融合。维持现有的招标制度不变,在对竞 标方的考察上应着力把握承接方在助力农民终身教育中的 实施方案。

(二)增大农民培训选择权与话语权 若要增大农民的培训项目选择权,首先要有培训项目可供选择;若要增大农民对培训项目的话语权,则需要对他们 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回应。对于前者而言,县域劳动保障部门 应与乡镇主管部门一同,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特点和农民的具 体意愿,从总括层面提炼出可供选择的培训项目大类,这里 应做到精而少。然后,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职教品牌和资 源,对这些项目大类进行分解,最终形成农民可供选择的项 目[4]。而这里的话语权,则在项目大类的调研中得到了 体现。

(三)挖掘移动智能教育平台的功能 针对社村环境下农民群体的松散性,以及农民个体在空 间上的散布性。在为农民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时,可以考虑 挖掘移动智能教育平台的功能。建立这一平台需要三个要 件:智能手机、培训内容推送和下载平台、即时信息互动软 件。第一个要件在当前已经基本实现,第二个要件则需要高 职院校进行建立和完善,第三个要件可以利用QQ群和微信聊 天系统。具体的应用模式为,高职院校通过将培训内容转换 为微视频、PPT和文本材料,分类让农民随时下载查阅和观 看。通过及时聊天系统,可以在线上及时回答农民提出的专 业技能问题。

(四)建立高职与乡镇协同下的管理 农村教育中的内驱动力若要得到实现,还需要建立起高 职与乡镇协同的培训管理机制。管理的对象是参与职业培训 的农民,管理的内容则是组织他们参与线下职业培训活动,以及为他们搭建相互进行工作经验交流的平台。笔者认为, 后者应是协同管理的重点,这也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起农民 参与培训的主观意识,以及选择培训项目的能动意识[5]。

具体的实施办法包括:一是以每一培训项目为单元,由高职 委派专业辅导教师。主要通过线上回答专业问题的形式与参 训农民进行互动。二是乡镇部门选派干部担任班主任,主要 牵头开展线下经验交流活动。

四、前景展望 (一)区域植根性下的实践 1.提炼出区域植根性元素。在实现农民本土化就业的 目标时,首先需要提炼出区域植根性元素。即,所在区域的 产业结构是怎样的?所在区域的行业类型又是怎样的?从我 国农村分布的特征来看,东部地区的农村以来料加工为主导, 衍生出相关服务性行业,中部地区的农村则以种植、养殖业 为主导,西部地区的农村除了具有中部特征,还强化自身的 休闲旅游业。2.建立校政企联办下的培训。政府主要指代 乡镇劳动保障部门,企业则指向本地龙头企业。不难理解, 寻求本土就业就需要有相应的接收单位,而这些龙头企业则 成为岗位提供的重要组织。为此,由企业制订科技培训计划 和标准,由政府进行组织和管理就成为一种较好的培训模式。

(二)市场导向性下的实践 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也使得各地农业人口 的外部务工比例存在差异。即使对于那些传统劳动力输出省份,也面临着各自群体的就业去向不同的可能。但不管怎样, 都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实践。1.岗位技能。岗位技能 的培训是科技培训中的重要内容,在培训中关键在于突出目 标就业地的用工要求,以及能够及时捕获到当前需求量大的 就业岗位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培训工作的有的放矢。

2.岗位意识。这里的岗位意识主要包括团队协作意识和自 主学习意识。从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所反映的信息,上述都是 提升本土农业人口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推手。

(三)自主创业性下的实践 自主创业可以理解为自我雇佣,这应是在解决三农问题 时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乡镇劳动力保障部门应结合当地 实际和市场供求状况,引导农户有针对性地选择创业项目。

此时,针对项目的引进、经营、管理等,则构成了职业培训 的主要内容。

五、小结 本文在问题提出的基础上认为,当前需要重视对内驱动 力形成环境、实现机制、维系因素等方面的分析。最后通过 分析得出,内驱动力的实现途径则可以围绕着强化农村教育 项目的招标制度、增大农民培训选择权与话语权、挖掘移动 智能教育平台的功能、建立高职与乡镇协同下的管理等四个 方面来构建。